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延安整风精神 加强新时期党的作风建设

2013-03-27 05:43刘斐然
学理论·下 2013年1期
关键词:反腐倡廉科学发展观制度建设

刘(岺鸟)斐然

摘 要:纪念延安整风70周年,加强新时期党的作风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从新时期党的作风建设的内容出发,分析了新时期党的作风建设面临的新挑战与新问题,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反腐倡廉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以党的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为重点,不断推进制度建设,实行有效监督等方面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关键词:党的作风建设;科学发展观;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实行监督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3-0105-02

1942年,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开展的整风运动,距今已经整整70年了。这次整风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也是全体党员的自我教育运动和思想改造运动。通过这次整风运动,提高了广大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水平,统一了全党的思想认识,加强了团结;弘扬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三大作风。为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解放全中国,奠定了思想基础,取得了巨大成就。今天,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延安整风的基本精神对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党的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时期,党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更为突出、更为紧迫,更为重要。

一、新时期党的作风建设重要内容

新时期党的作风建设主要集中表现在六个方面:一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学风;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二是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强调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共产党的力量在于保持同群众的密切联系;坚持群众路线,虚心向群众学习,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三是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强调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共产党人坚强的标志;批评要光明正大和实事求是,防止主观武断和批评庸俗化;对犯错误的人要实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四是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作风。强调要永远保持谦虚进取的精神;艰苦奋斗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坚持自力更生、勤俭建国的方针。五是民主集中制的作风。强调民主集中制是党内生活的基本准则;充分发扬民主,调动广大党员和群众的积极性;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反对一切派别组织和派别活动。六是秉公用权廉洁从政的作风。马克思主义权力观认为权力来源于人民,是人民赋予的;强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坚决抵制各种诱惑,不为名利所累,保持清正廉洁,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二、新时期党的作风建设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长期以来特别是延安整风70年来,经过全党同志的共同努力,党的作风不断改进,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我们党的作风整体上是好的,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新时期党的作风建设面临新的挑战,一些地方、部门和领导干部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良作风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学风不正的问题依然突出。毛泽东说:学风问题也是党风问题。有的领导干部对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把学习当成“软任务”,不肯下功夫学理论,对党的政策吃不透,满足于一知半解;有的学习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考核,做做样子、赶赶笔记、抄抄心得,光学不用或学用脱节。二是对党的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贯彻不够,自觉性不高。有些领导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本质和地位、作用等理解不透,缺乏深入研究与思考;有的在具体工作中不能统筹兼顾,不能妥善处理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具体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决策不讲科学,办事不切实际。三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淡化,群众观念淡漠,少数领导干部不关心群众生活,对基层反映的问题推诿扯皮,久拖不决;有的无视群众权利,践踏基层民主。四是依法行政的意识淡薄,不遵守制度规定。有的领导干部不懂法,不学法,更不遵守法律法规和党纪政纪;个别领导干部纪律涣散、管理松懈、制度执行不严格。

党的作风建设面临的问题究其原因:一是有些党员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错位;二是党建制度不完善,作风建设停留在宏观管理层面;三是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党员干部手中的权力失去监督制约,甚至滥用,结果造成不正之风乃至腐败现象的滋长蔓延。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加强新时期党的作风建设

1.开展反腐倡廉是新时期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点。新时期在全党已经形成了一种共识: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的重大政治任务,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效的举措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坚定不移地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改革开放以来,全党反腐倡廉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积累了极为宝贵的经验,使党更加坚强,祖国更加强大,社会更加安定,人民生活更加安康,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是,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实事求是,面对现实,正视我党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存在的问题,正视反腐败斗争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坚定反腐败的信心和决心。二是要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反腐倡廉建设中。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反腐倡廉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紧紧围绕党中央关于科学发展的各项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着力解决影响和干扰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三是要在全党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党员干部,是难以承担重任的。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对党的作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全党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牢固树立为党和人民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防微杜渐。四是要以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为重点。实践证明,延安整风把重点放在党的领导干部身上,这是全面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一条成功的经验。邓小平同志指出:“党是整个社会的表率,党的各级领导同志又是全党的表率。”因此,新时期加强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建设,既是加强党风建设的关键,又是搞好反腐倡廉建设的关键。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清正廉洁,说到底就是树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只有从根本上解决好世界现、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牢固树立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福为民所求,利为民所谋。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始终保持思想道德上的纯洁和高尚。这样,才能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踏踏实实地工作,清清白白地做人,干干净净地为官,不断为党和人民建立新的业绩。使全体党员干部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2.搞好制度建设是新时期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关键。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建设好、管理好像中国共产党这样的大党,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新时期党的作风建设应该依据制度加强党员干部作风的检查与监督。要深化财政管理制度,领导干部职务消费制度;从严控制楼堂馆所建设,严禁超预算超标准装修办公用房,严禁为领导干部违反规定购买、建造住房和配置用车;要积极推进党务公开和政务公开,自觉接受人民群众和新闻舆论的监督;要建立健全官员报告个人事项制度,把本人住房、投资和配偶、子女从业等情况列入报告内容;要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坚决杜绝跑官要官,卖官买官;要完善党内民主机制,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等等。要教育全体党员牢固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的观念,认真学习制度,严格执行制度,自觉维护制度。

3.实行有效监督是新时期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手段。一是明确责任,落实组织监督。组织的监督是对党员干部最大的关心、爱护、保护,组织的放任是对党员干部腐败最大的纵容,党必须始终将每位党员干部置于党组织的监督之中。二是赋权于民,扩大群众监督。有效的群众监督,是防止领导干部滥用权力、以权谋私的有效手段。大力推行办事公开制度,进一步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特别是对干部的选拔任用、经费分配等敏感事务,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切实增强透明度。三是发挥职能作用,强化纪检监察监督。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自觉当好党风廉政建设的“把家虎”,每个纪检监察干部要当好黑脸“包公”,敢抓敢管敢惩处,坚决查处党员领导干部违纪违规案件,不讲情面,决不护短。坚持有案必查、违纪必究,既要查处大案要案,又要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决不让任何消极腐败分子逃脱党纪国法的惩处。要增强惩处的透明度,定期公布大案要案,以儆效尤,使每个党员时刻感到纪检监察部门的眼睛在盯着自己。四是面向社会,引导媒体监督。要发挥新闻媒体和互联网的监督作用,健全监督平台,畅通监督渠道,拓宽监督领域,强化监督力度,盯紧监督重点,公布监督结果,形成全方位的监督机制,使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不想、不能、不敢违法乱纪搞腐败。只有这样,新时期党的作风建设才能大见成效,党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责任编辑:陈雅莉)

猜你喜欢
反腐倡廉科学发展观制度建设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村镇规划方案设计思路
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探究
提升南昌市软实力研究
葡萄牙大学章程对我国大学章程建设的启示
反腐倡廉大环境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策略研究
积极运用“黄绿红”三色管控保廉工作法,助力电力企业打造反腐倡廉生态机制建设
从国家治理看审计反腐倡廉的作用
科学发展观视阈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实效性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