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育特色专业与课程一体化建设的思路及措施
——以广西教育学院为例

2013-03-19 23:50黄海平
梧州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教材信息技术专业

黄海平

(广西教育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广西南宁530023)

数学教育特色专业与课程一体化建设的思路及措施
——以广西教育学院为例

黄海平

(广西教育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广西南宁530023)

该文介绍了广西教育学院数学教育专业开展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的思路及措施,重点对专业建设背景、完善课程体系、推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加强教材建设、加强实践教学与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数学教育;特色专业;建设措施

特色专业建设是提升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人才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数学教育专业是广西教育学院优势最突出、师资力量最雄厚及历史渊源最深远的专业之一。经过30年的办学实践,该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已逐步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和优势,2012年被批准为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本文从专业建设背景、完善课程体系、推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加强教材建设、加强实践教学与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介绍建设数学教育特色专业的思路和措施。

1 数学教育特色专业建设背景

当前,信息技术进入学科教学已成为一个必须关注的发展趋势。2001年6月,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里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对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因此,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已经成为摆在所有数学教师面前的现实课题。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目标应是教育信息化的综合应用,即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层次、有效性融合,但目前情况还不容乐观。

1.1 师资队伍不能满足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层次、有效性融合的需要

目前农村的信息技术师资队伍数量不足,信息素养不高。教师身兼多职的现象很普遍,往往是既上课,又负责维修电教设备,还要管理电脑室,兼打字员。学科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不强,能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师更是寥寥无几。如果说物质性的教育资源可以由外面输入,那么非物质性的教育资源,包括教师的教学水平及社会教育、家庭教育这些因素是外界无法输入的。因此,农村的教育资源应该由农村教师开发,他们身负重担,任重而道远。

1.2 优质适用的教育资源不足

国家已经加大对农村的基础教育设施投入,为农村学校配套了相关的远程教育系统及相关的软件,其中有涉及到很多学科的一些课件。通过使用远程教育系统,农村教师可以获得部分信息教育资源。但是光靠外界调配的教育资源,还远远不能满足农村任课教师对教学的要求,很多情况下他们需要自己开发校本课程资源。

近几年,广西也同步加大了对农村地区薄弱学校多媒体建设的投入。2010年和2011年,广西共投入2.64亿元,为全区52个县1187所学校的教室装上了多媒体教学设备。2.2万个农村班级的师生,除了传统的黑板,还可用电子白板、短焦投影仪、教师备课机等一系列先进的多媒体手段备课上课。但是,广西多媒体校园建设只是覆盖部分农村学校,离实现全区多媒体教学“班班通”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要做的还很多很多。

2 数学教育特色专业建设措施

2.1建设理念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先进教育理念,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为目标,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基础,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导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内容,以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融合为核心,以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为支撑,加强专业建设,优化课程体系。

通过调整数学教育专业建设思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推进信息技术与数学教育的深度融合,将广西教育学院数学教育专业建设成为面向农村中小学、服务农村中小学的重要基地,为农村培养适应未来教师发展需求的具有较强的教育技术能力的数学老师,以使农村的中小学生间接受益,可以以信息技术变革带来的新型学习方式学习,藉此缩小城乡教育方式差距,获得更多教育公平权利。

2.2 具体建设措施

2.2.1 打造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

根据培养目标,构建师范专业性、信息技术性、应用性和创新性有机结合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2.2.1.1 精练数学专业学科课程体系。作为一名合格的农村中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对本学科的知识和理论有系统的掌握,并能熟练运用,从更高层面上看待基础教育中的数学问题。从广西农村中小学校的实际出发,本着学科课程“够用为度”的理念,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对原有的学科课程、教学内容进行精减和整合,对系统性、完整性、严密性适度降低要求。以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统计、常微分方程、近世代数为数学专业主干课程,形成“有效、有用”的师范数学教育专业的学科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形成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进一步学习数学推理、论证等能力。

2.2.1.2 构建信息技术教学体系。一是信息技术平台,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原理、网络原理、多媒体技术原理;同时,还要了解网络信息的伦理道德修养;了解信息安全、防范计算机病毒和抵制计算机犯罪的常识等。二是课件制作及教学演示平台,提高学生课件制作及数学教学演示能力,这包括对数学语言文字、符号、图形、动画、实物图像、声音、视频等教学信息进行有效的组织与管理,借助于计算机及多媒体技术将文本的教材内容转换为更为直观生动的超文本形式的教学材料,如电子教案和网络课件等。三是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内容整合平台,让学生了解信息科学技术应用于数学教育的发展状况,了解信息技术在数学教育领域中的规律、特点和动向。使学生通过使用信息技术创设的学习情景来探究、发现、获取、验证、建构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意识,并形成自觉运用信息技术来学习数学的意识。

主要开设:文稿演示、平面图像设计、多媒体课件制作、二维动画设计、网页设计、数据库技术、影视编辑、三维动画设计等信息技术性课程。以培养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课件制作能力和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内容整合素养为目的的信息技术教学体系。

2.2.1.3 强化数学教育类课程体系。数学教育类课程是帮助学生提高教学技能和艺术、实现数学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向实际教学行为转化的核心课程。将数学教育类课程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数学教学内容研究型,开设数学解题研究、初等数学研究等课程;第二类是数学课堂教学研究型,开设中小学数学教材教法、中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等课程,还适当增加数学教学观摩和教学技能训练课的比重,如增加见习课课时和微格教学课时;第三类是数学思想、数学文化及方法型,开设数学史与数学方法论、现代数学与中小学数学、数学文化、数学学与教的心理学、基础教育改革、教育统计、教育评价等课程。

2.2.1.4 重视实践性环节,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数学教育专业根据专业特点,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构建包括基础见习、课程见习、综合实习、校内实践、校外实践的系列实践教学活动,将学生的教学实践贯穿在三年学习过程中。从第二学期开始安排基础见习,带学生到中小学见习两到三次,每次一天,目的使学生对未来从事的教育事业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初步了解中小学数学的常规教学与管理,以见习报告或调研报告形式进行考核。第三学期,就近安排课程见习,组织学生到不同类型中小学听课四到五次,每次听2—3节课,领略不同风格的中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艺术。第四学期、第五学期配合数学教育类课程的教学进行分散的常规性教育见习,一方面,要求学生试上2节课、做一天班主任,锻炼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了解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行为习惯;另一方面,组织学生参加当地学校优质课观摩和评议,让学生在反思中发现自己的努力方向。第五学期安排一周时间在校内试讲、说课,为毕业实习做好准备。第六学期进行毕业实习,实习主要包括教学实习与班主任工作实习,在教育实习中,学生必须完成8节课以上的数学教学任务,并且还需要完成听课、评课、说课、教育调查等项目。教育教学实习主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教师观,锻炼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形成良好的教师素养,以适应基础教育发展。

2.2.2.积极推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以培养基础教育教师为主,专业教师可以说是老师的老师,他们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直接对学生将来的教学产生导向作用。因此,转变观念,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显得尤其重要。

2.2.2.1 要彻底改变目前部分教师课堂教学靠“一本教材、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口”的单一讲授式教学方式,实现从“教”向“学”的转变和从“知识授受”向“问题解决”、“实践探究”的转变,积极采用启发式、探究式、研究式、参与式、讨论式、案例式、现场示范式等多种教学方法,还可以根据课程性质,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现代信息工具探索数学的实验,数据的模拟等,使教学活动变得生动、有趣和有效。

2.2.2.2 要求每位教师认真思考所任专业课哪些内容、哪些环节和哪些方面可用多媒体教学,积极开发和使用课件(至少占课程的20%),将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学手段结合起来,确保提高教学效果。

2.2.2.3 将课程的一些教学资源包括教学大纲、授课教案、电子课件、教学录象、应用案例、模拟试题等上传到学习网上,让学生共享,丰富学生的课外学习内容,开阔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开辟课程论坛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平台和与教师交流的场所。

2.2.3.打造具有特色的教材体系

要达到特色专业建设目标,就必须有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结构相整合的一套质量高、针对性强的教材。除继续选用内容较新的21世纪教材、优秀教材、获奖教材外,还要认真研究信息技术在数学教材体系中的定位问题,把它作为革新教材体系与呈现方式的支撑点与突破口,重点扶持由学术造诣深、教学水平高的教师编写、出版的3本高水平、有特色、有影响力的教材,争取有1门课程教材入选国家级规划教材。建设院级网络课程2-3门。

3年内,逐步建立起以优秀(精品)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教育部或广西区教育厅规划教材和我系自己编写的教材为重点,门类齐全,适应培养面向广西农村中小学校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所需要的教材体系。

2.2.4.构建教育实习、实践性培养机制

加强与中小学校、县市数学教研室的联系,提高教育教学实习效果。在现有教育实习基地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农村中小学延伸,延长实习时间,增加学生授课的次数。将现为期7周的教育见习、实习延长为一个学期。为学生在实践中了解中小学生、提高教学组织能力、表达能力、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等实践能力创造条件。聘请经验丰富的中小学数学课教师对实习学生进行悉心指导,对实习学生的能力表现作出综合评价,并以此作为推荐优秀学生和推荐学生就业的重要依据。

2.2.5.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一流的教师队伍是推进特色专业建设的前提,努力建成一支教学优良、科研能力强、师德高尚、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培养在区内有一定知名度的专业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在师资队伍建设中,需要加强下面几方面的工作。

2.2.5.1 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法,着力培养自己的学科带头人和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逐步形成合理的教学科研梯队,鼓励教师攻读在职博士、资助教师到国内外著名大学进修、留学。

2.2.5.2 利用学校地处南宁市的地缘优势,引进学科带头人1-2名,引进博士2名,引进重点院校毕业的硕士生8-10名,使学科结构、专业结构搭建得更加合理。

2.2.5.3 与国内外著名高校、科研机构建立教学科研关系,加强学术交流,用聘请兼职教授、客座教授、为青年学术骨干聘请导师、联合开展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请名师和资深业内人士讲学等多种形式,提高师资队伍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

2.2.5.4 加强师德建设,同时致力于营造一个宽松的、有活力的学术环境和人际环境,以真诚和信任留住人才,以事业的成就升华人才并吸引更多人才。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N].中国教育报,2001-09-14.

[2]刘桂香.高职数学教育专业的现状与思考[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3).

G642.4

A

1673-8535(2013)03-0098-04

黄海平(1959-),男,广西教育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系主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教学管理及概率统计、线性代数、高等数学。

(责任编辑:高坚)

2013-04-06

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桂教高教[2013]6号(GXTSZY277);广西教育学院重点专业建设项目(桂教院教[2013]8号(2012JYZDZY04))

猜你喜欢
教材信息技术专业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专业降噪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