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教师美育角色 提高教书育人质量

2013-03-19 16:12:28赵前明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8期
关键词:美育情感教育

赵前明

(渭南师范学院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陕西渭南714000)

中国传统教育观念认为,导致人的思想发生转变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现代教育观念则认为,导致人的行为发生转变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从转变思想上升到转变行为,这是人们在思考有关教育目的、培养目标问题的过程中,在思想认识上的一个进步。伴随着这个进步,我们对教师角色的认识也要从“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1]298的传统观念中勇敢地走出来,朝着“师者,人之模范也”的高境界迈进。《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指出:“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2]可见教育实践和教育法规都赋予教师既教书又育人的双重职责。目的就是培养素质高、能力强、会干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提出:“各地各校要将师德纳入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并作为教师绩效评价、聘任(聘用)和评优奖励的首要标准,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制’。”[3]我们应该认真反思对照,切实明确教师的身份意识和职业操守,自觉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书育人质量。“新课改”呼唤教师身份的科学转型,素质教育期盼教师美育角色的全面实现。教师要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角色中解放出来,实现从传授者向引导者的转变,从灌输者向激励者的转变,从传递者向创新者的转变,从关注教师教向关注学生学的转变,进而实现从教学向研究转变,从理论向实践转变,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这是当代教师最明显、最具时代性的角色特征。它意味着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引导人格健康发展,最终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为目的。正是在这个根本性的变化上,教师角色与美育前所未有地紧密联系在一起,教学任务与人才培养目标达到了高度统一。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不但扮演着作为美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的角色,同时也以其“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完美形象成为学生的审美对象,发挥着全方位的美育功能。

“教师应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优秀的品质和完美的人格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把德育、智育、体育与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4]教师要“树立优良学风教风,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和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3]。教师作为引导者和促进者,运用教学艺术和教学手段组织教学,与学生产生积极的认知交流、思想沟通和情感互动,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精神,从而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这个过程就是美育。在这个美育过程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就是美育角色。

美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通过审美形象的感染作用塑造人的知、情、意的一种教育形式。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说:“美育者,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5]174我们知道,无论德育、智育、体育及劳动教育,都分别只对人的某一个方面发生作用,施加影响,而美育则直接面对人的方方面面,也囊括了教育的林林总总。美学家郭定国说:“以美育人是教育之本,是我们一切教育的立足点、出发点和制高点,没有美就没有教育。”德育追求人格美,智育追求心智美,体育追求体魄美,劳动教育追求创造美,而美育贯穿教育的始终,是所有教育的共同追求,不仅汇通教育传统,而且关照教育未来。

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的角度看,美育也可大体分为家庭美育、社会美育和学校美育。这里着重谈一谈在学校美育中,教师如何扮演美育角色。

一、言传身教的心灵育化

现代教育把“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作为现代教师最明显的职业特征,具备以上特质的教师才能肩负起塑造未来新一代完美人格的历史使命。这种塑造不仅依靠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起作用,还要通过教师自身的理想追求、言行举止、人格魅力起作用。“教育者应当自身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写的人,即正确地去生活、热爱人们、保持自己的爱国者、公民、劳动者的品德。”[6]88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最为直接,教师的健全人格和高尚品质,是学生最好最直接的审美对象。如果说家庭美育主要靠家长,那么,学校美育主要依靠的就是教师。教师的生动形象会成为学生可亲可敬的学习榜样。这种榜样的力量对青少年心灵的感召力是难以估量的。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著中,赞美园丁、歌颂师德、感谢师恩的名言名句和名人趣事不胜枚举。可见教师美育角色的感召力不仅会影响学生的童年、青年时期,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这就是教师的美育角色在学生的成长成人成才过程中特殊的美学价值。

心灵育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像雨露滋润禾苗那样,通过教师内外兼修的美好形象和高尚文明的行为举止,无私地滋养着学生的心灵。在长期的师生交往中,在教学相长的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感染激励着学生。教师只有用真情的汗水在年轻心灵深处播下美的种子,才能欣赏到健全人格绽放的鲜艳花朵,进而收获到成长成才的丰硕果实。

二、润物无声的情感关照

情感美育具有调节情绪,培养情感的功能,使之具备辨认、调控、表达、理解的能力。成长期的青年学生,情感世界激荡,格外渴求情感的理解和沟通。如果教师能及时给予帮助,使他们的情感世界得到真善美的滋养,就会使他们成为情感丰富、情绪优良、心胸豁达、人格健全的人。否则,就可能使学生的心灵花园杂草丛生,情感绿洲变成荒漠,进而形成狭隘自私,没有同情心的病态人格。因此,培养学生美好情感也是教师美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真心关爱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公正对待学生,做学生良师益友。”[3]“严慈相济,教学相长,诲人不倦。尊重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拒绝学生的合理要求。”[3]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着经常性的情感联系,这种联系既表现于教学的互学互动中,也表现在良好情绪的互感互敬中。教师首先要具备积极丰富的情感,因为情感美育同时也表现在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动辄表现出来的或认可或排斥的情感反馈中。这种认可与排斥的矛盾心理只有通过爱心的呼唤和真情的感召来引导,从而实现健康的心理和稳定的情绪。教师对学生的关怀和体贴,通过课内课外各种形式各种渠道传送到学生内心,使他们感受到温暖和美好,从而消除不良情绪,减轻情感冲突,解开心灵死结,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这种春风化雨般的情感美育过程,会使学生如沐春光,如遇春风地受到感染、得到鼓舞,从而获得进取的力量,成长为富有爱心的人。

三、启迪智慧的求知引导

学会学习是实现人全面发展必备的能力,对未知世界不懈探索也是健全人格的重要内容。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教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运用教学艺术,唤起学生求知的热情,理解求知的意义,获得认知的经验和学习的方法,从而体验到追求知识的喜悦和精神世界的满足。这种对知识的追求过程是一种启迪智慧、探求真理的精神活动。要提高课堂的美育效果,教师要把握好以下三点:一是收放自如。教师的语言生动形象,谈吐言简意赅,设问悬而不空,或开门见山或抽丝剥茧;或客观叙述或艺术隐喻,打开思维通道,使学生思前想后不能罢手,以此来激发联想、调动想象、提升兴趣、追根溯源。二是密疏有致。在学生兴趣高涨,状态积极时,要抓住时机,顺势而为,加大知识容量,完成教学内容。随后可转入总结归纳,重点提示,或提问互动,畅所欲言,或理性反思,各抒己见,使紧张状态得以微调和缓冲。三是浓谈相宜。教师在课堂上,语言有抑扬顿挫,语气有轻重缓急,情感有跌宕起伏,神情有高亢低回,像演唱歌曲那样,既有热情明快的节奏感,也有优美舒展的长调式,还有声断意连的休止符,这一点在文科课堂上尤为重要。使学生感到上课是一种享受,从而实现课堂美育的效果。教师角色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发挥着独特的美育作用。

四、完美人格的形象示范

教师形象是鲜活的,从审美角度看,具有完美人格和深厚修养的优秀教师也是学生的审美对象。其语言仪表、精神状态、行为举止都体现着丰富生动的审美内涵和审美表象,必然使学生产生直接的审美体验,对学生来说,每时每刻都是一种直观的美的示范,影响着他们的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的不断升华,值得他们用一生去仿效和借鉴。

教师在学生面前要像一部人生的百科全书,使学生开卷阅读有益,掩卷沉思有悟。这部书要能够激发想象能力,培养理性思维,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形成健康人格,自塑完美形象。教师美育角色的作用就是用乐观积极促使学生精神振作,用教师的求知追求影响学生的求知趣味,用教师的语言修养和语言表现给学生提供母语审美的样板和规范。只有那些自信自觉、高尚高雅、情感丰富、思想健康、学识渊博的教师,才能在学生追求知识美的大课堂上,担当起这个特殊而重要的美育角色。

[1][唐]韩愈.师说[M]//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第一册(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EB/OL].(2005-05-25)[2012-11-25].中国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ov.cn/banshi/2005-05/25/content_937.htm.

[3]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EB/OL].(2011-11-23)[2012-12-01].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688/201201/xxgk-129190.html.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中发〔2004〕16号.2004-10-15.

[5]蔡元培.蔡元培美学文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6][苏]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猜你喜欢
美育情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华人时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5:52
题解教育『三问』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失落的情感
北极光(2019年12期)2020-01-18 06:22:10
情感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学刊(2018年3期)2018-05-16 11:22:11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