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红 郑友训
初任教师又被称为新教师,本文特指完成了职前教师教育,取得国家规定的教师资格证书,踏上工作岗位1~3年的中小学教师。适应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生命特有的现象,一切生物都要适应它们栖息地的物理和生物环境,如果不能适应特定的环境就会被淘汰。生态适应是生物进化的基础,生物进化是生态适应的结果。初任教师由学生的角色转变为正式教师的角色,环境由大学校园转变为中小学校园,由学习任务转变为教学任务,环境的骤变迫使初任教师首先关注如何生存下来。初任时期又是对教师专业发展影响最大的时期,如果这一时期能够顺利适应生存下去,则对今后专业发展十分有利,否则将对初任教师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甚至导致离职。
一、初任教师生态适应的意义
1.初任教师生态适应的内涵
在不同教师文化的指导下,初任教师的生态适应也有着不同的涵义。在技术理性与工具理性的话语下,教师被视为“技术熟练者”,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是掌握教育理论、熟练应用技能。初任教师的生态适应被视为国家、社会、学校在有形无形中制定的“教师”角色应达到的要求与规范,而初任教师则努力将自己塑造成为他人眼中所认定的“教师”,并由学校领导与指导老师构成权威代表,客观地测量初任教师的知识掌握与技能应用是否达到要求,以此来评判初任教师的适应程度。
随着对技术理性与工具理性的批判,把教师视为“反思性实践家”的呼声越来越高,这是对“技术熟练者”的包容与超越,是把教师界定为高度专业化的职业。教师的专业发展在于实践性知识的生成与积累,教师成为一份高度专业化的职业。初任教师的生态适应被界定为能够不断学习并掌握教育领域的专业知能,不断丰富教育专业精神,能够应用专业知能对教学经验与问题情境进行分析,并养成对教学日常生活反思的习惯。
20世纪80年代以后,把教师作为“一个人”的教师文化逐渐替代了将教师作为“技术”或“实践”,这是对“反思性实践家”的包容与超越。教师作为“一个人”是把教师界定为高度个性化与专业化的职业,教师不再是不带情感的专业知能储存体,而把教师看作是一个独特的个人,有其生命经验,有其自我认同,有自己对教育、教学的认知、情感与价值[1]。教师的“自我”与“个性”是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初任教师的生态适应被界定为能够重视自己以前的、现在的日常生活与教育生活经验,把自己在日常生活、课堂教学、研究实践等活动中发生过的和正在发生的事件撰写下来,作为自己独特的生活史。对自己的生活史进行省察与反思,挖掘生活史与教育千丝万缕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实践,构建自己的教育生活。
生物体的生态适应是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差别在于人类具有思维意识,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适应甚至改造客观环境。所以初任教师的生态适应不是被动甚至被迫的低层次适应,而应该充分尊重初任教师,帮助其发挥巨大潜力,深层次地适应环境。将教师视为“技术熟练者”的教师文化追求将初任教师打磨成能用、好用的工具,并以单一的规格规范要求所有教师,完全忽视教师的个性、情感、尊严以及内在需要,这样的适应只能是被动、低层次适应。把教师视为“反思性实践家”是把教师专业发展实践化、专业化却没有个性化,缺乏对教师个人经验、个人生活、个人理想的尊重。而把教师视为“一个人”,是把初任教师带回到生活与自我的土壤中,以每个初任教师独特的日常生活、教学生活和自我经验为背景,探究教师的适应发展。同时,激发初任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只有意识水平的提高才能将教师从被动的适应中解放。所以笔者认为,初任教师主动、深层次的生态适应必须在把教师视为“一个人”的文化理念指导下,尊重初任教师的独特生活史,激发初任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以自由、个性的姿态去适应环境。
2.初任教师生态适应的意义
纵观教师专业发展的整个过程,初任时期的专业发展至关重要。首先,初任教师的生态适应将直接决定其是否能够继续成为一名教师,直接影响着初任教师的留任率。在遭到“现实冲击”时,如果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能难以解决问题,又无法获得外界的支持与帮助,最可能引发的就是初任教师专业动机的减弱,产生强烈的职业焦虑感与无助感,严重者会选择离职。
其次,初任教师的生态适应是教师未来专业发展的基础,它将影响初任教师今后成长为什么样的教师。如果在初任时期能够顺利并深层次适应,发展自己的专业知能,丰富自己的专业情感与信念,并将自己独特的个人生活史与教育生活有机融合,对今后的专业发展十分有利。反之,若问题的阴影和不利因素不断积累,必然会阻碍后期的专业发展。
第三,初任教师对环境的适应并非是单向被动的,而是双向主动的。作为一个学校师资队伍的一部分,初任教师生态适应的质量将影响整个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发展,进而影响到整个学校的教学质量。受初任教师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其教授的学生、管理的班级,初任教师顺利、深层次的适应能够提高其教学能力、完善知识结构、激发教学热情、改善教学管理,必然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反之,学生将成为第一受害者。
二、初任教师生态适应的过程
在生态适应的过程中,生物体会遭受到环境的胁迫。环境胁迫是指环境对生物体所处的生存状态产生的压力,随着压力的加强,有机体将经历四个演变阶段,预警阶段—抗性阶段—耗尽阶段—再生阶段[2]。整个过程可以被概括为:压力的增加导致生物体原有的功能不稳定,功能开始增加抗性,如果压力持续增加超过极限,会给生物体带来伤害,甚至死亡,所以只有中度的环境胁迫才有利于生物体的进化发展。
根据教师职业发展理论,初任教师的生态适应过程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蜜月”阶段,初任教师体会到做教师的乐趣,新的工作生活带来的新鲜感和初为人师的喜悦感使初任教师专业动机高涨,乐于从教。
第二阶段是遇到“现实冲击”阶段,所谓“现实冲击”,一般是指在师范教育阶段所形成的教育理想在严峻、残酷的日常课堂生活现实面前的彻底破灭[3]。这时初任教师会遇到各种复杂又难以应付的问题,如维持课堂纪律、激发学生动机、处理个别差异、评价学生作业等。这让初任教师开始怀疑自己的任教能力,感到专业知识与能力的不足,引发职业焦虑和无助感。
第三阶段是“设法应付”阶段,初任教师主动或者被迫采取一系列行动应对问题,如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教学实际作一定程度的结合,求教于有经验的教师或者自己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试误”、“做中学”、“反思”来补充缺乏的基本专业知识和基本教学能力。
第四阶段是“适应成功或失败”阶段,问题的解决有利于减轻和消除初任教师的职业焦虑和无助感,恢复初任教师的信心,提高初任教师的专业动机,为将来的专业发展奠定基础。如果问题解决失败会导致初任教师的专业动机下降,一个最严重的后果就是离职。
三、初任教师生态适应的方式
1.关注以往的学习经历
在“一个人”的教师文化下,因为性格、气质、学识、经历、学历等方方面面的不同,造就了一个个鲜活而特殊的教师个体。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生活史,初任教师生活史的起点应该追溯到其作为学习者的学习经历。当初任教师还是学生的时候,无意识中以非教师职业定向的形式形成了较为稳固的教育信念,具备了一些“直觉式”的“前科学”知识,对初任教师正式执教后的教育观念、执教能力有潜在影响[4]。如果初任教师在自己学习阶段有过有意义学习、自主学习的经历,并对此持有积极肯定的态度,执教后初任教师更倾向于引导学生开展有意义的学习;初任教师也常常会效仿原来钦佩热爱的教师。这些潜在形成的教育观念相对稳定,初任教师在学习、尝试、接受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时,这些实际存在的教育观念可能成为过滤新观念的筛子,对新观念的学习、新技能的获得产生或好或坏的影响。师范学习生涯对于初任教师更是意义重大,叶澜教授等将尚处于师范学习时期的“准”教师纳入其“自我更新”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历程,将此阶段命名为“虚拟关注”阶段,认为高等师范学生是在虚拟的教学环境中获得知识经验,对教育理论和教师技能进行学习、训练,并获得对自我专业发展反思的萌芽[4]。通过回望学习经历,初任教师挖掘出过去的学习经历与现在教育生活千丝万缕的联系,更好地剖析反省自我,更坦然地面对自我。而且过去的学习经历能够也应该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宝贵财富,因为这有利于初任教师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我的教育观念和行为是否合理?是否有利于学生发展?如果我是学生,我会不会接受?
2.以叙事研究反思教学实践
叙事研究是记录教师教学生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教育日记并不是什么对它提出某些格式要求的官方文献,而是一种个人的随笔记录,在日常工作中就可以记。这些记录是思考和创造的源泉。那种连续记了10年、20年甚至30年的教师日记,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每一位勤于思考的教师,都有他自己的体系、自己的教育学修养。”教育日记实际上就是一种常见的叙事形态,通过叙事研究,初任教师将真实经历的教育事件用自己的声音讲述出来,声音中包含初任教师的教育信念、思想历程、知识结构等等,讲述的是融入初任教师主观经验的事件。对于研究者而言,初任教师的叙事让人看到教育生活的复杂性,找出困扰初任教师的教学难点、重点。这些丰富而真实的研究素材,也是探索教师缄默知识与专业成长的有效切入点。对于初任教师而言,这是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探究最真实、最熟悉的教学案例。传统的理论学习总是将教学问题从真实的教育情境中抽离,加以概念化、理论化,造成教育实践与理论的隔离。初任教师对于亲身经历的事件是最熟悉、最有感触的,通过对问题情境的叙述将教育研究放回到实践的土壤,唤醒初任教师思索探究的动机与热情,维护初任教师研究反思的主体地位。在对案例事件的回忆叙述中不断反思,重新建构自己的知识与观念,以自我接纳的态度查漏补缺、完善自我。
3.在模仿中构建实践性知识
初任教师进入新的工作环境后,往往会对他人进行模仿,使自己的行为、观念、动作、语言等发生变化,与他人相似。在自然界中,这是一种生物对另一种生物的拟态。对他人的模仿实际是初任教师向模仿对象借鉴、学习行之有效的实践性知识。教师是一份实践性很强的职业,许多研究表明,学习教育理论多年的学士甚至硕士,在实际教学中的表现往往没有中师毕业却工作多年的老教师出色,可见实践少、经验少是初任教师最大的弱点。通过观察模仿向他人“借”经验、“借”知识与技能,使自己尽快存活、融入环境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师徒结对”就是让初任教师在向指导教师的模仿中取长补短、尽快获得生存适应必须的实践性知识。初任教师会对自己的指导教师进行全方位的借鉴模仿,从外显的教学行为到内隐的学生观、教育观、教学活动观,甚至是日常的为人处事方式,似乎模仿的相似程度越高,“借”的越多,越能成功适应新环境。实践证明,这的确能让初任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尽快熟悉和掌握。但初任教师常常也有这样的困惑:为什么模仿来的方法与策略解决不了自己的问题?因为初任教师犯了拿来主义的错误,模仿不是简单机械、亦步亦趋,不能只要步骤而忽视背后的理念文化,更不能丢弃个性、东施效颦。模仿是对他人经验的反思,需要探究行为背后的支持理念和个中缘由,需要与自己的观念行为进行调试,融入自己的个性风格,在此基础上获得的实践性知识才能真正属于自己。教师作为主体,积累实践性知识的一般过程是:主体面对问题情境采取行动,根据行动的结果不断反思。重新框定问题,更新观念,再次指导行动。可见形成实践性知识有四要素:信念、主体、问题情境、行动中反思,四要素是一个整体,背后有丰富的故事。[6]初任教师如果想要“借”,就必须把它打包,从整体上了解这个故事,洞悉指导教师教学行为背后的反思过程和教育理念,在自我分析和自我反思的基础上找出自己与指导教师之间的差距,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与行为技能,并在实践中不断练习巩固,这样才能真正将他人的经验“为我所用”,成为自己的实践性知识。
4.深层次的理论学习
刚刚结束了职前教师教育,踏上工作岗位的1~3年是初任教师进行深层次理论学习的黄金时期。在四年教育理论的浸润下,初任教师拥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接触了不少前沿的教育思想,特别是近年教师队伍中硕士、博士毕业生的加入,带来了更强的教育科研力量。皮亚杰认为:主体对事物的认识依赖于主体指向事物的活动。可见对教育理论的学习不仅包括对书本知识的苦思冥想、潜心钻研,还包括在理论的指导下去实践、去行动。相较于老教师而言,初任教师扎实的理论学习和广阔的理论视野是一种优势,成为正式教师后的教育实践是升华教育理论的最好契机。用这些名家学者归纳总结的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思想行为,防止产生违背教育本质的不良观念与行为。同时在教学活动中温习实践这些教育理论,以探索者的姿态深入理解论证,在主客观交互作用中发挥职前教育的功效,延续职前教育的学习。
参考文献
[1] 魏建培主编.教师学基础.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 曹凑贵主编.生态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Veenman,S.Perceived problem of beginning teachers.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1984,vol.54,no.2,p.143.
[4] 叶澜主编.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5] 王红艳.新手教师如何从“经验”中学习.教育发展研究,2012(4).
(责任编辑 杨 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