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译者的主体性

2013-03-23 12:28魏清巍
关键词:译作能动性译者

魏清巍

(辽宁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一、引 言

在汉语中,“翻译”一词,既可以指翻译活动本身,也可以指翻译作品,还可以指从事翻译活动和实现翻译作品的人,即译者。翻译活动在本质上是以符号转换为手段、意义再生为任务的一项跨文化的交际活动[1]。而译者作为此项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其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交际效果。传统的翻译观认为译者对原作及作者的“欲言”亦步亦趋,身份等同于“仆人”。但翻译研究领域内“文化转向”和“伦理转向”的出现,为翻译理论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开拓了翻译研究的新空间,将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研究提上了日程。

译者,作为翻译活动的主体,是协调作者与读者、源语和译入语的中间环节,在翻译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任务在于通过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使源语文本进入目的语文化中。译者的主体性地位体现在翻译过程的各个环节中,从文本的选择,到翻译策略的选择、翻译方法的选择等诸多方面,译者都有主观能动的选择自由。然而,任何一位译者又都必然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如译者所处的时代、政治语境、主流意识、文化语境、文学传统、经济条件,以及出发语和目的语两种语言的特点等,都会使译者主体性具有受动性的特征。

译者的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原作的独立性前提下,为完成翻译目的、实现跨文化交际而在翻译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出翻译主体的艺术人格自觉和审美创造力。

二、译者的翻译主体身份

综观中西方翻译史,传统翻译观将译者的身份界定为极其卑微的“舌人”、“仆人”。这一身份界定不仅被读者接受和认同,也对译者本人的翻译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译者应亦步亦趋、循规蹈矩,以“忠实”与“客观”为立足点,为译入语读者服务。韦努蒂甚至提出了译者的“隐形”论,指出译者应隐去自身的个性,不在翻译作品中留下痕迹,从而为译入语读者提供“透明”的译文。然而,当读者的审美意识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使得其提出对原作不同程度、不同维度的认知要求时,译者的“仆人”身份显然无法对这一要求予以满足:一仆侍一主的忠实剥夺了其个人主观意识的萌动,多仆侍一主的结果理论上也应该大体一致。但是,种种翻译实践和多种版本翻译作品存在的事实颠覆了译者的“仆人”形象,并证明了其作为翻译主体的积极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原作者—原作—译者—译作—读者”这种动态的相互关系中,与翻译活动相关的各个要素都被视为积极活跃的因素,译者居于枢纽地位,负责协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而协调关系的中间人,必须具备积极、主动等基本品质,在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力求保持客观。译者的翻译主体身份在此关系中凸显出来。

身为中间人,译者需要面对作者和读者,面对有差异的语言、有差异的表达方式、有差异的文化背景等诸多因素,差异的存在构成了译者对原作与读者保持忠实与客观的局限。所谓差异,就是“没有激化的矛盾”。承认世界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就是承认它们之间尚未激化的矛盾。在有差异的两种文化之间生存,不是使矛盾激化,而是使其和谐共存,对于译者而言,一方面是其本能,另一方面,也是其主观能动。矛盾的挑战激活了译者的主体意识,同时也唤醒了其生存的本能。金圣华在《认识翻译真面目》中说:“译者在早期虽有‘舌人’之称,却不能毫无主见,缺乏判断:译者虽担当中介的任务,却不是卑微低下、依附主人的次等角色。翻译如做人,不能放弃立场,随波逐流;也不能毫无原则,迎风飘荡。因此,翻译的过程就是得与失的量度,过与不足的平衡。译者必须凭藉自己的学养、经验,在取舍中做出选择。”[2]可见,译者选择翻译立场,坚持翻译原则,会对翻译产生深刻的影响。翻译中的理解、阐释、表达,每一个过程都打上了译者的个人烙印。

法国翻译学家安托万·贝尔曼在其著作《翻译批评论:约翰·唐》中指出:“没有翻译立场的译者是不存在的,有多少译者,就有多少翻译立场。”[3]译者因其翻译目的不同、人生阅历有别、知识结构各异,必然具有不同的翻译立场和翻译原则,对同一原作的理解也不尽相同。理解的不同又必然导致了重新表达的差异,同一部原作,经过多位译者的理解、阐释、表达,会出现多个风格各异甚至内容有所不同的译作。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为同时实现对原作的忠实和对读者的尊重,必须选择正确的翻译立场,采取恰当的翻译策略,运用合适的翻译方法。当译者作出这一切选择时,其积极的翻译主体身份与地位就充分体现出来。

三、译者主体性的彰显

翻译研究的文化视角使传统翻译观下许多不被重视的问题得到重新探讨和思索,而翻译的伦理转向则进一步使居于源语与译入语之间的译者从幕后走向台前。尤其是文学翻译,无论是文本选择,还是译者的翻译立场,抑或是译者的翻译策略、翻译方法等,都会受到译入语环境中意识形态、文化背景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翻译中的“自由”、“创造性叛逆”,甚至“改写”等现象,也是译者为了使译作适应译入语文化而采取的态度和方法。

已然在一种语言文化背景下具有生命力的原作,等待着通过译者的语言转换行为得以在另一种文化中再生;尚未知悉原作或无法读懂原作的读者,期待着译者的语言转换行为带来异域文化的新生命。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必然将自身对于原作的认知、对于翻译的理解融入到翻译实践中。译者理解原文,剥去原文的语言外壳,再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其所理解的内容,每一个步骤都与其他步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处理这一层层的关系过程中,译者跨越语言与文化的局限,尽可能缩小两种文化之间差距所产生的障碍,使得读者准确理解原作的内容与思想,并因而使原作在译入语文化中得以再生,很多时候都需要克制自己,很多时候又必须在取舍中积极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无论是积极的能动性还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受动性,皆是因为译者是整个翻译过程中积极的中间要素,是最为活跃的翻译主体。

从解释学的角度考察,译者对原文本理解的过程就是译者的视阈和原文本的视阈不断融合的过程。译者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走出自身的视阈,才能达到这种融合。同时,译者的翻译行为又必然受到其所处时代的限制,译者的主体性又表现为受动性。而从目的论角度出发,任何翻译行为都可以理解为以译者的各种目的为指导的实践活动。译者调动各种能力,选择不同的翻译立场,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力求达到对原作、原作者及读者的最大尊重。

四、译者主体性的表现

译者主体性是能动性、受动性及为我性三个特征的辩证统一,在翻译目的、翻译过程、译者的译入语文化意识、译作与原作关系中得到充分体现。

1.翻译目的中的译者主体性

不同的译者所处环境不同,其翻译的目的也多种多样。有的译者出于谋生的需求从事翻译活动,有的译者则仅从个人爱好出发,将翻译活动作为愉悦心情的活动。以前者为例,将翻译作为谋生手段的译者,通常选择易于理解、难度小的文本进行翻译,以求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最大量的译文。但此目的通常会衍生相关的译文质量问题,因而对原作的“忠实”问题、对客户或者译入语读者的期待与需求的尊重问题也伴随而生。译者有选择文本和翻译方法的自由,但常常又无法避免难保译文质量的尴尬。乱译、漏译、拼凑、剽窃等诸多现象,使得译者的自由与自由限度问题、译者的权利与义务问题成为翻译领域内值得翻译实践者与翻译理论家们深思的问题。译者的能动性与受动性在此类目的译者的翻译实践中,受到道德层次的评价。

2.翻译过程中的译者主体性

译者作为一个特殊的读者,其自身的语言能力、知识结构、生活阅历等诸多因素,决定了译文的质量。译者在阅读、理解和阐释的过程中,除了要完全掌握源语言和译入语两种语言之外,还要有其他方面的投入。傅雷提出的译者“敏感之心灵、热烈之同情、适当之鉴赏能力、恰当之社会经验、充分之常识”等,便是语言层面之外的东西。海德格尔认为,任何阐释者都会嵌入到阐释客体中去,成为阐释客体的一部分。译者只能运用自己的各方面知识阐释原文,这是一个主观的阐释过程。对同一个文本,不同译者因其经验、价值观、思维方式以及生活环境等差异而会有不同的理解,从而会有不同的阐释。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发挥其主体性,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和方法来传达原文的信息和风格。

3.译者的译入语文化意识中的译者主体性

译者的能动性在受动性的制约下,使得译者将译入语的文化语境和译文的受众对象作为考量其翻译活动和翻译作品的一个重要因素。译入语的文化意识和读者意识是译者主体性的一个重要表现。在译入语文化语境中,同一部作品有不同的读者群,而不同的读者群对译文的审美需求和期望各不相同。译者为了使译作在译入语文化语境中得到读者的认同或发挥交际目的,必然会在翻译过程中时刻考虑到其潜在读者的期望与审美取向,从而决定采取何种翻译策略和具体的翻译方法来达到这一目的。

4.译作与原作关系中的译者主体性

当原作进入译入语时,除了在语言上已经从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之外,作品本身也因为译者的介入而具有译入语文化的痕迹。译者赋予了原作新的生命形式,即译作。译作具有独立的审美品格和译入语文化特征,通过其独立的生命形式与原作构成互文关系,而不是简单的从属关系。诸多源语作品在译入语环境中生命力颇为旺盛,广为流传,充分说明了译者的创造性,正是译者主体性在译作与原作关系中的直接体现。

五、结 语

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其从事的翻译活动的特殊性在于:译者所面对的作者与读者也是翻译活动的参与者,是与译者共同实现翻译活动的主体之一。但毋庸置疑,译者是这个过程中最积极最活跃的主体。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以尊重其他翻译主体为前提:尊重原作与原作者,尽可能真实地再现作者的“欲言”;尊重读者,让读者尽可能接近作者的“欲言”,通过译作对原作达到最大限度的认知,并使原作的生命力在译入语文化中得到延续。

[1]许 钧.翻译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2]金圣华.认识翻译真面目[M].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2:15.

[3]BERMAN A.Pour une critique des traductions:John Donne[M].Paris:Gallimard,1995:75.

猜你喜欢
译作能动性译者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what用法大搜索
调动主观能动性,提高写作水平
关于译介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创新问题的思考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SOME汉译初探
英语中“吃”的表达方法
从翻译的不确定性看译者主体性
比较主观能动性、意识能动性、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