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先朴
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总结党的十六大以来区党委领导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分析制约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探索繁荣发展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对策和路径,对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扎实推进民族文化强区建设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更是一个民族世代传承和永续发展的生命力所在。少数民族文化是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拥有的精神财富和宝贵资源。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目标,有利于维护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安全,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全面性的、系统性的工程,它要求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良性互动、协调发展,要求充分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力量。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本质要求,又是其强大的精神源泉。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不仅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证,更能为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精神动力、民族凝聚力和经济发展所需的智力支持。
特色鲜明的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花圃中的奇葩,随着经济、信息的全球化发展,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的激荡与碰撞日益频繁。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不仅有助于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还有助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认同与社会稳定,有利于维护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安全。加强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共同发展,有助于培养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进一步产生对国家和政党政治体制的认同感和信任感,进而拥护国家和政权的各项政策,抵御外来文化的冲击,维护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和有序发展。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各少数民族在千百年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经过不断沉淀、积累起来的生活习惯、风俗观念、宗教信仰、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生产技术等方面的总和。中华民族文化是各民族文化在互相交流和共同成长中缔造的有机统一体。相对独立的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化不仅共同经历了自然历史的更迭、饱受外强的欺辱压迫,更在追寻民族独立、民族解放的道路上携手共进,共同耕耘,形成了“共有精神家园”。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充分尊重各少数民族多种多样的文化,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党的十六大以来,广西区党委、政府把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放在突出位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2007年,广西区党委提出了“扶持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扶持老少边穷地区的文化发展”。2011年,自治区十次党代会做出了建设民族文化强区的战略部署,对少数民族文化工作的着墨之多、分量之重充分体现了区党委、政府对少数民族文化工作的高度重视,为进一步繁荣发展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事业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广西先后出台多项地方性法规或行政法规,把少数民族文化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初步形成了以国家法律法规为主体、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相配套的民族文化法制体系。
201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制定了《关于繁荣发展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实施意见》,以保障和实现少数民族基本文化权益为前提,以解决民族地方文化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和特殊困难为重点,以推动民族文化创新和产业发展为动力,强基础、育品牌、转机制,全面提升了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水平。近年来,广西推出的壮剧《瓦氏夫人》、京剧《霸王别姬》、民族歌舞《漓江诗情》、壮族音乐元素大型壮族歌剧《壮锦》等140多部剧目,在全国性评奖和比赛中屡获大奖。2012年9月,由广西文学艺术家创作的大型原创民族音乐剧《桂花雨》、长篇小说《黑狗哈拉诺亥》荣获全国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党的十六大召开以来,广西各族人民积极投身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事业,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广西少数民族地区束缚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的内部外部等因素依然没有完全消除,制约广西文化事业发展的诸多瓶颈问题亟待解决。
由于经济基础、人口素质、区位条件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广西在全国属于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党的十六大召开以来,广西经济发展水平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全国的平均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部分地方甚至低于西部地区的平均水平。由于经济发展滞后,对文化事业的投入也严重不足,制约了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进而导致城乡居民在文化教育娱乐方面的消费偏低,也严重影响了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市场的发育。
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和科技发展水平,是少数民族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基础条件,关系到少数民族人口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的提升以及文化活力的保持。只有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的文化素质从整体上得到提升,他们的文化消费与创造才会更加自觉,才会充满活力;只有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创新与传播,我国的少数民族文化才能在全球化竞争中保持生命力和竞争力。与其他省、市、区相比,广西教育科技发展缓慢滞后,影响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大发展和竞争力。
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严重滞后,不能很好地满足少数民族的文化需求。具体包括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数量短缺,设施严重不足;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人才缺乏,功能萎缩,生存困难;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如民族语言文字产品供给严重不足,难以满足少数民族群众的特殊需求;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面临国际挑战,文化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等等。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这为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建设正确把握时代发展潮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贯彻全民族团结奋斗共同繁荣的民族工作主题,在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勇于文化创新,探索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路径指明了方向。
第一,切实从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高度,充分认识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战略地位。进入新世纪以来,最引人注目的全球化新趋势就是,文化软实力正在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性因素。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关键之一就是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状况的好坏,关系到全区几千万少数民族群众基本文化权利的落实,关系到全区的社会和谐与进步,更关系到全区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将提高广西少数民族群众的幸福感,也将进一步巩固广西各族人民群众的国家认同意识。在文化冲突日益尖锐的国际环境中,促进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加快发展,还将有利于树立广西的形象,并最终拓展全区经济社会的战略发展空间。
第二,进一步加大对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支持力度,为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创造有利的经济基础。建议针对广西民族地区文化建设欠账较多、地方公共财政能力严重不足的现实,将中央本级财政的转移支付作为提高民族地区公共财政能力的战略手段,增大转移支付规模,为广西民族地区各项文化事业的加快发展提供直接的财政支持,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民族自治地方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广西民族地区文化经济政策创新,以培植内生发展动力。同时,为广西民族地区文化事业发展提供更为宽松的政策环境和更强有力的支撑系统。
第三,进一步推动民族地区发展模式转型,为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要大力提升民族自治地方文化建设在现代化建设总体格局中的地位,将文化建设置于全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要做到这一点,就应该将文化事业放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更加突出的位置,使之在广西整体现代化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建议总结近年来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在普查全区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制定广西民族地区文化事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
第四,进一步加快发展民族地区的教育、科技事业,为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基础和战略支撑平台。教育、科技事业落后是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难以提速的关键原因,因此,加快发展教育、科技事业是广西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第五,进一步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切实满足广西少数民族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广西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人民群众文化消费能力极为有限,因而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来满足基本文化消费。因此,促进全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尤为重要。而解决此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立全面覆盖全区广大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切实解决全区农村群众看书报难、看电影电视难、收听广播难、上网难等问题。需要强调的是,要把突出民族特色作为全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关注重点,切实把全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过程变成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传播的过程,高度重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在图书、报刊、电影、电视等文化产品和服务中的使用等问题。
第六,进一步加快民族地区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为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在全区推动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必须积极审慎进行。比如,应该按照“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的原则,抓住“重塑文化市场主体”、“完善市场体系”、“改善宏观管理”、“转变政府职能”等关键环节,全面推进全区文化体制改革。又如,有目的地扩大少数民族群众在全区重大文化事务中的自主决策权,从体制上切实保障广西少数民族群众的文化权益。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18.
[2]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经济发展司,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中国民族统计年鉴(2008)[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286.
[3]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少数民族文化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对策[J].中国民族,2011,(10).
[4]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N].人民日报,2009-9-29(2).
[5]徐金安.发展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举措[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0,(1).
[6]金星华.切实推进少数民族文化繁荣发展[N].学习时报,2008-10-7(6).
[7]王志珍.关于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思考[J].广西社会科学,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