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 光 (东北石油大学体育部,黑龙江 大庆163318)
2002年颁布的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 《纲要》)是目前高校体育课程开展的最重要指导文件之一。根据 《纲要》的精神,体育课程的性质是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其原则之一是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把 “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作为课程的基本出发点,同时重视课程的体育文化含量。因此,体育课程的开设通过教师教授学生体育运动技能,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形成 “终生运动”的锻炼习惯;同时,还担负着德育、心理教育和文化教育的职能。但是,作为主要训练学生运动技能的课程,大学体育如何实现文化教育,尤其是体育文化教育的目的呢?为此,笔者着眼于隐性课程在教学中的特殊作用探讨了体育隐性课程对于高校文化教育渗透的作用。
“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的思想出现很早,但是直到20世纪60年代以后,菲利普·W·杰克逊才在 《班级生活》一书中,首次明确地提出 “隐性课程”一词,并在此后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隐性课程”是相对于 “显性课程”而言,是指在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使学生无意识地获得经验、价值观、理想等意识形态内容和文化影响的课程。
隐性课程主要具有以下3个特性[1]:一是具有普遍性。隐性课程广泛地存在于学校情境的各个方面、各个角落,包括校内一切的人、事、物的互动的各个层面,可以说隐性课程无处不在。二是具有渗透性。隐性课程是校内整个文化氛围,乃至所有人文要素的结晶,渗透于校内各种物质设施建设,以及教育与学习的规范和理念之中。三是具有感染性。隐性课程可以通过校园内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向学生施加影响,潜移默化中改变其思维方法和行为方式,可以说隐性课程具有极强的影响力。
高校体育课程的开展的重心主要集中于 “显性课程”,致使体育教育的质量不高、效果不好。因此,有学者主张高校体育教学中要兼顾体育隐性课程的纳入,积极利用体育环境对学生的内隐产生影响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 “体育隐性课程”的思想[2]。有学者认为体育隐性课程包括以体育教学或业余体育运动为目的的体育硬件设施,例如体育场地、器材等,以及制度或非制度性的体育文化,例如相关的体育制度,体育行为准则和体育教辅人员的行为方式、思想素质、教学风格、思想观念,学校体育传统等;此外,还包括无具体学科指向性的书籍、报刊实体等包含的体育元素[3]。
因此,体育隐性课程从本质上来说,主要具有2种载体:一是以校园内的各种具体的体育设施、器材和场馆建筑为主的物质载体;二是文化载体,即整个校园形成的体育传统和氛围、体育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和人格魅力以及大学生的体育运动意识和体育价值观念。
1)高校体育文化的内涵 体育文化,是关于人类体育运动的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的总和。高校体育文化是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为实现高校培养和造就合格人才的目标而实施、传播的与身心健康直接相关的以身体活动为主要载体的精神文化现象[4]。作为高校校园发展的产物,高校体育文化是一种集教育教学、健康、养生、娱乐、审美于一体的亚体育文化现象。因此,高校体育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以师生的体育价值观为核心,反映出 “健康第一,终生体育”的思想理念,表现出丰富多样的形式,例如校园体育课程、课外体育运动、校园体育竞赛活动等。
基于文化的层次划分,国内学者对体育文化的层次划分也有 “三层次说”和 “四层次说”。两者的划分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有划分成分的粗细之分。依据 “三层次说”,高校体育文化[5]包括体育物质文化,即高校体育教学的场馆、设施、器材等,这些体育物质实体为大学生体育文化的内化提供了物质载体;体育行为文化,即体育教学、体育锻炼,以及为维持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运动正常进行而制定的制度、规定等,是整个高校校园和师生对体育态度和情感的外在表现形式;体育意识文化,例如师生的体育情感、体育意识、体育价值观等,这是体育文化的核心,对前两者有决定作用,也是高校在普及体育文化时应该努力的主要方向。
2)高校体育文化的特性 高校体育文化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以体育物质文化为载体,以体育教学、体育行为、体育制度和规定等表现形式,反映出高校师生的体育意识和精神面貌。它主要具有以下3种特性:①体育文化是一种 “身体文化”。它是建立在一定的身体运动机能之上,以运动技能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就决定了在学校环境下体育专职人员即高校的体育教师在传授体育技能方面的作用[6]。②体育文化的渗透性。体育文化的教育职能无法以直接的方式建立在高校体育的显性教学课程基础之上,而是渗透于校园生活的各个层面[7]。③体育文化教育作用的隐蔽性。高校体育文化通过学生无意识的、非特定的心理反应机制影响学生,在无形中对高校师生的体育行为和意识产生熏陶、凝聚和导向作用[8]。
正是因为高校体育文化具有如上3个特性,从而为隐性课程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高校体育文化教育主要有体育显性课程和体育隐性课程2种途径[9]。其中,前者的目标很明确,就是按照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体育知识、技能、能力、体力的教育和训练,培养大学生健康的身体素质。因此,在体育显性课程中,教师和学校主要注重体育技能的传授,学生主要注重运动技能技巧的学习。此外,从大学体育这门课程整体的角度来看,尽管体育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价值取向具有一致性,但是两者侧重并不相同。对于体育学科来说,其课程的价值取向主要指学科掌握取向、学习历程取向、自我实现和社会责任取向[10]。其中前2种取向主要体现在体育显性课程,即大学生通过学习系统的体育运动技能,掌握某一具体的体育技术和能力,这仅对大学生的当前或较短时间内的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而无法对其一生都有较为重要的影响作用,而自我实现和社会责任取向则主要集中的隐性课程,则可以在个人的自我实现、自我的社会价值等方面对大学生产生一生的影响作用。
1)体育隐性课程在高校的体育文化的实现上具有更大的重合性 在本质上,体育隐性课程和高校体育文化都是以相应的体育硬件设施为载体而实施的一种教育活动,都是在无意识情境下发挥渗透浸染作用,从而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文化的实现和作用往往是内隐性的,高校体育文化也不例外,这就使得在高校体育文化的实现上体育隐性课程的作用相对更大一些。
2)体育隐性课程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大学生的运动理念,树立 “终生体育”的信念 “终生体育”是高校体育文化教育宣扬的最重要的运动理念。体育隐性课程依附于体育显性课程,在向学生传授体育运动知识、体育新闻和体育发展史等方面知识的过程中,既强化在运动技能的掌握,又通过高校的体育物质文化、体育传统与氛围、体育教师教学行为、人格魅力等内隐的间接的因素逐渐使大学生内化“终生体育”的理念。
3)体育隐性课程能够在高校中更加便利地传播体育精神 隐性课程的渗透性和感染性决定了体育隐性课程能够在高校中更加便利地传播体育精神。体育文化中包含了丰富的体育精神,它是在中华民族世代的发展中不断继承和扬弃的意识形态,蕴含养生、竞技、健身、休闲、审美、娱乐、益智的体育精神;发展到现代,“相互理解、友谊长久、团结一致和公平竞争”的体育精神又溶于其中。隐性的体育课程在无形中可以传承这种有特色的民族体育精神。
4)体育隐性课程对大学生人格完善也具有重要作用 高校的体育隐性课程以一种内隐的方式鼓励大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磨砺个人意志,发展高尚的情绪情感,积极发挥自身潜能,培养独立、自主、责任感等个人特质,从而促进大学生形成完善的人格。
高校体育课程与校园体育文化同处于一个有机的系统。体育课程,尤其是体育隐性课程的渗透为体育文化建设提供潜移默化的学习情境,促进了大学生对校园体育文化的内化,有助于大学生形成 “健康第一,终生体育”的体育意识,从而增强整个校园的体育文化氛围。同时,这种科学的运动理念的传承和传播,又会进一步改善高校的体育课程建设,使得体育隐性课程在高校体育文化的实施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1]何玉海 .课程改革中隐性课程的作用不容忽视 [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24(2):34-36.
[2]于晓东 .开发体育隐性课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2):245-247.
[3]张俭,陆美琳 .关于隐性课程在学校体育中的效用分析 [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4,18(5):76-78.
[4]任莲香,虎晓东 .试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教育的作用 [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2,46(2):111-115.
[5]陈媛媛,炊遂堂 .当前我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探讨 [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16(4):64-66.
[6]程利群 .对当前高校体育文化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 [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24(4):90-93.
[7]张健,冯坚 .试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 [J].体育文化导刊,2009(6):79-81.
[8]林娟 .对高校体育文化隐性课程建设的思考 [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6,22(5):88-89.
[9]王向东 .再论体育隐性课程——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最佳途径 [J].山东体育科技,2009,31(2):55-57.
[10]纪进,徐雄杰 .体育课程价值取向之研究 [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24(6):1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