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义昌(中共商丘市委党校 马列主义基础理论教研部,河南 商丘 476000)
马克思哲学中生活世界思想的存在与内涵界定
邓义昌
(中共商丘市委党校 马列主义基础理论教研部,河南 商丘 476000)
向生活世界回归是现代哲学的基本趋向。通过对马克思经典著作的研究,解读马克思哲学中存在的生活世界思想,并以描述性的方式对这一思想内涵进行界定,有利于提高对马克思哲学现代性的认识,以及区别马克思哲学与其他西方哲学对生活世界的不同认识。
马克思;哲学;生活世界;实践
现代西方哲学不同于近代哲学,其本质特征是向生活世界回归。马克思实现了现代哲学从抽象的形而上学向现实生活哲学的根本转变。马克思把现实的世界、现实的人作为哲学的根本出发点,在物质生产的实践中,从人的现实的活动中来理解自然、人类历史及人本身,这种对形而上学的颠破即是向生活世界的转变。就像很多哲学家没有明确提出“生活世界”这一概念但却拥有生活世界理论一样,马克思也不例外。在马克思经典著作中不仅可以见到“现实的生活”、“实践的生活”、“现实的人”等这样具有生活世界内涵的词汇,而且可以明显地感到马克思的整个哲学理论活在现实的生活世界之中。罗素评价马克思:“把马克思纯粹当一个哲学家来看,他有严重的缺点。他过于崇尚实际,过分全神贯注在他那个时代的问题上,他的眼界局限于我们的这个星球,在这个星球范围之内,又局限于人类。”[1]罗素对马克思的评价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马克思不是一个“纯粹”哲学家,他对实际问题“过分”关心、对人类自身极其关注,是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哲学家。马克思的缺点正是他的优点。
因此,对马克思生活世界的理解决不能流于空泛,更不能建立在感知主义之上。学术界对马克思哲学中是否有生活世界的思考意向、是否构成了存在论的基础地位有不同的声音。为了确认生活世界存在于马克思哲学中,并且更加深入地理解马克思哲学中生活世界的意蕴,本文主要从马克思哲学的经典著作《1 8 4 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梳理和说明马克思哲学的生活世界思想。
1.《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生活世界思想
《184 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被认为是马克思早期重要的著作,包含了丰富的思想,成为马克思后来各种成熟思想的萌芽,其中也蕴藏着马克思丰富的生活世界思想。
(1)现实中的异化思想。马克思对异化的揭示既是对经济学研究的结果,同时也是对工人现实生活考察的结果,工人通过自己的劳动所创造的产品不但不为工人所有,反而与其相对立。马克思主张对异化的扬弃要通过对私有财产积极的扬弃来实现。“私有财产的运动—生产和消费,是迄今为止全部生产的运动的感性展现,就是说,是人的实现或人的现实。”[2]82经济的异化不同于宗教的异化,因为“经济的异化是现实的异化”。在异化理论中,马克思考察了劳动的对象化,指出对象化就是人通过劳动把自己的本质力量物化到现实的对象中去,对象化体现了现实的人与感性自然界的关系,“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自然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2]5 3。在对象化中人通过自己的感觉(感觉器官)与物发生各种关系,因此,“人不仅通过思维,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2]87。马克思强调,感性必须是一切科学的基础。同时,马克思把对象化的劳动看作是作为肉体的主体现实的生命活动,突出了人的现实性、自然的现实性、感性的现实性及劳动的现实性。
(2)人的现实的本质思想。马克思指出,人首先是自然的存在物,但人又不仅仅是自然的存在物,人同时又是社会的存在物,而且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才能作为人存在的基础,人才是现实的人。马克思把社会看作自然与人本质的统一,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来说才是自己的人的存在,并且自然界对他来说才成为人。因此,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2]8 3显然,社会中的人是在劳动中形成的。人的感性、对象性是在劳动中产生、实现和得到确证的;劳动不仅创造了人,而且使人生命活动不同于其他动物。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把劳动看成人的生命活动、人的本质,认为“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马克思把人规定为社会性的,劳动的人的前提是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活生生的,具有独特个性的、存在于现实生活世界中的人。另外,马克思所理解的自然界并不是外在于人的自然而然的客体,而是人生活于其中的、作为人的现实生活世界的一部分自然界。
(3)实践思想。马克思初步涉及到了实践的思想。马克思认为,诸如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及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对立只是在理论中才存在,一旦进入到社会实践领域,他们也就失去了对立的意义。马克思指出:“理论的对立本身的解决,只有通过实践的方式,只有借助于人的实践的力量,才是可能的。”[2]8 3理论问题最终要由实践来解决。马克思把人的现实的实践活动看作解决理论难题的有效方式,只有通过现实的实践活动才能真正做到对现实世界的改造,理论必须通过实践才有效。马克思把历史的展开也看作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实践(劳动)的过程,“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2]92。
2.《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生活世界思想
被恩格斯称作包含着天才萌芽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系统而简要地阐发了马克思实践的思想。马克思从实践的角度集中说明了自然观、历史观、认识论和人。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对现实、感性只是作单纯的直观的理解,费尔巴哈仅仅局限于单纯的感觉,没有看到人的能动性的作用,否定了人在感性世界中的地位。在马克思看来,真正的感性是人的活动或实践。我们的认识是从现实生活的实践中得来的,对于认识的检验同样要回到现实生活的实践中去,“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3]55马克思把人的历史的生成、人的社会生活归于实践,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而作为实践主体的人是现实的人而不是抽象的人,是历史的、社会中的人,而不是凝固不变的、单个的、理念的人。费尔巴哈只是从抽象的类出发来了解人,把人看作自然的、生物性的孤立的单个人。撇开历史的进程去考察人,因而费尔巴哈对人的理解是建立在抽象的直观基础上的,不能真正地把握人的本质。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存在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56。马克思把人的本质同人的社会实践相联系,在实践中、现实的社会关系中来考察人,这样的人是具体的、现实的、活生生的人。此时,马克思对人的理解已经超出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把人理解为“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类特性”,赋予了人真正的现实性、具体性。
马克思把实践提到唯物主义的首位,现实的人通过实践的行动来改造现实的世界,实现现实生活中人的全面的自由和解放。马克思所要做的也正如他所说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3]57
3.《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生活世界思想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全面而系统地阐发了唯物主义历史观。唯物主义历史观不是建立在神学和英雄主义之上,而是建立在现实世界的社会运动和现实的人之上的,包含了极其丰富的生活世界思想。
(1)在对费尔巴哈的批判中阐述实践的生活世界特性。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费尔巴哈把人设定为“一般人”而不是“现实的历史的人”,即抽象的人。他承认人是“感性的对象”,但只限于把人理解为“感性的对象”,而不是“感性的活动”。所以,马克思和恩格斯说,费尔巴哈没有从周围生活条件来观察人,“他还从来没有看到现实存在着的、活动的人”[3]78,“从来没有把感性世界理解为构成这一世界的个人的全部活生生的感性活动”[3]9 8。费尔巴哈在人与环境的关系方面陷入了循环论,他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3]76这种活动就是人们的实践活动,人的本质是在实践中实现和得到确证的,实践是社会得以存在的前提和基础,人的发展和历史的展开是一个实践的过程。
(2)唯物史观的前提—生活世界之中的现实的人。马克思和恩格斯把现实的人作为唯物史观的根本前提,“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的,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撇开的现实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3]66-67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是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但人们为了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必须解决日常的吃穿住行,而这些需要的满足即物质生活本身的生产就成为了人的第一个历史活动。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指出,人们在生产物质资料的同时也生产着人本身及人的社会关系。马克思和恩格斯反复强调他们对历史考察的现实的人这一前提,一方面是出于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抽象人”的批判,另一方面是为了把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真正地建立在现实生活世界之上。
(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们的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是人们物质生产的直接产物,“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3]7 2。意识、语言和精神都不是凭空臆造的,而是有现实的物质基础的,是人们实践的结果。因为人们的语言、意识都是在人的生活实践中产生,并且受到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所以,马克思和恩格斯得出了结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3]7 3马克思去除了形而上学的精神的神秘性,把人的精神、意识归于人的现实生活世界。
通过对马克思哲学中有代表性的三部经典著作分析可知,现实的历史的人、现实的实践活动、物质资料的生产等标示着马克思哲学理论特质的语句,正是现实生活世界的内容。现实生活世界既是马克思哲学的立足点,又是马克思哲学整个论域所在,马克思从来没有离开现实生活来谈论哲学。可见,没有现实生活世界,也就不存在马克思哲学。
马克思哲学中生活世界思想蕴含着丰富的内容,但我们不可能对马克思哲学中生活世界思想作一个完整的定义,因为任何一个定义都无法全面反映这一思想的内涵。所以,以描述性的方式对马克思哲学中生活世界思想做一个基本的界定更有利于我们的理解。
1.生活世界是现实的人与现实的世界的统一
马克思把现实的人作为唯物史观的前提,现实的人在现实世界中展开自己的创造活动,现实的人不但生活于生活世界之中,同时也创造着生活世界。马克思把现实的人作为生活世界的主体,很显然,不同于费尔巴哈的“类主体”或者“内在的、无声的”孤立的“单个人”,不是固定的本质在先的抽象主体。现实的人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根据自己的内在需要从事物质生产活动、人的生产活动及交往活动的人。反过来,人的这些活动又规定着人自身,“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3]67-68人一旦离开自己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就会变成费尔巴哈所说的抽象的人。事实上,费尔巴哈之所以没有看到现实的人,是因为他没有理解人与现实世界(自然界)的关系,没有把人的活动看作对象性的活动。费尔巴哈把世界作为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已经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把世界看作外在于人的世界。马克思对此评判道:“这种先于人类历史而存在的自然界,不是费尔巴哈在其中生活的那个自然界,也不是那个除去在澳洲新出现的一些珊瑚岛以外今天在任何地方都不再存在的、因而对于费尔巴哈说来不存在的自然界。”[3]77在马克思看来,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是属于人的世界,自然界不是脱离人的、外在于人的、与人毫无关系的世界,“被抽象的理解的,自为的,被确定为与人分隔开来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没有的”[2]116。现实的人与现实的世界是统一于人的对象性活动之中的,无论离开现实的人去谈论世界,还是离开现实的世界去谈论人,都无法正确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这正是费尔巴哈哲学的缺陷所在。所以,现实世界是人生活于其中的、与人发生千丝万缕联系的、不可分离的有价值和意义的世界。现实的人在他所栖居的世界中创造着自己的生活世界。因此,生活世界是现实的人与现实的世界彼此相互发生关系的、相互作用的、不断生长的世界。
2.生活世界本质上是实践的历史性展开
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既不是统一于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之中,也不是统一于叔本华的“表象意志”之中,而是统一于实践之中。现实的人与现实的世界在实践的对象性活动中统一于生活世界。离开了劳动、实践,便无法理解人与自然的统一,也无法理解历史的不断生成。马克思认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是一致的,只能被看作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3]5 5正因为费尔巴哈没有把感性看作实践的、人的感性的活动,所以,他才把人看作孤立的、抽象的而不是能动的、活生生的、现实的人,把自然看作是始终如一的、僵化不变的,而不是与人不可分割的、对象性的自然,因而也就不能理解人与自然的统一。人们之所以看不到“历史的自然”和“自然的历史”之不同,在于没有认识到实践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各种生活一刻也离不开实践活动,“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正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3]7 7正因如此,人的感性世界、工业和商业、人类的整个历史进程都是在实践的活动中诞生和展开的。生活世界的历史不是纯粹的自然演化的结果,而是随着人的生活实践的不断展开、深入而生成的。人们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通过实践活动把自然界改造成人类历史的一部分,人类历史也成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在实践中,人与自然浑然一体达到了真正的和谐。
马克思把实践置于现实世界之中,实现了对生活世界的全新理解。实践活动以动态的方式不断地创造着人类的现实生活世界,通过实践,我们不但可以理解过去的历史,还可以预测未来的发展。人们的实践活动不但在创造着他们自己的生活、丰富着他们的现实生活世界、不断生成他们的生活世界,而且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历史统一。因此,实践开启了人的生活世界的历史进程,生活世界本质上是实践的历史性展开。
3.生活世界是以物质生活为基础的多样性的世界
马克思在考察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的时候认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要满足吃喝住穿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4]马克思以经验分析的方式把物质资料生产的物质生活看作是人类的最基本的生活形式,从而确立了唯物主义的根基。在这里,物质资料生产既包括日常生活资料的生产也包括人的再生产。很显然,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只有满足了基本的生命的需要,才会有其他方面的需要,因而物质生活的需要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的最基本活动方式和生活方式。但马克思在肯定物质生活是首要的人的生活形式时,并没有把物质生活看作人类的唯一生活形式。在马克思看来,人对世界的掌握不仅有实践的方式,而且有艺术的、宗教的和理论的方式,也就是说,人类的需要和生产既有物质性的一面也有精神性的一面。人类不但有物质上的需求,也有精神上的需求;不但有物质生活,也有精神生活。马克思之所以特别重视物质生产,把物质生活看成是基础性的需要,是因为精神生产不能脱离实际的物质生产而独立发展,物质生产是始源性的、根本性的生活形式。但这并不表明马克思不重视精神生活,他甚至认为,人类在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之后,精神生活对于人的全面发展更为重要。“自由王国只是在必需和外在目的规定要做的劳动终止的地方才开始……在这个必然王国的彼岸,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展,真正的自由王国,就开始了。”[5]马克思强调,自由王国必须建立在必然王国基础之上。事实上,马克思不但重视人类生产力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而且重视人的道德水平、人文素养的提高;不仅关注人的现实生活状况,也积极预设共产主义美好的生活理想。所以,马克思的生活世界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现实生活与理想生活、科学生活与人文生活等多种生活形式的统一,将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生活都统一于生活世界之中,因而生活世界是以物质生活为基础的多样性的世界。
[1]罗素.西方哲学史[M].何兆武,李约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343.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7.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926.
[责任编辑:曹小荣]
Existence and Definition of Living World Thought in Marx’s Philosophy
DENG Yichang
(Teaching and Research Department of Basic Theory of Marx, Party School of Shangqiu Municipal Committee of CPC, Shangqiu, 476000, China)
Returning to the living world is a basic trend of modern philosophy. Interpreting the living world in Marx’s philosophy by reading Marx’s classical works and defining the connotation of the living world in a descriptive way benefits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modernity of Marx’s philosophy and differentiates it with other western philosophers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living world.
Marx; Philosophy; Living world; Practice
B0-0
A
1671-4326(2013)03-0070-04
2013-03-12
邓义昌(1983—),男,河南周口人,中共商丘市委党校马列主义基础理论教研部助教,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