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有权
(作者系东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
作为著名教育家章开沅教授等主编的“中国著名大学校长书系”之一,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张亚群教授撰写的《自强不息,止于至善——厦门大学校长林文庆》(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年4月版)是一本立意高远、史论结合、内涵丰富、独具特色的著作。它以早期厦门大学校长林文庆(Lim Boon Keng,1869-1957)为主线,从高等教育史的视角,全面考察和深入探究其成长背景、教育思想、办学活动与历史影响,不仅帮助人们从一个侧面认识了厦门大学历史文化演进的内在逻辑,而且让人们看到了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鲜明的个性特征和卓越的教育追求。全书33万多字,体系严密,语言生动,图文并茂,可读性强。
林文庆生于南洋新加坡,是私立时期厦门大学第二任校长,掌校长达16年,也是私立厦门大学任期最长的校长。他是近代“教育救国”理想的执着追求者,杰出教育家陈嘉庚兴学办学的得力助手,为专门人才的培养与厦门大学乃至中国早期高等教育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我国著名教育家潘懋元先生曾指出:厦门大学有四位教育家入选《教育大辞典》,其中就有林文庆校长。事实上,该著的细致考察与研究,全面印证了林校长作为教育家的博大胸怀、高尚品德和巨大成就。令人钦佩的是,厦门大学以林文庆校长命名的“文庆亭”(2005年4月)和林文庆塑像(2008年4月)将这位教育家的形象永久性地竖立在世人面前,鼓舞后生,启迪未来。据“文庆亭”记载,林文庆博士接掌厦门大学,“倾其睿智才学,运筹操劳,主理校政十六载,学校事业蒸蒸日上,硕彦咸集,鸿才叠起,声名远播海内外,与公办名校并驾齐驱。”其亭联曰:“十六载耿耿乎礼门义路,千百年熙熙矣时雨春风”;横批:“唯有文庆”。
作者选择“自强不息,止于至善”作为书名和研究主题,摄古通今,蕴义深刻。书中旁征博引,史论结合,全面展现了一位著名教育家无私奉献、孜孜以求、复兴中华的人生追求、行动意志和高远境界。无论是从其早年亲近西方文化,负笈英国爱丁堡大学,成为海峡殖民地获得英国医学学士荣衔的第一位华人,到认同、回归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进而协助陈嘉庚建设厦门大学,将西方科学文化与儒学文化有机结合,推动华人社会的文化变革,还是从其接受首位校长邓翠英辞职留下的“草创未有头绪”的厦门大学的校长职位,拟定《校旨》、修改校训、绘制校徽、增聘教师、调整人事、规范管理,到其形成一种融合中西方教育文化且独具特色、开放务实的办学理念,进而成就了“难方之强”的厦门大学,无不体现了林文庆校长作为教育家的大智大勇、无畏艰辛和坎坷的、卓越的精神追求。
综合作者对林文庆校长办学经验和规律的研究见解和我本人阅读中的一些认识和感悟,我认为“名校”与“名校长”是密切相联的。没有名校长,难有名校的成就,在这一点上,中小学是如此,大学更是如此。从大学角度来看,要高度重视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一要确立明确的育人理念。培养什么人,始终是大学校长需要着力考虑的一个重大问题。正如林文庆校长所言:“大学真正的使命,不但在求高深学问的研究,而其最重要的,尤在于人格的陶铸。”在他看来,陶铸大学生人格,是大学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重视六要素:一为高尚理想;二为反省工夫;三为坚决意志;四为文雅习尚;五为自治能力;六为利他精神。学生具备这六种要素,不但可以增长见识,提高学问,而且可以养成克己的能力。应该说,这种理论观点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要高度重视学科和学术建设。任何大学要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就必须有高水平的学科平台和学术研究。站在当时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林文庆校长能够高瞻远瞩,依据综合性大学的要求和学校的办学目标,建设和发展了一批重点学科。例如,1921年11月他改师范学部为教育学部,增设文、理两个学部,与原商学部并列,以与国内外各大学编制相同;同时,以教育、中文(国学)、理科(生物学、化学)、商科、外文、法科为学科建设重点,筹经费,配师资,增设施,办刊物,育环境,注重办学效益和学术声誉。可以说,这种建设战略,对当今中国大学仍有重要启发意义。
三要高度重视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是高水平人才培养和高水平学术研究的核心支撑力量。在这方面,林校长是一个典范。例如,为了延揽各科专门人才,在陈嘉庚先生大力支持下,他通过三个途径招聘优秀教师:一是借助学缘、地缘等人际网络,引荐和延聘国内外知名学者来校任教;二是资助学者到海外深造,学成后返校任教;三是让本校毕业生留校任教。当时,“经他括择之下,真识实学的中外欧美学人都投奔到这间中国的学府来。”这些努力为厦门大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和保障条件。
四要高度重视管理制度建设。任何学校只有依靠制度管理才能实现长效管理、科学管理,也才能实现学校的建设目标。林文庆校长就是一个案例,他主政期间制订和实施了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如《厦门大学校旨》、《学生通则》、《实验及成绩评定法》、《厦门大学学生请假规则》、《学程纲要》等等,这些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使得学校的运行科学、规范、有序。即使有一些小风波,也不影响学校的发展大局。据说当时,“游客路过厦门,专来本校参观者络绎不绝。杜威、孟禄博士均曾来本校参观、演讲,极受一般学者之欢迎。”这说明,名校真正是名校长下功夫办出来的。
五要高度重视学术环境和学术氛围建设。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和培养高水平人才的重要阵地,没有高质量的学术环境和氛围,肯定不行。林文庆校长在办学过程中注意到了这一点,实为可嘉。在其主政期间,厦门大学章程就规定:“本大学为学生自治,及于正课以外练习种种事业起见,故有各种会社之组织。”1928年学校成立纪念周演讲委员会,林文庆校长担任主席,并亲自发表重要演讲。那时,学校举办各类学术文化演讲,学术氛围浓厚。可见,校长的带头和辐射作用,在校内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当然,历史人物难免受特定历史环境的制约,也逃不了历史的褒贬评价。时人之间评价及其与后人的评价常有差异和冲突,也属自然。而生活在那个社会纷乱不定的时代,作为教育家的林文庆校长更是难逃此“宿命”。不过,同本书作者一样,我认为当代著名教育家潘懋元先生的评价倒是中肯的:“他(指林文庆)的思想与行为,从表面上看多变难测,甚至前后矛盾,但结合他所处的时代与环境进行考察,隐然呈现一条不变的主线,就是爱侨胞、爱祖国;他的办学理念与学术思想,融合了西方的民主思想和东方的伦理道德。”“林文庆本身是医生,但选择当大学校长,一生办教育。”可以说,正是凭借“一生办教育”这种追求精神和职业志向,林文庆校长取得了巨大的办学成就,为近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当代社会,难道我们最需要的不是这种教育家的人生情怀和境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