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明
(山东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山东济南250002)
王凤仪(1864—1937),吉林朝阳人,忠孝诚笃,因病悟道,效法圣贤,兴办义学,汲汲于讲学劝化,德教风行于东北,世称“王善人”。作为一位极富感化力的中国近现代民间教育家,王凤仪被后人誉为“儒家慧能”,其教化哲学构成了中国儒道释三教近现代内在转型探索不可或缺的内容。王凤仪教化哲学以对天性良知的信解行证为内在把柄,以对伦常本分的格物致知为主体内容,以四大界三界五行为基本框架。本文拟简要述评王凤仪哲学思想,判定其历史文化地位,阐发其现代社会价值。
在王凤仪教化哲学体系中,天性、原性、性善、良知、天良、天命、佛性、真宰等概念内涵完全相同,均为人人本具之良知良能。对天性良知的信解行证四位一体,构成了王凤仪教化哲学的内在把柄。
1.对天性良知的彻信。王凤仪认为,人人具足天良,“天性是大公无我的,是人人共有的”①本文引用资料均来自朱循天:《王凤仪年谱与语录》,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1年版,以下不再一一注明。。因此,我们应确信自性并勇于担当,“人自有生以来,就是道德俱备,不过自己心里,没拿自己当真的看”。正是在此意义上,王凤仪明示人人可作“天地十方万灵真宰”。他还现身说法,劝喻大众彻信自性,“我见着他(傻子)变好,真知道世间没有不可教的人”。对此,举人白佩珩由衷赞叹“我今天才知‘人之初,性本善’”,并书“所过者化”以赠善人。
2.对天性良知的悟解。王凤仪认为,悟解天良须贯彻以下原则方法。第一,内省察,收放心。王凤仪指出,“本立则道自生,不用往外学,学的是来自别人的,自生的才是自己的”。第二,认不是,找好处。王凤仪指出,“认不是是明心丹,找人好处是暖心丸”。找好处更是入道之门与无上妙法,“找着天的好处,和天合一,找着人的好处,和人合一”。第三,拓胸量,平心意。王凤仪指出,天人不二、人我一体,“人不知命与天通,不知命与神佛同体,只是一味争贪,真是可笑”,“我性不化我心不平……怎样叫心平呢?就是看着众人为一体啊”,“成人,就是成己,化人正是化己,欺人正是欺己”。第四,尽本分,归自身。王凤仪指出,当于伦常本分中解悟天良,“求道不要向远处求,向远处求没有劲”,故应“不破本位,当体成真”。
3.对天性良知的笃行。王凤仪认为,笃行天良须贯彻以下原则方法。第一,知行合一,行重于知。王凤仪指出,“道是相对而生,绝对而行的”,“人必步步不落空,才能成”。第二,志夺古人,拳拳服膺。王凤仪指出,“我们读古人书,知古人事,效法行去,我们也就像古人的行为了”。第三,祛名利心,学而时习。王凤仪指出,“普通人都喜欢能说善辩,知识高深,其实那样的都是道中之魔”,“讲道不行道是头等恶人;吃了亏还难受的是二等恶人;占便宜就乐了,是三等恶人”,“今人不务实行,只喜好高,真是大病……读得古圣的言行,便要踏实学着实行,就算真了”。第四,量己程度,行有余力。王凤仪指出,“人做一种事必须要有余力”,“修性人不见光,因为他达的太远,哪赶上按步行去,行一步得一步”。
4.对天性良知的亲证。王凤仪认为,亲证天良须贯彻以下原则方法。第一,优柔涵养,切实亲证。王凤仪指出,“为道得三分学七分养”,“事情不论大小,真了才算达到目的”。王凤仪一生,藉反省内求而消融外执,由劝化感应而自信精进,因悟证无息而终至圆成,自云“三十五岁时明道”,“从三十五岁直到房正坤来(六十九岁),才到了道的地步”,七十二岁“修到无影处”,七十四岁彻信自性为“天地万灵真宰”。王凤仪证道心路,实可感发后学。第二,观人性情,善掐火候。王凤仪认为,物各有时,终能归道,因此不能恨人怨人、替人着急,“先应顺之以人情,后安定之以天理”,“因人物的灵性而去教他,使他到在神足时就成了”,“不欠火还不过火……就是达到本性了,到在本性上和万物都能相和”。王凤仪晚年为学员批性,即是藉洞察劝化火候而印证学员悟处的范例。
王凤仪教化哲学的主体内容以格物致知为线索,以伦常本分为核心,以身心家国为溯延,切实贯彻了《大学》三纲八目神髓。
1.精诚格物以致知。王凤仪格致思想大致涵摄以下内容:第一,大道周流,精诚感通。王凤仪指出,“道是因时因地因人而说的,那可一成不变”,“凡是拘死的,都不是道”。因而格物须精诚专一,“必得诚而又诚,专而又专,才能透过去”。精诚即可感通,“得着哪一条道,享哪一条道的福,这正像挖了一条水沟,无论是清水脏水,都可以从这沟流过去”。第二,切合本分,推己及人。王凤仪指出,“各人都在各人本分上成”,“作什么要在什么上悟道,这就叫悟本。果然能在自己的本上成了,别的事也自然过得去,也自然能得着”。人我一体,悟己本即可悟人本,“当人的要道,在乎知道对方的道”,“真把对方人的道得着,对方人没有不好的”。第三,温故知新,学以致用。王凤仪指出,“作过去一种事,得着一事的道,就是德”,“我常讲自己的事,正是温故而知新”。格物三教经典亦应如此,如“诚意就是据于德,你见着一个人得着一个人的性命就是据于德”,“来一个人,他就给我送一条道来,他的道到我心里,叫做入牝;我再应机说法,发出去的话,投到他心里去,这叫做出玄”。
2.恪尽伦常守分位。王凤仪家道伦常思想涵摄以下内容:第一,五伦十义,格致本体。王凤仪指出,恪守伦常分位为格物致知最佳入手与核心内容,“人人都有五伦,就该尽五伦的道”,“人有五伦,变成十义(十义即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谊、友信、君敬、臣忠)”,“道是什么?就是五伦,五伦又可分为十义,能明十义,就算得道的全体了”。第二,家道伦常,格致之源。王凤仪认为,“一个人对于全家的人,都要细细的格物”,“一个人把全家的道都得着了,就算齐家”,“人们过家,把道都过没有了,所以世界才乱”。家道格致,贵在返己,“伦常中人互相的对待,是尽的不是要的”,“道是在于对面,其在自身的为本,本立道自然能生。为兄的,但问兄宽否,不必问弟忍不忍;为夫的但问义不义?不必问妇之顺不顺?这样就是本立道生”。第三,定位安分,家道圆成。王凤仪指出,“(一家)老幼尊卑全得安位……能定住位才是道,男子领满家,老太太兜满家,媳妇托满家,姑娘提满家,都是道根。一个人全得会了,安上模范家,人好照着学,那就是顺天安民”。就夫妇关系而言,“夫妇为人伦之始”,“男女各正刚柔本位,就能自立,自然能五伦有序,家齐而国治”。就婆媳关系而言,“媳妇托满家,意为根,性如水;老太太兜满家,性如灰,志为根”,“媳妇行道的入手处,就是得先知道全家人的好处和老人的苦处,这就叫做良心”。就父子关系而言,老人慈爱应“对于子女不必管,德行足了,子女自然好”,子女行孝“以知道老人的好处为第一要紧事”。王凤仪一生劝化紧扣伦常本分,1926年还召开家庭教育研究大会以专门研讨之。
3.溯身延国化天下。王凤仪哲学以家道伦常为核心,上溯身心意知,下延家国天下,上下浑沦,美善圆成。具言之,第一,修齐治平,诚意为本。王凤仪指出,“大事要小办,小事要大办,平治天下是大事,然而得由天下溯到国,由国溯到家,由家溯到身,由身溯到心,由心溯到意,由意溯到致知格物上,这不是溯到最小处了吗……意若真能诚了,平治天下又有什么难的呢”。诚意须对治工夫,“化了秉性才能诚意,去了脾气才能正心,守住本分才算齐家……定位是要由本身定位”。第二,顺化天下,以笃人伦。风俗化,人心纯,王凤仪兴办义学,选立模范家,倡导崇俭结婚与储金立业,创办安老所与大同新村,正是藉化社会而正伦常。就兴办女学而言,“想要家庭齐、社会安,必须振兴女教,使女子明道,使女子自立,才是根本的办法”。就崇俭结婚而言,“崇俭结婚的人要男刚女柔,个人自立。男要领妻不管妻,女要助夫不累夫”。就储金立业而言,“变立业世界,叫人止宿命了争贪,心神不外弛,好享性中之福”,“人能立业就算自立了,能自立就不能相互搅扰了。立业人的利金有余再为他人立业,这样做人与人之间都是恩义相接,绝无仇恨”。
《年谱》载“善人道统十二字:五行、四大界、三界”,此即王凤仪首肯之“十二字真传”,这一哲学框架把太极阴阳三界四界五行十义等相关义理统合了起来。关于三界、四大界与五行关系,王凤仪指出,“先把这三界分清,然后再推转五行”,“人必得达透三曹,想要达透三曹,必得先把四大界分清了”,“性就是天盘,心就是人盘,身就是因盘。仁义礼智信是性中五行,人间的五伦就是心中五行,身界的五行就是五情”,“身界是恶五行,心界是阴五行,意界是阳五行,志界就没有五行了”。而五行最为根本,“五行……是要达全体的……四大界和三界都是立着的,五行是平推的……五行就是五伦”,“‘天命之谓性’,命字在前头,就是什么名分,就该有什么性……五行推转了就做到了‘天命之谓性’”,“命是得要根根扎住,然后性才能聚,才能灵(五伦是五个根,也叫做命,伦常道不行真了,尽性便无根基)”。可见,三者均为格物,一体不分。其中清四大界为清三界之先决,清四界三界为五行之内在支撑,而五行是四界三界的具体落实,因而论述次第为四大界、三界、五行。
1.清四大界。王凤仪哲学“清四大界”内涵大致如下。第一,有为四界,层次分明。王凤仪指出,道就是“志意心身四个字”,“志界是佛国,无心;意界是天堂,净心;心界是苦海,操心;身界是地狱,糟心”,“身行不圆满,心理不足,意不能出来,意不足,志也不出来”。因此,“志意心身四字用哪个字作人,有哪个字的感应”,“清四界是要问问:志什么样,意什么样,心什么样,身什么样,心里到底会当几个人”。四大界理论有学理依据,“与《大学》中的‘四不正’,《论语》中的‘四勿’,《金刚经》中的‘四相’是一个”。第二,无为四界,真诚圆融。王凤仪指出,“志要真,意要实,心要虚,身要看得假”,“忧虑志不诚,不乐意不诚,心要存理,身要实行”,“志定才能聚佛,意定能聚神,心定能聚人,身定能聚物,哪一界诚哪一界灵”。真四界能够对应三教义理,“身界应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心界应发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辞让之心;意界应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志界应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2.分清三界。王凤仪哲学分清三界内涵大致如下。第一,分清三界,弃邪从正。王凤仪指出,三界即性心身三宝,“性清不动脾气,心清没有私欲,身清没有嗜好”,“能忍让性就清,能知足心就了,能担当身就了”。三界亦即天宿阴三命,“有担耐有容量是天命,能做多大的事是宿命,存脾气是阴命”,“好动恼恨怒怨烦亏天命,好生怨气就亏宿命,好扳人(束缚人)就亏阴命”。可见,“人得时时分清自己的三界,要知道身行什么样,心理能达到什么地步,性有多么大的容量”,“能不贪不争不搅,三曹债都了啦,道也就成了”。第二,三界圆足,止于至善。王凤仪指出,“三界是要先分清了,而后再合一”,“我们的三界也要常加品评,性理圆足没有,心中道理足没有,身界能圆情没有,能时时省察,三界俱足,自能合一”,“天理是要和天搭茬,道理是要把伦常道悟明,情理是无论怎样愚的人,总要找出他的好处,情理自然圆”。王凤仪以三界阐释“三刚三从”,“原先‘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三纲’是领着往前走,还是在外边。究竟真‘刚’还是在自身的三界中……必得要性从天理,心从道理,身从情理,才是真三从”,“男子止于三刚(性刚心刚身刚),女子止于三从(从天理道理情理),才算止于至善”。
3.推转五行。王凤仪哲学推转五行内涵大致如下。第一,化五偏。王凤仪指出,“我所讲的五行,就是拿水火木金土代表来说。常人的气禀性都有所偏,偏于火的争理,偏于金的伤人,偏于水的淹人,偏于土的欺人,偏于木的不服人,若能把一偏的性化了自然可以入道”。第二,率五真。王凤仪指出,“要成圣贤神佛,非要推转五行不可”,而“必得五行真了,才能五行推转”,“真五行是怎样生的呢?认不是生真水;找好处生真金;认因果生真土;达天时生真火;上述四样做真了,就自然生出真木来了,真木是达全体的”。“人若定住本位,天自然助你,五行自然就推转了”。此外,“五行圆满,是要可着一行圆满……所以不必求着化性,但求性足就是了。像火性只是不怨人,就足了。这正是不破本位,当体成真”,“若能足一行,五行也就自转了”。五行即五伦,扩充之则无处不是,诸如士农工商官职业五行的推转,可依此类推。
4.劝病应用。劝病为格物四大界三界五行的特殊应用。王凤仪指出,“我发明劝病的法,是本着人道去讲的。病是什么?就是过,把过道出来,病就好了”,“伦常有亏的人命就不足,一定有病”,“不怨人,伦常不受伤,绝没有病”。因此,“悔过是却病的无上妙法”,“心里寻思人家不对为心病,性里动脾气为性病,心病就动性,性动身子就病,所以要能反过来就好了”,“把‘四不正’全除,万病皆消”,“人身上的五行就是五味灵药”。当然,讲病是权宜而非根本,“讲病虽是好事,但不如立女子义学,可以讲道,那是久远之事”。
上述分疏可知,王凤仪哲学体系基本特色大致有三:
1.伦常本位,自他不二;知行合一,学教一体。王凤仪一生,忠孝入道,切合本分,下学上达,反求诸己,自觉觉他,格物不厌,诲人不倦,真知笃行,精进无畏,消融执着,德辉日新,心量渐广,义理益融。善人教化,立足伦常名分,“所说的位并不是权位,是伦常中的名份”,“人们修道……看他亏几道伦常就知道了”。善人教化,自他不二,“从前曹冲能够能够称象,今人对于个人的道就称不出分量来,可见是迷得很了”,“古人讲明心见性,怎算明心呢?是你心里把各人的道都会了,都明白啦,才算是明心”。王凤仪之教化,和合知行名实,最贵切己践履,“我会的本质是什么?就是治己而不治人,托底就下,而不假半毫的势力啊”,“本会宗旨有‘利民生,启民智,敦民德’的话,必须真能实行才是”,王凤仪逝前仍告诫学人“应当下达啊!不可攀高”。
2.继志述事,三教内在;契合时机,面向大众。王凤仪指出,“人们上课讲道,常说讲我的道,其实还是古圣的道。人都说我事体创得大,其实不是我的力量,乃是天时的力量”。王凤仪一生,志夺古人,反求诸己,无师自通,暗合道妙,其哲学思想以儒家《大学》、《中庸》为学理依据而又能自如运用道释义理,是传统儒道释三教义理的内在拓展和对现代社会的契机回应。王凤仪之教化,志夺先贤言行,融三教于本心,“三界,与佛家的三皈,道家的三宝,儒家的三纲是一样的。我所讲的五行,与佛家的五戒,道家的五气,儒家的五常也是一样的”。王凤仪之教化,明察天时而自觉对治,“到了近世,纲纪不振,伦常乖舛,就是小孩也要争吵,也不服人……这便叫据乱世”,“今世人人苦恼,事事困难,就因为人不归本……假使人人归本,天下就治了”,“风俗的好坏,全赖念书人教化。念书人不能教化了,所以女义学和会体才兴起来,替他们教化……教好以后,仍归士人,因他们是主教化的”。善人教化乃大众教化而非精英教化,“高处人少,低处人多,你讲的道高,高人才能有几个呢?想要道全,必得能高能底,高处钻不透不成,低处低不到底不能成”。
3.立足自性,混融万教;就近取譬,自然感通。王凤仪哲学立足自性,“天为啥把道给我呢?因我没念过书……我讲道,人都说道是由性中流露出来的,所以才深信,所以才化人”,王凤仪哲学能混融万教,“各教圣人是一个,天下人也是一个,哪有分别呢”,“只要能克己,能尽道,能与天地合一,自然也就能与万教合一”,“所说孔老佛耶回一同开化,是要钻透过去,不论那一教的门徒,把一教的经典钻透,都可以和其他宗教打成一片。这和会当儿子,就必然会当父亲,也必然会当哥哥的是一理的”。当然,“五教虽说一个,然而入手的功夫不一样”。王凤仪哲学源于生活、贴切自然,如“学道要盖住锅,一点也不许说散话。还得要说,还得要不说,不说是不说散话,说是要说道。你要把锅焊上,一点气也不出,馒头不能熟,出是要出寒气,里边是热气圆足”,“诚意像缝针似的,线本来是细的,然而还得用手把线头拈得归一了,极细了,才能穿过针鼻去。诚意也得像这样似的,必得诚而又诚,专而又专,才能透过去”。
把王凤仪哲学纳入中国传统文化内在发展长河,其历史定位和现代价值极其显明。
中国传统教化以儒道释三教为主体,三教对待互补,其中儒教为基础和主干,道释为补充和提升。唐宋之前三教教化以精英修养的榜样示范和辐射感化为主流,强调礼义伦常践履和心性清净修证;唐宋以来佛教六祖南禅、道教内丹修证和儒教理学心学的出现,标志着三教精英修证义理混融烂熟。随着宋明以来社会利欲私心的膨胀,以南宋理宗时《太上感应篇》刻板流通为标志性事件,三教教化重心逐步转向大众教化探索,明中叶以来更是出现了以性善信念和因果感应为内核的三教合流大众教化趋势;三教精英对这一趋势都有自觉反思和真诚探索,但其中也出现了不少迷信邪信等教化异化问题;清季民国以来,中国精英主流入主出奴,中国文化的内在转型进程被迫扭曲中断。史实一再证明,精英修证理路和大众教化理路的内在融会是必要的,自觉确立以精英修养为内在支撑的大众教化健康发展理路成为中国传统三教教化内在转型的核心问题。以响应晚清当局善书宣讲为契机而出现的王凤仪教化哲学,就是解决这一核心问题的自觉探索和有益尝试。
上述可知,王凤仪教化哲学以对天性良知的信解行证为内在把柄,与王阳明致良知说极其类似;但与阳明精英修证理路不同,王凤仪顺应明中叶以来三教文化大众教化转型的内在发展脉动,以伦理疗病为契机,积极探索以精英修养为内在支撑的大众教化健康发展理路,尝试解决传统三教内在转型这一核心问题。王凤仪教化哲学以《大学》、《中庸》等儒教经典的伦常格物为基本学理依据,以四大界三界五行等义理框架融会贯通道释义理,故而是传统三教教化的内在拓展。王凤仪哲学是中华传统价值观与思维方式对现代西化思潮的积极回应,王凤仪立足性善信念,自觉把西方宗教信仰和平等自由等民主价值观内在化和道德化,可谓用心良苦。白佩珩“王凤仪先生纪念碑文”赞云,“凤仪先生以村野之编氓,悟道德之微旨,敦孝友于家庭,兴教化于当世……伊尹云“天民之先觉”,墨子云‘走而行义者’,先生即其人欤!呜呼异哉!此其中有天意焉!盖自道统失传,人心陷溺,即有老师宿儒与之讲经谈理,而扞格不入,甚或闻道大笑,目为迂腐,掩耳而走焉。天故特创一奇格,使觉世化民之任,不在君相,不在师儒,而在素无学问之农夫,是天之诞降先生,非偶然也”。
综上,我们可以把王凤仪教化哲学定位为中国传统三教大众教化内在转型的近现代开拓努力之一。必须注意的是,与当时不少民间信仰创始人一样,王凤仪教化思想中也存在有待商榷之处,如特开女学、五教一体和公产大同等言行就曾受到同时代另一位恪守民族文化主体性的三教内在转型开拓者印光的明确批评,印光指出在西化势力猖狂时期此类随顺提法易为外物所役因而流弊匪浅。
其一,内化西方宗教文化的启示。王凤仪哲学立足本心,把现代社会理念内在纳入心性修养范围,可为国人自觉内化西方宗教文化的指南。关于文化内化,王凤仪明示,“一个人必得净心,而后才能缔造大同”,“四大界达通,才能到在大同”,“翻世界要从极细微的地方去翻,就是要翻各人的心头一念啊”。但是,“今人宁可牺牲了自己的性命,也要管人,叫人家好,这有多么愚呢”,“拿心管人像用绳牵着似的,自己受累,对方也受牵掣……必用意去包对方,才得自由”。关于宗教内化,王凤仪明示,“知道道的,一听就知道了……三界是什么呢?就是三魂,耶稣所讲的灵魂,就是我所讲的天性,人以天性为主的,就自知认罪”,“各教都是因为死规矩把教弄坏了。其实万教都是一个。像手足耳目,虽各有各的名,各有各的功用,而其实都在一体上”,“由于门徒有执着,(各教)所以败坏了”。
其二,确立民族文化自信的启示。王凤仪用全副生命格物伦常本分,对天性良知作出令人心悦诚服的信解行证,成为国人坚定民族文化自信的典范之一,这就使国人对以性恶(或原罪)为人性论前提的私有民主制能有一个清醒判断。王凤仪明示,“现在的天时,是要断人的假名关的,常人说贪假名享假利甘堕沉牢,人得要把真假分得清了”,“废经之后,我就知道将来必定还有复经的一天……新学界蔑弃伦常,是一种不对的事”。如何回归传统教化?王凤仪指出,“命者名也。名不正言就不顺,所以必要正名,名正言就顺了,命正性自来了。所以教命教性是一种紧要的事情。教学的必得先教学生正名,名正就得着命了。然后再问他老人和家人的好处,这正是教性。为父母的为师长的都要如此教……现在教学的都教些能力,而不教性教命,所以知识越高,越看不起父母。这样越闹越糟”,“今天大家辩别新旧家庭的优劣,我以为家庭无新旧,只看他是君子小人罢了。君子是无争的,小人是好争的。旧家庭的人,如果无争,即是新家庭,新家庭的人如果好争,也就是旧家庭,所以家庭无新旧之分,只看人们争不争就是了”,“现在人都说道德是补法律之不足的。将来必得翻过来,说法律是补道德之不足的,世界就好了”。
先哲虽往,慧命长存。孝者善述其事,孝者善继其志,我们对华夏先贤的最好纪念,就是认真汲取他们的经验教训,勇于担当并起而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