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215021) 陈 玲
辩证关系就是指事物之间、事物内部要素之间以及事物的两重性之间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从世界观角度看,辩证关系是客观事物存在的状态;从方法论角度看,辩证关系是我们认识事物的普遍方法。把握辩证关系的关键在于用对立统一的方法看问题,客观、全面地揭示事物矛盾双方的相互关系。在世界众多的国家和地区中,基于“重视世界上地理问题突出的地区和国家”的区域选择原则,教材选择了在自然和人文地理方面均具有显著特色的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作为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三节学生学习世界地理的一个案例。在对该区域的内容解读和教学设计过程中,本人明显感觉到该区域的内容复杂,涉及自然和人文地理的方方面面,教材在设计上突出了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文地理内容,但并没有丢弃自然地理内容,而是将本区域的自然地理知识拆分并揉和在人文地理知识中。是完全按照教材的三个标题的顺序教学,还是重新设计,抓住其鲜明特色,更好地创新教学,体现自己的思想和风格?在对文本的不断解读和加深理解的过程中,一些存在于本区域的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兴奋地跃入脑海,它们基本能概括本区域的自然和人文内容,又能作为教学的一个新框架。经梳理归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这层关系主要从世界人种的角度分析:从世界范围看,黑种人主要分布在非洲;而从非洲角度看,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黑种人在本区,本区是黑种人的故乡,也被称为“黑非洲”,但这片土地却长久深刻地受到白种人的影响。历史上罪恶的奴隶贸易就发生在该地,本区历史上长期受殖民主义者占领和掠夺。
从历史发展进程的角度分析:非洲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本区历史上曾建立过一些文明国家,创造了独特灿烂的文化,是古老厚重的大陆;进入21世纪,本区不断出现新的变化,努力探索经济发展的新途径,经济增长迅速,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一些国家因地制宜发展民族经济,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像南非这样的金砖国家,作为新兴经济体,越来越引起世界的关注。
本区自然景观美:有浩瀚的热带沙漠、广阔的热带草原、茂密的热带雨林等不同的景观美;有多种多样美丽珍稀的野生动物。本区文化灿烂,人们创造了独特而极具活力的艺术美,为世界文化多样性做出了重要贡献。如黑人有高超的音乐、舞蹈、绘画、雕刻等独特艺术才华,又有突出的体育天赋。本区虽然自然条件优越,但由于历史上殖民者的掠夺,目前人口自然增长率过高、生产力水平较低,毁草开荒、捕杀野生动物、砍伐林木等不合理的活动频繁,使这里的自然资源遭到严重破坏,自然环境恶化,成为世界上人口、粮食和环境问题十分突出的地区。另外,有些国家有些阶段海盗猖獗、种族纠纷、部落冲突等现象也比较严重。这些问题和现象暴露出了人与地、人与人、人与社会等关系不和谐的丑态。
本区是一片富饶的区域,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是世界矿产资源的宝库,也有着丰富的热带动植物资源,是咖啡、枣椰、油棕、香蕉的原产地。丰富的自然资源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本区许多国家人民依然过着穷苦的生活,与历史上长期受殖民主义者的统治和影响有着根本的联系,与国际经济贸易一直处于不利地位有很大关系,也与战争、内乱时有发生、自然灾害频繁、人口增长过快、生产方式落后等众多因素有关。
从地势地形看:本区地势较高,地形以高原为主,也被称为“高非洲”,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的最高峰,海拔5895米。在这片地区,有着大面积的高树高草,草都能长到一米多高。在高的背景中却有着世界上最大的一条深深下陷的低地——东非大裂谷大断裂带。高与低的关系还表现在: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世界各大洲中居首位,而本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则更高,但本区农牧业生产落后,农产品产量很低,粮食产量的增长速度远低于人口增长的速度。
从位置看,本区绝大部分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处热带,气候炎热,本区因此被称为“热非洲”。而就在赤道附近的乞力马扎罗山顶上,因为海拔高,却呈现出白雪皑皑、寒气逼人的雪峰景观。
本区范围广大,位于世界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以南,有世界最大的断裂带——东非大裂谷,世界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世界最长的河流——尼罗河,有非洲最大的岛屿——马达加斯加岛,非洲最大的半岛——索马里半岛,非洲最大的海湾——几内亚湾等典型事物。在这片广大的地区,许多国家还只能是经济小国,长期出口初级农矿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因工业制成品的价格比初级产品贵得多,因此,这些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成为经济小国。
在本区的气候类型和特点中,有全年高温少雨干旱的热带沙漠气候,也有全年高温多雨湿润的热带雨林气候;而面积最为广阔的热带草原气候,降水明显分为干湿两季,草原上经常发生的自然灾害就是因干旱引起的旱灾。
哲学不能解决具体问题,但它思考问题的路子,却可启迪智慧,帮助人们养成独到的思维方法。因此,哲学又被视为“大用之学”。在地理教学中巧妙运用哲学能使学习达到一定的高度,赋予积极的意义。对于“撒哈拉以南非洲”这样一个广大复杂的地区,我们学习的目标是什么?教学所要追求的价值和意义又是什么?这是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首先要思考的问题。新课程标准是这样指导落实本区域教学的:“运用资料描述某地区富有地理特色的文化习俗”“运用图表说出某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等。这个指导主要体现在具体的教学操作实施建议,从这种要求中我们应认识到操作层面背后所蕴含的思想,这思想正是高度关注“关系”,关注区域内人们创造的独特文化、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状态以及这种人文现象背后依托的自然环境背景,即正确认识人地关系。还要不可避免地面对人与人、人与社会等各种复杂关系。在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中,如何理清关系,善于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对于有些看似完全处于对立面的关系,如何看待它们对立面之间的不可分割的联系,都需要以哲学的思维方式、思想高度来引领。借助辩证唯物主义普遍联系的观点、矛盾观中重点论的观点、对立统一的两点论观点等来分析事物,既能正确认识错综复杂的事物,还能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才是本节内容教学所要追求的学习价值和意义。
基于以上认识,课堂教学过程可以通过寻找和思考撒哈拉以南非洲蕴含的辩证关系:“ 和 ”的关系(所填写的两个字必须是反义字)这样的活动来引领教学,既具有新意和趣味,又能引领学生深入开展课堂思维活动,在寻找、理解和归纳中逐渐认识该区域自然和人文地理的知识,同时也学到了一种思维方式。当面对纷繁复杂的事物,心中一片迷茫时,哲学思想能引领我们走向智慧的思考,更能带给学生一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启发,引领学生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等不同维度给予关注和思考,养成关注人类命运、关心地球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公民”的意识与国际素养。在学生的青少年时期就培养他们具备国际视野、国际理解、国际情怀,从小树立为增进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信仰和不同区域、国家、地区人们之间相互了解和相互宽容,加强他们之间相互合作,共同认识和处理全球社会存在的重大共同问题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以往的课堂教学流程一般都是教师事先预设好,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按部就班地按照教师预设的流程开展课堂学习,教师非常清楚流程的下一步进展情况。这种教学流程一般呈现单一线状特点,教师对于课堂的操作性和可控性都比较强,但对于学生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却是个阻碍。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试图改变这种线性的活动流程,以学生思维发展的进度来决定学习的流程。寻找和思考撒哈拉以南非洲蕴含的辩证关系:“ ______和 ______”的关系(所填的两个字必须是反义字)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基于学生已有的认识,并提供相应的素材资源,帮助学生概括提炼出一种辩证关系,如:黑与白。在这样的示范作用下,组织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寻找另外的关系。如有学生提炼出一种关系,教师可让学生陈述其想法,并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促进他们不断构建和完善其想法,并期待学生的下一个精彩生成。教师并不清楚学生会先归纳出哪种关系,而这些关系的先后顺序也没有固定模式,教师努力做到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课堂的调控。这样的活动流程呈现出条块状和放射状的特点,它比线性的教学流程具有更大的挑战,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在时间把握、课堂掌控、课件配合、资源准备等方面都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大的难度。但这样的教学流程应该更多的尝试,因为它带给学生真正的尊重、主动和创造力的发挥,使课堂既能呈现教师预设的精彩,也能展示师生生成的智慧,更能体现师生生命的灵动。叶澜教授曾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所以,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按照预设的方案机械、僵化地传授知识的线性的过程,而应是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不断调整、动态发展的过程。
注重活动视野的多元化、宽广性,一方面体现在多学科的渗透。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关注地理外,还应该把视野关注到其他学科,因为在社会多元化、文化多元化的今天,需要具有多元文化的视野,才能比较客观正确地认识一个复杂的区域,才能构建比较合理完善的知识结构,才能形成比较正确的判断事物的观点。例如,在本区域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整合历史、生物、音乐、美术、体育等其他学科内容。教师可以将学生在初三将学到的《世界历史》教材中关于“奴隶贸易”的内容有机渗透;可以让学生回忆在生物课堂上学到的“地面上的植物”一节内容中关于“猴面包树的特点”;可以与音乐相结合,体验黑人在击鼓、音乐、舞蹈等方面的魅力;可以与体育相联系,请学生说说知道的黑人体育明星,想想黑人在跑步项目的天赋与高原环境的关系等。另一方面,注重活动视野的开阔度还体现在引导学生放眼全球,胸怀世界,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养成关心国内外大事的习惯,善于运用学到的知识来分析和思考事件,从而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例如,在本区域的教学中,学生的视野可以关注到苏丹国家的动乱与分裂,关注到马里军人的哗变,关注到索马里海盗的猖獗,关注到南非加入金砖国家行列的动态,关注到我国与该区域的友谊,关注到黑人国际地位的改变,关注到国际上对本区域的援助行动等等。
作为地理学第二语言的地理图像,它能形象直观、简明扼要地表述地理事物及其特征,是文字所无法替代的。在本区域的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有兴趣地寻找本区的辩证关系,较快地归纳出本区的辩证关系,从辩证关系中得到更多的启示,教师需要密切关注各种图像的使用维度,以图导学,层层深入,在认识本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知识的同时,还能提升使用地图的学习技能。例如,可以播放初一学生喜爱的动画片《狮子王》,从画面中直观感受本区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和异域美丽的风光;通过动手描图、填图认识本区的位置和范围,典型事物;通过数据资料绘制柱状图来归纳得出本区的经济特征;通过给出非洲乡间的茅草屋图片,说说当地富有地理特色的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反馈知识的运用;通过填补框图理清人地关系,树立正确的观念;通过图释导学探究本区主要的自然灾害及发生原因……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地理图像的使用,注重学生看图、析图、填图、绘图、忆图等各种能力的培养,真正发挥图像激趣、启智、感美、育德等多方面的功能。
总之,地理新课程改革赋予了地理教师更大的工作积极性和能动性。所以,地理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应在课程标准的指引下,加强学习和研究,对教材等课程资源不断挖掘思考。跳出教材的束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将教材内容内化成包含教师自身学识、思想和情感的解读,使教学能更好地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体现教师的风格特色,使课堂充满师生的生命活力,让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共同成长和收获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