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斌
一、从“XY”理论的产生来考察人的行为
“XY”理论从其产生的背景来看,主要是针对提高劳动效率而考察人的行为,从而以此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法,并由此产生了行为科学。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召开了一次有哲学家、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生物学家和社会学家等参加的跨学科的科学会议,讨论应用现代科学知识来研究人类行为的一般理论。会议给这门综合性的学科定名为“行为科学”。X理论主要有以下观点:人的本性是坏的,一般人都有好逸恶劳、尽可能逃避工作的特性,必须进行强制、监督、指挥、惩罚并进行威胁,才能使他们付出足够的努力去完成给定的工作目标。Y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人并不是懒惰,他们对工作的喜欢和憎恶决定于工作对他是一种满足还是一种惩罚,在正常情况下人愿意承担责任,人们都热衷于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创造性。X理论和Y理论本来的意义是研究怎样对被管理者实施激励的问题,也就是我们说的是惩罚还是奖励的问题。在教育引导方式上,是“严加看管”还是“循循善诱”的问题。其实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在现实中的表现就是采用“行政处罚”还是“思想教育”方式来达到目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行为是在意识的支配下发生的。现实中“思想”、“精神”、“观念”、“心理”等本质上都是同属于一个东西,只是各自所侧重的略有差别。一个人发生了某一行为,可以表达为“受什么思想的影响”,也可以表达为“在什么精神的指导下”,还可以表达为“受什么观念的约束”,当然,也可以表达为“在什么心理的作用下”等,本质上也都是在意识的支配下产生的。只是行为方式是可以看得见的,思想意识是看不见的。因此,这里就有一个“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问题。作为思想教育来看,通常都是发生了一类行为且比较普遍后才会去针对一类问题采取适当措施,由于行为对社会要求的目标有好的影响和不利影响,因而措施手段也就不一样。对不利于社会目标的行为模式,对其要进行约束甚至杜绝,对有利于社会目标的行为模式,一般都会大力提倡甚至推动其迅速发展。一旦某些个体发生了不符合社会目标的行为,通行的做法是加以制止,表现为迅速制定出一系列的行为规范来指导和约束人们的行为,这种做法本质上采取的是“堵”的方式,其特点是见效快,令行禁止,短时期内就可以将这类行为模式“规范”到“正常”的轨道上来,或者从此销声匿迹。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由于受到规范的约束,某些不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因此暂时得到了抑制,但不等于从根本上解决了问题。在现实社会中,个体行为模式的确存在着较大差异,有的甚至是完全相反的两个极端。正因为如此,我国也有“性恶”、“性善”的认识和看法。这种客观存在的行为模式的差异其背后究竟是什么因素在发挥作用,这就需要科学地去探究隐藏在行为背后的看不见的东西。
二、德育的根据——需要层次
行为科学认为,人的各种行为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而动机又产生于人们本身存在的各种需要。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就要确定自己行为的目标,人都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而行动的。这种从一定的需要出发,为达到某一目标而采取行动,进而实现需要的满足,而后又为满足新的需要产生新的行为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的激励过程。只有尚未得到满足的需要,才能对行为起激励作用。这就是在资本主义世界广泛流传的激励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根据动机理论,人从事任何活动,总是由于他有从事这一活动的愿望。愿望是人对他的需要的一种体验形式,它总是指向未来的能够满足他的需要的某种事物或行动。它既表现为想要追求某一事物或开始某一活动的意念,也表现为想要避开某一事物或停止某一活动的意念。在需要、动机、行为三方面,构成了一种因果式传递关系:需要—动机—行为。从前面提到的XY理论和“人性”理论来看,人的行为的消极被动或积极主动,性善还是性恶,都是由人们的动机决定的,而动机的形成,与人的需要这个内在因素和诱因大小的外在因素有密切关系。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学生的行为越来越表现得功利性,这本质上就是需要所导致的动机多方面的根本原因。因此,义务教育很难真正走上素质教育的健康轨道,关键就在于需要的差异性、动机的复杂性,从而行为表现出多样性。从义务教育看,学生围绕“高考指挥棒”转,是由于学生需要为自身在社会中的立足作打算,动机当然是通过考入全国最有名的大学来实现。与高考(中考)无关的知识课程,对付一下过关就行,没有必要花费太多精力。从这一点来讲,素质教育其实很难落实在实际教育过程中。从高等教育来看,就业以及优越的岗位是学生谋求的基本目标,也就是需要,通过优异成绩或是其他表现来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是他们的动机,争取入党、献血、参与各种社团活动则是为着就业所铺垫的一系列行为。从这里可以看到,同一需要的背后潜藏着完全不同的动机。动机与行为的关系可以表现为多方面:同一动机可以引起多种不同的行为,同一行为可出自不同的动机,一种行为可能为多种动机所推动,合理的动机可能引起不合理的甚至错误的行为,错误的动机有时被外表积极的行为所掩盖等。正因为如此,思想教育才表现得艰苦又细致,而不是公式化的说教所能解决问题的。
根据需要层次理论,学生的行为无论其是“好”的还是“坏”的,都有其背后的原因——需要。同时,学生也会因所接受教育(包括各种文化知识的传播)的内容与所处的环境而发生不同的行为。也就是说,了解学生行为背后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才有可能收到一定的实效。例如,学生不认真听课,是教学内容不适应(或不满足)学生的需要,还是教学环境不适应(或不满足)学生的需要?固然不可能使所有的学生都能按照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和选择学习环境(如班级、师生关系、座位等),但是,了解和重视学生的需要无疑给我们加强学生德育工作找到了心理上的依据。又如,在品德、学习等方面都较好的学生,对其进行的奖励,是否与当时该学生的心理愿望一致等,所采取的激励措施是否会收到真正的激励效果,也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
三、木桶原理中的“短边规则”
如果我们把上述理论应用于对学生的思想行为进行分析,我们就可以发现在学生中确实存在各种各样行为的人。尽管在我们的思想教育中已经认识或意识到了这一点,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也会因人而异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然而有时候收效甚微甚至根本无效,原因就在于我们采用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在组合(或配合)上欠妥当,不能发挥这些方法的实际作用。这如管理学里的“短边规则”一样:一只木桶究竟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构成木桶的所有组件,而取决于构成这只木桶的最短一块木板。“短边规则”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过程中,虽然我们采用了一系列的组合方法对学生加强引导疏通,但如果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一手硬,一手软”的情况,德育的效果就只能由多种方法中执行得最差的一种所决定。例如,学校、社会、家庭三者中,作为一种教育组合的方式,只要其中有一方不得力,都可能导致整个的教育工作失效。如一位学生与老师发生矛盾并骂了老师,学校的本意是希望家庭能与学校配合起来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但家长对孩子的言行未引起高度重视,而在夫妻的对话中流露出“骂老师算什么,‘文化大革命中我们还打老师”的语言。第二天,孩子到校,与第一天的态度判若两人(当然,此学生之所以骂老师,与老师在课堂上揭了此学生的“隐私”有关,即尊重的需要),把学校进行的教育所取得的初步成果全部推翻。
上述提到的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中,是有效实施品德教育的“木桶”的板块,由于三者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冲突,因此,怎样解决这种冲突是有效实现德育目标的关键环节。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实现三者的板块组合的一致性。第一,承认学生个体需要的特殊性,这就是动机的差异性。由于学生自身的家庭条件与所处的社会条件不同,其动机表现也就不同。一个需要改变自身社会地位的学生可能会尽最大努力去完成目前所承担的学习任务,而一个只需要具备一定程度知识的学生就只会以最小的努力去达到预期的目标。第二,淡化个体目标与社会目标的一致性。就现实而言,社会各类教育机构决定了学生可能进行的选择,不管是义务教育还是高等教育,往往学生都是被动适应的,在现有的范围内进行选择。学业结束之后的行为也是社会现实条件所决定的,在走入社会发挥自身作用的同时,也就与社会需要结合在一起了,因此,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进行选择,本身并不违背社会理想的要求。第三,对于学生行为与学校教育目标和社会目标的不一致,需要认真去寻求背后的原因,也即动机。把隐藏的动机找出来,有针对性地进行循循善诱的思想引导,并在可能的情况下满足学生的“需要”,学生的思想认识才有可能得到有效解决。在这一点上,需要我们的德育部门和组织机构做一些认真细致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美]麦格雷戈.企业的人性面.韩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 周三多,等.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三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3] 陈亦权.彼得与“木桶理论”.理财,2010(1).
(责任编辑 张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