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金明
(梧州学院,广西梧州543002)
地方性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探析
甘金明
(梧州学院,广西梧州543002)
应用型人才培养一直是高等教育研究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也是地方性本科院校教育改革、加强内涵建设的热点问题。该文首先就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背景及现状进行论述,根据梧州学院的实际情况,以评建为契机,分析梧州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问题,提出人才培养方案、产学研平台建设、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等措施,以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
应用型人才;地方性本科院校;人才培养
当前,我国教育处于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期,从人才资源大国向人才资源强国迈进的过程,如何培养更适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提出了改革人才培养体制一定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多种培养方式”的要求[1]。《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第七条明确指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高水平大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实施卓越工程师、医师、农林和法律等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近年来,温家宝总理多次指出:“应该清醒地看到,我们的教育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2]。最近教育部教高评估中心函[2012]22号文件明确指出,教学合格评估工作的核心内涵之一就是“突出服务地方或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突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3]。这些重要文件或讲话说明了我国教育存在的根本问题,就是要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
从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近几年梧州学院每年就业率都在90%以上,但就业出现高不成低不就、就业质量不高、服务地方的就业比例不高等问题,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学生工程应用能力不强,也就是培养的质量不高;二是教学与地方经济发展结合不够,培养的学生不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三是部分毕业生得不到用人单位的认可。
因此,地方性院校要针对培养出现的问题,落实国家的相关政策,面向地方和行业的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一)人才培养方案不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已经不适合社会发展的需求,不能根据地方性本科院校的特点正确定位学生未来的社会角色,同时现有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要求差异不大,定位抽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培养目标太泛,不够明确。如“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诚信品德,具备较为扎实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具备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较强国际交流能力的高层次外向型、复合型专业人才”,这些在培养目标里面基本全部都包括了。二是课程体系设计不合理,教学内容重复率较高。如计算机专业的微机原理课程,前半部分都是汇编语言的内容,但除了微机原理课程外,通常还专门开设一门汇编语言课程,两门课程由不同老师授课,都是按照课程全部讲授一遍,导致课时紧张。三是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一部分照搬照抄“985”或者“211”大学开设的课程,没有自己的特色,没有与地方经济建设和产业结构相结合。
(二)产学研平台建设力度不够
地方性本科院校应该定位为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应该突出应用型。产学研合作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4]。梧州学院虽然建设了一些产学研平台,但由于是新建本科学院,科研基础薄弱,产学研平台建设还远远不够,一是产学研平台建设面不广,只在个别专业进行了建设,如只在计算机、电子信息、机械工程、经济等相关专业建设有产学研平台,其他大部分专业没有相关的产学研平台。二是产学研平台的学术带头人缺乏,没有高层次的学术带头人,建设的深度不够。三是产学研平台项目不足、容纳学生人数有限,大部分学生得不到进入平台实习实训的机会,或者进入了产学研平台,得不到足够的实习实训时间。
(三)实践教学体系不够完善
实践教学包括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校内实习实训、校外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这些实践环节贯穿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都会大打折扣。梧州学院虽然制定了相关的实践教学体系,但还存在很多不足,一是实践教学的师资能力有限,缺乏行业教师或者“双师型”教师。二是实践实验教学的内容大部分为验证性实验,缺乏创新性实验、学生自主设计性实验等。三是实践实验的考核机制不够完善;四是实验室的共享性不够。往往一个实验室只能实现一个专业课的实验,通用性不强,再者,各系的实验室有时实现的功能类似,相当于重复建设,不利于实验室建设资金的分配,导致实践场所的缺乏。五是实验室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一)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对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以软件工程为例,笔者认为,首先是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如梧州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培养目标为“面向地方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具有扎实的计算机应用理论和知识基础,掌握软件工程领域的前沿技术和软件开发方法,具备较强的软件项目的系统分析、设计、开发和测试能力,能够按工程化的原则和方法从事软件项目开发和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然后是确定培养规格,一是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二是人文、身体素质,三是专业技能素质,包括:(1)至少会用2门主流编程语言,精通1门编程语言;(2)掌握一种数据库;(3)掌握计算机工作的原理;(4)能独立完成20000行程序以上的一个系统;(5)其他能力如英语、计算机前沿知识等。最后是进行课程的设置,在确定培养的规格后,结合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设置相应的课程,根据培养规定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素质,设置相应的通识课程,根据专业技能素质设置相应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如要求精通一门编程语言,那么课程设置就没必要开设过多的语言课,只开设JAVA、C语言就够了,不必开设C++等其他的语言课。
当然,人才培养方案还包括很多其他内容,包括修业年限、课程进度、课程考核、毕业论文等等。总的来说,地方性院校根据地方经济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学科专业、设置相应课程,体现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的地方特色,如专门针对某个企业的实际需求开设课程,根据国家规定,合理调整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比例,增加实践实验项目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产学研平台建设
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也进入大众化的时代,同时社会需要大量应用型人才。根据梧州学院产学研平台建设的经验和不足,加强产学研平台建设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
应用型人才的实践能力培养必须走产学研合作之路。产学研就是发挥学校、企业和科研机构单位各自的优势,利用各自的资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首先是加强学院与企业之间合作,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用人机制对接,共同培养企业或行业实际需要的人才;然后加强建设学院内部的科研平台,积极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与企业形成互动。学院计算机科学系建设了软件开发平台,软件开发中心与地方多个企业建立了良好的科研关系,一是可以锻炼教师,解决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二是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实践实训项目,实践证明,通过这些平台锻炼的学生,就业率以及就业质量都比其他学生要高;三是解决了自身平台容纳学生人数不足的问题。
(三)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实践能力的培养就是解决生产生活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学生需要经过足够时间和必要程度的实践教学环节,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包括课堂实践环节、课外实践环节和校外实践环节,同时包含各环节的考核、制度等。第一,课堂教学要有实践性。教师教授理论课程时要贯穿实践内容,使得课程内容更充实,学生更有兴趣;在实践课程教学中,内容要有创新性,实验项目必须分级,有验证的、设计的、创新的,如我院电子专业学生,可以自己制作实验用电路板而不是用现成的实验板,这就是一种设计性实验,如能做出一个新产品,那就是创新性实验了。第二,课外实践环节,要做好校内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做好实践项目的筹划与实施,包括课程设计,院内外各级的专业竞赛等。梧州学院建设了大学生发展中心,为学生课外实践创造了条件。第三,校外实践环节,主要包括校外人才培养基地或职业培训基地的建设,每个专业至少要有一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也可以解决“双师型”师资的问题,最好学生毕业设计内容是真实的企业项目。
实践教学体系建设除了实践课程及师资建设外,学院需要有先进的实验实训设备,从实验设备先进性和实训基地建设状况可以判断出学院办学的理念及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情况。实验室建设要制定相应的建设规范,多渠道筹措资金,如梧州学院每年通过区市共建项目以及学院的投入,建设了一系列符合学院发展以及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符合的实验室,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除了投资建设新实验室之外,也可以采取撤、并、改等措施,优化实验室的配置,使其达到共享。加强实验室的管理制度建设,分实验类别设定实验课酬比例,增加单位实验课酬,提高教师对实验课程的重视。
笔者通过梧州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大讨论的活动,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梧州学院应用型人才的情况,并根据三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设设想,地方性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涉及的因素很多,应用型人才的就业还要加强模拟面试、模拟营销等实战训练,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与地方经济相结合,加强实践教学。总的来说,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配合才能达到理想的人才培养质量效果。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EB/OL],2010-07-29.http://www.gov.cn/jrzg/2010-07/29/ content_1667143.htm.
[2]温家宝.教育大计教师为本[N].中国教育报,2009-10-12.
[3]教高评估中心函【2012】22号[Z].2012-03-27.
[4]潘懋元.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几个理论问题[J].中国大学教学.2008(3):16.
An Analysis of Educating App lied Talents in Local Universities
Gan Jinm ing
(Wuzhou University,W uzhou 543002,China)
Educating of applied talents is always a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topic for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it is also heated focus in educational reform and enlargement of educational connotation.Starting from an analysis of background 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training applied talents,this paper,based on the specific situation and the coming opportunity of educational evaluation,analyzes some issues during the course of training applied talents ofWuzhou University,proposes a series of measures.Itmakes an analysi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alent educating program,construction of platform for teaching,learning and researching,practice teaching system,etc.in order to train high-quality applied talents tomeet the requirements for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pplied talent;local university for undergraduates;education for talents
G642.4
A
1673-8535(2013)01-0001-04
甘金明(1976-),男,梧州学院教务处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
2012-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