郭晓光
(赤峰学院 体育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对高校体育教学审美教育的融入探究
郭晓光
(赤峰学院 体育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本文就以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审美教学的现状为出发点,对高校审美教学的内容、意义及教学方法进行详细的分析解析,以期望对我国高校的审美教育有所贡献.
高校体育;审美教育;探育
审美教育是一种以艺术方式对人们进行教育的教育方式.在高校的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是日常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正常的体育教学中,将审美教育融入其中可以使学生在丰富的体育项目中塑造美的形体和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成为具有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高素质人才.本文就以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审美教学的现状为出发点,对高校审美教学的内容、意义及教学方法进行详细的分析解析,以期望对我国高校的审美教育有所贡献.
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下,体育和审美教育都是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两者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旧的教育体制影响下,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只注重体育竞技项目的教学,将体育竞技项目视为教学目标,忽略了审美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但在新的教育体制下,为了培养出具有较高审美能力的学生,就必须将审美教育融入的日常的体育教学当中,运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开阔学生的审美思维,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审美观,为学生将来的学习生活打下扎实的基础.
审美教育是通过艺术的形式教育学生,但在现实中,审美教育却不能等同于艺术教育.艺术教育培养了学生的欣赏能力、创造能力,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从某些角度上来讲,艺术教育是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表现形式.在正常的教学中,将审美教育融合于体育教学中,可以丰富课堂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我国高校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审美教学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是形体美:形体美是指人在先天遗传或后天所得基础上表现出的人体形态,它是一个人的外在形象总和,包括人的体型、表情及动作,如强壮美、身高美、身材美等;其次是运动美:运动美是指人在运动过程中所展现的美感,如形体美、速度美、力量美等;最后是行为美:行为美是指一个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所作所为而表现出来的美,如心灵美、道德美等.
高校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使学生的欣赏、创造能力得到提高.高校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审美教学手段,开阔学生的审美思维空间,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能够在体育的课堂上享受美、发现美、创造美,从而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将来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将审美教育融入体育教学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还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因此,审美教育是对现阶段我国体育教学很好的补充,它能够是学生在拥有健康身体的同时还能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学到体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能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审美教育是体育科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审美文化和现代体育相融合,并得到不断地延伸和深化.长期以来,我国的高校体育教学过分的注重锻炼学生的体质,将竞技运动项目是为最终的教学目标,忽略了对学生审美思维空间的开阔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不应该只是纸上谈兵,必须付诸于行动.体育审美教育是一种具有丰富教学手段的社会实践活动.但是,在现实的教学中,教师需要逐步的引导学生培的这种审美感觉,而不是让其自然生成.这种审美感觉是需要学生通过视觉与听觉并勤加练习,在不断的摸索中领悟其中的奥秘,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美感,不知不觉中使学生达到形体美和心灵美的高度,提升审美教育在学生心中和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地位.
随着我国的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的体育教学也得到了较大的改革,但受到传统体育教育教学思想的影响,我国的高校体育教学依然无法将审美教育的正常的教学中,使得高校的体育教学单调乏味,无法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严重影响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全方面发展.
3.1 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缺少了审美教育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竞技运动项目成为我国的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教学内容,教师对学生的考核也是集中在竞技运动项目上,竞技运动项目逐步的取代了其它的教学方式成为高校体育教学的最终教学目标.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了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单一性,并呼吁将审美教育融入到高校的体育教学之中,从而使学生掌握足够的健身知识,培养学生的健身意识,为学生拥有强壮、健康的体魄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高校的体育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发展出发,将审美教育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中,不仅使学生学习到运动技能,还能够让学生了解学习健身知识,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健身习惯和健身态度,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3.2 教师教学过于公式化影响了审美教育
在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其教学模式逐步的趋向公式化.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完全忽略了“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的教学思想,一味的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没有充分的考虑到学生的情感体验、个体差异等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造成体育教学效果不理想.同样,在审美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按部就班的向学生传授知识,使教学变得枯燥乏味,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因此,教师应在审美教学中让学生充分的发挥课堂的主体性,在学生适应审美教学的前提下,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来开阔学生的审美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4.1 将审美教育教材相结合进行教学
在现实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学因其具有丰富的教学内容,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来释放学习带来的压力,教师就应该有意识的依据不同体育项目的教学特点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我们知道不同的体育项目所具有的美学特点是不同的,就比如说,田径类项目具有速度美、协作美、力量美等,舞蹈类项目具有舞姿美、协调美、音乐美等.教师将审美教育与教材相结合,向学生系统的传授相关体育项目的理论知识和技术要求,使学生能够充分的了解和学习体育项目,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在长时间的学习与体验中,能够准确的认识和评价体育项目中的美学.同时,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不但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环境,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的投身于社会实践中去,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理论知识和技术要求,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为学生能够在现如今的科技浪潮立足做好准备.另外,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审美教育对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是不可忽略的,教师将体育教学与审美教育相融合,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总之,高校的审美教育必须与教材相结合,从多方面入手,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并鼓励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创造体育美.
4.2 运用多样的教学手段,促使学生接受审美教育
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当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对审美教育的学习中,逐步适应体育项目中各种形式的体育美,通过长时间的消化吸收转化为自身的感受,从而能够准确的认识和评价体育项目中的美学,最终可以运用自己对体育美的理解去创新体育美.同时,教学手段的好坏也是教师进行审美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它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体育学校的热情,这就要求教师不断的去优化教学方法,有针对性的将体育技巧、艺术及科学知识融入到教学方法中去,并结合自身的审美经验,对体育项目中所包含的美进行认真的品味和反复的论证,使教学方法变得新颖多样,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师是学生学习了解体育美的引导者,教师自身的素质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的重要保障,它关系到学生对审美教育的学习态度.因此,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掌握体育项目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端庄的仪表和标准的语言、动作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这样就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5.1 丰富美学知识,提高审美能力
在审美教育中,教师需要系统的掌握体育项目的基本知识及技能,但对一名优秀的教师而言,还必须具有良好的责任心,使其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状态负责.现如今我国在教育改革中,要求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而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发挥主导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努力丰富自身的美学知识,增加审美经验,将体育项目中所包含的美经反复的品味后写人教案中,使课堂充满美的感觉,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还能够促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审美观,激发学生去体验美、发现美.
5.2 系统的掌握体育项目的理论知识和技巧
全面的体育项目理论知识与技巧是现阶段我国考察一个教师的执教水平的重要标准,教师在审美教育中必须拥有扎实的体育项目理论知识基础和丰富的体育项目技巧.同时,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的增强自身知识和技巧水平,以适应当代体育教学的标准,从而使教师在审美教育中能够灵活的运用体育中的美来启发学生,以自身对体育项目的执着追求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学生的审美能力得以提高.
5.3 标准的语言讲解与规范的动作示范相结合进行教学
在审美教育中,语言讲解和动作示范是体育教学使用最为广泛的教学方法,教师运用标准的语言讲解使学生易于对知识的理解吸收,而结合着动作示范可以充分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对体育知识和技巧的渴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讲解应当精炼标准,并将幽默感添加到语言教学中,使教学富有吸引力.而教师的示范动作要优美、得体大方,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学习对象.
综上所述,我国的高校要想在体育教学中取得新的突破,就必须将体育教学与审美教育相融合,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考察,摆脱公式化的教学方法,充分的结合教材并配合着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同时,教师也应该从自身出发,努力掌握系统的体育项目理论知识和技巧,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以标准的语言讲解与规范的动作示范引导学生,培养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在对体育的学习中,运用自身对体育的理解,去创造体育美,促使学生全方面的发展,为我国新时期的人才培养做出贡献.
G807
A
1673-260X(2013)12-005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