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野
(三亚学院管理学院 海南 三亚 572022)
农业游作为一项新的旅游项目,已成为世界潮流。早在19世纪30年代,欧洲就开始了农业旅游,农业旅游因现代人逃避工业城市污染和快节奏生活方式而发展起来。由于交通设施的完善,乡村的易达性,使欧洲阿尔卑斯山和美国、加拿大落基山区成为世界上早期的农业旅游地区。目前,在德国、奥地利、英国、法国、西班牙等欧洲国家,农业旅游已具有相当规模,走上了规范发展的轨道。20世纪70年代后,农业旅游在美国和加拿大也得到了蓬勃发展,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越来越大的发展潜力。我国地域广阔,自然景观差异大,农业资源十分丰富,乡村民风民俗丰富多彩,特色鲜明,有着发展乡村旅游的优越条件。
海南发展休闲农业的条件得天独厚。海南岛是我国最大的热带海岛,气候条件优越,素有“天然温室、热带果园”的美称,有着丰富而独特的热带农业旅游资源。2008年3月,国务院批复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发展战略。国际旅游岛建设,是海南发展农业旅游千载难逢的机遇,应充分发挥出海南热带农业资源的特殊优势,在国家的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下,在全国先行一步,实施热带农业旅游精品建设战略。海南的农业旅游定名为“海南热带农业旅游”,在农业前面冠之“热带”,以彰显海南农业资源特色、旅游特色,区别于中国内地一般性农业旅游,增强旅游市场竞争力。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为热带休闲农业旅游开辟了广阔前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将进行海南旅游要素的全面国际化和社会要素的全面旅游化。根据《海南国际旅游岛规划纲要》,海南将从生态、文化、餐饮、住宿、交通、旅游、购物和文娱八个方面进行国际化改造,同时从旅游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从而使得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在政策、制度、投资、基础设施、技术、旅游发展方向等方面给海南热带休闲农业旅游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进而提高农村农业旅游的贡献率,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改善人们生活水平,改变海南农村面貌乃至整个海南的面貌。与此同时,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也给海南热带休闲农业旅游带来了新的挑战。首先,其要求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把热带休闲农业旅游作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其次,要求突出热带休闲农业旅游独有的旅游特色和国际化优势,提高旅游质量和效益,为海南新农村建设和国际旅游岛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产业集群是现代经济发展中颇具特色的经济组织形式,研究产业集群对经济布局的合理化、优化资源配置、形成区域的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内,相互关联(互补、竞争)的企业与机构在一定的地域内集中连片,形成上、中、下游结构完整(从原材料供应到销售渠道甚至最终用户)、外围支持产业体系健全、具有灵活机动等特性的有机体系,是区域经济寻求差异化发展空间、获得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有效发展模式,也是中国制造业获得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推动力量。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产业集群开始在我国兴起并快速发展,特别是在浙江和广东等沿海地区,发展势头迅猛,并成为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形成数以百计的各类产业集群;在浙江省88个县市区中,有85个县市区形成了800多个产业集群(浙江省内称为“块状经济”),分布于纺织、制衣、珍珠、电器、机构制造、医药等175个大小行业。此外,江苏省内的产业集群也较多,而在北京、上海、山东、福建、辽宁、河北、江西、云南等省市区也存在着一些大小不一的各类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的发展直接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致使这些产业集群所在的地区目前都是我国经济发展较快的区域。而海南省的产业集群发展比较缓慢而且规模较小,在2008年最新出炉的中国百家优秀产业集群的评选中,海南省无一入选。由此可见,海南省的产业集群做大做强是刻不容缓的,这也是海南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
近年来,旅游业呈现出空间聚集和集群化发展趋势。各级政府在“十二五”规划中将培育旅游产业集群作为发展目标并写进议事章程。农业旅游产业是旅游业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深化,农业旅游项目应运而生,种类不断增加,一些原来分散经营的品种通过不断地优化组合,逐渐集中到一起,农业旅游产业集群进入萌芽期。许多学者纷纷从不同的视角对旅游产业集群进行了定义和研究。农业旅游产业集群是以农村区域的旅游吸引物为核心,以开发农村旅游资源、发展农业旅游产业为目的,在业务上相互联系、相互竞争的旅游企业及其机构、政府部门和非政府组织在地理空间上的趋向和集聚的现象。农业旅游产业集群必须依据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建立正式与非正式的稳定关系,从而获得规模经济与聚集效应,形成更具区域旅游竞争力的新型产业组合形式,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海南热带旅游产业集群将为国际旅游岛建设作出重要贡献。一是经济方面。发展热带旅游产业集群,可增长农业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休闲化、功能化转变,开辟农民增收新途径,从而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为海南旅游的发展提供经济支撑。二是生态方面。发展热带旅游产业集群,必然要整治和改造农村和农业的卫生环境,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维护农村的自然、人文景观,从而保护了农村生态环境,促进了旅游生态资源的合理开发。三是文化方面。发展热带旅游产业集群,必然要进行农村人文社会和文化的建设,从而促进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为国际旅游岛建设提供文化支持。综上所述,热带旅游产业集群可丰富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内涵,增加海南旅游产品的多样性,优化旅游产业的区域布局,减少城乡差别,成为海南旅游新业态,并将与其他旅游形式相得益彰、相互促进。
一是提高认识。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农业仅为满足人们的温饱而存在,未意识到农业的其他用途和功能,未认识到其旅游价值和市场潜力,对于绝大多数海南人来说,农业旅游产业集群还只是个新事物。因此,政府公务员、企业人员和公众均要加强学习,结合本地区实际领会发展热带旅游产业集群的意义、内涵和其在现代旅游业中重要的旅游价值,树立热带农业旅游产业集群的创新观念。二是建规立制,保驾护航。在海南相关旅游法规、农业条例及政策中,增加热带农业旅游条例和规章,体现对其的政策倾斜,通过法律法规保证热带休闲农业旅游活动各方的权益和责任,保证其沿着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发展。学者要侧重于地方农业产业集群的个案研究,探讨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进而提出有效的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对策。
为避免低水平开发、重复建设和破坏环境资源等现象的发生,需要进行热带农业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科学规划。一是进行基础分析。包括资源调查与评价、客源市场的调查与分析和宏观环境背景分析。二是确定旅游规划的目标。即确定旅游发展的规模、景区景点的数量和质量、接待人数和收入水平,以及对经济的贡献等。三是进行旅游规划定位。包括旅游主题定位、功能定位、市场定位、产品定位等。将海南旅游的主题定位为热带农业旅游,重点突出度假、体验功能;市场定位以海南境外市场为主,以本地市场为辅;产品定位既要注意单个景区、景点的鲜明特色,又要兼顾其组合优化。四是确定旅游功能分区和空间布局。结合海南农村农业的特点以及国际旅游岛的功能分区和区域布局,海南中部山区突出自然、生态特色,东部海岸以文明生态村为特色,西部海岸以乡村原始自然、文化景观为特色。五是提出保障措施。包括景区景点管理、环境管理、村庄管理、安全管理、游客管理等保障措施。六是与国际旅游岛建设规划相衔接。旅游规划是一个体系,省级规划、市县规划和景区景点规划应相互配合,形成整体。海南各市县要按照全省总体规划和功能分区的要求进行建设,各乡镇应按照市县的规划和功能要求进行建设,充分进行类比调研,吸取先进经验。
生态农业最早于1924年在德国兴起,20世纪30至40年代在英国、日本、瑞士等国也得到发展。1970年美国土壤学家W.Albreche提出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农业”概念,其主要优势表现在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等。正如农学家石山所指出的那样,随着生态时代的到来,人类将由自然界的主人转变为自然界的伙伴,由征服自然界转变为与之和睦相处、协调发展。农业产业集群建设必须以现代生态农业为基础,必须体现“生态农业”的理念。农业产业集群建设要改革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不能为了过度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效益,要用全局的观点正确处理好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关系,促进农业产业经济的迅速发展、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农业生态环境的有效改善,从而实现“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的有机统一。海南旅游资源的优势就在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倘若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环境遭到了破坏,那么也就破坏了海南旅游的根本竞争力。所以,海南的农业旅游产业集群建设要至始至终突出生态保护的理念,这就需要加强教育宣传力度,更需要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
[1]符国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的热带休闲农业旅游[J].安徽农业科学,2010(10).
[2]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2006.
[3]朱春江、唐德善、古龙高:农业产业集群探析[J].农业经济,2012(1).
[4]杨强:基于“生态文明”观的农业旅游产业集群创新模式研究[J].开发研究,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