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庆兰
(广西梧州市藤县人民医院 广西 梧州 543300)
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这是在医学上一种比较常见的脑血管类疾病。这种疾病的临床特点为:病情重,起病急,病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对于脑部大量出现的患者在进行紧急救治过程中的,一般是采用开颅手术或者颅内血肿微创清除的方法。但是,对于少量出血的患者,运用内科保守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效果是比较不错的。接下来,笔者收集了2010年3月到2011年12月来我院进行高血压脑出血内科保守治疗的70例患者,(男性44人,女性26人),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对高血压脑出血内科保守治疗的患者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为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
1.1 临床资料:收集了2010年3月到2011年12月来我院进行高血压脑出血内科保守治疗的70例患者,男性44人,女性26人,年龄在45岁到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3岁。17例患者出血量低于5ml,18例患者出血量低于10ml,23例患者出血量低于20ml,12例患者出血量低于30ml。
1.2 方法:入院之后,对70例患者立刻给予吸氧,然后稳定和控制血压。药物治疗:0.9%的生理盐水100ml、30mg依达拉奉,静脉滴注,一天两次。必要时可以使用脱水剂,20%的甘醇露。出血量低于10ml的患者,q8h或者q12h,静脉滴注3天至5天。出血量超过10ml的患者,q6h或者q8h,静脉滴注7天至15天。要注意肾功能不全者,严禁使用甘醇露,需用甘油果糖。CSS评分超过85%,则为基本治愈,CSS评分结果在60%到85%之间,则为有效;CSS评分结果在50%到60%之间,则为有效;CSS评分结果低于30%,则为无效。
本文研究的70例患者的住院天数在6天到48天之间,平均是28.7天。其中,24例患者基本治愈,达到34.28%,34例患者显效,达到48.57%,8例患者有效,达到11.42%,4例患者无效,达到5.7%,总有效率已经达到了94.3%。详细情况见表1:
表1
根据本文的研究情况显示,在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出血量比较少的情况下,采用保守治疗的方法是比较有效的,治愈率也非常高。所以说,在少量的脑出血时,通常会进行内科保守治疗的方法,一般来说,在出血量或者单个血肿体积在30ml之内的是少量出血。在急性脑血管病方面,“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很常见的临床病症[3],随着人们的过渡体力和脑力劳动,不合理的饮食习惯,生活压力大等等,导致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人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长期性的血压高,会引起脑体小动脉产生病变,主要表现在小动脉的血管上出现玻璃样或纤维样变性以及局灶性出血,进一步的知识血管壁细胞的坏死或者缺血,在降低了血管壁强度的同时,大声了局限性的血管扩张,甚至形成小型的动脉瘤[2]。在这样的病变的基础上,再加上人们的过渡体力和脑力劳动,不合理的饮食习惯,生活压力大,就很容易导致血压升高,脑血管出血加剧[4]。
内科治疗的方式,就是及时的对患者吸氧,积极的采取多种措施稳定和控制血压,防治多种并发症和水电解质紊乱。与此同时,进行药物治疗的方法,给予脑细胞充足的营养保护剂,镇静剂,止痛剂,止血剂以及适量的脱水剂。甘露醇的应用,是有效治疗脑水肿的关键环节,主要工作原理是通过“渗透性脱水”的方式,降低颅内压,进一步的降低脑组织系统的含水量,积极的通过脑脊液分泌的再吸收和一致,减少脑积液的容量,与此同时,还可以有效的改善脑组织中红细胞的运转氧水平。
在综合护理的过程中,还要对患者进行积极的疏导和安慰,解释呕吐、头痛等相关症状的原因。缓解患者紧张的情绪,有效的避免因为心理因素导致的病人颅内压升高,引起的病情加重。在药物治疗的过程中,要加强对血压的检测和不良反应的观察,一定要保持血压的稳定和平衡,不易进行过快的降血压,一天之内降血压不要大于30mmhg,否则会引发脑灌注的损伤。严密观察患者的呼吸,恶心,瞳孔大小等相关症状,及时发现危险信号,并立刻向医生报告。
[1]陈建华,高血压脑出血立体定向手术与内科保守治疗预后对比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20-22
[2]梁辉,陈海峰,万广伟,高血压脑出血的微创穿刺治疗与内科治疗对比[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9,(24):12-12
[3]薛维,张书琼,软通道微创术与内科保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比较[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200-1201
[4]邓天国,重症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技术与内科保守治疗的临床对照分析[J].中国现代临床医学,2009,(9):17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