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等职业教育存在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2013-04-01 17:50李绍明陈绣瑶
成都工业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办学基地实训

李绍明,陈绣瑶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a.教务处;b.应用设计系,广州 511450)

广东高等职业教育存在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李绍明a*,陈绣瑶b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a.教务处;b.应用设计系,广州 511450)

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广东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规模不断发展壮大。通过分析广东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探索新形势下适合广东高职教育发展的方法和对策。

高等职业教育;问题;对策

随着高等教育日益大众化,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伴随着社会对教育层次以及教育类型多元化需求的提高,广东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当前广东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存在机遇和挑战,我们应正视存在的问题,充分认识和正确分析影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深层次原因,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适合广东高职教育发展的方法和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一)轻质量重规模

广东省高职教育规模发展迅速,高职院校已从1984年的3所高职院校发展到2012年的80所,而且院校的办学规模迅速扩张,部分院校在校生已突破了2万人。然而不少高职院校出现了轻质量重规模的“功利”倾向,即在现有教学资源没有足够承载力的情况下,盲目扩大招生规模,导致高职院校教学基础设施、实验(实习、实训)条件、师资数量和质量、科研设备、生均建筑面积、生均教育经费、生均占有图书资料数量等软硬件资源严重不足[1]。

轻质量重规模的“功利”倾向,带来三个不利局面:1)使高职院校在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等方面无法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才市场的需求,同质化培养盛行;2)师生比例下降,教师教学负担加重,教师进修和提高自身素质的机会和时间相对减少,学生与教师缺乏交流;3)教育质量下降,学生竞争力不强,学生就业困难,社会认同度降低。

(二)院校发展不均衡

广东省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省份之一,但也是一个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省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然导致高职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据统计,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只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4%,却聚集了全省80%的经济总量和84%的高职学院;而落后地区占有全省86%的国土面积,却只拥有不到16%的高职学院[2]。广东省5所国家级示范院校都集中在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广州),这些示范性院校政府投资力度大,院校占地均超过1 000亩,在校学生达到1.5万人以上,并享受若干优惠政策,发展迅速。而大部分非示范性院校由于所处地区或经济欠发达等原因,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占地面积小,发展缓慢,招生因难,在校学生维持在7 000人左右。这种教育发展不公平的现象如不得到改变,将导致高职教育的两极分化,不利于全省高职教育的持续发展。

(三)专业设置不合理,缺乏品牌特色

许多院校不考虑自身的办学条件,不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设置专业。为了招揽生源、追求短期利益,设置了大量的金融类、经济类、商务类等热门专业,忽略了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的有机联系,导致这一类的毕业生就业困难,出现人才的浪费。如不及时进行优化和调整,将会带来更多负面效应:1)同类毕业生出现结构性供过于求的现象,造成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影响经济的发展;2)学生就业难、专业对口率低,不能人尽其学,人才严重浪费,形成结构性失业;3)院校间同类专业较多,未能突出院校办学特色和优势,不利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2]

(四)教师数量不够,缺乏实践经验

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是从中专或技校升格而来,师资队伍底子薄弱,教师大多毕业于学科型大学,缺乏企业实践经验,“双师型”教师缺口较大,无法满足教学的需求。由于盲目扩招,而教师数量偏少,教师教学负担过重,没有时间和精力深入企业、行业锻炼以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教师接触新知识、新技术不多,容易与社会发展脱节,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另外,在教师引进过程中,高职院校缺乏高素质人才引进保障机制,造成高质量、高学历人才的引进困难大,人才容易流失。在职称评定过程中,职称评定唯论文化,不能体现职业教育特色,不利于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3]

(五)实训基地建设力度不够

目前,广东省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建设经费主要通过中央财政、省财政、地方财政、学校自筹等途径解决。由于学校名气、师资、基础条件等原因,很多高职院校无法获取中央财政和省财政的直接扶持。因此,实训基地建设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技能性实训基地设施不健全。技能性实训设施需要投入较大的资金,若没有中央或省财政支持,完全依靠院校本身无法采购实训基地相关设备。一些院校虽建有技能性实训基地,但规模小,吸纳学生进行实践训练的功能有限,无法满足实践教学工作的需求,不利于学生的专业技能及实际动手能力的提高。2)生产性实训基地缺乏。生产性实训基地要能实现高度仿真或者切实为企业提供生产和服务能力。目前绝大多数院校缺乏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能力和条件,实训设施和设备以仿真教学为主,有些则做成机房仅能提供软件模拟训练,无法胜任企业生产需要,更无法训练学生使之获得较强实践技能和综合能力。在这种模式下,实训基地建设形同虚设,学生在校内根本无法完成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3)某些已经建成的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出现了设备质量低劣、运转不灵、停留在低水平简单模拟阶段、实训基地产学研合作挖掘力度不够等问题。[4]

二、发展的对策

广东省高职教育必须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办出特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增强高职教育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推动高职教育可持续健康发展,为广东的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一)解决发展瓶颈问题

1.规模增长与质量提高相生相长

高职院校肩负培养一线生产、管理所需的高技能人才的重任,应将实用性、技术性、就业性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既要注重发展规模,更需关注提升教育质量,实现两者相生相长。高职教育大众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高职院校在实施扩张发展规划前,必须要认真全面分析和评估自身的办学条件,不能冒进、盲目扩张,应适当控制发展规模,着重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5]总之,在规模增长与质量提高的关系上,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防止偏废一方。

2.缩少高职院校之间差距,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教育公平是整个社会公平的基础,要实现教育公平与高职院校均衡发展,需要各级政府在教育投入、资源分配时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立法、政策、经费等行政手段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不能一味地投入示范性院校。应根据各高职院校的发展特点,挖掘学校潜能,加强地区间高职院校合作,实现资源共享,缩小院校之间的差距。

3.改善教师队伍结构,建立教师培训机制,提升教师综合能力

针对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现状,各院校应基于“加速培养,积极引进”的原则,致力于促进教师数量与素质大幅提升,建设一支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在此过程中可采取以下措施:1)院校给予一定的资金政策扶持,鼓励青年教师进行学历的提升。2)建立教师的培训机制,采取脱产培训、进修、寒暑假集训等方式,深入企业训练业务能力,从中及时了解行业、企业最新动态;并以此为契机,拓展产学研思路,真正提升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3)吸引一批既有丰富的企业工作经验,又有深厚的理论功底的高级技术与生产经营管理人员充实到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中,重点指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4)建立奖惩激励机制的工作氛围,政府相关机构要推动高职教师职称评定独立体系的设立,避免职称评审唯论文化,注重考核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及服务社会能力。[6]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紧贴市场需求,打造品牌专业,走特色发展道路

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结构与社会就业结构密切相关,各院校在专业的设置上必须遵循教育客观的发展规律,根据自身发展优势,以社会需求为目标,结合所在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开设能够体现本校特色和特长的专业。如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紧贴市场需求,充分把握顺德地区家电、机械装备企业众多的特点,开设了数控、机电、模具等专业,实现了专业与产业的紧密对接,为学校打造了一批品牌特色专业,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

为了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各高职院校应坚持办学特色,走品牌发展道路。根据地区专业人才岗位需求,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精心设计系统化的专业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并在经费投入、师资配备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精心打造品牌专业,形成办学特色,使学生不仅要 “进得来”、“学得好”,还要能够“送得出”、“用得上”。

2.深化校企合作,提升实训基地建设实效

高职教育的核心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而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需要实训基地的建设来加强。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应积极联合相关部门,认真研究,用好教育部、财政部扶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立项的相关政策,加强高职院校技能性实训基地和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实训基地立项审批过程中,应注意两点:1)发挥最大的示范效应。可选择性地建设一批资源共享,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产学研结合的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兼顾教育公平。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珠三角地区经济相对较发达,实训基地建设普遍规模较大,配套设施完善;而其他高职院校由于缺乏资金,投入有限等诸多因素,导致设备少、基础设施不配套。省级主管部门需要兼顾教育投入的公平性,缩小院校间发展差距,避免示范性院校的重复性、低水平建设,造成资源浪费。

另外,各高职院校应积极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在明确院校办学定位、发展思路和主要任务的基础上,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为核心,积极探索产教结合、产学合作的实训基地运行机制。可通过“校企联盟”,与企业深度合作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按照“共建”、“共享”、“共赢”的原则,采取学校提供场地、企业负责设备及技术指导、校企双方共同进行生产管理等模式,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实效,增强实训基地服务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能力。

3.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组建职业教育集团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是推动职业教育整合教学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重要措施,是探索校企合作、创新工学结合办学体制机制的有效途径。要在理念、体制、机制、平台、项目等五个方面有创新、有突破:1)在理念上,要倡导一种加强团结协作,共同发展、合作双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理念。2)在体制上,要以集团理事会为依托,充分发挥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院校主体四方联盟的积极作用,实现院校对接产业、专业对接行业企业、师生对接职业岗位,创新“三层对接、四方联动”的校企合作的办学体制,进一步增强办学活力,提升办学水平。3)在机制上,要建立健全集团的运行机制,形成互惠共赢的动力机制、多方合作的决策机制、优势互补的教学资源建设机制、社会服务机制、项目管理机制、政策执行保障机制、多方参与评价机制。4)在平台上,要以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为主线,整合优化资源,拓展合作领域,使集团成为合作办学的实施平台、合作育人的创新平台、合作就业的探索平台、合作发展的共享平台。5)在项目上,要以合作项目为载体,在职业教育研究与培训、人才培养、顶岗实习、基地建设、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等方面开展实质性的交流与合作。[7]

三、结语

近30年来,广东省经济总量一直处于全国排头兵位置,而珠三角地区贡献了全省GDP的80%,呈现出严重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因此广东省只能称为经济大省而非经济强省。当前广东省遇到了土地制约、技术瓶颈、结构难题、劳动力成本上升等诸多经济增长极限问题,经济发展速度呈现放缓或下降的趋势,迫切需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产业升级的步伐及实施“双转移”战略。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对广东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近年来已呈现出对高技能人才需求旺盛与高职毕业生与社会需求脱节或同质化培养严重的矛盾。因此教育部提出要促进高等职业学校办出特色,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8]。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必须要提高服务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和要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校企深度融合的发展道路。围绕广东省产业体系的调整,服务创新创造发展战略规划,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增强特色为重点,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创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适合当前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实现广东省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1] 麦强盛,李绍明.论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现状与未来[J].现代企业教育,2011(2):36-38.

[2] 辛曼玉.广东省高职教育发展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11):18-20.

[3] 叶小明.广东省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6(17):45-46.

[4] 陈光群.生产性实训基地发展的研究与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10):44-45.

[5] 慕建超.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高职高专院校质量保证观[J].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59-60.

[6] 许丹雅.搭建三类师资平台构建双向交流的“双师结构”师资队伍[J].社科纵横,2009(9):136-137.

[7] 孙雁.职教集团:建立“多赢”格局,打造职业教育发展的航母[J].职业,2007(29):7.

[8]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Z].2011-08-31.

ResearchontheProblemsandCountermeasuresof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inGuangdong

LIShaominga*,CHENXiuyaob

(a.The Academic Affairs Office;b.Department of Applied Design,Guangdong Women’s Polytechnic College, Guangzhou 511450, China)

To develop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the need of economic transition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scale of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expands unceasingly in Guangdong,but there are also many problems. By taking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current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Guangdong as an example, the paper analyzes the deep-seated reasons of the problems of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searches for the method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in Guangdong.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problem; countermeasure

2013-04-03

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研究项目“广东省高职教育供给与产业升级匹配度研究”(2011TJK486)

李绍明(1977- ),男(汉族),广东广州人,讲师,学士,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电子邮箱:smli@gdfs.edu.cn。

陈绣瑶(1980- ),女(汉族),广东潮州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计算机教学与应用、高等职业教育。

G718.5

A

2095-5383(2013)03-0107-03

猜你喜欢
办学基地实训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我的基地我的连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