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贫困大学生正在成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贫困生在承受物质贫困的同时,也承担着心理上的压力,易于形成心理障碍。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广泛存在于各高职院校,并有逐渐蔓延的趋势,给贫困大学生的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同时,也给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1]。
这是贫困生存在的最为普遍的心理问题。由于经济的原因,他们在生活上节衣缩食,别说追求时尚、流行的东西,就连自己每天最基本的生活都没有保障,而与那些家庭富裕,过着衣食无忧的同学相比,一些人难免产生巨大的心理反差和自卑心理。物质生活的贫乏也给他们的精神生活带来一定影响,使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相对贫乏,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双重贫乏,使这些贫困学生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于是自惭形秽,情绪低落,学习和生活的积极性都不高[2]。贫困生进入职院后,由于其原有的教育条件相对薄弱以及受其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他们发现自己在很多方面与其他同学差距悬殊,有些贫困学生因此形成了一些错误认识,认为自已家庭经济等各方面条件差,担心被别人看不起,加上没有时尚的衣着和日用品,寒酸的外表也常常使他们自惭形秽,或是由于以前曾经有过一些因贫困而遭受他人耻笑的经历,从而导致心理受挫折,自尊心受伤害,遂自视处处不如人,出现强烈的自卑心理。
相当一部分贫困生由于不能正视现实,缺乏主动与人交往的勇气和信心,离群索居,顾影自怜。主要表现在:一是某些贫困生由于经济的窘困而产生自卑,害怕别人瞧不起自己,与同学的交往不多,不能融人同学之中,不喜欢参加集体性的活动。担心因贫困而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只好采取逃避的方式以避免自尊心受挫;二是在与同学交往中由于对周围的人和事异常敏感、多疑,往往担心别人不能正确理解自己和接纳自己,甚至对自己造成伤害而把自已封闭起来,独来独往;三是一些学生认为只有读书才是一个学生的本分,为了父母的期望,强迫自己天天学习,害怕参与活动占用自己的学习时间,耽误学习;四是现代社会的交往经常带有更多的物质利益,贫困生害怕过多的交往给自己带来物质负担,而怯于与别人交往,不参与集体活动。因此,导致他们不知道如何与人沟通交流,因而自我封闭。贫困生这种自我封闭的心理与他们强烈的人际交往需要形成极大的矛盾,一方面把自已封闭起来,另一方面又极想了解他人,与他人交流思想,沟通感情,这一矛盾进一步加剧了他们人际交往的受挫感,增加了内心的痛苦。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些贫困大学生深知自己父母的艰辛和不易,在学校总是为家里的情况担忧和焦虑。再者,学校每年的扩招,都有大量的毕业生涌向社会,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贫困生不知毕业后能否找到合适的工作,来回报自己的父母,偿还债务,这些都为他们增加了紧张的心理负担。还有部分贫困生,他们往往因自己家境贫困、经济拮据而经常怨天尤人,总觉得上苍不公,感叹没有生在衣食无忧的富裕家庭,有的甚至怨恨家庭、怨恨社会。这种怨恨、紧张和焦虑的心理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调节和疏导,淤积过久,往往会产生一些问题,比较典型的问题有弃学、出走、旷课、偷窃等。有的引发心理疾病,甚至走向极端,后果不堪设想。有调查显示,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抑郁状态普遍高于非贫困生,经济状况较好的同学抑郁平均数为38.52,贫困生的抑郁平均数为40.72[3]。
在我国现阶段,社会各阶层的收入差距逐步扩大,造成贫富分化。贫困生一般都来自于属于社会弱势群体的农村贫困家庭或城镇下岗职工家庭,家庭生活困难,而进入高职院校后又要交纳数额不菲的学费、住宿费、书本费等,这无疑加重了贫困学生的心理负担。一方面,难以承受每年近万元的学费及生活费用,学校的催款压力以及借款后还款的忧虑等多种矛盾时常交织在一起,使一些贫困生一直处于焦虑的心理状态之中。另一方面,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环境和大学校园中多种多样的消费热点也在不断地刺激着学生的消费欲望和相互攀比的消费心理,也使原本囊中羞涩的贫困生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这些心理冲击,极易使其个性和人格产生负面变化。对于临近毕业的贫困生来说,由于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方面的原因,在就业问题上也明显处于不利地位。这些外部压力都容易使贫困学生形成紧张、焦虑和自卑情绪。如果得不到正确的调适,就可能导致心理问题出现。
对自身弱势形成的原因认识偏差,使部分贫困生滋生不平衡的心态。贫困生能否正确地对待自身贫困形成的原因,将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心理健康与否。现实生活中,一些贫困生将个人、家庭贫困的原因简单地归结为客观条件所致,片面地认为自己之所以贫困,主要是社会、政府给予贫困群体的机会不公平,贫富差距的拉大更多的是体制改革与经济政策欠缺等,认为贫困是一个被侵略、被剥削的过程及结果。与此同时,就高职学生身心发展阶段来看,虽然他们心理上逐步趋于成熟,但仍然存在着各种矛盾,如独立与依赖的矛盾、自尊与自卑的矛盾、渴望理解与心理闭锁的矛盾。这些心理矛盾在贫困生身上表现得更为强烈[4]。
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出现了一系列不良社会风气,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人际关系冷漠、势利和虚伪等。这些不良的社会风气,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加剧了他们对金钱的渴望,使他们更加看重物质利益的作用,这种心理与他们贫困现实的矛盾冲突,导致他们心理困扰加剧,产生更为强烈的自卑感和焦虑感。
健全贫困生资助体系,减轻贫困生的经济压力,是对贫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首先,要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助学贷款制度是解决贫困学生问题的根本途径和主要方式。第二,要加大勤工助学力度。各高职院校应成立学生勤工助学的专门机构,拓宽勤工助学门路,增加勤工助学岗位,制定管理办法,并积极组织和引导贫困生自救。第三,高职院校要设立专项经费,用以资助特别贫困的学生,还可以采用减免学费、设立贫困生奖学金、直接补助等方式帮助贫困生。第四,要广泛联系社会,利用社会的的各种力量,解决贫困生问题[5]。
贫困生产生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少正确的贫困观,培养贫困生自立自强的意识是高职院校的当务之急。学校应通过咨询、讲座、树立榜样等多种途径,让学生认识到,目前我国许多家庭的贫困主要是由历史和自然条件等原因造成的,并非上苍不公,不是某一家庭的责任,更不是学生本人的过错。要教育学生意识到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为贫困而丧失追求理想和实现抱负的信心和决心,要让学生知道清贫的生活更能锻炼个人的意志,培养其独立性。教会贫困生战胜困难的方法,教育学生要正视现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贫困生冲破贫困对其自身认识的束缚,培养他们自立自强的意识[6]。
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学习、生活上给予他们必要的体贴、关怀,逐步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要创造各种条件,使他们充满信心地迎接未来的挑战,同时也促进他们在高校的学习。
高职院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同学们共同参与的校园活动,以增进同学的交往。通过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让贫困生感受到社会和学校的温暖,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感情。教育学生们主动接近、理解、关爱贫困学生。教师对贫困学生更要有耐心和爱心,不断激励他们努力学习、鼓励他们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并创造机会与其他同学加强交流。从而提高他们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消除经济困难可能给他们带来的精神上的消极影响。
高职院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体系,建设切合本校实际情况的课程体系,进行系统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掌握心理调适以及消除心理障碍的方法,完善个性,提高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增进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健康教育是消除贫困生心理问题和培养其良好心理素质的主要方法。
针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主要开展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自身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和特点,学会心理保健的方法,自觉调节和控制情绪。二是建立心理档案。对贫困生进行物质资助的同时,应建立心理健康档案,这样有利于客观系统地了解贫困生的总体情况,掌握其心理特点,做到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三是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对于贫困生,更应针对他们的心理特点,采取多种方式,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以达到培养贫困生良好心理素质的目的。
总之,贫困大学生由于其特殊的家庭环境,表现出的心理问题是多方面的,也是极其复杂的。高职院校应积极对贫困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加强贫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校稳定,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工作,也是预防贫困学生产生心理危机,促进他们心理健康成长,培养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障。
[1]邓志军.当前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的现状、成因及教育对策[J].教育探索,2004(12).
[2]孔德生,杨晓梅.贫困大学生个性特征及教育对策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6).
[3]韦克平.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切入点问题的思考[J].社会心理科学,2004,19(4):90.
[4]梁芹生.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 学报,2000(10).
[5]王高洁,赵晓伟.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J].内江科技,2008(10):74.
[6]王献敏.高校贫困生的心理矛盾及其化解对策[J].江西社会科学,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