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视频公开课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2013-03-24 06:37钟小彬
电子测试 2013年5期
关键词:精品课程公开课许可

钟小彬

(华南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641)

1 中国视频公开课的发展背景

中国视频公开课虽然是去年首次面向社会公众公开亮相,实际上是开放教育资源(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 OER)运动在中国不断发展的结果。中国视频公开课是全球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一部分,是中国开放教育资源建设在继国家精品课程资源建设之后的又一重大发展成果。2001 年4 月, 麻省理工学院正式启动了著名的“开放课件”项目( Open CourseWare Project,简称OCW项目) , 宣布将学校的课程教学材料通过互联网向全球免费开放, 揭开了“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序幕2。随后,西方各著名大学也陆续跟进,推出了各自的免费网上课程资源。这类开放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网络课件、授课录像等内容。由于开放课程资源的建设没有固定标准,部分课程资料较系统,包括文本资料和视频资料等,一些课程只有教学大纲、习题等部分文本资料。我国教育部也于2003年启动了国家精品课程项目建设。从2003年到2010年期间,教育部共评选出国家级精品课程3862门,共有746所高校的课程获评国家精品课程。由于精品课程的国家级、省级、校级的三层架构设计,我国大部分高校启动了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在国家级精品课程评审的同时,形成了数万门的省级、校级精品课程。为了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根据《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十二五”期间,教育部、财政部实施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将立项建设100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不同于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中国视频公开课项目只是公开课程资源中最核心的内容—课程录像,是“国家精品开放课程”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课程资源来源范围更窄,要求更高,主要来自“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以及少数有鲜明学科特色优势的高校。换句话说,中国视频公开课资源是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的精华版。

2 中国视频公开课的发展现状

中国高等教育体制不同于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制度,因此中国视频公开课走了一条与欧美等国家的大学公开课的发展道路。中国视频公开课建设的理念与国际上开放教育理念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免费享用更多,更优质的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平等。然而,中国大学与欧美等国家大学公开课在实践方式上有着比较大的差异。中国视频公开课上线半年至今共推出了43门课程,主要来自于28所不同的“985工程”高校。按照教育部相关部门的规划,2012将建设35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课程主要来自“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在2015年达成建设1000门视频公开课的目标。由于中国视频公开课开课发展时间比较短,现有的视频公开课总数相对还是比较少的,但是设定的发展目标数量还是比较大。美国著名大学的视频公开课发展至今十年左右,拥有完整课程视频的公开课数量也不是很多。以与中国视频公开课合作门户网站“网易”上的美国著名大学公开课为例,麻省理工学院有28门,耶鲁大学31门,斯坦福大学31门,哈佛大学8门。通过比较数量的发展趋势上,中国大学在发展速度上是比较快的。这主要是不同的建设模式的表现。国外的网络公开课由大学自觉开发并推出,旨在巩固并提升大学的品牌,而我国大学视频公开课的发展主要是是政府在推动的,更多地是表现为一种行政行为,由政府部门出资建设和发展的。由政府推动非大学自发建设的模式在发展规模和速度上有一定优势。

中国视频公开课资源在课程内容的建设上也体现了自有的特点。由于中国视频公开课来自多所不同类型综合型大学和专门型大学,其课程内容的覆盖面比较广,目前覆盖了自然科学和人文与社会科学的多个学科。随着课程的不断增加,课程内容的覆盖面也在不断增加。同时,由于中国视频公开课大多数是基于中国大学的真实课堂拍摄的,视频公开课也呈现了知识传授的系统化和专业化的特点。

版权问题是开放教育资源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课程属于著作作品,受版权法保护, 如果作者不许可作品使用, 那么开放教育资源的开放目标(自由使用、修改、重用) 就无法实现。为了促进资源的开放共享,开放教育资源一般都会采取一定的共享许可协议4。中国视频公开课资源的共享许可协议跟美国著名大学的共享许可协议也存在着一定不同。美国著名大学的视频课资源共享许可协议比较宽松,一般只要遵循一定条件,使用者即可自由使用、传播、或对资源进行再创作。以麻省理工大学的开放教育资源的条款为例,使用者只要表明作品署名,用于非商业用途并以相同方式共享,就能够自由复制、传播或对作品进行再创作。中国视频公开的共享许可协议开放性相对较低。根据“爱课程”网的声明,“爱课程”网是中国视频公开课的官方唯一网站,其相关版权由高等教育出版社独立拥有或与相关内容提供者共同拥有,“未经高等教育出版社书面许可,对于高等教育出版社拥有版权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或单位不得以复制、镜像或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5。目前被正式授权传播“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的单位只有央视国际网络有限公司和网易公司两家单位。高等教育出版社的这一知识产权声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的大规模传播和影响力的进一步提升。

3 视频公开课建设的主要问题

3.1 发展模式问题

目前我国大学视频公开课的发展模式是以高等学校和教师自愿申报,资源共享为原则,由高等学校向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推荐一定数量的制作完成的视频公开课或选题参加遴选,并由高等教育司组织专家对制作完成的视频公开课或选题参照一定的标准来进行遴选。入选的视频公开课获得由政府颁发的荣誉称号和政府财政补贴。由于目前中国视频公开课的发展主要由政府推动,更大程度上是属于一种行政行为,在执行政策时可能会流于形式,沦为面子工程。另外,由于中国视频公开课的很大的资金来源来自于教育部和财政部的专项资金,资金来源具有阶段性的特点,无法保证建设资金长期持续供给,并不利于我国大学视频公开课的可持续发展。相比较而言,欧美著名大学的是各个院校自发组织的模式更加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3.2 课程内容质量问题

虽然我国大学视频公开课涵盖了多个学科,学科覆盖面广,但是在课程质量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不少用户普遍反映,相比于欧美的大学视频公开课,国内的视频公开课整体的授课过于严肃,课堂氛围不够活泼。另外,部分全国高校现代远程教育协作组副秘书长李德芳也指出,与欧美知名高校的网络公开课相比,我们的课程过分注重系统的学科知识,与时代、社会和技术、科技理念发展的衔接还很不够,而国外名校则更注重学术前沿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它是中国教育改革课程体系建设中的深层次问题。

3.3 版权问题

版权问题也是目前我国视频公开课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需要获得高等教育出版社书面许可,使用者或者相关组织才能传播其版权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公开课资源的进一步传播,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开放教育资源的开放目标的实现。目前被授权传播中国视频公开课的网站平台只有两家央视国际和网易两家,而采取了更开放授权的美国大学视频公开课则被大量网址平台传播,国内较大的网站传播平台则有腾讯、新浪、搜狐、网易、央视国际、优酷网以及土豆网等。因此,单从传播渠道这一项来看,中国视频公开课的曝光率和传播的覆盖面是跟美国著名大学的存在着一定差距。另一方面,由于高等教育出版社的版权保护政策,用户是无法下载其课程的,只能在网上在线观看,而国外视频则可以自由下载。无法下载的直接影响是限制了用户的移动学习,因为用户如果通过智能手机在线观看是要消耗大量的移动网络费用的。以联通用户3G为例,截止于2011年10月,联通3G用户人均流量为300m,是其2G用户的20倍。时长为1小时的MP4版的课程视频需耗费流量约100m左右,这意味着3节课的移动网络视频就要耗掉用户一个月的流量费用,因此用户利用移动网络来学习中国视频公开课的学习成本是非常高的。值得注意的是,iPhone用户户均流量高出其他3G用户的2倍以上,3G版iPad用户户均流量近1G,这反映了高端手机用户在流量费用的支持更高,移动学习的支付能力更高。这样一来,高收入人群在使用移动设备学习中国视频公开课进行移动学习更具优势。这与开放教育资源让人们平等地免费地享用教育资源的理念是有所偏离的。另外,中国视频公开课在共享许可协议的设计,也限制了用户利用中国视频公开课进行再创作,限制了人们对该资源的二次创新以及二次传播,不利于开放教育资源的进一步发展。

3.4 对策与建议

结合对中国视频公开课的发展现状的分析,针对其目前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现对中国视频公开课资源建设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3.4.1 逐渐转变资源建设模式

目前我国以政府主导推动,以高校为参与主体的资源建设模式,从短期来来看,在组织和管理上是有优势,能在短期内产出较大成果。然而,开放教育资源建设是细水长流的工作,是需要长期持续投入的,需要有相应的制度保障。目前政府主导的模式从长期来看存在着一定的政策风险,当政策改变,建设开放教育资源的资源则有可能无法持续供应,开放教育资源建设难以保持可持续的发展。建议我国政府转变发展模式,将目前政府主导模式向各个院校自主开发建设的模式逐步转型,使得视频公开课的资源投入长期化和常规化,促进中国视频公开课的可持续发展。这需要政府在政策制定以及高校的绩效评估上进行研究,并作出相应的改变。

3.4.2 丰富课程内容,提高课程质量

目前中国视频公开课的课程门数相对较少,5年建设1000门的目标值得肯定。然而,相对庞大的公众需求,视频公开课还是需要持续投入,不断增加课程数量和提高覆盖面,进一步满足公众的学习需求。另一方面,我国高校需要改变教育理念,在课堂教授上采取更加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提高课程教授的质量,促进中国视频公开课总体质量的提高,促进我国高等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提高公众的学习高校公开课的积极性和效果。

3.4.3 采取更开放的共享许可协议

与国外开教育资源的共享许可协议相比,目前我国视频公开课采取的共享许可协议的开放程度相对较低,不利于开放目标的实现。建议我国视频公开课的产权拥有者借鉴国外相关机构的共享许可协议,如麻省理工大学、斯坦福大学等,进一步开放共享许可的协议,让视频公开课在更多的渠道流通,方便学习者在多元化的渠道使用教育资源,便利学习者,促进开放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同时,采取更开放的版权许可,允许使用者对视频公开课进行再创作并以相同方式共享再创作资源,促进开放教育资源的进一步发展。

[1]赵国栋,黄永中,张捷.西方大学“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 ,2007,(9):35-40.

[2]国家精品课程资源中心.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EB/OL].[2012-02-20].http://www.jingpinke.com/about/jinppinke.

[3]余平,祝智庭.开放教育资源的版权与访问许可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9,15 (16):24-47.

[4]高等教育出版社.爱课程网产权声明[EB/OL].[2012-02-20]http://www.icourses.edu.cn/chanquan.

猜你喜欢
精品课程公开课许可
版权许可声明
版权许可声明
版权许可声明
本期作者介绍
一节公开课的诞生记
第一次公开课
中职学校“汽车空调”精品课程建设实践探索
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认识与思考
浅谈“说课”与“公开课”的异同
“一网打尽”还是“循序渐进”——由公开课《水调歌头》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