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200241) 戴心雨 陈昌文
雅斯贝尔斯教育观对地理教学的启示
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200241) 戴心雨 陈昌文
卡尔·雅斯贝尔斯(Karl Jaspers 1883-1969)是德国著名的存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曾是海德堡大学的教授,可以说他既是一个研究者,又是一名教师。他的著作《什么是教育》详尽、深入地论述了他对教育的独特理解,为我们认识和理解地理教育展现了一个极为广阔的视野。
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活动关注的是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质言之,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 从雅斯贝尔斯对教育的描述可以看出,教育的目的不仅是强调学生知识的增长,也不仅是学习一技之长、培养能力,而是帮助人们提高自身的精神境界。
在此意义上,教育应该把人们的视野从客观的物质世界转移到个体人的世界当中,把关注点从知识的传授转移到人格精神的铸造当中。地理学科有着鲜明的文理科相互交叉、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兼容并包”的特点,因此,地理教育工作者更应该具有人文精神,自觉在日常教学中体现一种对人的关怀,坚持对人的尊严、人生价值以及对生命的关切。
一般来说,将人文精神放到中学地理教学这一范畴之内,指的是在地理教学的过程中实施对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其具体的内涵可包括:尊重自然、人要与自然和谐共处,人口道德,环境道德,资源道德,全球意识,尊重“多元文化”,地理美感。[1]
长期以来,地理教学对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受传统教学观的影响,地理教学过分强调地理知识的描述和传授,却忽略了人文精神的渗透和培养,即便是一些认识到人文教育重要作用的地理教师,也仅仅是把人文教育理解成为联系人类活动、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例如,在教自然地理内容时,虽然教师认识到不能把它当作一种纯客体的知识来讲述,而应注意到在一定自然特征下的人类活动。但在课堂上总是习惯于先讲解自然原理,后解释对人类的影响。这样的安排,与以前将相关的自然与人文内容分在上下册或两个学期进行学习相比,无疑是一个进步,但是这一进步只是地理学意义上的。人文地理教育不等于人文教育,人文教育更需要体现于教学细节的设计和动态的教学进程中。
在教育理论界中,对于教育过程中主客体关系的认识一直存在争论,问题集中在“谁是教育的主体”上,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产生了“主体—客体说”“主导—客体说”“双主体说”“复合主体说”等等。
雅斯贝尔斯认为,人具有自由的天性,但作为个体的人的自由只有在同其他个人的交往中,并与其自由联系在一起才能实现,交往中双方都是自由的个体和主体。只有在交往的过程中才能摆脱以工具性的对象性生存状态,实现人的自由与超越。在教育过程中,主体之间的交往是师生双方精神的交流、心灵的沟通。有了这种交往,“人就能通过教育既理解他人和历史,也理解自己和现实,就不会成为别人意志的工具”。由此可见,作为交往过程的教育,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
基于这样的教育理念,雅斯贝尔斯提倡苏格拉底式的教育方式,它不是知者带动无知者,而是师生共同寻求真理,不强调知识灌输,不直接给予学生问题的答案而是通过平等的对话和理智的发问,引导学生一步步地趋向“超越”的境界。在平等的交往中,“双方均可以自由地思索”,学生不再是沉默的被动的接受,而是在积极发言中、辩论中找到真理。而教师所扮演的也不再是一种传递、训导、教育的角色,而是像朋友一样更多地去激励学生,充当参谋的角色,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角,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这与新课标强调合作交流、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学习方式不谋而合。
例如某教师在“常见天气系统”一节课中,展示暖锋、冷锋天气示意图后,提出问题:如何判断冷暖锋?
生1:看锋面下方的冷气团的移动状况。冷锋是冷气团主动向前移动,导致暖气团被迫上升。而暖锋是暖气团主动爬升,冷气团后撤的趋势。
生2:看雨区的范围。冷锋在锋后,而暖锋在锋前。
生3:老师,我觉得这种说法有问题。冷锋的雨区是锋前锋后都有。
师:这位同学观察得很仔细。同学们注意到我们这里最近的天气发生的变化吗?这一段时间,经常影响我们这里天气变化的是冷锋还是暖锋?
生4:是冷锋。
师:你判断的理由是什么?
生5:天气变冷了。
生6:还有刮偏北风,下雨。
生7:老师,我觉得有点不对,冷锋过境是不是都出现“阴天、下雨、刮风、降温”天气?记得上个星期,天好好的,没下雨,气温也降了好几度呢。
师:对,我也记得。那么,冷锋过境时,是否一定会下雨呢?雨主要是冷气团带来还是暖气团带来?
生8:是暖气团上升,气温降低,水汽凝结容易降水。
生7:老师,是不是雨水的多少要看暖气团的湿度啊。我好像有点明白了。
师:你的想法是对的。当冷锋前方的暖气团湿度较小,水汽含量不足时,冷风过境很有可能不会形成降水。
生9:老师,所有的降水都是由暖气团带来的吗?有没有例外?
师:有的。(教师简要介绍昆明准静止锋),人们经常说贵阳地区“天无三日晴”就是这么回事。
生10:老师,每年的6月份,我们这里都要下好长时间的雨,人们叫它梅雨,它是冷锋还是暖锋造成的?
师:要求学生阅读课本,讨论。
生11:老师,夏季我们这里还经常遭受台风的影响,台风是属于锋面系统吗?
……
当所学理论与现实发生矛盾时,学生们主动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很高。课堂上这位教师没有怕影响教学进度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避而不谈,也没有表现出师道尊严去斥责他们乱想,而是像学生的朋友一样,跟学生平等地交流,循循善诱,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得出结论。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给学生创造了一个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使师生互动落到了实处。[2]
教师与学生是一种平等的相互交流的关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生生之间的互动既可以是对话,也可以是活动,但隐藏在这些形式之下的是学生与学生之间智慧的碰撞、思想的交融和情感的感染。
比如在《人口的空间变化》的教学中,讲授我国改革开放后的人口迁移时设问:人口大量迁移对迁入区和迁出区带来了哪些影响呢?在教学中引入辩论教学:“民工潮”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学生分组确立正反方观点)
正反方小组间思考讨论本方观点,学生辩论开始。
正方1:我们认为“民工潮”是有利的,表现在加强了文化交流,带动交通、商业、住房等消费。
正方2:“民工潮”为迁入地带来了丰富劳动力,自己可以增加收入,加快了城市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反方1:对方请别忘了“民工潮”带来了很多问题哦,大量人口的涌入加大了迁入地的就业压力,他们是在抢我们的就业机会。(学生笑)对方没有看到城市环境正在恶化吗?没听到新闻上频频报道社会治安在变差吗?
反方2:“民工潮”人口大量迁出不是劳动力流失了吗?
正方3:也请对方想一想,人口迁出不是缓解了迁出地的人口压力吗?当地就业机会少,大家出来寻找就业机会,增加收入,有了收入就能改善家庭生活条件,还可以为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所以利大于弊啊!(学生鼓掌)
在辩论中,学生阐述了本组观点,最后双方得出结论:“民工潮”是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现象,有很多有利的方面,但也存在很多问题。政府、社会采取更多措施,为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生生互动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活跃了课堂气氛,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的潜能。这种生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学生在平等融洽的气氛中跃跃欲试,无论对与错、好与坏,每一位学生都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让他们感到课堂是可以出错的地方,是交流的地方,更是自我展示的地方。[3]
雅斯贝尔斯在撰写《什么是教育》时,面对的是这样一个时代背景:“我们已处在前途暗淡、危机四伏的境地,人口迅猛增长、自然资源急速耗尽、核战争对我们的明显危害,以及我们重医药社会的遗传退化将不可避免地导致人类自我毁灭。”故此,雅斯贝尔斯在对自身所处危机进行反省后,认识到要通过教育谋求青年人新的精神境界。
在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我们面临的境地与当时的德国是如此相近,这就不仅需要学生意识到人口问题、资源限制、土壤侵蚀、气候变化、荒漠化、空气污染等诸多问题无一不包含很强的地理成分,而且要让学生认识到我们日常的生产生活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把环境意识、忧患意识、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化为行动能力并付之于实践是每个地球人的责任。
如在学习“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时,可用多媒体展示北京“绿色奥运”的有关材料和图片。北京奥运村在奥运历史上第一次全面采用世界最先进的太阳能这一清洁能源,奥运场馆有代表性的环保举措是水资源综合利用系统,奥林匹克公园和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则均采用了污水处理和雨水收集、再利用技术,大大节约了用水。[4]通过这则事例的学习,学生不仅了解到在奥运场馆的建设中体现了环境和生态保护、资源可持续利用、绿色环保建材等“绿色奥运”的理念,而且会深深认识到国家提倡的环境保护思想就体现在我们的身边。
因此,对学生责任感意识的培养不能只停留在课堂中,走出课堂既可以开展“节约用水”“垃圾回收”等保护环境的宣传活动,也可以开展美化校园、绿化校园的活动,还可以开展环境监测、社会调查等活动。例如,有位教师组织地理兴趣小组开展“大塘街社区居民环境行为调查”研究课题,问卷调查社区居民的环境行为,并对社区的环境建设管理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以实际行动参与社区环境宣传和义务劳动。[5]通过这次课题研究,促使学生把课堂学习的知识转化为现实的社会责任感,把实践活动中的亲身体验扎根于情感和心灵的深处,潜移默化地养成环境意识,形成个人的信念和追求。
雅斯贝尔斯说:“艺术美是最终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因为‘美是善的象征’。天才创造出来的代表作品是无法取代的,因为艺术可以拓展思维方式,通过美的形式而收到群体教育的效果。”地理是一门充满美学意义的课程,教师如果能像一个艺术家一样,深入发掘和精心提炼教材中蕴含的美育因素,引导学生在自己的“艺术作品”中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就能给学生以“震颤、神驰、愉快和慰藉”,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中开启心灵,以其知、意、情去追求客观世界的真、善、美,引起精神上的升华,产生情感共鸣。
教师可以通过形象风趣又不失美感的语言引导学生展开充分的想象。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中国行政区划”的教学中,教师说道:“黑龙江轮廓很像黑龙江畔的候鸟——一只母天鹅,而云南却像一只北飞的雄天鹅,它是要飞往黑龙江与母天鹅相会呢!”讲到青海、宁夏、陕西、甘肃的轮廓时,可说:“青海省有我国最大湖——青海湖,湖畔水草肥美,这里生活着一只漂亮的小白兔,青海省轮廓就像这只小白兔,它背扛着一支大烟斗,请大家看哪个省像大烟斗——甘肃!而宁夏像一支雪茄烟插在烟斗里。大家都知道陕西西安有举世闻名的秦兵马俑,陕西就像一个跪俑正在点烟,烟雾缭绕形成了黄河水道网。”[6]
雅斯贝尔斯认为,“语言可以在无形中扩大个人的精神财富”“语言替我而思”“为了我们精神性的不断完善,要学习富于语言创造力的思想家和诗人的作品”。因此,我们在实际的地理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形象逼真的教学语言,让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从而把冷冰冰的自然地理知识化为有血有肉的人文关怀。例如,一位教师在“流水地貌”一课教学时发表了一段人生感言:
“人的一生,就如同一条河流,青年时期的我们,就相当于河流的上游,充满着激情和力量,浪漫与幻想,不管前路有多少崎岖坎坷,总是义无反顾地勇往直前;这一时期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一些约束,但这些约束,只是为了避免我们误入歧途,以及为我们以后的旅程积蓄更多的能量。
当我们踏入中年的旅途,又正像河流的中游,摆脱了形形色色的束缚,我们突然发现自己置身于一个自由而广阔的天地,于是,放慢了前行的脚步,人生的目标也变得模糊,我们只要尽情挥洒,我们只要尽情享受,直到有一天蓦然回首时,才发觉自己走过了一条弯曲的路。
五十而知天命,进入迟暮之年的我们,虽然不再有青年时期的激情和力量,但同时也不再有中年时期的犹豫与彷徨,经过之前的历练,我们更加沉稳,更加执着,沿着已经选定的方向,缓慢地但是坚定地走向自己的归宿。
长河入海,并不意味着任何一滴水的消失,它只是加入了另一个更加规模宏大的旅程,在这接连不断的旅程中,一滴水获得了永生。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7]
河流上游、中游、下游分段的自然特征,对大多数高中学生来说,其实并不陌生,然而,这位老师的感言却让学生获得了一种新异的联想,这种联想让学生忘却了日常考试和分数的纠缠乃至折磨,这种联想让学生思考人生并唤起人之为人的情感体验,虽然这种联想让似乎熟悉的对象变得陌生了,但是这种联想不仅给人以艺术享受,回味隽永,而且超越功利、充满了人文情怀,让精神得到非同寻常的升华。这是一种审美的教学境界。
[1]刘兰.地理教学中科学素质和人文精神培养及整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02.
[2]张兰.高中地理课堂师生互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 2008.
[3]樊志姜.开展生生互动教学优化地理生态课堂[J].中学教学参考, 2012(18): 94-95.
[4]蒋菊丽.新课程理念下地理课堂人文精神的融合[J].地理教育, 2007( 6): 8-9.
[5]施美彬.新课标下地理社会实践活动课的实践探索[J].地理教育, 2012(11): 52-53.
[6]王家杰.初中地理教学中的美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07.
[7]江晔, 陈昌文.地理教学设计应用指导[M].上海:中国地图出版社,中华地图学社, 2010.
(责任编校:周维国)
推荐阅读(二)
1.陈澄,段玉山,钱丽欣.地理∶明晰课程性质,提高教学实践品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热点问题访谈[J].人民教育,2012(6).
2.张旭如.在地理教学论案例教学中培养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意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26).
3.侯福海,苗天青.试论高中地理新课程中历史地理观的建构[J].当代教育科学,2012(24).
4.吕润美.瑞典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特点及启示[J].当代教育科学,2012(20).
5.赵康娜,张卫青,崔志鑫,陈强.从地理课程标准看我国初中地理教学方法的发展[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4).
6.朝鲁门格日勒,阿拉特巴图尔.地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地理师范生教育培养的影响与对策探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5).
7.李文田.美国地理教科书内容改革的特点及启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8).
8.薛青河.中学世界地理案例教学的价值追求[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2(8).
9.刘学梅, 李家清.我国中学地理教材评价研究的学术审思[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2(12).
10.张卫青, 徐宝芳.中学地理教材研究综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2(12).
11.黄莉敏, 李家清.自然地理知识表征内涵及教学难度突破[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2(12).
12.陈萍.基于“学生学习路径图”的地理新学案教学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2(12).
13.陈锦涛.在人文地理教学中对高中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几点思考[J].教育探索, 2012(5).
14.李善中.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导课艺术[J].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2(11).
15.陈月平.微型地理景观的剖析思路[J].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2(7).
16.谢锐.地理课堂有效性教学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