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校园视域下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平台建设研究

2013-03-27 05:43李嘉闫嘉骏
学理论·下 2013年1期
关键词:学生党建和谐校园实施途径

李嘉 闫嘉骏

摘 要:和谐校园是高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以和谐校园的内涵与外延为观点,结合当今高校党建工作出现的网络化影响和学生价值观的改变要点,深入探讨并设计在和谐校园视域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平台建设的实施途径,从而完善高校学生党员的培养工作。

关键词:和谐校园;学生党建;创新平台;实施途径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3-0107-03

和谐校园是高等院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和谐校园建设的重心在于加快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同时和谐校园建设必须符合社会的发展要求。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受高等教育的人才越来越多,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和学习目的也有着不同程度的变化,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必须跟随时代的发展,转变发展眼光,尝试性的开展党建工作创新平台的建设,从而符合当今社会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要求。

一、和谐校园建设的内涵与外延

(一)构建和谐校园的内涵

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和谐校园建设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重要的前沿阵地。和谐校园的建设是高等院校贯彻落实加快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和谐校园的建设以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进一步解放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理论依据,结合新形势下高等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以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解决高等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内涵。和谐校园建设是以全面发展、内和外顺、复合培养为核心的新型教育和培养模式。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

(二)和谐校园建设的外延

和谐校园建设不仅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高等院校有序发展、科学发展的重要理论依据。和谐校园是师生关系、人与校园环境、人与机构和人与社会等诸多因素协调稳定、相互依存、良性发展的状态。和谐校园的建设是一项系统且细致的工作,是从校园稳定发展的根本内核建设向院校和谐有序发展的外延建设;和谐校园的建设是校园整体生态系统的建设,是学校与社会环境整体建设的根本。

和谐校园建设的外延在于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与老师、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校管理部门等多种关系的均衡发展。学生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接受教育的本体,从和谐校园的建设中,体现学习有氛围、交流有平台、探索有窗口、诉说有渠道的和谐发展要素。和谐校园的建设外延还将校园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系纳入发展眼光中,将学校的发展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以学校先进的技术更新推动社会发展;还将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有机的结合,从而构成和谐校园的外部延伸。

二、和谐校园视域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发展建设的瓶颈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化与网络化的迅猛发展,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在新形势下有了新的挑战,学生党建工作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沿阵地,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学生党建工作创新研究成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党务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经过长期的整理和分析,将新形势下学生党建工作发展建设的主要瓶颈做以下部分整理。

(一)信息化与网络化发展对学生党建工作的影响

网络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逐步进入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社会的重要标志在于社会信息平等性的传播与互换。信息化社会发展极大程度上,提高社会公平意识和民主意识,大众有知情权和话语权。但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网络化的快速发展也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陷入了新的挑战中,从而也加剧了传统学生党建模式的建设瓶颈。

1.网络化不良信息对学生党建工作的影响。网络是一个开放平台,每个学生都可以从网络中获取到所需的内容,而内容的真与假,是与非,学生一时间不能正确判断。高校学生党建是系统工程,是精英培养过程,学生党员无疑是今后社会中的精英群体。随着网络开放,越来越多的学生乐于关注西方某些网站和与境外敌对势力的网站,认为西方教育和西方社会更加科学化和民主化,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纲领和国家发展政策存在片面理解或抵触心理。网络化的不良信息的渗透可谓是无孔不入,虽然我国在信息监控上一直处于领先领域,但是不良信息的传播渠道也随之改变,利用学生求知若渴的心理假借文献、资料等传播渠道将不良信息渗入学生中,严重影响学生正确的判断力和辨别能力,从而对学生党建工作带来了负面影响。

2.信息化社会发展提高公民的公平意识和民主意识,加快了信息渠道的拓展。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还要求民主化和自由化。学生党员培养的本质在于对学生思想政治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要求学生党员时刻保持与党高度一致,面对问题要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身。部分学生党员在关键时刻上不去、顶不住,对待重大事件欠缺考虑,盲目的跟随。近几年,国内发生的几件群体事件,还是有部分学生参与到其中;学生党员在关键时刻没能及时阻止,造成事态的严重。

(二)价值观改变对学生党员的发展和管理工作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快速的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施,高等教育进入了飞跃发展时期,院校规模逐步扩大、招生人数日益增多,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在校学生的素质也存在参差。特别近几年,在校学生平均处于90年代初,个性张扬、生活自我,对党团活动并不热心;同时还存在对待加入中国共产党动机不纯、功利心较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必须跟随时代发展才能在新形势下继续培养社会所需的精英。

1.时代发展对学生价值观的改变给学生党建工作带来了困难。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注视到了物质财富的快速增长中,将精神追求和思想境界的提升放置于次位。在大学校园中,学生求学目的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产生偏移。大部分同学将大学学习与就业画上等号,将大学学习的最终目标就是为了文凭,与大学精神背道而驰。时代的发展对学生价值观的改变,也严重影响了学生党建工作的良好开展;部分大学生认为学生党员不能完全代表优秀的学生,取而代之的是其他竞技赛事的成绩、外语水平等等。还有一部分同学受到西方教育的影响,误认为加入中国共产党会影响出国留学或者在外企工作。这也成为了新形势下学生党建工作的瓶颈。

2.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日益严峻,大学生在面对就业时首选的是行政单位、事业单位、高校和大型国企等稳定的工作。部分学生毕业后为了能进入这类单位,有动机的加入中国共产党,功利心较强。通常这部分学生在党员考察初期,表现的相对积极和认真;而一旦发展为党员后,对党的认识在逐步淡化、思想上不要求继续上进。学生在价值观的选择上有所偏差,认为某些事物是可以通过捷径达到目标,忽略了对自身精神和思想的历练。这些问题也是对学生党建工作造成影响的主要原因。

(三)学生党员再教育和考核的缺失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注重从源头抓紧,选拔思想过硬、积极主动的学生作为党的培养对象,并已有一段时间的考察,才最终发展为党员。党建工作注重了前期的考察和控制,当学生发展成为党员后的考核和再教育工作有一定的缺失,考虑到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当学生党员出现一些不积极或者不认真的情况,并没有对学生做出相应的处理。长期性的考核缺失,造成学生认为只要成了党员,就可以为所欲为。从而对学生党建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应建立相关的再教育体系和考核机制。

三、和谐校园视域下的学生党建工作创新平台建设的途径

和谐校园是高校发展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全面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目标的重要途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沿,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高校学生思想状况和思想政治引领与教育的方向和方法。所以,结合现阶段的形势必须创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方法,并充分结合多渠道和多学科的交叉管理方式,创造性地开展党员发展工作。构建在和谐校园视域下的高校学生党建创新平台建设。

(一)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信息化平台建设

信息化平台建设是我国各个领域发展的重要途径,信息化的快速发展重要意义在于各层面信息的正确性和快速性传达,提高党和国家发展的透明度,增强民主监督。在和谐校园视域下的学生党建工作创新平台也应按照国家的要求,全面加快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平台建设可以从源头、中期、后期多方位的全面掌控学生党建工作的进度,实现学生党建工作快速发展。

1.开设网络教育课堂。随着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快速发展,信息传播和知识传播渠道日益增多,网络教育已经成为现阶段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学生党建工作也结合网络教育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开设网络教育课堂,将党员教育工作深入学生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利用网站和新媒体等多渠道,及时传播党的政策和指导方针;建设相关的党建网络课堂网站,要求学生每学期必须通过网站学习一定时长的党建知识。网络课堂的建设弥补了传统党建工作中,信息传播延缓性,加快了信息的正确和及时传达,同时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2.利用新媒体,加大信息传播渠道的监控力度。信息化的发展,拓展了信息传播的途径和渠道。高校党建工作必须对信息传播渠道加以严格监控,才能使党员教育不受影响。善用当今流行的新媒体,加大对党员和培养对象的监控,如开设党建微博、QQ群、微信群等。一方面可以监控信息传播的正确性,另一方面也可促进党务知识的传播渠道。

3.拓展学生党员监督渠道,培养过程透明化。目前,学生党建工作对学生党员的监督工作缺少针对性的工作,学生党员能否在学生中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的正确考量,拓展学生党员的监督渠道是势在必行的。在党员培养过程中实施透明化管理,建设相关的党建工作专题网站,将每个学生党员的信息和定期思想汇报上传至网站利用信息搜索功能进行思想汇报的比对;在专题网站中设置实名监督和投诉邮箱,对每个学生党员和培养对象进行透明化的监督。

(二)学生党员与培养对象考核与评价体系建设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考核与评价体系建设是在新形势下具有重要的意义。体系的建设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党员价值观的正确塑造,同时也可以弥补学生党建工作的缺漏,形成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指导性意见。

1.学生党员与培养对象的考核机制。目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主要以定期的思想汇报和学习心得为主要考核方式。该方式缺少对学生党员和培养对象的动机考核和思想认识的考核,部分学生党员和培养对象的思想汇报和学习心得来自于网络,自身并没有进行深度的学习汇报和思想认识的汇报,考核机制结合学生党建工作专题网站进行思想汇报的比对,并明确规定出现比对超过10%以上内容雷同将认定为抄袭等严格的规定。另外,对学生党员和培养对象进行前期、中期和后期的三个时间节点的考核,前期为思想认识和党员知识的考核;中期为热点问题的探讨和研究;后期为学习汇报和思想汇报等三方面,在党员培养过程中,实行公开汇报和答辩,以无记名投票来认定是否能通过考核。

2.学生党员与培养对象的评价体系。学生党员具有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评价体系已从三个角度进行,1)思想政治辅导员评价,2)同学与班级评价,3)党团组织评价,每个角度的评价设置相关评价内容和指标,评价党员或者培养对象的胜任力。从另一个角度,评价体系的执行,可以提升党组织对学生党员和培养对象的价值观塑造。时代的发展对学生价值观的改变是潜移默化的,学生党建工作必须将学生党员和培养对象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塑造摆在首位,评价体系在学生党员和培养对象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评价体系就党员和培养对象价值观方面设置初期、中期和后期的评价指标,建设相关的网络学习和教育平台,以客观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学习题目为主,考察学生党员和培养对象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发现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保证每个党员和培养对象的良好发展。

(三)构建学生党员再教育平台与考核机制

高校学生党员培养过程中,党员再教育与考核一直以来都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薄弱环节。在和谐校园视域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针对党员再教育与考核机制必须结合当今社会发展要求,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首先,党员再教育的次数与考核必须紧密的结合,对于长期缺乏党性教育的学生党员应该加以严格的批评,并在党内做出处理;其次,党员再教育平台包括党务知识的考核、社会热点问题的学习和研讨、党员自我评价几个方面进行;再次,考核机制的建立以量化的基本性考核内容为基础考核内容,结合当今社会热点进行深入性的理论学习,从而形成党员自身学习的惯性。党员的再教育平台与考核机制紧密结合与建设,在和谐校园视域下学生党建工作发展建设有这种重要的意义,对学生党员树立标杆榜样与校园引领有着重要的作用。

结语

和谐校园的建设是高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关系到社会人才培养。以和谐校园视域为研究视角的高校党建工作创新平台研究明确的跟随党和国家的战略与方针,以培养优秀的党和国家的接班人为根本目的,深入研究当前党建工作的难点,为接下来的学生党建工作做好理论研讨和实践创新。

参考文献:

[1]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不断推进高校党建工作的改革创新[J].求是,2008,(13):51-53.

[2]范明.创新高校党建工作的思考与探索[J].江苏高教,2008,(5):29-31.

[3]江先锋,徐国祥.和谐校园视角下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J].传承,2008,(6):18-19.

[4]戴育滨,蔡茂华.高校党建创新推进和谐校园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学校党建和思想教育,2009,(10):33-34.

[5]萧莉,马国斌.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组织体系创新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25):31-32.

(责任编辑:石 银)

猜你喜欢
学生党建和谐校园实施途径
浅谈中职学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
传统节日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实施初探
高校安全保卫工作坚持以人为本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载体的创新与实践
创新教育督导方式 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
高职院校工会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
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现状研究
新媒体平台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