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明莲
有效教学已经成为当下小学教学的一个热门话题,但我们看到目前有效之风还多吹在传统意义上的主要学科上,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某种程度上讲还处在被人遗忘的角落。信息技术教学与传统学科的教学有哪些区别?面对不同信息技术基础的学生又该如何实施信息技术教育?要回答这些问题都离不开对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的研究与分析。鉴于此,笔者拙作试对小学信息技术的有效教学作一探究。
一、当下信息技术教学的实际情况,及对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的认识
从教学实践的角度来看,我们注意到这样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信息技术教学已经成为小学课程中必上的一课;另一方面我们又看到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认识度不够,受评价机制的影响,这些课堂上的信息技术教学目标并没有得到很好地落实;再加上不同学生的计算机基础不同,有的学生能够相对熟练地操作计算机,而有的学生对于电脑操作则基本上是一无所知,基础的差异影响了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的实施。
二、针对软硬件等各方面的条件,对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的实践
我们不能不注意事物的另一面,即我们的小学生的兴趣一般还只是集中在以游戏为主的感官刺激上,在实际教学中还需要教师寻找契机,对学生进行因势利导。具体地说,包括以下几种尝试:
首先,依托学生的天然兴趣,通过有效引导,为信息技术有效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这里所说的天然兴趣就是上面所说的学生对电脑操作的兴趣;这里所说的有效引导,是指教师要通过信息技术相关的问题或教学要求,将学生的兴趣点、关注点引向信息技术教学的必然要求。
其次,依托学生的天性,通过有效的活动体验来实现信息技术的有效教学。上文我们提到小学生的天性是好玩,喜欢新奇的刺激。既如此,我们就要好好地利用学生的这一天性,通过设计有效的探究活动,让他们有强烈的亲身体验,有了体验就会产生直接的经验,而有了经验的支撑,他们的学习就有了走向有效和高效的坚实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低年级的信息技术教学而言,可以采用更为简单的游戏。例如可以让学生在系统自带的画图工具中去画画,看谁画得好看。由于画图工具能够提供粗细不同、颜色不同的线条,喷桶能够在一个封闭区域内涂上同一颜色,而学生能够在线条选择、颜色选择及绘画、喷涂的不同结果比较中获得极大的乐趣,能够在“ctrl+z”中体验到撤销动作的神奇。有兴趣的老师不妨一试。
再次,本着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的思想,灵活选择小组合作学习,实现信息技术素养提升的均衡发展。很多时候,我们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相差是比较大的,有时我们甚至感觉到一个暑假过去之后,同一个班的学生的电脑操作能力都会变得很大,这说明在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同时,我们学生的电脑操作基础变化是相当快的。在日常教学中如何规避这种差异,甚至如何利用这差异成为信息技术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笔者采用的方法是:在分析某一课时所要教授哪些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主要学科上课时划分的合作小组。通过调查,选择组内对所要学习知识比较熟悉的学生充当组长(如果学生不熟练,可以在一节课的前十分钟左右做一个简单的小培训,而其他学生在组长培训的时间里布置他们复习上一节课学过的内容)。当组长熟练后,他们就可以在自己的小组实施“兵教兵”,这一策略是非常有效的,小组之内合作的氛围也是十分热烈的,学习效果当然也不错。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上选择的组长并不一定是文化成绩十分好的学生,而这些学生一旦在课堂上有了成功的体验,可以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还可以回过头来影响传统意义上主要学科的学习,可谓一举多得。
例如在powerpoint简单知识的教学中,有一个插入艺术字的教学内容。笔者首先让几个小组长学会了怎样插入艺术字,怎样选择艺术字。然后让他们用自己的名字进行尝试。当他们熟练之后让他们回到自己的小组去组织学习,结果表明他们对自己的任务非常负责,教其他学生时也非常认真,而在组长教组内学生的过程中,他们也能发现自己原来也存在着一些小问题,然后及时进行弥补,有时还跑到讲台上来问我。要知道其中有些组长可能是其他老师眼中的调皮学生,平时可是很少问问题的啊!我觉得这样的措施真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品质,挺好的!这也算是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的一个意外收获吧。
作者单位 江苏省如皋市磨头镇磨头小学
责任编辑 杨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