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智明
(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县草坝镇农科院蚕桑蜜蜂研究所 661101)
小蚕共育是根据小蚕的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性,由单位组织人员饲养小蚕,将一定数量的小蚕交由具有充足的蚕房设备和桑园面积、技术过硬的养蚕专业户进行集中饲养和管理,3 龄或4 龄第二次给桑后再分发给蚕农饲养大蚕的一种科学饲育模式。一个蚕区,一户蚕农,蚕茧生产的多少,蚕茧质量的好坏,跟小蚕期饲养管理有很大联系。做好小蚕共育的技术处理,能使蚕儿体质和抗病能力得到很大提高,为大蚕的丰产打好基础。
小蚕共育采用先进的养蚕技术及设施,促进小蚕发育整齐,体质强健,为大蚕饲养提供保证,为蚕茧高产稳产打下基础。
小蚕共育能做到蚕室蚕具全面消毒严格防病,可减少感染病原机会,有效控制蚕病发生。
小蚕共育可节省桑叶、人工、燃料和用具用房,降低养蚕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选择周围环境干净、空气新鲜无污染的独立地方建立。小蚕共育室需保温、保湿性能好,应设专用的蚕室、蚕具、贮桑室。小蚕共育室除具有天花板、对流窗和水泥地面外,还需要有地火龙或其它升温补湿设备,可有效控制蚕室的温湿度。周围环境要经常消毒,进入共育室的门口要设立消毒池;蚕沙坑不能设在共育室窗外上风处,以免病原被风吹带回蚕室内。
专用桑园应栽植适宜小蚕用叶的桑品种,栽植形式以低干桑为主,同时根据小蚕用叶特点加强桑园的水肥(以复合肥、有机肥、生物肥为主)及除虫等管理,保证小蚕用叶的质量。
小蚕共育一般几十张或上百张集中在一起饲养,如果技术处理不当,容易造成很大的损失,所以从事小蚕共育的饲养人员一定要有很强的责任心,饲养技术要熟练,掌握一般常见蚕病的特征及防治措施。
没有建立一套工作职责、防病卫生、质量检验等的管理制度。加上饲养人员意识不到位,消毒工作只做表面,出现闲杂人员在蚕房里进进出出,容易把病原体带入蚕房,增加蚕病传播机会。
部分地区由于经济、交通和地理因素等条件的限制,小蚕室加温补湿条件达不到标准,同时由于桑园管理跟不上,小蚕用叶容易过老,特别是用叶量多,叶量不够时,易出现用老残叶来饲养或向其他蚕农购买,造成桑叶成分来源复杂,叶质没有保证,甚至出现用大蚕用叶来饲养小蚕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小蚕体质。
在中国的大部分蚕区,专业小蚕共育的短缺,技术贫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养蚕生产的发展。应积极扶持专业小蚕共育户和小蚕共育点,特别是一些蚕室和桑园条件都较好的养蚕大户,通过加强学习实践和技术指导,提高小蚕共育户对小蚕管理技术的应用。
理论来源于实践,生产中,在不影响蚕正常生长发育的情况下,共育户之间、共育户与技术员之间要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小蚕生长情况对小蚕共育的技术进行交流与创新。
针对蚕农对小蚕共育技术要点的认识不足,在养蚕地区要对蚕农进行培训。特别是加强对小蚕共育户的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养蚕技术手册等方式加强农户对小蚕共育技术要点的认识。并在养蚕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技术传授。
抓好小蚕共育室的管理及精心饲养是提高小蚕共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共育人员需责任心强,技术较熟练。在管理上要分组,责任到人,做到专用蚕室、专人饲养、专用蚕具,专人监督,建立奖惩制度。在技术上,严格按照小蚕饲养技术及消毒防病要求抓好落实,以充分发挥小蚕共育的优势,为大蚕丰产打好基础。
[1]吴大洋,李春峰.养蚕学[M].西南农业大学蚕学与生物技术学院,2003
[2]张如斌,小蚕共育技术要点[J].畜牧与饲养科学,2009,5:169 ~170.
[3]杨军,龚毕宝,许安萍.原蚕小蚕共育的生产体会[J].北方蚕业,2009,3:63 ~64
[4]徐岚. 小蚕共育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09,6:208 ~211
[5]钱保,徐德元.小蚕共育的几个重要技术环节[J]. 四川蚕业,2009,1:31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