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培训实效性分析

2013-03-27 05:43周琳琳
学理论·上 2013年1期
关键词:层次需求公务员

周琳琳

摘 要:推行公务员制度10多年来,公务员培训规模明显扩大,培训质量不断提高,经过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和各类公务员培训机构的参与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公务员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以及社会事务管理能力。为促进我省公务员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贯彻落实《2011-2015年行政机关公务员培训纲要》文件要求。必须加快和完善公务员培训体系建设,运用西方新公共政策理论,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岗位需求为出发点,制定分层次,多途径,高覆盖的公务员培训方案。

关键词:公务员;培训;需求;层次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1-0045-02

一、公务员培训存在的问题

1.公务员培训教学方式单一

公务员培训是对成人的教育,而且是一批高素质人群的教育,其目的在于提高公务员的素质和业务技能。随着公务员选拔考试规范化、严格化和择优录用原则。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良好,绝大多数是本科学历,还有少数研究生、博士,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和适应能力较之普通群体更为强大。因此公务员培训更加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和技术性,讲求实效原则。同时,对培训单位或培训教师讲授方式和内容也更为挑剔,传统填鸭式的讲授方式不足以满足公务员培训的实际需求。我国现阶段公务员培训形式单一,教学方法仍是传统大纲式的讲解,课堂气氛不活跃现象普遍存在。

2.培训评估制度不完善

目前,我国培训评估方式大多通过结业考试,结合访谈、调查问卷等形式对受训学员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考核。然而,在实际培训过程中评估主体有培训组织部门和施教机构,受训者所在单位和公众并没有参与评估,这使得评估结果科学性,实用性和准确性不高,培训实践意义难以测评。

其次,对培训评估重视程度不足,从法律法规层次来讲,对培训工作有了明文规定,人社部颁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着重强调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规定如下:

但是从实际各地执行情况来看,培训容易,评估难的事件屡见不鲜,评估结果不仅取决于上级领导的重视程度,还取决于当地工作时间的安排和资金状况。一些领导认为只要把培训做好了,评估是件费时费力又不讨好的事情,因此忽视评估程序。在贯彻落实上由于各地经济发展和事务重点的不同,难以形成统一评估模式。

3.培训的实际应用效果不明显

公务员培训的目的是为提高公务员素质,优化公共事务管理模式,使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队伍的壮大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依据《纲要》要求,各地相继推出新入职公务员集中培训计划和领导岗位公务员轮番培训,在公务员培训上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能否自然运用所学知识仍是一个难题。对于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党性修养、道德品质、党的重大会议精神宣传等方面的素质教育难以用工作绩效来衡量,知识技能培训、机械设备应用培训与实际运用需要一定时间的转换过程,这也是现阶段公务员培训效果不明显的现实障碍。为全面加强行政机关公务员队伍建设,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公务员局联合下发文件《2011-2015年行政机关公务员培训纲要》,各地方相关部门纷纷响应,相继制定和执行适合本地区的公务员培训计划,但是各地呈上来的培训报告中看出,其培训结果各不一,全凭相关领导的重视程度,在制订培训计划上有侧重思想政治理论,有侧重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有侧重岗位技能培训,且无详尽培训内容和评估结果的展示。公务员本身也对受训工作认识有偏差,缺少学习的主动性,存在为培训而培训的思想观念。

二、公务员培训改革创新的理论原理

对于增强公务员培训效果,改进培训方式,首先复习以下几点近现代行政学理论原理和借鉴外国成功的公务员培训机制,以实施科学有效的公务员培训政策。

1.新公共管理理论

新公共管理理论是西方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兴盛的公共行政理论,也是近年来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主要指导思想之一。新公共管理理论注重政府活动的效率和质量,主要内容包括:“政府职能的重新定位,是掌舵非划桨;政府应广泛采用授权或分权的方式进行管理;在行政服务态度上,坚持‘顾客导向的价值理念;竞争机制的引入,引入市场机制,提高公共物品及服务供给的效率;引入私营部门管理技术和方法,倡导企业家式的政府;绩效管理及产出控制等。”[1]公务员培训是一项关乎产出和结果的政府行为,新公共管理理论指导公务员培训理念将会大大提高其行政效率。“顾客导向”要求公务员培训对于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型岗位的培训需求,应制定相适应的培训课程方案;“引入竞争机制、市场机制”要求公务员培训主体多元化,市场化,聘用经验丰富,理论扎实,授课实用的指导教师,不拘泥于党校、科研院所主要阵地。积极引导企业咨询机构,智囊团等与社会市场接触密切的科研人员,激活模式化、形式化的传统培训形式。激发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竞争意识和创新思维,与市场机制接轨,与西方发达国家公务员体制接轨。

2.能力本位教育理论

能力本位培训理论兴起于二战时期的美国,“能力”是指人的综合能力,能力本位培训强调培养公务员的核心能力,重点在于提高公务员素质能力及积极有效的评估。这是一种建立在核心能力提高基础上的培训方式,不仅是对公务员职务需求进行培训,更加注重个人能力提升和职业规划。宗旨在于以人为本,个人综合素质高的公务员能胜任的不仅仅是目前的岗位需求,更要从长远角度出发,开拓其视野,提高其技能水平,为以后的晋升、发展需求做准备。能力本位教育理论在实际操作中有一定难度,这需要在培训计划制定时做大量的组织分析、人员分析、任务分析。除了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要加强经济建设的重点、热点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3.西方国家有效培训机制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完善的网络化培训,以英国为例,英国公务员培训过程中注重以下四点:岗位训练、行动学习、“菜单式”与“模块式”教学、心理调适。且网络技术对公务员的远程培训已成为公务员培训的重要方式。营造面向终身学习的远程教育体系,巴西现代远程教育网工作在近几年建设中日趋完善,大大减少公务员培训费用,提高培训效率,实现了教育资源共享和师资的优化配置。这项措施值得借鉴,不仅适应公务员日常工作学习的自主化与个性化需求,也是适应现代化传媒和网络技术广泛应用。

美国早在1936年就制定《乔治狄恩法》规定各州政府定期举办公务员培训及联邦政府的经费补助事宜。1945年有了一套比较完善的行政培训计划,到1958年颁布《政府职员培训法》,从而形成完整的培训体系。

三、完善公务员培训的措施

1.公务员培训制度化,突出岗位需求及层次需求

我国公务员培训的主要教育基地以党校(行政学院)、社科院为主。党校、社科院近年不断发展壮大,初步形成了师资力量雄厚的公务员培训辅导班底,公务员培训内容体系不断完善,从新录用公务员到晋升领导职务的公务员,从从事专项工作的公务员到全体在职公务员,培训对象包括几近所有公务员。根据《公务员法》第61条规定:“机关对新录用人员应当在试用期内进行初任培训;对晋升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应当在任职前或者任职后一年内进行任职培训;对从事专项工作的公务员应当进行专门业务培训;对全体公务员应当进行更新知识、提高工作能力的在职培训。”其中对担任专业技术职务的公务员,应当按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要求,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基层的政治理论学习,法律法规和相关的方针政策,技能岗位知识培训,领导干部个人修养,道德、管理能力培训。以规章的形式加以规范化,使公务员培训稳定有序,确保培训有效性和普遍性,把公务员培训作为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组成部分而存在。

2.拓宽培训渠道,提高培训效率

由于公务员工作岗位因岗设人的原则,各自负责不同事务的管理,同时兼顾整个科室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行,难以抽出大量时间进行集中培训。因此,积极汲取西方国家市场化管理理念,在改革创新实践过程中,立足于我国公务员制度建立时间不长的实际,与新公共管理思想有机结合。公务员培训的形式不仅仅是坐在教室或会议室进行面对面的讲授,而是拓宽培训渠道,以视频会议、职位专门训练等多种方式教学,同时培训内容注重责任意识、能力提升、行政学和管理学理论教学相结合,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务员队伍。

3.退休老干部开展工作经验培训

离退休干部群体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相对完善的行为处事作风,刚刚脱离工作岗位,处于工作和退休的过渡阶段应充分使之发挥余热,将工作经验、处世哲学传授于人,既切合实际工作需求又节约培训开支。俗话说: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在公共决策中曾处于关键作用的领导干部,其工作经历和个人能力对中青年公务员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和学习必要性。传承前辈优良行政文化、与时俱进达到高效的培训结果。

结束语

我国目前公务员培训体系建立起步晚,在培训制度和培训内容上还须不断完善。从法律层面上看,我国对公务员培训的规定在整体上对公务员培训有了初步的规范制度,但没有形成体系。在培训内容上,还需制定体现不同层次需求的教案,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达到高效的培训结果。

参考文献:

[1]李柱国.公共管理专业英语[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

[2]苏俊群.加强乡镇公务员培训管理的几点建议[N].钦州日报.2011-06-09.

[3]李忠新.培训与任职晋升挂钩-我省建立完善公务员培训登记制度[N].吉林日报,2011-07-30.

[4][美]汤姆·W.戈特.第一次做培训者[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5]评论员文章.推进公务员培训事业科学发展[N].中国组织人事报,2011-04-25.

(责任编辑:陈雅莉)

猜你喜欢
层次需求公务员
“5+2”“白+黑”是否应鼓励?
数学作业多元评价促学生发展
浅谈日本职业技术教育体系
“以学习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块教学实践
从不同需求层面分析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与贫困
我国少儿图书的供给与需求关系探究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培训的关联性分析及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