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江阴市成化高级中学(214423) 戚志强 高同寿
“抛锚式教学”中的高效“抛锚”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课例研究
江苏省江阴市成化高级中学(214423) 戚志强 高同寿
抛锚式教学是以“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或协作)学习-效果评价”为流程,让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背景中,产生学习的需要,并通过镶嵌式教学以及学习共同体中成员间的互动交流(即合作学习),凭借自己的主动学习、生成学习,亲身体验从识别问题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过程的一种教学模式。
我们教研组决定围绕我校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抛锚式教学的本土理解和校本实践创新研究》展开子课题“教师如何才能高效抛锚”的研究。抛锚式教学过程中的关键是“抛锚”,即教师设定情境提出的问题,我们这次研究的目的就是怎么抛锚才能达到它的高效性。高同寿老师的一堂公开课成为了我们研究的开始。高老师课的内容是“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人教版·地理必修1)。我们教研组的全体老师一起聆听了高老师的课。本次研究选择了高老师“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中“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这一个“锚点”进行研究。
1. 情境导入
播放“阿尔特·沃尔夫—马达加斯加岛之旅”视频片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硕大无朋、奇形怪状的猴面包树与潮湿闷热、物种繁多的丛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座岛屿,热带雨林与热带草原景观并存,不禁令人想起杜甫的名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马达加斯加岛的东西部为何如此泾渭分明?
2. 地图揭秘
读“图3·5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北半球冬季)”,从图名、图例和图中(地理事物的分布)依次引导出洋流的成因、性质和分布。首先是读图名,图名当中的注释“北半球冬季”意味着什么?由北印度洋的冬夏季季风洋流的不同引出洋流的主要成因盛行风;然后是读图例,揭示了洋流的性质:红色代表暖流,绿色表示寒流。最后以太平洋为例观察洋流的水平空间分布。
3. 合作探究
依据教科书58页“活动”,小组合作探究洋流的分布规律:写风带、标流向、找规律、说过程。
高老师围绕“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这个“锚点”组织教学,并利用“锚”这个知识背景,让学生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并积极参与到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来,都是这节课的优点。这次讨论的重点是围绕“锚点”和“抛锚”的高效性问题。大家重点讨论了高老师“抛锚”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并帮助他找出解决的办法。大家激烈地讨论,各抒己见。现在把大家的讨论意见总结如下:第一次抛锚作为抛矛盾式的“锚”,把马达加斯加岛东西部的自然带的矛盾表达得很清楚,同时,作为一节课的开始应该也是抛疑问式的“锚”,这时候不应该过早地揭晓答案,而是给学生一个疑问,让学生带着疑问去学习接下来的课程,并根据学习的内容来解决这个“锚点”。第二次和第三次抛锚的顺序互换一下,这样就能形成一个引领式的“锚”。先在全球风带模式图中填出六个风带的名称;然后根据风向一步一步地画出洋流,找出洋流的分布规律;最后再让大家结合“图3·5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北半球冬季)”来核实自己的理想图和实际洋流图的异同点,这样还能帮助学生找出北印度洋洋流的不同。在集体反思和讨论的基础上,高老师对这三次抛锚进行了修改,并进行了第二次授课。
1. 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播放视频片段后,设疑并期待学生能通过今天的学习解决:马达加斯加岛的东西部的自然景观为何会如此不同?
2. 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运用地理规律的能力问题。一个高效的“抛锚”要适合学生的学习层次,让学生在这个问题情境中能够依靠学过的知识或者教师提供的线索来解决新情境的问题。因为抛锚式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所以高效的“抛锚”应该能使学生理解问题并能积极的参与到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去。通过两次授课和教研讨论,我们认为要想达到高效的“抛锚”,在课前、课中和课后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投影全球风带模式图,回顾旧知。
(2)学生讨论海水的运动路径,想象推导。
(3)分组探究全球洋流模式图,集思广益。
(4)小组代表演示合作成果图,分享成功。
(5)对比实际洋流图教师设疑,补充完善。
(6)引导归纳大洋环流模式图,臻于郅治。
3. 地图揭秘,引导学生读图分析,培养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1)投影马达加斯加岛地形图,获取信息。
(2)绘制该处盛行信风的风向,颠覆旧知。
(3)判别沿岸洋流的流向性质,运用规律。
(4)归纳岛屿东部雨林的形成,理解内化。
这节课围绕“锚”进行地理教学,特别指出,高老师的第二次“抛锚”是非常成功的。抛锚,就像轮船被锚所固定一样,锚抛出来问题也就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的进程也随之确定。围绕这次抛锚,学生利用高老师提供的解决问题的线索,合作探究最后成功地解决问题。课后,我们与班里的学生进行了交流。学生说:在课堂上完全沉浸在老师的活动情境中并充满了探索的兴趣,提高了同组员协作分析问题,讨论问题的能力。在讨论中解决问题,让我们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自豪感和成就感。经过大家的深入讨论,还发现存在一个小小的不足之处:高老师应该在第二次抛锚后参与到学生讨论中去,指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和教师间的交流能力。最后总结,高老师的这堂课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体现了组织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基本体现了“抛锚”的高效性。
在“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二次授课中,我们研究的主题是如何能高效地“抛锚”。一个高效的“抛锚”可以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然后解决
1. 课前创设具有吸引力的“锚”
“锚”要具有真实性。高中地理教学中“锚”可以和乡土地理相联系起来,用学生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来设定“锚”的情境。把课本中的知识点迁移到现实生活中,借助熟悉的问题情境学生可以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探讨。这样不仅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在地理教学中学习与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
“锚”要具有直观性。地理学科的特点之一就是要讲解地理规律的演变过程,而地理过程的演变很抽象,学生也很难理解。这就要求老师更充分的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和地理“三板”(板书、板图、板画)生动直观的演示,从而提高“抛锚”的高效性。
“锚”要具有难度性。从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来看,教师的“抛锚”(让学生依靠现有的水平来解决问题)属于学生现有的水平。在“抛锚”和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之间就存在着“最近发展区”。教师“抛锚”就要抛有难度的锚,激发学生的潜力。只有不断突破“最近发展区”才能引导学生向高层次的阶段发展,才能让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识实现从现象到规律,从规律到原理的质的飞跃。
2. 课中明确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的角色
抛锚式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教学中的引导者。教师不仅要设计好每节课的“锚”,在教学中还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关注学生的思考方向,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合作中,培养学生合作思考和反思的能力。
3. 课后反思评价“锚”的高效性
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教师最满意的课堂教学永远是下一堂。教师课堂教学的进步与课后的教研谈论以及师生交流密不可分,只有思维火花的碰撞才能迸发出更加绚丽的色彩。教师每节课后坚持反思课堂教学中的“抛锚”是否达到高效,请教研组的同仁听课并讨论课堂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只要坚持“反思—改进—再反思”就会使抛出的“锚”更具高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