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配合中药临床验案举隅

2013-03-31 12:21:52金宏谟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羊肠线大椎正气

金宏谟

(蛟河市中医院,吉林 蛟河 132500)

笔者在长期的诊疗实践中,采用穴位埋线配合中药治疗癫痫、偏瘫,选取不同的穴位,辨证施治,以达到平衡阴阳、调和气血、疏畅经络、调节脏腑之目的。穴位埋线法是经络理论与现代物理学相结合的产物,通过羊肠线在穴内的生理物理作用和生物化学变化,将其刺激信息和能量经经络传入体内,以达“疏其血气,令其调达”,兹举验案,介绍如下。

1 癫痫

刘某,男,23岁,因不明原因患癫痫病6年,每月不定时发作3~5次。治疗取穴:大椎、腰奇、百会、长强、心俞、脾俞、丰隆、足三里。操作方法:采用医用9号注射不锈钢针头作套管,用28号不锈钢毫针作针芯,剪去针尖,常规消毒,用“00”号医用羊肠线剪成1~1.5 cm的线段若干,浸泡在75%的乙醇内备用。选定穴位后,用龙胆紫定点作标记,然后将穴区和操作者手部严格无菌消毒后,用止血钳夹取消毒好的肠线置入针头内,以针芯推动肠线,根据穴位以不同角度、深度平稳安全的埋入穴位,将羊肠线埋在皮肤与肌肉之间为宜。出针后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用创可贴外贴固定。25~30 d治疗1次。治疗7次后,癫痫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半年内偶尔发作1次,后未再复发。中药用定痫丸治疗:天麻30 g,川贝母30 g,姜半夏30 g,茯苓30 g,茯神30 g,胆南星15 g,石菖蒲15 g,全蝎15 g,甘草15 g,僵蚕15 g,琥珀15 g,灯心草15 g,陈皮20 g,远志20 g,丹参60 g,麦冬60 g,辰砂9 g。共为细末,用甘草120 g熬膏,加竹沥100 mL、姜汁50 mL,和匀调药为小丸,每服6 g,早晚各1次,温开水送下[2]。

按:癫痫,俗称“羊痫风”,是一种发作性神志异常疾病。现代医学认为,癫痫是一组由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所引起的短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异常为特征的慢性脑部疾病,具有突然发生、反复发作的特点。中医认为,本病多由七情失调、大惊大恐造成气机逆乱,或由劳累过度造成脏腑失调,痰浊中阻,气机不畅,风阳内动,清窍受蒙所致。《医学纲目·癫痫》谓本病乃“脏腑功能失调,阴阳升降失职,以致风、痰、火、气四者交杂”所致。选穴以大椎、腰奇、百会、长强为主穴。配穴:大发作配鸠尾、涌泉;小发作配心俞;局灶性发作配内关;精神运动性发作配三阴交、神门;昼发配申脉;夜发配照海。其中大椎和腰奇施以沿皮对刺,先针大椎,后针腰奇。定痫丸属涤痰熄风之剂,适用于由痰热上扰而致痫证发作者。待痫证缓解,则应化痰与培本兼顾,并应注意饮食,调摄精神,扶其正气,以收全效。尤其对久病频发者,更须注重调理正气。若正气不足、体质虚弱者加人参9 g,效果更好。

2 偏瘫

按:偏瘫是指身体的一侧发生瘫痪症状,多由脑血管意外所致。中医认为,该病的产生多与风、火、痰、虚、瘀5大因素有关,且与心、肝、肾3脏阴阳失调密切相关。加之忧思恼怒、劳累过度,以致风火相煽,心火暴盛,肝阳上逆;或因饮食不调,暴食肥甘以致脾虚痰热,化火生风,蒙蔽清窍,导致上实下虚,阴阳不能维系。《素问·调经论》云:“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金匮要略》:“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由于偏瘫多由脑部疾病引起,而手足三阳经均交于头部,加之阳明经多气多血,若阳经气血通畅,正气得以扶助,则痿废肢体可以恢复。故本法取穴多以手足三阳经、尤以阳明经穴为主,既可调和经脉,又可醒脑开窍,起废除痿。在埋线选取穴位操作过程中,要以得气为主,并且要注意避免损伤神经。配合中药黄芪赤风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共奏醒脑开窍、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

[1]温木生,魏光祥.实用穴位埋线疗法[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1:134 .

[2]许济群.方剂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02.

猜你喜欢
羊肠线大椎正气
夏天养生要先养一身“正气”
华人时刊(2022年11期)2022-09-15 00:54:34
艾灸大椎、百劳、涌泉穴缩短静脉输液反应病程的疗效观察
正气方天祥
家教世界(2021年34期)2022-01-13 12:04:44
藿香正气真的治疗中暑吗
基层中医药(2021年8期)2021-11-02 06:24:56
羊肠线穴位埋穴治疗妊娠呕吐63例
医学概论(2020年50期)2020-09-10 07:22:44
地震云
金山(2018年4期)2018-04-26 06:42:38
清风正气
大椎穴适宜的人群和使用宜忌
中老年健康(2016年6期)2016-06-30 01:39:04
大椎穴
中老年健康(2016年6期)2016-06-30 01:38:06
穴位埋线不良反应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