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落地意识”的问题探究——以两次省优质课评比为例

2013-03-27 10:26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第一中学234200马道宏
地理教学 2013年9期
关键词:灵璧优质课落地

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第一中学(234200) 马道宏

一、观点的提出

这里提及的“落地意识”是指一种把现行教材(课本)内容落实到当地的地理环境和生产、生活的实际之中(落地)的教学理念。地理教师要养成良好的“落地”习惯,善于把课本知识同乡土地理有机地整合起来,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地理源自生活,地理就在身边”;让地理课反映家乡的地理特色,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激发学生的乡土情怀,认识家乡、热爱家乡。这不仅是“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要求,更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达成的需要。学生只有情动、心动,才能主动融入课堂,让地理知识在课堂的互动过程中“落地生根”,最终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二、问题的呈现

笔者以安徽省地理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和宿州市高中地理学科带头人的身份,先后参加了“2011年安徽省高中地理优质课评比(合肥)”和“2012年安徽省初中地理优质课评比(宣城市广德县)”的观摩活动,深受启发,感悟颇多。大多数参赛教师都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注重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凸显地理学地域差异性的特征,强化地理教学设计中的“落地意识”的培养。但是,也有不少参赛教师在落实“落地意识”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笔者愿与同仁一起商榷探讨。

1. 重形式,轻实质——“落地意识”不强

笔者认为少数地理教师“落地意识”不强并非业务能力问题,而是课改意识和课标理念问题。有些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列举的案例、提出的问题、互动的文本知识和图像信息,与学生所处地区的地理环境相距遥远,让学生可望不可及,甚至“雾中看花”。这样的课堂必然是沉闷的,缺乏生机的,当然也是低效的。

例如,在“2011年省高中地理优质课评比活动”中,一参赛教师在讲授气压带和风带的知识时,让学生结合“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示意图”和2012年夏季奥运会举办城市伦敦的地理位置示意图,分析该城市的气候成因。虽然教师创设了新情境,理论联系了实际,师生互动的气氛也比较热烈,但没有真正地“落地”,没有把地理知识和当地的地理环境结合起来。笔者认为教师通过展示“北半球七月和一月的气压分布示意图”(图上标注合肥市的地理位置)和合肥市的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合肥市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从而理解影响气候形成的因子除了气压带和风带(大气环流),还有海陆分布等因素。这样,既拓展了知识广度,又挖掘了知识深度。同时,也更好地体现了“落地意识”,让学生对所处的地理环境有所感知、有所认识。这样的地理课堂才更有亲近感,教学效果才会更好。

2. 软着陆,硬落地——“落地”不自然

有些教师在地理教学的过程中,虽然理论联系了实际,但是却显得生搬硬套,强行给“落地”贴标签。

例如,在“2012年省初中地理优质课评比活动”中,一参赛教师在讲述我国工业的分布与发展时,用当地的气候资料导入,表面上好像联系了当地的实际(软着陆),但实际上与授课内容“风马牛不相及”(硬落地),让听课评委和师生感到茫然。笔者认为,如果能利用“宣纸”(落地)制造工艺流程的图文和视频资料,从造纸工业的角度切入课题、导入新课,“落地”会更贴切、更自然、更实在。

3. 千人一面,机械重复——“落地”缺乏创新

有些地理教师,由于创新意识不强,缺乏对原有素材的再加工、再“整容”,教学设计落入俗套,教学的有效性很难提高。

例如,在“2012年省初中地理优质课评比活动”中,大赛组委会提供两个参赛课题,其中一个是我国季风气候的特征。参赛选手几乎千篇一律地采用宣城市或广德县(落地)的气候资料导入新课,而且图表素材的选取几乎不约而同地源于同一个版本材料,甚至对原来素材中明显存在不足的气候直方图,也没有校正、补充。只讲“拿来主义”,不求“选择性吸收”。机械重复,缺乏创新,让听课评委和观摩教师如坐针毡,哭笑不得。

三、对策的探究

针对一些教师在“落地意识”培养上存在的问题,特提出以下建议,仅供商榷。

1. 时刻关注对学生发展有用的地理,重视地理学科的价值取向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版)》要求学生关心、学习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和对终身发展有利的地理。《义务教育地理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明确把“实践能力”的培养纳入课标要求。所以,我们地理教师要强化课程观念和课标意识,要善于理论联系实际,从地理的视角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周边的地理环境,强化“落地意识”,让学生感悟地理的魅力、感受学以致用的乐趣。

例如,在 “2012年安徽省初中地理优质课评比活动”中,一参赛教师在讲述我国季风气候的特征时,先通过展示广德县的气候资料让学生从家乡的气温和降水特点自然而然地得出季风气候的特征,再结合家乡的自然风光和水稻种植——季风水田农业等视频材料得出季风气候对自然地理环境和工农业生产、旅游业等方面的影响。这样,在重视“落地意识”的同时,彰显了地理学科的实用价值。

2. 时刻关注课程资源的开发,重视乡土地理的教学

通过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让教师意识到自己除了对课程进行个性化解读外,还可以对课程进行补充、拓展或创生。学会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应该是教师职业的重要使命。校本课程的开发要彰显地方性(落地意识),重视乡土地理素材的收集与教材知识的有机整合。

例如,笔者在讲授影响工业布局的区位因素时,结合乡土教材《我的家乡在灵璧》[1]让学生了解灵璧石资源的空间分布与灵璧石加工工业的现状,进而让学生评价灵璧发展石材加工工业的区位条件(有利条件:①灵璧石资源质优量丰,接近原料地;②灵璧人口众多,有丰富廉价的劳动力;③有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政策优惠。不利条件:①灵璧经济落后,资金不足;②灵璧石材加工技术水平较低;③交通等基础设施有待提高;④消费市场比较狭小。)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乡土地理的教学,为“落地意识”的培养与强化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必要的条件。

3. 时刻关注研究性学习,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倡导研究性学习,重视对地理问题的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地理教师要积极带领学生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等实践活动,尝试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开展探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强化“落地意识”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例如,在“2011年安徽省高中地理优质课评比活动”中,一参赛教师在“为什么市区气温比郊区高”(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二章问题探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展示了课前教师亲自带领学生到合肥市进行气温实地测量的视频材料和统计表格,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市区与郊区之间的气温差异,用“数字说话”,用“事实说话”,定量论证与定性描述相结合,验证教材中的原理、规律。这样,在强化“落地意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探究、分析与解决地理问题的思维方法和科学探索精神。

在课改的大潮中,我们每一位地理教师都需要有全新的理性思考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在与新课标的对话中去领悟、去把握课标精神,重视 “落地意识”的培养,让地理融入生活,让知识“落地生根”。只有如此,才能让地理课堂真正地“动”起来、“活”起来,进一步提升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 林元凌.我的家乡在灵璧[M].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灵璧优质课落地
山魂
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年教育研究与评价项目获奖结果
磬云岫
钟灵毓秀灵璧石
美联储加息终落地沪指冲高震荡走低
礼就送灵璧石
大道至简 悟在天成——我们要向优质课学什么?
化繁为简,医保支付价可“落地”
法律何以难落地
优质课竞赛后的三则评课妙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