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清云,李玉肖
(长江大学荆州临床医学院 荆州市中心医院急诊科, 湖北 荆州 434020)
2013-07-04
文清云(1963-),女,主管护师,主要从事临床护理工作;通讯作者:李玉肖,E-mail:339076390@qq.com。
原发性肩周炎中西医结合辩证护理
文清云,李玉肖
(长江大学荆州临床医学院 荆州市中心医院急诊科, 湖北 荆州 434020)
原发性肩周炎(肩周炎)是一种发病原因未明的自限性疾病,大部分病人会长时间遗留关节活动障碍。肩周炎发病与中老年人气血不足、外感风寒湿及内挫劳伤有关,中医辨证大致可分为风寒湿痹、气血两虚、淤血阻络3种类型。通过中西医结合辩证施护,为患者提供针对性强的综合方案。
原发性肩周炎;中西医结合;辩证;护理
原发性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为肩关节内外慢性损伤性炎症[1],临床表现以疼痛和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依不同体质患者和发病因素对患者辩证施护,能针对性的为患者提供治疗,指导功能锻炼,促进疾病康复。
肩周炎为具有自愈倾向的自限性疾病,经过数月乃至数年时间,炎症逐渐消退,症状得到缓解。国内习惯用作“冻结肩”或“五十肩”的同义词,是逐渐加重的肩部疼痛及肩关节活动障碍。冻结肩(frozen shoulder)又称疼痛性肩关节挛缩症,本病在50岁前后是高发年龄,又称作“五十肩”,中医学中称为“凝肩”或“漏肩风”[2]。主要症状体征[3]为肩周疼痛,以夜间为甚,常因天气变化及劳累而诱发,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肩部肌肉萎缩,肩前、后、外侧均有压痛,外展功能受限明显,出现典型的“扛肩”现象,夜间痛明显,影响睡眠,不敢患侧卧位,持续疼痛可引起肌肉痉挛与肌肉萎缩。近四十年,肩周炎常见于女性,与遗传因素未证明有直接相关性[4]。
现代中医认为肩周炎发病与中老年人气血不足、外感风寒湿及内挫劳伤有关。首先,中老年体虚肾亏,气血不足,筋骨失养,日久便疼痛衰废;其次,中老年人营卫虚弱,又外感风寒,以致风寒湿邪侵入血脉筋肉,而使脉络拘急疼痛,筋肉屈而不能伸,萎而不用;另外,中老年人由于劳累积累或外伤筋骨,使筋脉受损,脉络不通,日久筋脉失养,肩关节疼痛不能活动[5]。
肩周炎的基础治疗为物理治疗和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重症肩周炎的患者应该尝试手法松解术治疗或者是在关节镜辅助下的肩关节手术。
针对肩周炎中医辩证大致可分为风寒湿痹、气血两虚、瘀血阻络3种类型,以风寒湿痹最为常见。遵医嘱从祛风湿、补气血、益肝肾、温通络、活血止痛等方面进行治疗、辩证施护和功能锻炼指导,达到缓解和消除症状。
2.1护理常规
①骨伤护理常规。②依患者基础情况调控饮食。③做好健康教育,嘱患者注意居住环境是否寒冷、潮湿,教育患者避免肩部过于受累,注意姿势。④病情观察:注意患者疼痛性质、部位、发病时间、休息后是否缓解,观察基础体征、局部活动功能等。
2.2辩证施护
2.2.1 风寒湿痹型 风寒初入经络,患者肩部疼痛较轻,病程较短,疼痛局限于肩部,多为钝疼或隐痛,或有麻木感,不影响上肢活动,局部发凉,得暖或抚摩则痛减。舌苔白,脉浮或紧,多为肩周炎早期。久而合并湿邪,寒湿凝滞,可见肩部沉重疼痛、酸胀不舒,夜间尤甚,肩关节屈伸不利,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或沉细。护理方法:①风寒初起者,遵医嘱予羌活、防风、川芎等中药汤剂祛风散寒;寒湿胜者,可加桂枝、制附子(先煎)等温经散寒中药汤剂口服。②中药熏蒸:遵医嘱予中药海风藤、伸筋草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每日1次,熏蒸时间20~30min,必要时可做直流电药物离子透入治疗。③耳针:取耳穴内分泌、皮质下、肩等贴王不留行籽通络止痛。④火罐:取穴肩贞、肩前、肩髃、肩井、臂臑、天宗、压痛点拔火罐或药火罐治疗。⑤健康教育:嘱咐患者平素切勿贪凉,避免穿漏肩服装,夜间睡眠时可于肩周置一热水袋,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炎性水肿吸收,注意温度适宜,避免烫伤。
2.2.2 气血两虚型 患者见面色无华、气短乏力,肩关节疼痛劳累加重,休息后减轻,常畏寒肢冷,舌淡苔薄白,脉沉细乏力。
护理方法:①遵医嘱予黄芪、桂枝、白芍、牛膝等中药,以益气补虚,温经散寒。②依病情中药熏蒸。③温灸:取手五里、足三里、关元、肩周压痛点艾条温灸20~30min,以温经补虚。④健康教育:注意肩周保暖。
2.2.3 瘀血阻络型 患者多因骨折或上肢局部筋骨损伤,姿势固定,损伤日久,导致瘀血凝滞,易感风寒湿而为痹,痛有定处,疼痛剧烈,呈针刺样,拒按,关节活动受限。甚者局部肿胀,皮肤色紫暗,舌紫,脉弦涩。
护理方法:①病情严重者遵医嘱准备手术,与患者做好术前沟通。②疼痛甚者酌情予以封闭治疗。③遵嘱予以地龙、红花、赤芍、桃仁等活血行气散瘀中药汤剂。④予活血祛瘀膏敷贴治疗,24h更换1次。⑤健康教育:平素可适当肩周热敷。
2.3功能锻炼
关节活动度有限但疼痛尚能忍受的肩周炎患者,可指导进行功能锻炼活动,动作需酌情而行,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避免操之过急。①弯腰旋肩:俯身,肩关节做内旋、外旋动作。②手指爬墙:逐渐改善肩关节外展活动度。③抱颈后伸:双手抱于颈后做后伸动作。④扶栏下蹲:依角度不同改善肩关节前屈或外展活动度。⑤毛巾擦背:肩关节复合活动度训练。
原发性肩周炎是一种发病原因不明的疾病,组织学和生化检验支持肩关节滑囊炎继发肩胛粘连。目前尚知肩周炎是一种良性的自限性疾病,肩关节活动障碍、疼痛等症状将持续18~30个月,但大部分病人会留有部分肩关节活动障碍。
中医认为“不通则痛”,故风寒湿痹型、瘀血阻络型肩周炎患者护理应注重疏通筋脉,以温热治疗为主,从而改善血液循环,减轻肌肉痉挛,促进炎性水肿吸收。此外,“不荣则痛”,气血两虚型患者肩周炎护理应以补为主,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
肩周炎可通过积极治疗和正确护理取得满意的疗效,通过进一步辩证施护,为患者制订合理的护理计划和健康指导,针对性的进行功能训练,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了解身体状态和减轻病痛。
[1]王澍寰.临床骨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375-377.
[2]王和鸣.中医骨伤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266.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196.
[4]Bunker TD, Reilly J, Baird KS, H, et al.Expression of growth factors, cytokines and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in frozen shoulder[J].J Bone Joint Surg Br,2000, 82(5):768-773.
[5]李平华.肩周炎[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38-105.
R473.5
A
1673-1409(2013)30-0058-02
[编辑] 何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