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彬
(安徽省霍山县农技推广中心)
蚕桑业是通水灌村农业产业化的支柱产业,全村拥有桑园面积40hm2,248 户村民养蚕。2011年秋蚕饲养567 盒,产茧17t,盒种单产29.9kg,期间90%左右的农户发生僵病,25%的农户发病严重,一些农户甚至倒蚕、绝收,损失达18 万元,蚕农反响强烈。笔者通过实践调查,总结了秋蚕僵病的发生特点与原因,提出了综合防治对策。
一是面积较大。2011年中秋蚕期全村饲养家家均发生僵病,发病重,发生面积高达90%,发病严重的农户占25%,约15%农户绝收。
二是种类复杂。除常见的白僵外,还有部分绿僵、黄僵、曲霉等类型。
三是发病早易扩散。此次僵病发生较往年提前,很多养蚕户在小蚕共育期间均有不同程度发生,造成蚕座间扩散蔓延,至5 龄期和熟蚕上蔟前后发病最为严重。
就全年而言,每经过一次养蚕都会给下一季留下一定数量的病原,接连养蚕极易引发蚕病,这是秋蚕难养、病多的根本原因。2011年春茧虽然丰收,但茧价持续低迷,增产未增收,蚕农对养蚕投入减少,多数蚕农放松了常规性的养蚕消毒,对环境消毒更是熟视无睹。调查发现,多数蚕农对蚕室、蚕具只是泛泛地清扫,不用药物消毒。有的虽然消毒,也是流于形式,而且大部分蚕农放弃了蚕后回山消毒,导致僵病发生普遍。
该村地处“两山夹一河”,是典型的山地多湿气候。春季雨水偏多,蚕座内湿度偏大,蚕农又没有加温排湿,给僵病孢子生长繁殖提供了适宜环境条件。秋蚕1 ~3 龄期内连续半个月阴雨天气,蚕座湿度达100%;由于茧价的持续低迷,蚕农放松了桑园治虫工作,园内桑螟、野蚕、桑尺蠖等野外昆虫的虫口密度大,空气湿度大,野外昆虫僵病发生率高,污染桑叶和环境,造成交叉感染,僵病发生偏重。
从调查中发现,2/5 的蚕农都存在养蚕环境低劣和技术不规范问题,如室内通风不良,空气污浊,湿度大。不能彻底地消毒,不能正常地除沙、提青,迟眠蚕、弱小蚕不能及时淘汰,给僵病发生提供了重要条件。
调查中发现大部分蚕农在蚕儿发生僵病后,不及时拣出僵蚕除沙,未隔离病区,僵蚕乱扔,蚕沙乱倒,病原到处扩散,造成环境污染,增加了感染机会,更有甚者,把蚕收集起来出售,以图眼前利益,污染了饲养环境。
养蚕前重视彻底消毒,对蚕室、蚕具、周围环境全面清扫、清洗,减少附着在蚕室内和蚕具上僵病孢子数量,提高消毒效果。药物消毒先用水剂药物消毒,消毒时药液浓度适中,喷洒均匀,面面俱到;再用薰烟剂薰烟消毒。加强消毒后的管理,防止僵病孢子再度污染蚕室、蚕具;养蚕期间进行蚕体蚕座消毒。坚持卫生防疫制度,喂叶前、除沙后勤洗手,蚕室门口撒石灰粉或换鞋入室,坚持定期用含1%有效氯漂白粉液进行蚕室内外和蚕具消毒,同时加强蚕儿各龄易感期的蚕体、蚕座消毒,在各龄起蚕及熟后时各使用一次防僵粉。适时使用402 防僵剂浸网或体喷。必要时,在桑叶食尽后用优氯净1.5g/m3或硫磺4.5g/m3,关闭门窗薰烟消毒半小时后打开门窗,通风排烟,每日一次,抑制僵病发展;养蚕后进行蚕室、蚕具的全面消毒,妥善处理桑渣、蚕粪,彻底烧毁草笼,对方格蔟实施综合消毒。
大蚕期适时开门窗,通风排湿,多撒新鲜石灰粉或焦糠等,勤除沙,保持蚕座清洁干燥,4 龄每隔一日除沙一次,每日撒一次新鲜石灰粉或焦糠;5 龄每日除沙一次,早晚撒一次新鲜石灰粉或焦糠。不喂湿叶,降低蚕座湿度。
野外昆虫是家蚕发生僵病的重要传染源,要认真防治桑园害虫,采用农药防治和人工捕捉相结合的方法,有效降低桑园虫口密度。在蚕期尽量不喂虫口叶和虫粪污染叶,必要时可用含0.3%有效氯漂白粉液进行叶面消毒,晾干后再喂。
做好补催青和收蚁工作,提高一日孵化率,严格淘汰苗末蚁;加强蚕儿的眠起处理,严格提青分批,及时淘汰眠蚕、弱小蚕,防止混育感染;做好蚕儿的良桑饱食,提高蚕儿体质。
蚕业服务网络与气象部门挂钩,订购长期和旬期天气预报,建立应急预案;蚕桑技术人员通过蚕业基地举办各类培训班,印发技术资料,开展技术咨询等方式,提高蚕农养蚕技术水平和防病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