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低年级学生语文教学的“说话”教育模式

2013-03-25 06:33李尧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3年1期
关键词:语言表达交际活动

李尧

一、强化措施,激励学生敢于说话

低年级学生从以游戏活动为主幼儿教育进入正规化学习教育阶段,既给儿童带来了好奇心与求知欲,也给他们带来了焦虑与不安,对学习新环境、新任务还存在一定的不适应性。有的学生虽然在家里性格开朗、能说会道,但一进入学校却不愿与他人谈话和交流,甚至一言不发,心理上存在着胆怯、犹豫等问题。因此,教师必须研究和把握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激励和引导学生敢于说话。

1.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点,引导学生想说

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和全面发展,围绕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作为教育教学目标,开展系列教育教学活动。在学习内容上,教师要进一步熟悉小学教学计划和各科大纲和教材的基本内容,做到因材施教、灵活施教;在教学方法上,要顺应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教学中善于将游戏引入课堂,注重形象、直观教具的使用,力求把难以理解的内容变为通俗易懂的内容,把学生的兴趣引导到主动学习中去;在教学目的上,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好奇要给予积极回应,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去探究,激发学生敢于说话、敢于交流;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尊重学生的个性特长、思维与说话方式,使学生感觉和认识到口语交际课是他们自己的,从而激发和调动学生说话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同时要注重构建和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批评,把相信人人能成功口语交际的期望传达给每个学生,使学生在富有个性和积极思维中进行说话交际活动。

2.以激发兴趣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愿说

学生在说话训练中不想说话,主要是由于学生对所表达的东西失去兴趣所造成的。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紧紧抓住学生日常生活中感兴趣的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灵感,培养学生想说、爱说的欲望。如,为了让学生区分桔子和橙子,引导学生通过看、摸、闻、吃等,说出桔子和橙子的特点,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观察和实践的能力,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说话的兴趣。

3.以激励引导为着力点,引导学生敢说

教师要耐心倾听学生说话,并善于捕捉学生说话中的闪光点,通过奖一朵小红花、小红旗等给予学生说话的信心和勇气。针对一些学生怕说话、说不出话,教师可运用动机激励的方法,组织学生到实际生活中去观察和体验,或通过竞赛等形式,积极引导学生说话。针对学生缺乏词汇和句式的理解和把握,教师可运用目标激励的方法,通过安排可爱的小动物或景物叙述、感兴趣的人或事等题材,引导学生在做中说、说中做,扩大学生的阅读量,积累语言,为学生以后的写作奠定基础。

二、灵活施教,培养学生会于说话

在一定意义上讲,学生说话的兴趣和能力取决于教学方式方法。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创新说话教育模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引导孩子树立自信,培养健康向上、活泼开朗的性格,提高学生说话的兴趣和能力。

1.创新和实践“以说促说”模式

所谓“以说促说”,是指教师创新“说”的方式,引导和鼓励学生学说话、多说话。首先,注重课前预习。引导学生预习所学知识,找出所学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以学生课堂提问、教师解疑释惑等方式进行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能够有针对性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提高教学效果。其次,注重课堂朗读。组织学生听录音朗读和教师范读,引导学生在听中感受语气语调的变化,并通过语气语调的变化感悟课文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通过开展分角色朗读、换角色演讲等形式,把课文的思想感情转化为学生的口头语,能够使学生很好地积累表达规范的语言,体验规范语言的价值,进而建构起学习语言的目标。

2.创新和实践“以境促说”模式

所谓“以境促说”,是指创设说话情景,引导和鼓励学生想说、敢说,在说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利用实物、语言、电教等方式方法,积极创设说话情景,发展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如在讲授《小兔运南瓜》一课时,如把一只真正活泼可爱的小白兔呈现于学生面前,学生就会为之眼睛一亮,语言表达将更加形象、生动和逼真。又如,在讲授《该怎么办》一课时,如果教师手拿一封小明写来的信,告诉学生小明遇到的麻烦,学生会饶有兴趣地帮助小明想办法、出主意,而且在语言表达的过程中,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想像能力。

3.创新和实践“以做促说”模式

所谓“以做促说”,是指教师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实践,引导学生说出体会和感悟,这样能够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养成勤于学习、勤于思考的习惯。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精心设计和组织各种有趣的活动,如,组织瞎子击鼓、贴鼻子、画嘴巴等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引导学生把游戏的过程、结果及评价用语言表达出来;再如,组织钉扣子、打扫环境卫生等织劳动竞赛活动,引导学生说出劳动的过程、内容、结果和感受等,这些实践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了知识学习与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中提高了说话能力,在实践中深化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的掌握,而且促进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密切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三、创新载体,促进学生善于说话

载体是语言表达的依托,创设科学有效的载体,不仅能够激发学生想说、敢说的欲望,而且能够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小学低年级学生处于说话关键期,而说话是口语交际、写话的基础。但由于年龄、心理等方面的原因,低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尽管有说话愿望但说的句子大多不完整。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创设务实管用的载体,引导学生多看、多见、多听、多思、多说,不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1.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活动

课堂教学活动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主要载体。教师要选取素材适时开展口语交际活动,着力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和说话氛围。课堂教学活动要注重挖掘文本资源。小学低年级的教学文本图文并茂、色彩鲜艳,教师要根据学生具体形象思维较强的特点,利用插图(或挂图)的直观形象性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思维灵感和口语交际欲望,通过猜字谜、编儿歌等活动引导学生解读字词句,提高学生对字词句的理解和掌握。课堂教学活动要注重传授说话基本技巧。引导学生理解和把握语音、语调、语速的变化及其所达的含义,通过教师讲解领读、学生模仿等形式,提高学生具体运用能力。课堂教学活动要注重利用学生生活情景。教师要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情景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结合生活感知和生活经验开展语言表达活动,能够使学生语言表达具体而不空洞,真实而不做作,有趣而不呆板。课堂教学活动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围绕发挥和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作用,积极创新和实践诸如复述、概述、朗读、回答问题、情境对话、讲故事、抢答、讨论、表演等活动载体,鼓励和引导学生走上讲台、转换角度,勇于表达、善于表达。

2.积极开展课外教学活动

课外教学活动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语文课外活动可以弥补课堂教学之不足。因此,教师要千方百计给学生提供条件,把学生把日常生活交谈的愿望由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如,配合专门的说话训练课,科学安排听广播、看电视等课外活动,引导学生从中选择最新的消息向全班介绍,或者安排学生把自己听到的或看到的故事有头有尾地说给同学听等,都能够进一步拓展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提高学生由说到写的能力,可组织学生深入大自然之中,引导学生学习观察事物的方法和要领,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在活动中,要指导学生把握观察的顺序,如指导学生按按照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顺序观察静态事物,按照由起因到发展到高潮再到结果的顺序观察动态事件,按照外形到生活习性的顺序观察动物等,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说话和写话的条理性;要指导学生善于抓住事物的特点,如抓住小雨细无声、大雨似珠帘、暴雨倾盆而下的不同特征来说雨、写雨,能够使学生在说话、写作时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展开想像和联想,如由花想到像花一样的人、再联想到育花的人等,能够加深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强化学生语言表达的张力。

参考文献

[1] 连凤红.落实新概念培养学生说话能力.小学时代(教师),2011(7).

[2] 焦群.浅谈低年级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吉林教育,2009(12).

[3] 许成彻.到大自然中去“作文”.陕西教育,2009(12).

[4] 谢艳.培养学生说话能力之途径.山西教育,2005(5).

(责任编辑 任洪钺)

猜你喜欢
语言表达交际活动
情景交际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交际失败的认知语用阐释
家教语言表达的“八种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