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几个问题的思考

2013-03-20 02:32杨西春
梧州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应用型办学院校

杨西春

(梧州学院工商管理系,广西梧州543002)

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几个问题的思考

杨西春

(梧州学院工商管理系,广西梧州543002)

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的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成为高等教育服务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地方本科院校主要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岗位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因此必须理清办学理念,找准办学定位,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强化实践教学,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

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高等学校开始扩招,高等教育事业迅速发展,近十多年来大学毛入学率不断增长,1998年毛入学率为9.8%;2002年达到15%;2009达到24.2%,2010年为26.5%,2011年,全国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达到3167万人,毛入学率为26.9%,我国高等教育快速进入国际公认的大众化教育的新阶段,上海、北京等城市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都已超过了50%,已经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1]。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背景下,一大批地方本科院校应运而生,而这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往往由专科院校升格而来或由若干所院校合并而成。2011年我国普通高校中本科院校1129所,其中111所是中央部委所属高校,地方院校628所,民办本科院校390所,可见地方本科院校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骨干力量,是培养地方经济、科技发展所需人才的主要渠道。地方本科院校大多数位于地级城市,往往在土地、设备、经费和师资上,都获得了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具有“地方投资”、“地方管理”、“服务地方”的办学特色,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如何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找准定位,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技术、人才和智力支持,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是地方本科院校的使命和职责,也是地方本科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内涵

高等学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和创新等主要职能,按照各自承担职能的侧重点不同,可以把高等学校大致分为四类: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和职业型。除去专科院校和高职院校,本科及其以上层次的主要是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三类,各类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主要有学术型(研究型)、应用型及技能型(实用型)人才。应用型本科教育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而提出的教育概念,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近年来成为高教研究的热点。何为本科应用型人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一)本科应用型人才是不同于学术型和技能型的一种人才类型

学术型(研究型)人才主要面向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在人类不断探索和认识客观世界中承担发现客观规律并将客观规律系统为科学理论的重任,在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科学技术方面有新的发现和创造,主要强调理论知识方面的创新,对应的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研究人才,从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现实情况来看,少部分研究型大学主要定位于研究型人才(其中仍然有应用型人才)培养,大多数的高等院校一直以来也在强调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技能型人才主要依靠熟练的操作技能将设计或方案转化为具体的产品,主要承担生产实践任务,强调的是成熟的操作技能、操作方法、操作程序针对具体工作岗位的应用,对应的是技师、技术工人等,主要由高职高专和中专院校培养,因此技能型人才不应归属于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主要承担的是理论知识和发明创造转化应用、实际生产和创造价值过程中的组织、管理和指导等任务,将科学原理或学科知识转化为设计图纸或方案,它在社会中的角色价值主要体现于对知识的集成转化及综合应用。本科应用型人才基础理论方面比技能型人才要厚,但比学术型人才要求要低;在专业口径方面比技能型人才培养要宽,但比学术型人才培养要窄,强调的是“实基础、适口径”和“地方适用”的结合,对应的是工程师、设计师、会计师、律师等,主要由教学型高校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培养[2]。

(二)本科应用型人才是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只是人才类型的不同,没有人才层次上的高低之分,应用型人才是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创新主要不是理论上的创新,而是把理论知识和发明创造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二次创新”,这种创新的过程是实现和验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过程[3]。“二次创新”大多出现在学科的边缘或者学科的交叉之处,往往与企业、行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连的,不是简单的用一种专业知识就能奏效的,所以本科应用型人才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具有设计与开发能力,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术技能各方面具有应用性和复合性,具备相应领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是一种高素质高层次的人才。

(三)本科应用型人才是能够满足市场需要的人才

受传统教育观念与模式的影响,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存在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脱节的客观现实,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没能很好地与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相结合,人才的趋同化倾向比较严重,特色不明显,与社会需求的人才类型不匹配。应用型人才必须通过市场的检验才能证明是合格的,必须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联系,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满足行业和企业发展的需要。因此本科应用型人才应具有非常鲜明的地方特色和行业特色,要经得起市场检验,应用性才能得到体现。

二、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办学理念不明,办学定位不清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已经逐步成为地方本科院校的共识,但受到我国高等教育长期的精英模式及高等教育的集权体制的影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认知和实践改革都还存在很大的不足。目前无论是各种大学的排名,还是对学校办学水平的评价,都存在严重的“重学术,轻实践”的一元化倾向,办学规模和办学层次成为评判高校的主要标准。很多地方本科院校在办学理念上忽视分层分类培养的特征,一味关注科研论文数量、项目层次的高低,关注硕士点、博士点的申报,盲目地走本科院校—重点大学—研究型大学的老路子,沿着本科—硕士—博士进行发展,不考虑自身的基础和条件,片面追求学校发展的层次高、规模大、学科门类齐全,导致高校趋同化严重,不能满足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人才培养多样化的要求,与我国经济发展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也相矛盾[2]。

(二)注重知识传递,理论与实践脱节情况比较严重

地方高等院校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要求,纯粹的理论知识的教学模式已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但由于受到高等教育传统的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我国本科人才培养教学内容多是按照学科的逻辑结构来组织,过于强调“厚基础、宽口径”,过于强调知识的理论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忽视了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产业和企业的联系、学生能力与岗位要求之间的联系,课堂教学普遍存在重概念、轻实践,重理论体系、轻技能训练的“结构式教学”,封闭性教育的特征十分明显;加之实践教学投入不足,实验设备设施严重缺乏,实习基地难以落实到位,实践教学往往流于形式,致使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十分薄弱,培养的学生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教师实践能力缺乏,考核评价制度不完善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的新阶段,地方本科院校获得了快速发展,大量引进青年教师,这批人的学历和学术水平往往比较高,但多数从高校硕士、博士毕业,就到学校任教,缺乏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没有实际的教学经验和工作经验,实践能力缺乏,真正的“双师型”教师比较少,应用型人才培养受到极大影响[4]。高校对教师的培训、培养和深造往往侧重于学历和科研,却对教职工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教师的考核和晋升,只是对学历和科研成果做出了强调,却不重视实践能力的评价。

三、地方本科院校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建议

(一)理清办学理念,明确办学定位

高等教育大众化必然带来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等学校具有不同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高等教育要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学科专业和层次、类型结构,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地方本科院校办学者多为地方政府,经费来源以地方投入为主,办学历史不长,办学实力相对较弱,具有鲜明的地方性和区域性特征,因此地方本科院校的主要职能是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面向地方、行业、企业,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岗位解决实际问题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要及时了解地方和区域产业调整和发展现状,依据地方和区域产业特点,充分考虑地方和区域经济对人才培养的需求,理清办学理念,合理确定和调整培养目标,积极参与地方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专业结构,设置主要面向地方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的应用型专业[5];不断探索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科学设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主动服务于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地方本科院校生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

(二)不断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地方本科院校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应用型人才,不断探索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条件、体现办学特色和优势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所在。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按照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要求构建课程体系,突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职业岗位能力、专业拓展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处理和把握好基础课和专业课、必修课和选修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基础课要体现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专业课要体现应用性、特色和创新,选修课要体现学生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培养,实践教学要突出校企合作[6]。不同的专业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和社会需求,可以探索实践“三明治式”(世界合作教育协会下的定义是:将课堂上的学习与真实的工作结合起,既“学工交替,有厚有薄”)、“订单式”(用人单位(企业)与培养单位(学校)签订协议,优势互补,共同培养)、“3+1”(三年在校理论学习,一年在企业实施校企产学研合作)等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6]。

(三)强化实践教学,加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

教育部2005年《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型人才必须具备比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而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依赖扎实的实践教学。第一,在理念上认识到实践教学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科学设计实践课程和实践环节,增大实践教学课时比重,丰富实践教学形式,如开展社会实践、实习实训、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实验教学、科研等活动并使之与企业一线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整合,增强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应用性[7];第二,学校要加大对实践教学的投入力度,加强实验设施、实验仪器设备和实验室建设,不断完善校内实践教学条件;学校要制定政策,鼓励和支持教师吸收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申报和研究等工作,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第三,加强产学研合作,积极拓宽校外实践渠道,依托社会、行业、企业,瞄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与地方共建教学科研基地,建立产学研联盟,形成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机制,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第四,学校要改革课程的考核方式,不断完善实践教学的考核制度,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加强对实践教学环节具体的考察和监督,促进实践教学的开展。

(四)加强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完善教师考核制度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教师具有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等专业一线实际工作经历和经验,而目前地方本科院校教师普遍缺乏实践能力,不能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加强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建立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第一,学校要选派骨干教师进行现代实验技能进修学习培训,经常性地邀请业内有经验的人士和校外专家学者来校指导;第二,要制定政策鼓励教师深入社会,参与企业生产、技术、管理、培训和社会调研等活动,创造条件让有关教师到企业或实习基地挂职或实习等,学习生产一线技能、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等知识,提升实践能力;第三,引进具有行业、企业实践背景的专业人员充实教师队伍,也可以聘请其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4]。

同时要改革教师培养、考核、晋升制度,改变“重学轻术”的现象,建立实践教学的激励机制,把实践教学纳入对教师的考核和职称评定,重视教师实践能力的评价,促进教师进行实践性教学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实践能力。

我国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多样化提出了客观要求,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的新阶段,地方本科院校获得快速发展,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服务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地方本科院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其地理位置和隶属关系决定了它的办学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针对性,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必须理清办学理念,找准办学定位,不断改革和探索人才培养模式,主动适应和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才能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实现可持续发展。

[1]张帆,张继河.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探讨[J].科教文汇,2011(6):34.

[2]刘焕阳等.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考[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72-73.

[3]钱国英等.本科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及其培养体系的构建[J].中国大学教育,2005(9):54.

[4]许长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究[J].武夷学院学报,2010(12):90,106.

[5]向文江等.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与地方发展对接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8(33):41.

[6]金凌虹.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探析[J].职业时空,2011(8):63-64.

[7]常汉东.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模式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1):57.

On the Education for Applied Undergraduates in Local Universities

Yang Xichun
(Department of Business Adm inistration,Wuzhou University,W uzhou 543002,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popular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at the present stage,local universities are playing a commanding role in promoting local economy and social development.Since local universities undertake the obligation to educate advanced application-based personnel for the jobs in manufacturing,construction,management and service industries,etc.,it is essential for local universities to properly adjust their educational concept,correctly fix their educating orientation,reform their training mode,improve teachers’practical ability,strengthen practical teaching activities so that they will bemore capable of educating advanced application-based undergraduates.

local universities for undergraduates;applied talents;practice ability

G642.4

A

1673-8535(2013)01-0044-05

杨西春,男,山东莒县人,梧州学院工商管理系副主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企业管理与区域经济。

2012-12-06

2011年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重点项目(2011JGZ055)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应用型办学院校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