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薇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资金、资产和资源)问题是农村广大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也是容易滋生腐败现象的重点领域,成为影响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如何管理好农村集体“三资”,有效化解农村社会矛盾,是村集体经济发展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有的村干部对“三资”管理认识不清,缺乏必要的财务理念,规章制度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要么认为“三资”情况复杂,管理难度大,要么认为现在村民自治,不能管理;有的对“三资”管理的内容和相关政策不了解,也就自然不按规章制度办事,加之缺乏经营管理能力,在利用专项资金实施项目时,缺乏必要的调查论证、预测评估,导致较大的损失;有的甚至于藐视法律法规,以权谋私,对一切事务独断专行,不听财务人员的意见和建议,暗箱操作。
首先,资金管理方面,有的资金违规滞留账外,规避财务监管;有的存在收入不及时入账,支出凭证和手续不规范,财务制度执行不力等现象。其次,资产和资源管理方面,一是存在有账无物、账实不符的问题,尤其对土地、荒地等村级资源的登记不全、不细,甚至没有建立台账;二是管理和使用等方面没有严格按规定程序操作,如在集体资产和资源的承包、租赁和出让过程中,由于程序不合法、手续不完整、低价处理,造成大量资产的流失和投资效益低下。
一方面,民主管理不到位。由于村民缺乏一定的文化和财务相关知识,加之对操作程序不清楚等因素,因而对“三资”管理的民主意识不强,水平不高;此外,部分村民因为碍于情面怕得罪村干部,没能充分发挥民主理财小组的作用。另一方面,财务公开不规范。公布的内容、形式都不符合要求,造成村民不知晓该村的收支情况和重大事项的操作程序。
从国家部门到各省市农业厅、财政厅,近年来多次印发了一系列有关加强农村资金、资产和资源管理的相关文件,同时,加大涉农违纪违法案件查办力度。2010年11月至2011年11月,全国共立案查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5.85万件,给予党政纪处分或组织处理5.79万人。可见国家对农村“三资”管理的重视程度。
首先要加强对村干部的培训,村干部一定要有全局观念和法制观念,通过相关政策培训和案例警示,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和政策解读水平;通过业务知识培训,促进他们转变观念,提高经营管理能力。其次是要切实加强对财会人员的培训,针对村财会人员缺少、素质较差的现状,有关部门要尽快加强对村财会人员的业务培训,促进他们深入学习财务相关法律法规,更新知识,增强会计核算水平。然后要广泛开展法律政策宣传工作,使广大村民了解“三资”管理的政策,提高民主监督效果。
建立健全农村“三资”管理的各项制度,做到有章可循,用制度规范行为。对于资金的管理,重在两方面:一是规范现金支出凭证,原始凭证要真实、合法、合规,尽量控制“白条”等不规范的凭据。二是健全支出审批手续,第一步,由报账员对经办人员交来的支出凭证认真进行初审,对符合条件的原始凭证予以受理;第二步,由村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原始凭证并签字;第三步,由村书记和主任审批原始凭证并同时签字;第四步,由村财会报账员根据经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按规定办理货币资金支付手续,及时登记日记账;第五步,由村组代理会计核算中心人员根据各村组年度收支预算和季度收支执行计划,审核报销各村组批准的各项支出,并根据已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收支明细表等;第六步,由村财会报账员将收支明细表进行公示。
对于资产和资源的管理,重在两方面:一是摸清家底,建立台账,首先要对现有的资产和资源进行全面清理。坚持账内账外相结合、实物盘点同核实账簿相结合,以账查物、以物对账、以账对账,全面清点品种、型号、数量,查清来源、去向和管理情况;对资源的清理,要采取实地勘测丈量的方式,查明实际数量及其权属;其次,对公示通过的清查结果,以村为单位逐项逐类登记造册,建立健全的资产资源台账,以此掌握资产资源各方面详细情况及变动信息,确保其账面记录的真实完整。二是规范资产资源管理和使用的操作流程。首先,资产资源的处置和发包必须经村民代表会议或村“两委会”讨论通过,并且在讨论的过程中要形成详实完整的会议记录,包括会议的时间、地点、研究的内容和结果,以及与会人员的签名等;其次,资产资源的承包、租赁等应当按照公开、公正、合理的原则,采取公开协商或招投标的方式进行,并且签订统一监制的合同文本。
一是加强民主理财,由民主理财小组负责村集体经济组织日常经济活动和财务活动的审核、监督检查,保证本村财务活动能够按照财务制度运行,并体现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的意愿。以“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专项资金”为例,在利用专项资金进行村内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时,要坚持“四民议事”原则:首先进行民主提议,由村广泛收集村民意见,钱拿来要做哪些事;其次进行民主商议,每组5%—10%的代表集中对提议进行商议,并由村议事会根据群众意见多少,要解决问题的轻重缓急,确定为拟办事项;然后进行民主决议,各村把拟办事项和项目预算经费初步安排了交给全体村民以户为单位,进行表决,要有过半数户主同意;最后进行民主复议,由民主理财小组全体成员集中起来,对结果进行复议,作出最终决定后,上报县级统筹管理委员会。
二是加强财务公开。凡是本村集体经济组织经济管理和社区管理及社区福利活动中的主要事项,村民关注和敏感的经济事项和财务事项,都应该成为财务公开的内容。以“强农惠农资金”的拨付为例,这笔资金的受益对象是针对规定种植范围内的少数农民,但是由于基础信息收集不准确,审核不严格等原因,容易造成拨付不公平的现象。因此,应该严格公示制度,加强民主监督。
[1]四川省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规范化管理办法(暂行).成农办【2012】1号.
[2]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三资”管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9:97.
[3]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