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高校统战工作信息网络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2013-03-22 23:50:59陈学平高晓齐
大连大学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鞍山网络化时期

陈学平,高晓齐

(1.鞍山师范学院 附属卫生学校,辽宁 鞍山 114005;2.鞍山师范学院 党委工作部,辽宁 鞍山 114005)

推进高校统战工作信息网络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陈学平1,高晓齐2

(1.鞍山师范学院 附属卫生学校,辽宁 鞍山 114005;2.鞍山师范学院 党委工作部,辽宁 鞍山 114005)

高校内部使用网络为高校统战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这种平台具有十分强大的沟通交流和宣传教育以及收集民意的功能。但是统战工作信息网络化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如高校统战工作信息化缺乏统一的管理与规划;信息化的参与度较低;信息网络化的人才建设严重滞后,等等。作为推进新时期高校网络统战工作的对策和措施,必须加强网络政治参与的机制建设,同时还要加强高校网络议程设置功能,正确引导网络统战工作。

统战工作;高校;信息网络化

高校是我国统战工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领域,承担着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双层重担,也是先进文化和为各个民主党派输送干部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基地,做好高校的统战工作,顺应新时期的统战要求,对于社会稳定,和谐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中央统战部副部长朱维群同志指出“自2007年第一次全国统战系统信息化工作会议召开以来,...中央和地方均开展了符合自身特点的信息化研发与应用工作,互联网网站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一系列涉统战网站已经成为统战宣传工作的重要阵地;业务应用迈出新步伐,各单位根据自身需求开发相应的业务系统软件,并不同程度开展统战工作信息资料库的利用;强化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稳步推进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1]在当代社会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都与网络密不可分,因此我们在对高校进行统战工作的过程中也要充分利用信息网络化。而具体如何进行?

一、做好高校统战工作信息网络化的意义

(一)网络是高校新时期进行信息沟通、宣传教育和搜集民意的重要途径

统一战线是一种政治联盟,这种联盟是由不同党派、民族、宗教信仰和不同阶层、团体的人组成,这个联盟的主要任务就是争取民心和凝聚力量。高校统战工作要通过广泛团结,争取人心、凝聚力量,整合分散无组织状态的各种政治力量,把各种政治诉求引导到共同政治基础上[2]。因为该联盟的成分比较复杂,因此在做统战工作的时候也会碰见各种各样的问题。在新的时期高校内部使用网络为高校统战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这种平台具有十分强大的沟通交流和宣传教育以及收集民意的功能。事实证明,在过去的几年里,网络在传达各种消息和民意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我们应该充分重视网络在信息沟通、宣传教育和搜集民意方面的优势,充分利用好网络的正面宣传功能为高校内搭建丰富的交流和宣传渠道。

(二)网络在新时期为高校统战工作提供政治参与的广阔平台

发达的网络为高校内部员工提供了平等交流沟通和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机遇,借助于网络,新时期高校的统战工作更能发挥其平等交流的优势,这就为高校内部的统战工作开创了崭新的局面,网络时代,网民和公民都具有可以和国家主要领导人进行直接对话交流的优势,这样就能够确保统战工作能够真正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目的。网络的广泛运用,广开了全国各界人士参与国家政治的渠道,丰富了社情民意的信息来源,在新时期为国家稳定、民族团结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网络在新时期是高校统战工作信息公开的重要平台

网络具有许多传播信息的优点,例如:网络的信息具有平等性、交互性、即时性以及海量性,等等[3]。这种高速高效的传播方式为高校广泛开展统战工作提供了一个丰富的和全面的信息供给平台,为新时期的高校统战工作信息公开提供了重要的渠道,为新时期高校统战工作的信息传播提供了更有效的载体和反馈平台。做好高校统战工作的信息公开工作,能够保障高校内部人员的公民知情权,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必要的信息,这就能够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为建立反腐倡廉的长效机制提供保障。政治事务公开化和透明化能够使得政府官员经常处于公众的监督之下,通过网络提供揭发事实提供线索和形成舆论压力,这就能够为一些官员的行踪提供限制作用。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在网络的优势条件下能够将群众想要了解和希望被告知的信息快速传达,这就为高校网络作为统战工作信息公开平台的地位得到很好的巩固。

二、新时期高校统战工作信息化的优势

(一)多维度的宣传手段与传播的互动性

网络传播使用的超文本格式和多媒体文件,可以使作为信息载体的文字、图像和声音在网络中任意整合,信息的传播和接受可以通过多渠道的进行,大大增强了网络宣传的实效性。此外,网络传播通常具有双向沟通的特性。电子邮件和论坛都能够满足充分沟通的要求,可以打破传播受众与传播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壁垒,满足沟通的时效性要求。通过信息化和网络化,传统的金字塔型信息散布模型与点对点的传播模式都可将被更加平面化,更加广域的交流方式所取代,这可以帮助统战工作者更深入,更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

(二)更低廉的宣传成本与更广阔的传播范围

相对于报纸、广播以及电视等传统的宣传渠道来说,网络宣传品制作周期更短,投放更便捷,调整更容易。网络宣传免去了印刷、投递等程序,宣传品可以供用户主动检索,重复观看。宣传过程也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只要具备上网条件,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接受信息。传统的统战工作方式,往往依靠讲座,座谈,会议等形式,对时间和地点的要求很高,宣传工作的信息化与网络化既可以为统战工作节约成本,也为统战工作开辟了新的宣传渠道。

(三)数据统计的便利与有效

网络技术与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为网络传播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媒介资源,同时,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信息的搜集,处理和反馈提供了空前便利的条件。依靠传统宣传手段,通过对收视率、发行量进行统计来计算受众数量的方法并不精确,也难以对受众的接受程度做有效衡量,很难对传播的深度与广度做出正确判断。网络化的统计机制,能够对信息发布情况做有效监控,通过浏览量,点击率等指标,可以直观的统计宣传的受众数量,通过评论与回复,则可以实时掌握受众的反馈信息,了解受众对于信息的理解程度。

三、统战工作信息网络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高校统战工作信息化缺乏统一的管理与规划

网络平台对于高校统战工作的重要性已经尽人皆知。利用网络传播快,受众广的优势发布统战工作的政策、新闻已经是大多数高校统战工作中一项必要的业务。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很多高校的统战工作往往流于表面,网页或栏目更新不足,有些网站设计缺乏美感和吸引力。此外,由于统战与宣传等部门往往共用网页,导致其他部门的业务宣传挤占统战工作的宣传版面。总之,统战工作信的息化与网络化较普遍的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创新不足,网络平台的研究开发也存在缺陷。

(二)高校统战工作信息化的参与度较低

民主公开是我党统战工作的传统,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党统战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的有力武器。网络信息化时代,民主参与的直接性与有效性早已成为是衡量政治工作的重要标杆。相对而言,高校统战工作的信息平台往往存在互动不足的缺陷,对于宣传受众的反馈不够重视,提供的留言与讨论功能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反馈信息的搜集,分析,回应缺乏统一的标准,随意性较强,通过网络实现的民主监督与参与的程度较低。

(三)高校统战信息网络化人才建设严重滞后

统战工作信息化对于人才的要求较高。一方面,统战工作本身需要政治过硬,业务熟练,经验丰富;另一方面,网络化信息化又对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于人才能力的复合需求,使得人才成了推进高校统战信息网络化发展的重中之重,同时人才培养也成为了限制高校统战工作信息网络化发展的瓶颈。

四、推进新时期高校网络统战工作的对策和措施

(一)加强新时期高校网络议程设置功能,正确引导网络统战工作

议程设置功能,是指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和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这些新闻和信息对人们对世界大事的判断具有重大的影响,在高校内加强新时期的网络议程设置功能正确引导网络统战工作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对高校内网络的权威性要进行增强。其次,要对网络的统战把关功能进行一定的强化,对于把关人要提出严格的要求,要避免把关人对信息进行弄虚作假和歪曲事实的情况发生。再次,要一方面强化道德建设,一方面强化法制建设,让道德假设和法律建设能够同时为高校的网络统战工作提供监管的法律依据,从而使得高校网络统战工作更加规范合理。

(二)加强高校新时期网络政治参与的机制建设

网络参政是一种新的参政模式,该模式还存在一定的不足,该模式的实现、操作办法和监管措施还不太规范和成熟,所以在高校内部加强新时期的网络参政机制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要把网络的司法权威树立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使网络统战工作的开展更为规范。其次,要将网络参政平台构建成一个平衡平等的诉求表达平台,通过网络渠道提高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的话语权。在构建了网络参政平台后,应该高度重视群众网络政治参与工作的开展,注意搜集宣传反馈信息,提高应对和引导能力,对群众政治参与进行规范和指导,创造平等开放的网络舆论环境,为网络统战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网络政治环境。

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将“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提出,要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确立了新时期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方向。因此高校要想尽一切办法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具有较高的社会主义觉悟和较高的文化素质的高素质人才。加强高校的统战工作面对互联网带来的新机遇与新挑战,高校统战必须与时俱进,加快信息化网络化建设,摸索新时期高校统战工作的管理与服务新模式,为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统战工作根本任务作出新的贡献。

[1]全国统战系统信息化工作会议在京举行[C/OL]. http://www.zytzb.org.cn/publicfles/business/htmlfles/ tzb2010/tzyw/201205/725771.html.

[2]李景源.统一战线基础理论研究[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2:276.

[3]李文芳,孟祥晰.网络条件下高校统战宣传工作的特征和内容[J].唐山学院学报,2007(5).

Refections on Developing Information Network of the United Front Work in Universities

CHEN Xue-ping1,GAO Xiao-qi2
(1.Medical School Afliated to Anshan Normal College Anshan 114005,China;2.the Department of Party Work,Anshan Normal College,Anshan 114005,Liaoning,China)

The internal network of a university provides a good platform for its united front work,which has very powerful functions for communication,publicity and solicitation of public opinions.However,there are problems that can not be ignored,for example,weak unifed network management and planning,narrow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informatization,and lagging of talent team development,and the like.We must,with policies and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united front work in the new period,strengthen the mechanism for the network'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enhance the agenda-setting function of network to guide the network services for the united front work.

United front work;Universities;Information networking

D613

:A

:1008-2395(2013)02-0091-03

2013-02-01

陈学平(1957-),男,鞍山师范学院附属卫生学校党委书记,高级政工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高晓齐(1978-),男,鞍山师范学院党委工作部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统战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鞍山网络化时期
鞍山烈士纪念馆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开心一刻
新时期的向善向上
商周刊(2017年22期)2017-11-09 05:08:34
等比数列前n项和(一)教学纪实
当代新闻学的网络化发展
新闻传播(2016年11期)2016-07-10 12:04:01
“十三五”时期的国企改革
鞍山“网格式”服务解难题
中国卫生(2015年2期)2015-11-12 13:14:08
基于OPC的网络化群梯管理系统开发
鞍山的新突破
中国卫生(2014年2期)2014-11-12 12:5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