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海波
从文化困境走向文化自觉与文化创新
冯海波
传统文化日益式微,新文化尚在建构过程中,信仰危机逐渐加深,意义成为短缺资源,这四者构成社会转型期我国文化困境的主要表征。实现高度的文化自觉,坚持文化自觉基础上的文化创新,是走出文化困境,增强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发展,走向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文化困境;文化自觉;文化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融入世界的步伐日益加快,在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发展壮大,综合国力显著提升,世界影响持续扩大,民族精神日益振奋。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文化强国的梦想已然指日可待,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期待。然而,中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在满足了人民群众物质需求的同时,也造成了工具理性、实用主义、虚无主义在社会生活各领域的蔓延扩展,导致了当下中国空前复杂的文化矛盾和文化冲突。在一个“众神狂欢”的时代,人们日益焦虑和无所适从,普遍陷入了一种难以自拔的文化困境。
在语义学上,困境是指陷入了某种难以摆脱的社会环境中,并给主体带来一定程度的迷茫、困惑、不安的心理体验。在当前的社会转型过程中,由于多元文化的竞争与冲突,市场至上的实用主义理念泛滥,中国人的文化生活空前匮乏,文化心态浮躁不安,一种普遍的文化困境与文化危机已悄然发生。
(一)传统文化日益式微,新文化尚在建构之中
从“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开始,到中化与西化的激烈争论,再到“文革”对传统文化进行的全面清算,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日益式微。而在近代以来的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冲突中,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价值观念、宗教伦理等西方文化都对中国人民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就连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也都是从西方社会传入中国,在以现代性为主要特征的西方文化面前,中国的传统文化几乎不堪一击。
构筑于小农经济基础上的传统文化在封建宗法制度的强化下,使中国传统社会的发展和自身的发展保持了高度的稳定性、连续性,但也正是这种具有高度稳定性、连续性的传统文化,阻碍了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在与西方文化的较量中败下阵来。当然,传统的文化的局限与式微并不否认其应有的现代价值,因为现实与未来都构筑于历史传统之上。
符合当代中国改革建设实际而又继承优秀历史文化传统的新文化尚在建立过程中。任何社会的进步,都需要一个全民的共同价值体系作为基础,而缺乏共同的思想基础和价值观念,社会就缺乏发展、稳定、团结的基础,就容易被各种社会力量撕裂。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伴随市场经济的成功,市场伦理、市场价值已经深入人心,而当下中国正面临不可逆的急剧的社会转型,多元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压缩在当下时空集中爆发,多元的价值观念彼此冲突又激烈竞争。为凝聚人心、维系稳定、推动发展,建构新的文化体系已经刻不容缓。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勾画出了它的主要内容和建构路径,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并明确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分属三个层面的核心价值。虽然新的价值体系已经明确,但提出的时间并不长,也没有明确这12个核心价值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全球化时代多元价值观的挑战,特别是西方普世价值的挑战已经避无可避。
(二)信仰危机逐渐加深,意义成为短缺资源
伴随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随之而来的经济结构的调整升级,引发了新一轮社会结构的变化调整,由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所决定并与之相适应的价值观念也正在经历复杂而又深刻的变化。而任何成就的取得都必须付出必要的成本。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传统文化日益式微、新的文化尚在建构过程中,这一现实的最直接的严重后果是逐渐加深的信仰危机。信仰危机的发生、发展和演变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长期不协调的必然产物。长期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政策,导致了市场至上、经济效益至上、功利主义价值观念的兴起,民主社会主义、普世价值、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新左派、民族主义、民粹主义等社会思潮的广泛盛行,多元价值观的冲突以及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失误,导致了很多人信仰迷失:少数党员干部丧失共产主义信仰,迷信思想严重,社会诚信缺失,更有不少人无所畏惧、目无法纪。
信仰危机的另一个严重后果是意义成为短缺资源。意义是人类体验自身存在的基本方式,个人与社会的发展都建立在主体对意义的体验与追求的基础之上,古往今来概莫能外。当价值体系缺乏、根基不稳或者说缺乏足够的社会行动的支持时,个体与社会组织的行为都难以使主体感到行为的价值意义,很多人始终感到意义匮乏,很多行为也难以得到来自价值体系的必要的意义支撑,于是乎意义成为了某种程度的短缺资源。在意义匮乏的时代,各式各样消极颓废的思想、荒诞离奇的行为、此起彼伏的矛盾冲突自然司空见惯。需要指出的是,人们所有的不合理的行为都不外乎是在寻求自身存在的意义而已,他们无不渴求摆脱这一让人焦躁的文化困境。
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文化困境虽然还未达到让人忧急的地步,但它已实实在在地影响了中国科学发展的历史进程。走出文化困境的第一步无疑是实现理性化、深层次的高度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是费孝通先生提出并终生思考的宏大命题,“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归’,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对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首先要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所接触到的多种文化,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中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与各种文化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联手发展的条件”[1]。中共十八大指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民族的复兴,首先要实现文化的复兴。执政党的力量强大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文化自觉的程度。高度的文化自觉,不仅是走出文化困境,走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由之路,而且决定着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的前途命运。
文化困境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传统文化缺乏必要的深刻反思,主要表征是在新文化建构过程中的疑虑与不自信。而文化自觉则是对传统文化的深刻反思,并且不主张任何意义上的“回归”、“复归”,这种反思既为新文化的建构提供历史合理性,也为其扫清发展道路,无疑文化自觉的重点在自主性地建构新文化。纵览人类文化史,文化自觉是一个民族文化发展的必然环节和内在要求,是解决文化困境的现实抉择。只有唤起文化主体的主体意识,形成高度理性的文化自觉,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才能改变人们的文化心态,改善人们的文化生活,推动当代中国文化的健康发展。
理性化、深层次的高度文化自觉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历史过程,它的现实路径是:首先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要有理性认识,实现传统文化的自觉;其次是对当今世界文化要有理性认识,实现多元文化的自觉;再次是在多元文化的包容、交流、融合基础上,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觉。
(一)传统文化的自觉
传统文化有其形成、发展和发挥作用的特定历史时空和历史使命。当下社会转型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的自觉,绝不是要简单地回归传统文化,也不是要从传统文化中寻求文化的未来方向,而是为了从传统文化中寻求新的力量,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如马克思所言:“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像梦魇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2]传统文化不能抛弃、不能否定,全盘否定就是历史虚无主义的典型表现,而全盘继承就是开历史倒车,科学的态度是加以批判继承,继承和发扬其精华,批判和抛弃其与现时代格格不入的糟粕。传统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不在于承载传统文化本身的物质载体,而在于它存在于人类的物质生活实践中,已经内化为人们普遍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在社会快速转型的今天,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传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早已消失殆尽。因此,即使是传统文化中最优秀、最契合现代社会的精华也不可能独立承载文化复兴的历史使命。
(二)多元文化的自觉
面对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明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我们必须承认:多元文化以及多样化的生活方式早已成为一个既定事实,人类社会存在许多不同甚至相互冲突的文化价值与信仰体系,但并不存在一个评判其他文化优劣的客观标准。多元文化的共存与相互冲突是现代开放社会区别于传统封闭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多元文化的共存充分证实文化没有优劣之分,只存在不同的发展路径和发展程度。多元文化的冲突充分说明不同文化之间存在不平等关系,需要人类在承认不同文化的平等价值基础上,相互包容、合作、交流,相互借鉴、促进、融合,最终实现共同繁荣。在和平发展的过程中,中国不能夜郎自大,也不能妄自菲薄,而应理性对待共存于世的多元文化。历史上,中国文化的发展乃至国力的强盛无不与积极吸收、融合外来文化息息相关。例如,秦、汉时期儒、法、道以及传入的佛教文化的大融合,唐朝中亚、西亚草原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大融合,宋、明时期阿拉伯文化、波斯文化的传入,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等等。实践证明,越积极消化吸收外来文化,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程度就越高,文化软实力和综合国力就越强大。目前,当属西方文化最具吸引力,中国应当主动借鉴和积极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当然也不能盲目崇拜,应坚决反对全盘西化,注意研究西方学者对西方文化的批判,立足于自身的实际需要,合理借鉴、批判吸收。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过程中形成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是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提升中华文化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然选择。但也应清醒地认识到,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日益活跃,新的思想意识、新的价值观念不断生成,对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更多更高要求。随着经济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对外开放的扩大,各种社会思潮相互交锋、激烈竞争。面对多元文化的竞争,特别是西方文化的敌意与强势竞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并成功引领这些社会思潮,继续引领中华民族走向未来、为民族复兴提供精神支撑,是对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严峻考验。虽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形成的时间较短,还需要继续建构完善,但它那巨大的吸引力、感召力和生命力却不容否认。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看,从中国文化建设的良好局面看,或者是从世界文化发展大趋势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前景都是一片光明。
文化自觉的目的是为了走出文化困境,增强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发展,最终走向文化强国。在多元文化共存与激烈竞争的全球化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文化自觉基础上的文化创新之路。
文化创新的实质在于文化发展过程中的部分质变乃至整体质变,既包括特定的文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的新的实质性变化,也包括现有文化基础上生成的新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知识体系,而后者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现有文化的结构与形态,可以认为是文化的整体质变。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是三种最为基本的文化形态,分别由一定数量的文化元素所组成,这些文化元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密不可分。文化创新可以是这三种文化形态内部的某些文化元素的变革重组,或者说是发展变化,也可以是超越现有文化形态的限制,从整体上发展为更高水平的文化体系,即在总体上使文化的发展呈现出阶段性。真正的文化创新是文化自觉基础上的自主性质变,是在弘扬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吸收世界先进文明的优秀成果基础上的新的文化形态和文化精神的萌芽和塑造,绝不是文化强国梦这一政治性话语的简单建构。
(一)文化创新的基础
文化创新的基础是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对于文化创新的时代主题和理论逻辑具有决定意义。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主体获取关于文化现象的理性认识,把握文化发展规律的深层次逻辑。它是文化创新的合法性的唯一基础。另一方面,只有社会实践可以沟通传统与创新、历史与现实、一元与多元,让传统文化彰显当代价值,让多元文化相互交流融合,并在解决当代中国文化困境的过程中谋求文化创新与文化发展。
文化创新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一切工作都应服从和服务于这个大局。所有文化创新主体只有立足于中国国情,深入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历史语境,走入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生活,认真研究社会各领域特别是精神文化领域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和新特征,及时回应改革开放实践中人民群众的合理文化诉求,自觉坚持中国道路,践行中国精神,从中国力量中寻求新的思想文化资源,努力使文化自觉成为鲜活的群众自觉、民族自觉,进而实现文化现代化,完成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历史任务。
文化创新要立足于世界发展大势和时代特征。全球化时代,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世界经济贸易往来日益扩大,文化的时空界限早已打破,文化的碰撞、交流、渗透、融合日益频繁,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可能孤立存在。在日益频繁的交流互动中,东西方生活方式的趋同化现象也越来越明显,文化的体验方式、审美观念的趋同尤为突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是市场经济国家,由于构筑于市场经济这一共同的经济基础之上,虽然各国的政治发展道路不一样,但作为观念上层建筑的文化必然同样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西方发达国家曾经面临过的文化危机也以不同的方式在中国上演,它们把文化危机成功转化为文化发展机遇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另外,当今世界文化的物质形态发生了某些重大变化,虚拟形态的文化发展迅猛,世界文化的发展趋势也日益明朗,中国只有积极进行文化创新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二)知识分子的“有所为”与“有所不为”
在文化创新的过程中,知识分子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文化创新是知识分子的基本能力和素质,是知识分子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对文化元素进行的自主性的变革、重组、加工和创造。在文化创新的过程中,文化自觉是基础,是逻辑前提,它承接文化传统、文化现实与文化创新,对知识分子的文化创新起着价值引领的作用。离开文化自觉,知识分子的文化创新就无从谈起。文化创新是知识分子文化自觉的实践体现,它既是知识分子的实践本能,也是知识分子作为文化创新主体的基本职责和历史担当。
知识分子应当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实践,避免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从人民群众中吸取文化创新的灵感和素材,在人民群众中检验文化创新的产品是否符合社会需要。离开人民群众,知识分子的文化创新就会失去源泉,就会迷失方向,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要也难以得到满足。只有创造出那些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需要的知识分子,才能真正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才能引领文化发展方向,引导文化生活方式。然而,知识分子不仅仅是文化的创造者,更应该是文化的传播者、宣传者。他们只有深入人民群众,让人民群众理解、接受、运用自己的创新成果,“批判的武器”才能发挥作用,才能转化为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物质力量,才能完成“武器的批判”。这样的知识分子才是真正“有所为”的现代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应当与社会保持适当的距离,坚持“独立之精神”与“自由之思想”。知识分子除了创造社会需要的文化产品来服务社会外,服务社会的另一个重要途径是对社会进行批判。对社会进行批判,以批判的方式推动社会进步,虽然不是知识分子最为重要的功能,但它却是知识分子存在的首要价值。知识分子只有处于社会之中而又超然社会之外,才能发挥批判的功能,否则就会沦为利益集团的传声筒和辩护者。当然,知识分子对社会的批判不能被滥用,必须在独立的精神、自由的思想基础上理性地进行。撒切尔夫人曾公开讲“中国的知识分子提不出引领这个时代的思想”,这个结论显然不对,但她的依据“中国知识分子缺乏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却值得我们玩味。知识分子作为一个民族的精神脊梁,无疑必须与社会保持适当距离,在独立思考、理性批判的基础上推动文化创新。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指导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代表着人类社会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是被实践证明了的人类世界的优秀文明成果。马克思主义拒斥因循守旧、墨守成规,主张积极实践、改革创新。文化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的必然要求。在多元文化激烈竞争的全球化时代,中国的文化创新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坚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指导。马克思主义一元化的价值指导是针对整个中国社会而言的宏观价值导向,并不拒斥和否定个人价值取向的多元化。近年来,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政治思潮沉渣泛起,在一定程度上混淆扰乱了部分群众的思想意识,如果任由这些错误思潮泛滥,不仅会严重阻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而且文化创新将丧失独立性、自主性,失去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偏离创新的本质。因此,文化创新完全可以而且应该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大胆探索、勇于创新。
[1]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5:256.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5.
[责任编辑:李君安]
G02
A
1673-8616(2013)05-0013-04
2013-06-18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传统文化与中国文化软实力》(12JJD710008)
冯海波,中央社会主义学院讲师、哲学博士、博士后(北京,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