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俊
【摘 要】科技园区的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我国中关村和东湖高新区区域在不同阶段发展程度不同,区域影响力不同。本文通过对比两个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的差异,分析了促成科技园区形成、发展以及妨碍其发展的主要原因,指出人才、区域品牌、市场机制和政府管理对园区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东湖高新区;中关村;发展历程;差异;启示
前言
同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东湖高新区与中关村科技园区在产业技术进步的智能密集度、产业创新能力、企业平均规模等方面与中关村相差并不远,但在园区品牌影响力、产业结构、企业参与国际竞争能力(出口创汇/技工贸收入)、孵化器、辐射和带动范围乃至整体的经济实力等方面,前者远远落后于后者。导致落后的原因有许多,其中二者20多年来的区域发展历程不同是极其重要的影响因子之一。
一、东湖高新区与中关村发展演变模式分析
1、上世纪创立时期:1980年——1988年4月
20世纪80年代初,武汉东湖地区密布着20多所高等院校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科研机构,有正、副教授3000人,中级以上科技人员近万人;有300多个科研、设计单位和一大批工厂企业,学科齐全,人才集中。经专家提议,武汉市政府于1984年成立东湖技术密集经济小区筹建小组,1985年成立规划办公室。规划办公室首先从项目入手,加强东湖地区各单位之间的横向联系,出现了一些产学研经营联合体,使这里的智力技术优势开始发挥作用,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1980年10月23日,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春先在两次考察美国硅谷后,与6名科技人员一起,在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的支持下,成立北京等离子体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拉开了科技人员面向市场、自主创业的序幕。1984年前后,中关村地区一批“下海”经商的科技人员,通过创办民营科技企业的方式,探索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途径。到1987年,以“两通两海”为代表的近百家科技企业聚集的中关村地区被称为“电子一条街”。
2、平稳发展时期:1988年5月——1998年
1988年6月,武汉市政府成立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理办公室,对开发区进行管理、规划和协调各方,负责实施市政府为开发区制定的各项政策。1991年6月,国务院批准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赋予开发区相当于沿海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武汉市根据国务院文件,制定了包括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税收、财政、金融、外经外贸外事、劳动人事、发展内联、科技工业园建设、开发区管理体制等9个配套性政策文件,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开始确立,政策环境大为改善,提高了“大院”“大所”和大中型企业参与开发区建设的积极性。大专院校和“大院”“大所”进入开发区开办高新技术企业是对传统的教学和科研指导思想的重大突破,而大中型企业进入开发区则为企业机制转换开辟了途径。
1988年5月10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暂行条例》,并规定,以中关村地区为中心,在北京市海淀区划出100平方公里左右的区域为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的政策区范围;20日,北京市政府印发《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暂行条例》。1994年4月,丰台园、昌平园纳入实验区政策区范围。
3、飞跃发展时期:1999年——2008年
2000年3月,许其贞等政协委员提出依托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建设“中国光谷”,引起各方高度重视;3月21日,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领导小组会议决定依托东湖开发区建设“中国光谷”;4月7日,湖北省委省政府正式决定举全省之力建设“武汉·中国光谷”,5月8日召开“武汉·中国光谷”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国家信息产业部于6月21日正式函复,支持以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为基础建设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武汉·中国光谷”的总体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当年得以制定。
1999年1月,经国家科委批准,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区域再次调整,形成“一区五园”的空间格局。1999年6月,国务院同意北京市政府和科技部关于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意见和关于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发展规划;8月,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管理委员会更名为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2006年1月17日,国家发改委公告第五批通过审批的20家国家级开发区。根据该公告,调整后的中关村科技园区总面积为23252.29公顷,形成“一区十园”的空间格局。
4、新的发展时期:2009年——
2009年3月13日,国务院《关于同意支持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批复》发布,明确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新定位是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目标是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2010年12月23日,北京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
2009年12月8日,国务院正式下发批复文件,批准武汉东湖开发区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批复文件同时指出,同意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适用《国务院关于同意支持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批复》中确定支持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有关政策措施。东湖高新区与中关村站在了同一政策起跑线上,两个园区都致力于以国际视野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
由此可知,东湖高新区采取的是一种以政府规划为主导,以学者的专业意见为推动力,以企业为园区主体的自上而下的发展模式。中关村走的是一条以学者创业为主导,以政府支持为推动力,以企业为园区主体的自下而上的发展道路。
二、两个区域发展历程的差异
从对发展历史的梳理可以看到,东湖高新区和中关村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不同点如下:
1、启动方式不同。
东湖高新区的启动是学者根据区域特点所规划、设想,并通过向政府提议的方式驱动的,是一个自觉的过程;而中关村是由学者直接自主创业驱动的,是一个自发的过程。
2、区域发展速度不同。
从“电子一条街”开始,中关村即确立了以电子信息及其相关产业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方向,迅速形成了区域品牌,诞生了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企业和企业家,发展迅猛;而东湖高新区刚开始发展速度较慢,直至获批建设“中国光谷”,才确立了以光电子技术及相关产业为主导的发展方向,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截止2010年,中关村的企业总收入达到1.59万亿元,而东湖高新区的企业总收入仅为2926亿元;中关村的产业技术联盟约70家,东湖高新区才20家左右,差距明显。
3、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主体企业性质不同。
民营科技企业是中关村的主体企业,引领着中关村产业发展的方向,也是对产业经济发展贡献最大的企业类型,是区域经济中的主流经济。迄今为止,中关村的民营科技企业已发展到第三代。
东湖高新区的主体企业则具有浓厚的国有色彩,从武汉邮科院改制而来的烽火集团、华中科技大学校办企业华工科技、中冶南方、长飞等企业要么是事业单位改制而来,要么是国有企业,它们的集合构成了东湖高新区企业集群的主体部分。
三、发展差异原因分析
从以上对东湖高新区和中关村两个高科技园区发展历程的梳理和分析可以看出,两个区域发展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决定园区形成的驱动力类型不同。
在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诞生在先,试验区办公室设立在后。因此,中关村园区的形成是由市场驱动,是市场决定型。而东湖高新区是由政府驱动,属于政府决定型。
2、园区品牌的创建时间不同。
20世纪80年代初,在中关村园区发端伊始,先行者陈春先就在全国第一个提出了要把中关村建成“中国硅谷”,中关村地区随即以电子信息产业为特色集中产业焦点,快速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区域经济品牌。而东湖高新区在发展初期没有找到明确的发展方向,直到2000年提出和抢先建设“中国光谷”,才终于确立了区域品牌,赢得新的发展机遇。
3、园区发展过程中获得中央政府支持的时间不同。
1980年——1984年,由于“中国硅谷”和“先进技术服务部”事件在中科院引发争论,中央政治局领导做了明确批复,肯定“陈春先的大方向是完全正确的”,大大推进了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1988年5月,中央政府批准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暂行条例》出台,中关村因此开始享有一系列优惠政策。而东湖高新区在成立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是湖北省和武汉市地方政府通过地方政策进行管理,而地方政策能给予的优惠和激励幅度相对有限。直到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东湖高新区才真正和中关村站在政策的同一起点线上。
两个区域都是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才实现了体制上的突破。
四、中关村和东湖高新区区域发展的差异化带给我们的启示
1、科技园区应当是人才能充分发挥作用的舞台。
人才是高科技园区最宝贵的财富。这里所说的人才包括三类:一是技术类人才,拥有技术创新能力,其技术和产品能够形成专利和技术标准,从而转化为企业征战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二是管理类人才,拥有管理创新能力,能够把潜在的市场转化为现实市场。三是思想类人才,拥有思维创新能力,勇于打破常规进行思考,能引领一个企业、一个地区超越常规发展。科技园区应当为人才提供充分表达创新性思维、实验创新性技术、开创创新性企业的环境。园区大学和科研院所资源对外实现市场化开放,深化教师管理制度、科研成功管理制度等教育体制改革,进一步激活区域创新能力。
2、科技园区的建设应当瞄准国际前沿。
中关村的发端得益于美国硅谷科技转化为产品的状况及硅谷苹果公司的创业传奇对中关村第一代创业者的启示,而在其第二代,尤其是第三代企业家当中,有很多拥有海外留学经历,他们的视野开阔,熟悉技术和资本的对接过程,对企业采取现代管理方法,不仅成功地创办了自己的事业,也推动了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进程。与国际接轨,是知识和技术的接轨,同时也是思想意识的接轨,是同发达的市场经济接轨,最终目标是站在国际前列。
3、科技园区要重视市场机制和政府支持的双重作用。
市场激励机制能把创新往社会需要、市场需要的方向引导。实验室的技术也只有通过企业走向市场,才能创造出经济效益,实现其价值。长久以来,相对于由政府主导的科技创新项目而言,对投资回报要求较高的私募基金、投资公司推出的研发项目更易获得经济上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后者没有压力去了解市场需要、了解未来客户的需要,不是为市场需要而研发,或研发出来之后缺乏及时推向市场的动力。要使园区企业的创新行为多受市场机制调节,少受行政手段干扰。
无论在发达的英美科技园区,还是在我国发展最成功的中关村科技园区,市场机制均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大学、公司企业、科研机构自主联合,进行各种研发活动,政府则始终扮演服务者的角色,为其提供完善的制度和行政服务。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还不成熟,对园区的管理需采取以市场决定为主要趋向,辅之以政府决定的融合型管理体制,政府的服务要精简高效,营造宽松的、有利于人才自主发挥作用、企业顺利成长的园区行政环境。中关村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充分利用了中央在京的科技资源和中央给予北京市的政策资源,而东湖高新区发展历程中的两次飞跃,也是由中央政府批准的项目支持、政策优惠和产业规划布点带来的。
参考文献:
[1]水世凯、崔德元:《筹建东湖小区 开发新兴产业》,《经济体制改革》1984年05期。
[2]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2007年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报告》。
[3]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统计局、中关村创新发展研究院:《中关村指数2011》, 2011年12月。
[4]《2010年武汉年鉴——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篇》,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官方网站,网址:http://www.wehdz.gov.cn/structure/kg/njgx/zw_22919_1.htm。
[5]郝胜华:《美国对大学研究园提供的政府支持》,《中国软科学》2001年第2期。
基金项目:
武汉市科技局科技计划项目“东湖高新区与中关村区域演进比较研究”
项目编号:20115069918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