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株潭城市群红色旅游最优化共生发展研究

2013-04-01 18:16
财务与金融 2013年1期
关键词:红色旅游共生城市群

龙 凌

一、共生理论及旅游共生概述。

在众多的自然现象中人们发现,当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显得矮小、单调、生存能力较弱,而与众多同类或不同类植物一起生长时,则根深叶茂,生机勃勃。植物界中这种相互影响,互相促进的现象,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与研究。生物学家德贝里研究了自然界许多同类现象并最早提出了“共生”的概念,斯格特(Scott,1969)等对共生概念进一步明确与完善。共生理论的影响越来越深刻与广泛,以至于人们将共生理论列为生命界最重大的十项顶级发现之一。

共生现象不仅仅存在于自然界,同样也存在与社会科学领域。伴随着快速的全球化过程和劳动地域分工的进一步深化,人们之间的交往与互动越来越频繁,共生已不可避免的成为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定律与基本技巧。日本著名建筑师黑川纪章(1987)预言,共生一词是二十一世纪时代的关键词;共生一词不仅仅是日本的学术用语,也是日本的生活用词(卞崇道,2003);韩国学者李承律(2005)认为企业乃至国家间你死我活的“零和竞争”理论正逐渐被双赢(win-win)乃至多赢(Multi-win)的“正和比赛理论”——共生所替代。我国学者袁纯清构建了经济学分析的共生理论:以共生三要素(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来描述共生的本质,以共生密度、共生界面、共生组织模式、共生行为模式来分析共生关系状态,指出共生的本质是协同与合作,协同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对称互惠一体化共生是自然与人类社会共生现象的发展趋势,得出了一般意义上的共生涵义:意指共生单元之间在一定的共生环境中按某种共生模式形成的关系。将共生理论渗透到旅游领域,就产生了旅游共生理论:即将具有相似性的同类旅游资源,通过整合产生现模效应;将具有互补性的异类旅游资源,通过优势互补,创造更强的整体竞争优势,在区域旅游地之间寻求双方或多方的共存共享和互惠互赢,从而获得任何单个一方也无法达到的至高水平和整体的最大利益(郑智,2010)。

二、长株潭城市群红色旅游的共生条件分析

在区域一体化的背景下,长株潭城市群城市群各红色旅游地不是孤立存在的实体,而是一种共存互动的共生单元,它们可以通过合作性竞争,实现各旅游地之间的相互合作和相互促进,这就形成了一定的旅游共生关系和旅游共生模式。

根据共生理论,旅游共生关系的构成应该包括以下条件:(1)旅游资源的相似性或互补性以及空间的接近性或交通上的便利性;(2)有文化或政治上的联系,或者资源、市场等要素上的联系,旅游服务设施基本配套,旅游者对区域的认知程度较高。(3)同类旅游地的相似程度或异类旅游地的互补程度决定共生方式。同类旅游地之间可强化共同的优势,提高旅游产品层次,在合作的基础上重新分工定位;异类旅游地之间可以取长补短,优势互补。

长株潭城市群红色旅游的资源十分丰富,知名度高(见表一),仅以长沙为例:长沙市有伟人足迹26处,名人故居22处,工农红军烈士26处,革命烈士级纪念地19处。在这些已开发的红色旅游资源中,既有重要的革命历史文化遗址,又有著名的纪念场所,涵盖了建党初期,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建设5个时期的各类红色旅游资源。在全国12个重点培育的红色旅游区中,长株潭地区属于以韶山、井冈山、瑞金为中心的湘赣闽红色旅游区;在全国30条红色旅游线中,与长株潭相关的就有2条,其中一条是“井冈山-永新-茶陵-株洲”线,另一条是“韶山-宁乡-平江”线;在国家公布的湖南省经典红色旅游景区中,长株潭地区占有3席;在湖南8大红色经典景区中,红色旅游资源级别与价值最大的也是这3席:即韶山毛泽东故居及纪念馆、长沙宁乡花明楼刘少奇故居及纪念馆、湘潭彭德怀故居及纪念馆,前两者都是国家4A级景区,后者是国家3A级景区。

从区域空间上看,长株潭城市群主要红色旅游资源具有空间距离近,交通便利等特点。地理上长株潭三市沿湘江呈品字形分布,两两相距不足40公里,既有绿色带隔离,又有高速公路网联接。区域内盆地与丘陵间错、城镇与乡村交织,形成独特的空间组合;良好的山体,水域,绿心生态开敞区,构成独特的生态本底;农业科技、市场体系、物质装备、基础设施等基础条件较好;京广、浙赣、湘黔、湘桂等铁路干线交汇,京珠、上瑞高速及 106、107、319、320四条国道贯通;水运内联湘资沅澧外达长江;黄花国际机场联接内外,吞吐八方。

从19世纪50年代起就有将长株潭三市连接起来建立“泽东东城”的动议,2007年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务院正式批准为“两型社会”改革实验区。在长株潭一体化的过程中,旅游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的完善和提高,长株潭地区的红色旅游也得到了很大的促进和发展。长沙与湘潭两市的红色旅游景区多集中在市区或周边一小时交通圈内,可进入性良好;株洲市红色旅游资源分布在县、乡镇较多,但随着城乡路网建设的完善,交通也十分便利,从长株潭任一中心城区出发到株洲任一红色旅游景区,车程一般在两小时交通圈内。

随着国家对红色旅游的大力扶持,湖南省出台了发展红色旅游的“13530”工程,即“一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三大红色旅游主题,五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三十个红色旅游景区”。长沙市出台了《长沙市红色旅游发展纲要》,提出了“13410”发展目标;株洲市加大了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开发、提质升级力度,率先在全省完成《株洲市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编制;湘潭市坚持打造红色旅游第一品牌,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已引起相当大的影响,2010年湘潭市实现旅游总人数15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90亿元,同比增长43%,其中98%的比例为红色旅游。长株潭地区红色旅游资源虽然数量众多,但归根结底可以用几个主题串联起来:即“伟人将帅故里、工农革命热土、红军光辉史迹”,三大主题脉络清晰,主题鲜明,且相互关联。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长株潭城市群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品味价值较高,空间距离近,可以通过互动开发,相互强化和叠加,增加旅游产品的规模效应;可以通过关联开发,相互呼应,丰富和提升旅游产品的层次;可以通过改善交通,挖掘合作潜力。从共生理论来分析,红色旅游共生关联度较高,共生条件较好,有利于共生单元朝对称互惠一体化共生(一种最优化的共生方式)发展,但也存在着诸多不利因素,阻滞长株潭红色旅游朝最优化共生方向迈进,这些阻滞因素包括:(1)长株潭红色旅游地许多景点都是博物馆式陈列,趋于简单化,程式化;体验性和参与性的项目不多;展示方式比较少运用现代声、光、电等技术动态展示,缺乏环境氛围的营造;景区景点休闲游憩功能相对缺乏,导致游客滞留时间较短。(2)旅游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部分县、区的红色旅游景点存在交通不便,住宿设施落后,接待水平偏低等问题。(3)不少红色旅游景区景点或缺乏长远的专业规划,或乱开乱发,乱上项目,缺乏科学统筹。(4)开发资金短缺,市场运作受限,目前长株潭红色旅游景区的收入主要来源于门票收入,而光凭门票收入难以满足正常运营费用的需要,导致多数景区在宣传促销及新产品开发等方面投入严重不足。同时受政策、体制的影响,红色旅游景区景点的招商引资和市场化运作又受到诸多限制。(5)在旅游产品营销方方面,由于宣传投入力度不够或营销方式陈旧,导致许多游客仅对韶山、花明楼等景区景点有所了解,而对其他红色旅游资源不甚了解。(6)网络化协作不够。一方面由于长株潭红色旅游集群内各企业所有权的分散性,为追求各自利益,互相争夺客源,甚至大打价格战,导致竞争大于合作。另一方面,红色旅游资源在行政上分属三地,甚至同一景区分属不同部门管理,如韶山一地,既有直属省委办公厅的韶山管理局管理,又有旅游局系统的行业管理;乌石彭德怀纪念馆归当地县委宣传部管理,茶陵的革命博物馆归当地民政局管理等,使得长株潭红色旅游集群各企业间缺乏必要的分工协作,更难以建立一个统一的信息交流平台。

三、长株潭城市群红色旅游最优化共生的举措。

1、营造长株潭城市群红色旅游最优化的共生环境

共生单元与其所处的环境之间存在着双向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就其效果而言表现为正向、中性和反向。为促进长株潭红色旅游各共生单元与其所在共生环境之间的双向激励作用,需要营造最优化的共生环境。首先,这种最优化的共生环境不是自然而然就能形成,要以政府机构主导,成立长株潭城市群红色旅游联合体或合作机构,同时以民间组织和行业协会作为重要补充,形成统一的长株潭城市群红色旅游发展规划,建立并完善长株潭城市群红色旅游市场信息支持体系、技术支持体系、教育支持体系、金融支持体系和法律法规支持体系等,实现区域红色旅游在信息、教育、培训、研发、融资等方面的共享。其次要创新与完善相关制度与机制,包括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利益共享与补偿机制等,这些机制建立的基础之一是要尊重长株潭城市群红色旅游各共生单元(包括地方政府)的利益诉求,基础之二是利益各方平衡妥协,在平等、互利、协作的前提下,规划各方的利益转移,做到相融共生,实现合理分配下的整体利益的最大化;第三,在实现以上两点的基础上,充分尊重长株潭城市群红色旅游市场化的规律,由市场决定要素分配与资源配置,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在区域背景中实施资源整合,实现商品和要素的自由流动以及客源、品牌的共享。

2、培育长株潭城市群红色旅游最优化的共生关联度

长株潭红色旅游资源从属性上看,具备“红色”的共性,已然有了一定的内在关联度。根据共生理论,任何共生单元都会优先选择能力强,匹配性好的候选共生单元作为共生对象,因此,长株潭城市群红色旅游要形成最优化的共生关联度,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红”与“红”的最优化共生关联。

首先,长株潭三市应从各自的红色旅游资源禀赋着手,做大做强各自的红色旅游品牌。湘潭以韶山毛泽东故居为核心,辅之以乌石彭德怀故居进行集中开发;长沙以宁乡刘少奇故居为核心,辅之以长沙近代革命史迹进行集中开发;株洲主要以“工农红军热土”进行集中开发。其次,长株潭三市红色旅游开发应注意各自资源的匹配性与适应性,为此,要重点突出“伟人将帅故里”、“红军光辉史迹”“工农革命热土”三大主题,精选旅游线路,通过节事活动、公关策划、广告宣传、网络营销等手段,着眼于发展和保护长株潭红色旅游的共同优势,推动三市红色旅游内部结构的重组和功能的创新,着力塑造特立独行、不易模仿的红色旅游战略资源和竞争能力,形成长株潭城市群统一的红色旅游品牌,从而获得三市任何单个一方也无法达到的整体最大利益。

(2)“红”与“古”的最优化共生关联。

旅游是文化的翅膀,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湖湘文化博大精深,湖南名人灿如星斗,长株潭红色旅游在文化上与湖湘文化有相继相承之处,如果将二者适度关联,能进一步提高长株潭城市群红色旅游的文化含量,形成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红色旅游线路,从而最大程度地满足不同层次旅游者的需求。

(3)“红”与“俗”的最优化共生关联。

长株潭城市群民俗资源较为丰富,将红色旅游与当地民俗风情适度关联,可以满足不同层次旅游者的需要,提高旅游业的整体规模效益,增强红色旅游的市场竞争力。如将民间剪纸、皮影、传统节日、少数民族风情融入红色旅游活动中,可培养红色旅游活动的趣味性,增强旅游过程的体验感。

(4)“红”与“绿”的最优化共生关联。

做为“两型社会”建设的国家级试验区,长株潭城市群要率先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机制,并建成具有国际品质的现代化生态型城市群。在此背景下发展红色旅游,恰如万绿丛中的一抹红,二者共生生存,相互衬托,相得益彰。如:可开发以湘江风光带为纽带的长株潭“一带三城”红色旅游线路,开发浏阳红色旅游与大园山生态风景区相结合的旅游线路,开发炎陵红色旅游与国家森林公园相结合的旅游线路等,在发展红色旅游的同时大力发展绿色生态旅游。

(5)“红”与“闲”的最优化共生关联。

长期以来,长株潭红色旅游以传统的观光旅游为主,这是旅游业发展不够成熟的标志。红色旅游发展的趋势是必须将“红”与“闲”适度关联,共生发展。“闲”指休闲体验之意,“红”与“闲”结合,首先要做到在红色旅游资源禀赋较好的地区加大配套设施建设,形成有利于休闲度假及体验的基本条件。其次要综合利用人文、自然、生态、历史、民俗等资源进行深度开发;第三要在传统的红色观光讲解与静态展示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光、声、电等高新手段,配合开发互动性、参与性与体验性的项目,增加红色旅游的吸引力。

3、构建长株潭城市群红色旅游最优化的共生密度

长株潭城市群红色旅游系统并非一个完全闭合的系统,事实上它与省内其他地区的红色旅游及邻近省市的红色旅游存在着共生关系,这就有一个共生密度的把握问题:即通过形成合适的红色旅游合作区域的边界,达到区域内红色旅游共生单元的密度相对均衡,过大或过小的合作边界都将导致共生密度的不适应性。一方面,长株潭城市群从行政区域上已经设定了区域旅游合作边界,另一方面,就红色旅游而言,应围绕“红色”主题,适当拓展合作边界范围,以构建长株潭城市群红色旅游最优化的共生密度:

(1)立足长株潭红色旅游资源,加强与赣闽两省的协作,共创“领袖故里,革命摇篮”红色旅游品牌。

(2)立足韶山红色旅游圣地,推进与井冈山、遵义、延安之间的共生协作,共推“革命圣地四星游”线路,共创“革命圣地”红色旅游品牌。

(3)立足茶陵、炎陵红色旅游资源,强化与井冈山、永兴、遂川、平江、浏阳等地的合作,共建“工农红军足迹”红色旅游区。

(4)立足省会城市长沙的红色旅游资源,除加强与湘潭、株洲的协作之外,还要加强长沙与全省各地的红色旅游协作关系,充分发挥省会城市与旅游中心城市的节点作用。

4、打造长株潭城市群红色旅游最优化的共生界面

首先,对于长株潭区域的红色旅游各共生单元而言,公路、铁路、机场、航道、邮电通讯、信息网络等基础旅游设施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各共生单元之间的界面是否畅通,而共生界面不畅通,则资金、商品、人员、技术、信息便难以有效流动,因此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要特别注重基础设施的建设:目前已编制的《长株潭城市群综合交通一体化实施方案》,规划通过五年的时间优化现有的基础设施网络和运输服务结构,届时,长株潭三地将构建以城际铁路及轨道交通为骨干,各类层次的地面公交为基础的公共交通网络;以建设湘江长沙综合枢纽、湘江土谷塘航电枢纽、湘江2000吨级航道建设工程为主要标志,意味着湘江水运建设将加快推进;长沙黄花机场地区综合枢纽、高铁地区综合枢纽将率先打造成全国首批集成公铁空运输方式的“零换乘、无缝衔接”枢纽;早在2009年长株潭三市通信网就成功合并为一个大本地网,统一了区号,号码升至8位,三市之间取消了漫游费、长途费,极大的改善了长株潭城市群的软、硬环境,促进了信息、资金、人力等生产要素在三市之间的优化配置,提升了长株潭城市群的整体形象和竞争实力。其次,还要打造无体制障碍的长株潭红色旅游区,如:着力形成长株潭城市群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打造一体化的红色旅游品牌;长株潭三市旅游主管部门应该接受并处理区域内任一景点的旅游投诉;率先在长株潭城市群所有红色旅游景点实行一卡通式的收费方式,区域内景点门票与区域内旅游消费等可以在区域内任意景点预购和结算,此种方式在区域内成功后,可逐步推广至长株潭城市群外延性红色旅游线路的景区景点。以上措施均着力于消除红色旅游各共生体之间的阻滞力,无疑将十分有利于打造长株潭红色旅游最优化的共生界面。

[1]Scott,G.D.1969.Plant symbiosis In attitude of Biol-ogy[R],studies in Biology on 16 Edward Arnold London,58

[2]www hunan.gov.cn 2011.1.21

[3]李承律.共生时代——东北亚区域发展新路线图[M].世界出版社.2005年版。

[4]袁纯清.共生理论——兼论小型经济[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5]郑智,刘文辉.基于共生理论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竞合研究[J].金融与经济.2010.06

[6]罗文斌.长沙市“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05.11

[7]陈伟根.湖南长株潭地区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J].经济地理.2007.11

[8]茗楠芗.长沙红色旅游资源的价值及开发建议.百度文库.2011.5

[9]刘建平. 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评析——以湖南八大“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为例.红色旅游网.2005.3

[10]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2008-2020年)

[11]阎友兵.湖南红色旅游发展的战略思考[J].经济地理.2007.5

[12]杨平.长沙红色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5

[13]袁亚忠、杜荣凤.“两型社会”背景下长株潭红色旅游集群发展研究[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9.12

[14]吴泓、顾朝林.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旅游竞合研究[J].经济地理.2004.1

猜你喜欢
红色旅游共生城市群
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
红色旅游助力宗店乡村振兴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共生
东征村:红色旅游助力脱贫换新颜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红色旅游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长三角城市群今年将有很多大动作
我国第7个城市群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