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海虹
【摘要】 结合自己对英语新课程标准认真深入的学习以及多年来英语教学实践中积累的经脸,从学生兴趣、学生自我意识、课堂结构之学习的自觉和竞争意识四个方面阐述我对优化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看法和观点。
【关键词】 分组教学 优、中、差生 自主学习 优化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兴趣
我们知道,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进行交际,因此语言就成了交际的工具。如果我们的学生经过在校学习,不仅能够在课堂上听懂老师用英语授课,用英语与老师交流,表达自己的思想,而且能在课外使用英语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进行简单的口头交际,那么英语教学也就达到了其教学目的。而事实并非如此,绝大多数学生在学了多年的英语之后,还是什么都说不出,依然是哑巴英语。原因是什么呢?有人这样总结中国的英语教学:中国的学生之所以不会讲英语,是因为英语老师把语法教得太好了。这个总结可以说是一语中的,从一开始,英语教学就忽视了说的训练,英语没有被当作语言来教,而是被当作语法知识来教的。
在我12多年的英语教学中,我曾尝试过许多教学方法,其中利用分组教学教好学生英语不啻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分组教学既可以解决教师无法在课堂上辅导每一位学生的问题,又能锻炼优生的表达能力,巩固中等生的知识结构,也为差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从2005年开始我便开始进行这方面的教学尝试,2009年我所带的班级有61人,多数学生是个体户的孩子,由于家长都在忙于生计,在对待孩子的学习上显得过于放松,孩子在回家后作业不主动,学习不积极,甚至有很多家长连孩子几点回家的都不知道,所以学生的整体水平不高,尤其是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通过分组教学,学生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学习成绩也不断提高。下面浅谈一下具体做法。
1.充分了解学生,科学分组
初一入学一段时间内对所有学生进行全面地了解,根据他们的学习成绩,家庭住址,性格,按优、中、差分成4人学习小组。各组的总体水平要基本一致,从而保证各小组之间公平竞赛的开展。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认为:“当学习转化为一种合作过程,人人都从中受益时,小组学习程序是十分有效的,语言学习尤其需要与别人交流,以便在使用中学习。”选英语成绩好的为小组长。合作学习不是让组长做小老师,中、差生当听众的学习方式,而是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人人要为集体贡献,人人既是老师又是学生的学习方式,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并且每个学生都必须要发言。
2. 组长带头,调动每个组员的积极性
组长带头并不是说让他唱独角戏,组长首先掌握了所学的知识,这只是全班学生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因为学困生也是班级的一员,老师的责任是帮助全体学生共同进步,从某种程度上说,学生没学好,责任在老师。对学困生,老师要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并给予个别辅导,使他们跨越学习上的障碍,敢于开口,并为他们创造条件,鼓励他们在班上大胆地回答问题。在我的英语课堂上,一个教学任务布置完毕,由组长组织本组进行练习,组员彼此交流,相互帮助,共同提高。教师此时的任务是指导,监督各个小组的活动情况,并且提供帮助,给出建议。对于一般问题,小组讨论可以解决的自己解决,对于各组反应上来的疑难问题,教师集中解决。
3.小组比赛,互相竞争
各个小组进行比赛。可以进行纪律、学习方法探新、笔记、作业、回答问题次数、课外学习的安排和实施、小组考试的总分等多项比赛。这里需要强调一点的是:为了避免好学生好上加好,差生不敢发言这一问题,我的做法是,组长回答问题一次加一分,中等组员一次加二分,较差组员一次加三分。周五统计各小组总分,选出最佳小组。组织各组进行自我总结,查出问题并找出解决方法。这样不但能培养学生们主动学习意识,而且还能加强学生的团队精神、竞争意识、善于与人合作的精神。
4.利用异性效应
“异性效应”可以增进男女同学间的友谊和团结。在分组活动时,注意男女同学的搭配。男女同学在一起学习,可以形成一种愉快喜悦的氛围,使集体成员之间产生一定的情感依恋,增强集体的凝聚力。 进入青春期的学生一个明显特征就是争强好胜,尤其是男同学在女生面前更为突出,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合理地利用这一现象,以表扬鼓励为主。鼓励男生在女生面前不能丢面子,同时也让女生不能让男生瞧不起。
5.交流学习方法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各个小组在比赛时为了加分,也都说出各自的学习方法,这样全班同学就都说出了自己的学习方法,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比如对于那些易错题和学生认为的难点,管铭昱同学说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准备一个纠错本,把每次考试卷子上的错题都抄在纠错本上,每个星期抽半个小时看一下,每次在复习时,把纠错本拿出来,保证了这些题的准确率。
吴海潮的英语一直是班上的表率,她道出了自己的诀窍:上课记好笔记,下去了在做作业时先背完笔记在做题,这样相当于一次复习一次巩固。
对于单词的背诵一直是孩子们的一大难题,但是我班的杨雨洁同学在单词听写方面一直遥遥领先,于是她向大家介绍了她背单词的秘密;通过观察找规律,尤其是字母组合的发音。
通过发言交流,学生们了解他人的学习方法,拓宽了思路,丰富了知识。
6.课外学习的安排
我班61位学生,有11个孩子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家长有正式工作的只有5位学生,剩下的都是做小生意的家庭,放学后孩子没人管,很少有学生主动学习。针对这一情况,我采取了不同的方法,首先要和学生拉近距离,教师要真心关爱他们,使他们觉得你是一个亲人,值得信赖的人,然后才能有效地安排好课外活动。帮助差生建立自信心和团体意识。让学生有组织,有目的去做一些事,课后多组织一些活动,如:听英文歌曲,并且每个月学一首英文歌曲,给学生们剪辑一些英语小漫画,看英文电影,搜集说明书,商标,广告上的英文,把不会的词、句子记下了第二天问老师英语朗读比赛,英语角等,为更多的学生创造说英语,练英语的机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每位学生的口语能力得到锻炼与提升,才能让学生达到口笔头都学好英语的效果。 让学生在学习英语时没有压力,也会感兴趣。
7.实行组间互帮互学
小组之间既有竞争又能共同进步,在本小组间出现的问题首先本小组的成员要想办法解决,实在解决不了可以向其他组求救,通过大家的努力,共同解决问题,在评比的过程中,通过小组的自评,互评和老师的总结,大家都能看到彼此的优缺点,每个小组都取得了成绩,作为一个整体,班级也就进步了。
8.齐心合作,互勉共进
在课堂之外的时间,有些学生有问题不敢直接问老师或没有机会问,这时组长和其他同学的作用就显得格外重要,毕竟他们在一起的时间更长些。每个人都是问题的提出者和解答者,大家都不会的问题由教师面向全体进行解答。让学生分享成功,分享合作的快乐。
总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要求学生要有学习的主动性,灵活性,合作性,创新性。分组教学可以使小组内学生个体与个体交流分享知识,组与组之间,师生间的互动分享。学生为了本集体的成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能愉快地进行情感交流。能进一步培养他们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精神。
在教语言和其他学科中采用小组(包括两人一组)活动是很常见的教学方法。通常这只是做一个调剂-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进来。小组活动是主要的学习模式,同时还是教学的理论和体系。小组活动都是精心设计的,以此来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协助学生互相帮助。
参考文献
[1] 《如何组织课堂会话活动》作者Penny Ur 2009年8月
[1] 《中国英语教学》作者 文秋芳2010年2月
[1] 《怎样教英语》作者 Jeremy Harmer 2010年4月
[1] 《中国英语教学优秀论文集》作者文秋芳 2006年6月
[1] 《教师手册:外语教学语境化》Judith L. Shrum & Eileen W. Glisan 2004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