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 简雨轩
第一次集中展示13位外国记者笔下和镜头中的中国共产党人不畏牺牲、军民同心、浴血奋战的新闻史料;
第一次公开播放《通往延安之旅》、《战斗中的中国》等珍贵视频资料;
第一次公开黑白纪录片《延安使命》、史沫特莱手迹和采访记录稿、博斯哈德拍摄的由毛泽东、朱德、周恩来亲笔签名的照片等档案材料;
第一次公布了中央档案馆珍藏的毛泽东与斯诺、史沫特莱、贝特兰等人关于时局问题的谈话记录和《救国时报》、《解放日报》等刊登的斯诺、爱泼斯坦等外国记者的采访报道及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名单、欢迎海报等。
1936年6月,一位名叫埃德加·斯诺的美国记者怀着对中国以及中国革命的无数疑问,走向荒凉的西北高坡,去寻找那些当时还不为世人所知的红军战士。经过四个月的孜孜探求,他找到了答案,写成了《红星照耀中国》。于是,世界知道了在灾难深重、内忧外患的中国,有一群怀抱崇高理想,为四万万同胞而奋斗的革命者,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响亮名字——中国共产党人。此后,又有多位来自不同国家的外国记者,走进红色根据地,走向抗日最前线,去探究中国革命的真相、去追寻中国共产党人的足迹。他们用笔、用镜头将清贫而廉洁的共产党员,装备低劣却坚持奋战在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第一线的革命军队呈现在世人面前。
自去年9月27日起,在上海外滩中山东二路9号,市档案馆的三楼展厅里,以埃德加·斯诺所著《红星照耀中国》书名为主题的档案展,通过展示100多件(册)档案文献和200多幅珍贵图片带我们感受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激情年代。据悉,之后展览还会走进京津。
当年外国记者对红色中国与中国共产党人的客观报道,已成为值得永远铭记的真实历史的一部分。本刊将分六期带您重温历史,让我们一起从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中国人民进行英勇顽强、可歌可泣的非凡历程中得到深刻启示,更加坚定永远跟党走的理想与信念。
其中位于展厅开始处的外国记者,就是埃德加·斯诺。
中共领导层对斯诺造访十分重视,安排被称为“红色牧师”的董健吾与斯诺接头。曾任苏区保卫局领导人的邓发亲自与斯诺见面,联络相关事宜。首先,斯诺到达了当时苏区的首府保安(今志丹县),和毛泽东进行了长时间的谈话,斯诺写道:“毛泽东每天工作十三四个小时,常常到深夜两三点钟才休息。”少年时代的毛泽东就养成了勤奋的习惯,“他们凭直觉知道,中国的来日需要他们有忍受最大的艰难困苦的能力。”
此后,经过长途跋涉,斯诺到达了宁夏南部的预望县,再折回保安,又从保安返回西安。在苏区,斯诺采访了许多共产党的领导人,除毛泽东外,还有周恩来、彭德怀、林伯渠、徐海东、徐特立以及林彪等人。在他的笔下,周恩来具有“无可比拟的吃苦耐劳的能力,无私地忠于一种思想和从不承认失败的不屈不挠精神”;彭德怀“谈话举止里有一种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不转弯抹角的作风”……他们在与斯诺的交谈中,用春水一般清澈的言辞,解释中国革命的原因和目的。
斯诺接触的那群经过长征的普通红军战士也让他着迷,他这样写道:“虽然几乎都遭遇过人生的悲剧,但他们都没有太悲伤,也许是因为年纪太轻,也许是我所看到过的第一批真正感到快活的中国无产者。在中国,消极的满足是普遍的现象,但是快活这种比较高一级的感情却是罕见的。这意味着对于生存有一种自信的感觉。……有时我几乎不能相信,只是由于这一批坚决的青年,有了一种思想的武装之后,竟然能够对南京的千军万马进行群众性斗争达十年之久。”
斯诺看到:红军和苏维埃政府已经在他们辖区的全体民众中,造就了坚如磐石的团结,因为苏区的每个人都自觉自愿地为他们的利益和他们所认为正确的东西而战。这就是共产党人坚定的政治信念的基础。
斯诺看到:毛泽东住的窑洞里,仅有的一顶蚊帐还算是“奢侈品”;周恩来睡的是土炕;彭德怀穿着用降落伞布缝制的背心;林伯渠的耳朵上用线绳系着断了脚的眼镜——这就是共产党人的吃苦耐劳精神。
斯诺看到:苏区办起了免费的学校,贫苦孩子可以念书识字;红军带来了无线电,让闭塞的村民可以了解外面的世界;红军凯旋,乡亲们送上了他们仅有的点心和水果——这就是共产党与老百姓的鱼水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