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广
我国外贸增长方式转型,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外贸领域的一个具体实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仅涉及增长方式转变,同时包括为什么发展、以什么作为发展的根本动力、如何以生产关系与观念形态的改进来推动发展等根本问题。本文探讨的外贸增长方式转型,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根本问题的解决为前提,但在论述仅限于增长方式范围内,不作直接分析。
我国外贸增长方式转型的标准,应当确立为“三化转型”,即科技高含量化、生态化、信息化。科技高含量化,指在提高科技水平的基础上提高出口生产的技术含量与产品附加值,进口服从产业技术升级;生态化,指外贸发展不违背资源与环境制约,适应国际市场生态经济发展大趋势。信息化,指更多地以产品和劳务的信息量而不是物质量来取得外贸的规模与收益。按照“三化”标准,将外贸增长方式转型概括为“由粗放型增长转变成集约型增长”已经不太恰当,但在没有更好的提法前,可暂时沿用。
“三化转型”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在以国际经贸为纽带的国际分工中占据有利地位。以产业为视角,不同国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有利程度不同,取决于产业结构与相同产业内的技术档次。从产业结构看,产业科技含量的高低决定产业垂直型分工的地位。一国科技含量高的出口产业比重大,就在垂直型分工中处于高位;一国科技含量高的出口产业比重小,就在垂直型分工中处于低位。从相同产业内的技术档次看,一国能够更多地出口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就在垂直型分工中处于高位;反之则处于低位。因此,总的来看,在国际经贸中技术这个生产要素是赢得优势地位的主要因素。
“三化转型”包含产业结构调整—科技自主创新—经营方式改进三者的联动。这三者联动构成我国外贸增长方式转型的总体框架,其中的关键问题在于科技引领。
我国外贸增长方式转型要求国民经济各产业的发展以动态比较优势为主、静态比较优势为辅,利用现有比较优势,培育具备必要性与可行性的新比较优势,使我国参与国际分工处于更有利的地位。进口产业、出口产业、基础产业的比例和内容,都应当有利于我国利用国际资源弥补真正短缺的经济资源、发挥我国更为高端的经济资源(如资金、技术、管理)优势。
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容有:一是扭转对外出口贫困化增长局面,增加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出口产品通过提高技术档次来提高附加值,使出口竞争从以价取胜更多地转到以质取胜上来,使出口依托的比较优势从廉价劳动力资源转到科技资源上。注重进口技术(及技术设备)的消化、吸收、改进,从模仿创新到自主创新。二是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例,扩大产业内贸易的比例尤其是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比例。三是在进出口结构上按照生态经济标准进行调整,力争更多的绿色产品取得出口竞争优势。在生态经济上没有比较优势的出口逐步退缩。四是降低出口产业的资源总消耗、环境总污染排放,在农业领域实施“以技术和资本输出换产品输入”的战略,以达到节水总目标。五是发展服务出口贸易,扩大文化产品出口,以降低制造业产品出口对我国资源与环境耗费的压力。上述结构变动,都要通过提高科技水平来实现。
竞争力依托于资源禀赋,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外贸竞争力依托于高端或低端的不同资源。最低端的原生型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与简单劳动力数量。依托原生型资源的国家,只能依靠他人前来投资开发,带来相应的资金、技术、管理,产业发展的主导权都在他人那里。经过工业化发展的后发国家,虽有一定的资金、技术、管理,但数量与质量都欠缺,竞争力只能依托具有初步生产技能的丰裕的劳动力。中国的外贸长期都是如此获得竞争力的。今天,虽然资金已不是中国稀缺的要素,但筹集资金、使用资金的管理(能力与机制)依然欠缺,生产技术不够高精尖,产业结构调整受到制约。更多地积累自身的高端资源,应当逐步成为中国外贸取得竞争力的依托。
科技自主创新直接针对的是这些外贸增长方式转型需要:扭转在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只是利用他国现有技术,从而在产业价值链中总是处于低端环节的状态;扭转在与出口直接或间接的生产中耗能耗材、污染量大,生态经济效益低下的局面。这两方面的技术进步,均有很大的产业发展价值与宏观经济效益,是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主要努力方向。
扩大国际生产合作中的水平型分工,在国际委托生产中力争从OEM上升到ODM,再上升到OBM,直至自主经营。
外贸科技高含量化的主张已提出多年,但知易行难。根据世界经济现实,进一步建议,注重运用专利战略、标准战略来取得产业优势地位和市场优势地位。
围绕技术竞争国际经贸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直接的技术竞争阶段。在这一阶段,高新技术的创立者企业,通过技术应用生产出使用功能先进、质量优良、成本有竞争性的产品,占领国际市场,获取高额利润。在这里,技术的优势通过产品销售来体现。二是专利竞争阶段。由于后来者企业千方百计窃取、模仿、引进创立者企业的先进技术,创立者企业就将技术这个要素转化为资本,通过专利获得知识产权。专利是技术资源转化为受法律保护的知识资产的成功标志,是当代竞争市场上实施技术性垄断的有效门坎。发达国家企业早就制定了利用专利开展技术竞争的战略。当代的专利战略,已经从引进专利、生产专利、保护专利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发展到利用专利来堵断竞争对手的发展之路。国外一些拥有很多专利的公司,就是着手利用专利在新技术领域进行圈地运动,划地为界,据为己有,阻挡他人。也就是在某类产品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抢占技术制高点后,坐等将来收取专利费,否则对方就不能在这类技术上有所前进。为此,发达国家的企业往往要对各个产品领域预测技术发展的方向,率先攻克技术难题而取得专利。三是标准竞争阶段。所谓标准,依据国际化标准(ISO)的定义,是指:“一种或一系列具有强制性要求或指导性功能,内容含有细节性技术要求和有关技术方案的文件,其目的是让相关的产品或者服务达到一定的安全标准或者进入市场的要求。”在国际竞争中,技术标准被发达国家的政府与企业用作贸易的技术壁垒和产业壁垒。各国政府可以通过苛刻的标准审核程序来限制别国科技产品的出口,以新技术产品不符合技术标准、违背相互兼容为理由,对其拒之门外。另外,技术标准带来产业控制和市场垄断,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和从事联合开发是行业寡头建立技术进入壁垒的重要手段。后发国家的企业要想进入这一行业就必须接受寡头企业所制定的技术标准,受制于其规格的控制,被“钉死在”技术发展的跟随地位上。标准的出现改变了同类产品的厂商之间的技术竞争形式。率先推出新技术的厂商一旦将其技术规格推上标准宝座,后来的竞争者就很难通过产品差异化来挑战标准推出者的优势地位。新技术的核心功能无法差异化,扩展组件功能的竞争变成差异化的主要来源,这就大大增加了后来竞争者挑战先行优势者的难度。技术标准的确立成为体现竞争力的最重要的技术内容,企业所推出的技术标准能否在国际竞争中被行业公认为是产品的标准,成为最高层次的竞争目标。为此,发达国家企业将专利战略与标准战略结合起来,可称之为专利—标准战略。这一战略的基本模式可概括为:创新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许可化。
由于高技术产品的技术标准大多包含了许多专利,因而没有自己标准的国家想要开发新技术都有障碍。发达国家将标准与专利结合起来,至少构筑了三道防线:其一,产品要在国际市场行销必须符合标准;其二,遵守某项标准时,就要应用或开发符合该标准的技术;其三,当符合这一标准的各项技术已被申请了专利时,使用这些技术必须付出专利费。这三道防线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和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构成了很高的门坎。
发达国家和垄断企业通过标准战略,将知识产权和标准体系糅合在一起,产生了复合型的技术优势,已在高科技领域构筑起一道巨大的“标准铁幕”。在这种背景下,尽管中国许多高科技产业的产量已名列世界前列,但是由于高科技产业的大部分标准和技术都掌握在发达国家的跨国巨头手中,他们通过标准及标准下的专利设置障碍,限制了中国企业的发展。中国企业要想自主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各个行业的技术标准就是难以逾越的障碍。中国在推进技术进步中要尽快在技术标准确立方面有自己尽可能多的领地,就必须相应实施自己的专利—技术标准战略。
首先,我国工业化发展要有比企业技术改造更重要的企业标准化改造。企业在进行基本建设、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和新产品开发时,应当与企业的标准化结合起来;鼓励企业研究和制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并争取成为国际标准的基础,促进企业加快标准化体系的建设,全面提高企业标准的档次和水平。中国企业首先要适应国际技术标准规则,企业面向国际市场,进而连面向国内市场的产品技术,都要采用国际核准的技术标准。其次,在技术标准战略上采取进攻。我国要保护自己的高技术产品市场,必须以中资企业的技术产品为基础,设立合理的技术标准。中国的高科技企业要做大做强,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就必须选择有利的地方,掌握标准制定的主导权,使自己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中国的标准战略实施要有政府—行业—企业的联动。对企业来说,努力开发先进技术是产生技术标准的基础,标准是由先进技术选择产生的,只有技术先进、使用方便、成本不高的标准才能站得住。对行业来说,行业内的各企业,在该竞争的场合有序竞争、该联合的场合积极联合,共同推出国内的技术标准就能形成合力。对政府来说,可以在标准制订上扮演重要角色,鼓励先进技术、推动联合行动、及时颁布国家法定标准,都需要政府积极而适度的努力。接下来最需要做的是,培养本土的跨国企业,争取在国际市场上扩散国内的标准设定。
对外贸易带来了经济增长,也给环境带来了巨大影响。外贸发展生态化,就要尽量降低其负面影响,提高正面影响。推行进口贸易的环保绿色标准与力争出口环境认证,是两大主要的直接政策措施。但从外贸增长转型的高度,光注重这两大政策还不够,还需要从外贸规模、结构、技术三方面实施如下战略要点。其依据是格罗斯曼(Grossman)和克鲁格(Krueger)(1991)提出的贸易环境三效应理论:规模效应(scale effect)、结构效应(composition effect)和技术效应(technique effect),由此启发我们在外贸发展中注重从这三方面来取得生态正效应。
一是外贸出口实现技术高含量、高附加值,就能在实现一定的外贸出口额条件下,减少出口的物质数量,以便改进外贸规模—环境损害的关联度,减少外贸出口规模增大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出口数量年年增大、外贸收益年年缩减的局面不能再继续。
二是依靠科技实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使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占据优势的出口产业,是在生产中消耗不可再生资源更少、污染排放更少的产业。这样,通过进出口来降低本国生产中高污染、高能耗的行业比重,获得贸易环境顺差。具体来说,就是要降低只能以一般劳动耗费、环境耗费、水电耗费来取得收益的各类产业的出口加工生产比重,降低原料能源耗费量大的产品出口比重,增加信息含量高的一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增加科技含量高的技术、知识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
在农产品贸易领域,中国应实施以技术和资本输出换产品输入的战略,以达到节水总目标。在提高农业生态化水平基础上,向发展中国家进行农业投资。一方面将中国的生态型农业技术与生产方式输往发展中国家,使之比西方的石油农业更适合发展中国家的国情,并带动相关的农业种苗、技术、劳务、农业工程建设、农机、有机肥料及其他农业生产资料的出口,一方面通过进口由投资生产出来的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既对农业投资效益提供保障,又能降低本国相关农产品的生产规模,以减少水资源的耗费。
当前,我国外贸在进口环节上十分注重扩大能源与矿产资源的输入,作为资源供给保障的权宜之计是必要的,但从长远来看是有风险的,这将我国在资源、能源供给上的外部依赖性愈益强化,潜在的国际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为此,调整出口结构与全面提升生态功能新技术更值得长期努力。
三是开展国际化经营的企业采用更多的生态功能新技术,提高生产的清洁程度,减少单位环境成本的付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同时,注重进口产品与技术的生态功能使用价值。政府要大力实施世贸组织条约对这方面所允许的“绿箱补贴”政策。
生态化对我国外贸结构调整与科技创新起到正确导向的作用,在坚定把握这个方向后,就要千方百计增强科技实力,使上述战略要点得以落实。
用在国际贸易中的信息,如同商品与劳务中的物理性能一样,成为使用价值的新体现与价值的新式承担载体。它包括:历史信息,传达着曾发生过有声有色的、令人瞩目的历史事件;知识信息,传达自然界和社会中大众化的科学普及知识;新闻信息,在经济、政治、科学、技术、文化、体育、教育、社会、生态等方面现实发生的令人感兴趣的事态;文化信息,包括能够以感官接受的、直接表达的文学、视觉艺术、表演艺术等狭义的文化形式,还包括民俗风情等广义的文化形式。世界经济发展大趋势表明,服务与信息消费正在成为不断扩展的消费类型,信息商品属于高收入弹性的商品,满足消息消费的产业是典型的需求拉动产业,它已成为后工业社会大力开拓的生产领域。我国虽然处于工业化发展进程中,未到后工业社会阶段,却不能循着先发国家走过的老路前进,需要及早进入这个领域。
增强外贸信息含量,主要是通过以下途径来提高相关出口替代比例。
这里的信息含量指产品中包含的品牌、设计内容、文化信息等比重,以替代产品的物理数量。例如轻纺产品,科技含量一般不高,但可以从工艺、文化内涵上达到精美水平。这样,许多劳动密集型产品,如服装、首饰、地毯、编织物、藤竹柳条制品、瓷器与玻璃制品、玩具等就带有“文化信息密集型”产品的特征,附加值得以提高。
发展服务贸易出口能够抵消部分工业能耗。按照跨境支付、消费者流动、人员流动、商业存在四大类型开展服务贸易,产品内容包括旅游、餐饮、教育(包括培训)、医疗(包括保健)、文化服务、体育(包括武术)服务等。服务外包是结合科技与劳动密集特征的贸易类型,是我国当前重点替代加工制造的领域。服务外包虽然不能改变我国在产业链中处于低端的地位,却是我国外贸增长转型的一种过渡。一者,通过服务出口替代制造业产品出口,减少生产对自然资源的耗费与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二者,发展服务外包贸易为我国教育业发展拓展就业天地,对知识经济发展有长远的战略价值。由于服务贸易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直接由一系列“软”要素构成,如服务及其提供者的知名度、服务的文化内涵、人的工作水平和行为举止、服务行业规范等,由此,提高服务贸易竞争力,除了各类服务行业本身的高水平之外,主要是应用商业智慧、知识策划、管理技术等另类科技。
文化产品除了直接的文化类物质产品,如图书、工艺品、动漫、游戏软件、音像制品等,主要是其版权。
之所以把增强外贸信息含量作为外贸增长转型的一个方面,是因为我国面临知识经济临近与可持续发展双重巨大压力,同时还面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软实力”方面的挑战。这方面的转型,对应上述压力与挑战可以起到“一石三鸟”的作用。
所有上述替代,都要依靠增强信息这个效用的吸引力。正因为如此,我国才需要制订与实施增强信息含量战略,该战略将汇聚用于外贸出口的信息转化、传播、张扬、表现等对策。包括:将储存在学术界、文化界的信息转化为外贸商品与劳务中的信息,使其成为现实经济财富的承载者;利用各种国际交往场合,宣传相关的中华信息,使世界更多的人对其感兴趣;提升我国出版业、教育业、传媒产业的国际化经营水平,使其携带更多地信息走出国门等。增强信息含量战略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价值难以估量,它将跟人才战略、专利战略、标准战略、品牌战略一样,成为我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崛起的又一支柱。
[1]Paul R Krugman,Maurice Obstfeld.International EconomicsTheory and Policy (Fifth Edition)[M].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2001.
[2]袁奇.当代国际分工格局下中国产业发展战略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3]David Faulkner,Susan Segal-Horn,The Economics of 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the Modern World[J].European Business Journa1,2004.
[4]金芳.国际分工的深化趋势及其对中国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J].世界经济研究,2003,(3).
[5]汪志刚.经济发展程度对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影响[J].科技创业月刊,2006,(3).
[6]刘兴凯,石其宝.跨国公司专利战略及其经济效应研究[J].商业时代,2009,(35).
[7]王海瀛.技术垄断新趋势——专利标准化[J].中国标准导报,2008,(5).
[8]刘林奇.对外贸易与环境问题关系研究综述[J].经济师,2008,(6).
[9]俞海山.国际贸易环境效应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8).
[10]李欣广.中国外贸转型与国际分工地位改变[J].桂海论丛,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