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建平,杨学龙
(1.井冈山大学,江西 吉安 343009;2.宜春学院政法学院,江西 宜春 336000)
□中华德文化研究□
消费方式异化的伦理辨析
曾建平1,杨学龙2
(1.井冈山大学,江西 吉安 343009;2.宜春学院政法学院,江西 宜春 336000)
生态文明时代对人类的消费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需要对各种不合理的消费方式进行学理上的深层反思和实践上的根本性变革。当前我国消费方式异化的主要形态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奢侈型、攀比型、无力型。从伦理学角度看,这些异化的消费方式都是人类与自然相对立、主体与客体相颠倒、手段与目的相背离、欲望与理性相冲突的结果。在消费问题上,如果缺失道德批判必然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人与社会关系的疏远、人与人关系的淡化。因此,作为主体的人必须将不断变化的消费方式置于道德批评的视域才能保持健康积极的方向,在理性的指引下合理消费、科学消费、文明消费。
消费方式;异化;道德批判;伦理审视
消费既是人的对象性活动,又是人的价值性活动。作为对象性活动,人是消费的主体;作为价值性活动,人的自由全面和可持续发展是消费的目的。生态文明时代对人类的生活方式,尤其是消费方式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需要对各种不合理的消费方式进行学理上的深层反思和实践上的根本性变革。
根据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的不同,当前我国居民不合理的消费方式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奢侈型、攀比型、无力型。
(一)奢侈型:为消费而消费冲击社会道德
从理论上对奢侈消费进行定义并得到广泛认同的是德国学者维尔纳·桑巴特,他认为:“奢侈是任何超出必要开支的花费。”[1]而“必要开支”,可以通过两种方法来确定。一是参考某些价值判断(例如道德的或审美的判断),主观地确认“必要开支”;二是建立一个客观的标准来衡量“必要开支”。也就是说可以从人的心理需要或者被称为个人文化需求的东西里,发现评判标准。前者随社会风气变化而变化,后者根据历史时期而改变。至于文化需求或文化必需品,可以随意画出一条线,然而这一任意的行为不应与上面提到的“必要开支”的主观评判相混淆。国内学者多借鉴桑巴特的定义来界定奢侈消费,根据学者定义,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看待奢侈消费:一是奢侈消费与个人的收入及财力状况不相适应,二是奢侈消费与社会平均消费能力与消费水平不相吻合,三是奢侈消费过多地占用与消耗了社会、自然资源。在现实的“消费主义”的语境中,在不健康伦理理念的“操控”下,奢侈消费非但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和功能,反而冲击着社会道德与文明。
奢侈消费导致错误的财富观。马克思在谈到资本家的挥霍和奢侈时,曾指出:“在一定的发展阶段上,已经习以为常的挥霍,作为炫耀富有从而取得信贷的手段,甚至成了‘不幸的'资本家营业上的一种必要。奢侈被列入资本的交际费用。此外,资本家财富的增长,不是像货币贮藏者那样同自己的个人劳动和个人消费的节约成比例,而是同他榨取别人的劳动力的程度和强使工人放弃一切生活享受的程度成比例的。因此,虽然资本家的挥霍从来不像放荡的封建主的挥霍那样是直截了当的,相反地,在它的背后总是隐藏着最肮脏的贪欲和最小心的盘算。”[2]在奢侈消费之下,财富不再有精神与物质两个层面,而仅仅是指物质财富。人们对财富的拥有欲望,简单转化为对物质财产的占有欲望。这种欲望同时腐蚀着富人与穷人,让许多人为了掠取和占有财物费尽心机,甚至铤而走险、不择手段。人们看不起穷困之人,对富人充满敬佩、羡慕之色,却不问富人之财富来自何处、因何得来。然而,财富应该等同于人的创造性发展的生产力,而人的全面发展才是目的。西斯蒙第说过:“如果这些成果,即我们称为财富的东西,不仅是物质的,同时也包含着道德的和智慧的结晶,不但可以作为享受,也是用来使人健康发展以达到完善地步的手段,我们是否能够肯定地说已经接近这个目的了呢?”[3]
奢侈消费过度消耗社会资源,影响生态环境。奢侈消费是对资源的不合理使用。为了满足奢侈消费的欲求,就必须加大物质资料的生产,而这种物质资料的生产,必然伴随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或多或少的破坏。以产品过度包装为例,每年因产品过度包装砍伐的森林数量难以计数,生产产品包装的造纸、印染等行为对环境污染十分严重,产品消费后包装成为垃圾,不仅污染环境,还需耗费大量资金进行处理。为了满足消费需求,地球上的森林被大量砍伐,各种资源被无度开采,物种加速灭绝,自然灾害频发。近半个世纪以来,人类对地球资源的消耗、对地球环境的破坏比任何时代都更厉害,自然对人类的报复也越来越频繁。奢侈消费会增加整个社会的生态风险,以至最终酿成生态悲剧。
奢侈消费损害社会公正,引发仇富心理。奢侈消费损害社会公正首先表现为损害代内公正。受生产力水平与生产资料的限制,在特定的社会中一定时期内消费品供给的总量是恒定的,奢侈消费占用与消耗了更多的社会资源,必然使其他主体分配到的资源减少,让他们产生被剥夺感。从这个意义上说,奢侈消费实际上代表着社会消费的不平等。奢侈消费损害社会公正还表现为损害代际公正。比如耕地,我国农村曾提出过一个口号:“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但如果不注重耕地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子孙很可能是无地可耕了。当代人的奢侈消费,给后代人的发展埋下了隐患,由后代人为当代人的错误埋单。在我国当前社会环境下,奢侈消费还容易引发仇富心理和对公共组织的不信任,激化社会矛盾,引起社会冲突。因为经济体制的不健全,我国一些富有者的财富并不是通过辛勤劳动与合法经营得来,而是通过钻法律空子、打政策的擦边球、权钱交易甚至暴力手段获得。普通百姓对这些富人的心理不是尊崇而是仇视,因为这些人通过不正当手段攫取了本应该属于大家的财富。富有阶层的奢侈消费,会增加人们的仇视心理,甚至激发部分人毁坏财物与抢夺财物的冲动。
(二)攀比型:为面子而消费导致自我异化
攀比型消费主要是具有一定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的消费群体进行的消费活动,是一种为了面子而超越自身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的消费方式,也是目前资本主义社会的中产阶级和社会主义社会的中等收入群体比较偏好的消费方式。中产阶级和中等收入群体是消费的中坚力量,也是市场经济活动中商家争夺的主要消费对象。在漫天飞舞的商业广告和从众心理、攀比心理等的影响和刺激下,近年来中国的中等收入群体在高消费、奢侈消费浪潮中毫不示弱。中等收入群体为了要面子而热衷于攀比消费,不仅远远超出了自身的收入水平和支付能力,而且他们的大量休闲时间被这种“无休止”的消费剥夺,身心健康受到巨大伤害。在这种不合理的消费方式中,主体的消费对象和消费活动越来越成为与主体敌对的存在,导致消费者自我异化。
(三)无力型:想消费而不能消费引发心理恐惧
任何时期,消费都要涉及到两方面的因素,即有东西可消费与有能力来消费。有东西可消费指的是消费品的供给。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时期,社会的物质产品不够丰富,人们的消费需求远远超过产品供给,生产什么就消费什么。面对品种不断丰富、式样不断翻新、价格不断攀升的消费品时,低收入群体不是不想购买而是无力购买,往往处于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境地。况且,对于低收入群体来说,勤俭持家、艰苦朴素等生活传统由来已久、根深蒂固,即使偶尔有了点钱,他们也丝毫不敢冲动消费,因为尽管收入低,但必要的生活开支不仅丝毫不会少甚至还会不断增加,尤其是还要考虑孩子上学、子女结婚、家人生病等大额开支,轻消费、少消费、重节俭、多储蓄成为低收入者无奈的选择。事实上,不仅低收入群体如此,大多数中国人都保有少消费、多储蓄的生活传统,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人的储蓄率一直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低收入群体在消费问题上不仅受到自身收入水平的制约,而且常常出现心理失落甚至心理恐惧。面对高收入群体的奢侈消费、忘我消费以及中等收入群体的攀比消费、超前消费,低收入群体不仅表现出可望而不可及的无奈,有时更表现出羡慕、妒忌、恨,由此产生强烈的心理失落感。消费对于低收入群体来说,不仅不是享受,反而成了一种心理负担,有时甚至是心理恐惧。
当前,在我国居民消费方式中出现的种种不合理现象,对自然界、社会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影响,有必要进行伦理反思。
(一)错误挥舞消费主义大旗导致人类与自然相对立
人类来源于自然界,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界,自然界是人类的“衣食父母”。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应该倍加珍惜自然界,就像呵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呵护自然界,就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与自然界和睦相处。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所强调的:“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4]在消费问题上,人类应该合理消费、文明消费、生态消费。然而,在消费主义的影响下,某些异化的消费方式将人与自然截然对立,为了满足人的无限欲望肆无忌惮地掠夺自然、践踏自然、破坏自然。在消费领域视自然为人类的奴隶、毫无克制地向自然索取的做法,不仅违背了自然规律、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而且威胁了人类的可持续生存和发展。
在消费主义大旗的挥动下,人类开始大规模地消费各种自然资源,包括不可再生资源。大量消费的背后是大量的污染和破坏,对空气、水体、土壤等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对动、植物的毁灭破坏,其结果是人类的生存环境不断恶化,“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很多物种一个个灭绝。很难想象,人类会不会重蹈死去的伙伴们的覆辙而自我毁灭?事实上,早在100多年前恩格斯就给人类提出了警告:“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5]可惜的是,伟人的忠告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并没有引起人类的重视,聪明的人类直到品尝了自己犯下错误的苦果才开始觉醒和反思。然而,即使在今天,仍有一些国家、一些人尚未觉醒,仍沉浸在“商品拜物教”中,在异化消费方式主导下自觉或不自觉地与自然对立、与自然为敌。
(二)“强迫性消费”使主体与客体相颠倒
人是消费的主体,物是消费的客体,消费的实质就是客体满足主体的某种需要。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在消费问题上主体与客体应该是高度统一的,主体在消费时应该是自由自主的,客体应该适应主体的要求。然而,在奢侈型、攀比型等异化消费方式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却并非如此,主体在消费时要跟随客体走,主体并不自由也难以自主。这种“主客颠倒”真实地反映了在异化消费方式中主体与客体的尖锐对立和斗争。
首先,在异化消费方式下,主体在消费时并不自主。正如美国哲学家弗洛姆所言,对于某些人来说,“消费不是为了使用或者享受买来的消费物品,所以购买和消费行为成了强迫性的和非理性的目的。每个人的梦想就是能买到最新推出的东西,买到市场上新近出现的最新样式的商品,相比之下,使用物品得到的真实享受却成为次要的”[6]。对于购物狂来说,他们的消费是跟着时尚走,什么东西时尚就买什么,俨然变成了“物的附庸”。倘若他们不够富有,当发现一种时尚的商品自己无力购买时,他们的第一反应不是自己是否真正需要它,而是抱怨自己的收入太低以致囊中羞涩。因此,对于他们来说,生活的内容就是拼命赚钱、拼命消费,而且拼命赚钱也是为了拼命消费。
其次,在异化消费方式下,主体在消费时并不自由。现代社会,在铺天盖地的商业广告氛围中,人们在消费时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被各种商业广告左右着,人们对各种品牌、名牌的热衷和向往就是很好的例证。人们在消费时被各种商业广告左右,实质上是被广告所宣传的物品左右。当作为主体的人在消费时被作为客体的物品左右时,就很难彰显主体性,也就和动物没什么区别了。马克思对异化劳动下人的生存状况提出了强烈质疑:“劳动对工人来说是外在的东西,也就是说,不属于他的本质;因此,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因此,工人只有在劳动之外才感到自在,而在劳动中则感到不自在,他在不劳动时觉得舒畅,而在劳动时就觉得不舒畅。因此,他的劳动不是自愿的劳动,而是被迫的强制劳动。”[7]159在消费领域,就像在异化劳动下一样,人们也是不自由的。正如马尔库塞所指出的:“在极其多样的产品和后勤服务中进行自由选择,并不意味着自由。”[8]马尔库塞还将这种消费称为“强迫性消费”,也就是说,人们的消费并不是自由自主的,而是受控制、被操纵的。
(三)过度追求使用价值之外的心理满足使手段与目的相背离
消费是人有意识、有目的的经济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消费是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手段。很显然,手段是用来为目的服务的,消费作为手段,是为了满足作为主体的人的需要,其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了让人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无论是对消费者还是对生产者来说,都不可能兼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消费者为了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就必须将商品的价值让渡给生产者,同样,生产者为了获得商品的价值就必须将商品的使用价值让渡给消费者。消费者购买各种商品正是为了获得其使用价值,用于满足个人的某种需要。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商品使用价值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商品使用价值中包含的“有用性”的内涵越来越丰富,由此衍生出了身份价值、符号价值、象征价值等,并且随着人们对商品“原始使用价值”的消费逐渐饱和,人们越来越将消费兴趣转移到商品使用价值中的衍生价值上。例如,价值几百万元的手表、数千万元的汽车、上亿元的房子仍不乏买家,究其原因,是因为名表、豪车、豪宅等传递着买家的地位、身份、品位等信息,而地位、身份等恰恰是个人价值的重要表现。因此,消费在迎合人们日益萌生的需要的同时,也扩展了自身的职能,由满足人们的生存需要、发展需要扩展到表征人们的自我价值。人们消费的目的,“不在于满足实用和生存的需要,也不仅仅在于享乐,而主要在于向人们炫耀自己的财力、地位和身份。因此,这种消费实质是要向社会公众传达某种社会优越感,以挑起他们的羡慕、尊敬和妒忌”[9]。
在消费职能扩展的背景下,人们的消费理念、消费取向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对消费的追求不再局限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而更多地是考虑个人的身份、地位、情趣、品位等。于是,在消费主义泛滥的当下,各种异化消费方式不再将消费视作满足个人需要的手段,而是看作人生的重要目的,认为附加在消费品上或体现在消费方式中的那些消费功能之外的信息才是人生成功与否的标志,因而,崇尚物质主义,追求感官享受,沉迷于占有和消费尽可能多的物质产品,大肆宣扬多消费、高消费。由消费支撑着的人生就这样被简约为吃、喝、玩、乐。这种极端“物化”的消费方式是极具危害的,因为人的需要是多样化和不断变化的,人生的目的和价值在于为社会和他人做贡献,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有赖于个人的社会价值。“把精神满足寄托在占有和消费物质财富上也好,精神生活的低俗化也好,消费主义对人的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危害在于,它把人的需要的丰富性归结为物质需要,把人生价值的实现降低为物质欲望的满足,从而大大缩小了人类与其他动物的差别,也从根本上颠倒了人生的目的与手段的关系。”[10]91事实上,物质消费不过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和手段,而不是人生价值的终点和目的。
(四)错误的舆论引导使欲望与理性相冲突
消费源于人的需要,需要实质上就是一种欲望。作为主体的人,具有与动物相同的欲望。马克思指出:“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7]209但是,与动物所不同的是,人还具有理性,人的欲望是受理性支配的。简言之,人是欲望和理性的结合体。欲望(desire)可以简单理解为对于需要(need)得到满足的愿望(will),欲望并不是什么十恶不赦的东西。从某种意义上说,合理的、善的欲望不仅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动力,也是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动力。理性既是人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人们用以辨别是非、分清善恶、控制行为的能力。
人的需要和欲望是多样化的,也是复杂的,甚至是无止境的,正因为如此,欲望离不开理性的引导和支配。在消费问题上,科学、合理、文明的消费方式应当是欲望与理性相统一的消费方式,即受理性主导下的、受合理欲望刺激下的消费方式。这种消费方式能够较好地协调消费过程中涉及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能够合理控制消费欲望、科学进行消费抉择,使消费符合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要求而又不危及自然、社会与他人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受20世纪3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的政府干预市场、刺激消费的经济理论的影响,人们的物欲膨胀,直接导致消费主义的泛滥和各种异化消费方式的产生。消费主义将人的物欲、权欲、性欲等与消费联系在一起,甚至将人的身体也看作是消费品。西方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家、后现代理论家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一书中生动地描述了西方社会在消费主义支配下围绕“身体”所进行的消费,并将“身体”视作“最美的消费品”。
在异化消费方式的指引下,人的欲望通过消费主义这一载体被不断刺激。“在价值观上,它坚持欲望的满足就是幸福,认为人生的价值就在于欲望的满足,主张用各种办法刺激和解放人的欲望。在文化上,它用高贵和独特来装扮人们的欲望,通过不断更新时尚,使人们的主观欲望永远无法得到彻底满足。在时间维度上,它引导人们奉行‘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哲学,注重当下,漠视未来,讲究当下活得足够刺激,畅快淋漓,努力让‘当下的每一时刻都成为时尚中的经典'。一旦这种及时行乐的意识在人们的心理结构中扎下根来,情况就必然是:对自己来说,每个人只要有能力,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财富,变着花样去消费;对他人来说,要使他的钱袋向自己敞开,就必须想法刺激他的消费欲望,并使这种欲望不断变成购买和消费的行为。”[10]93然而,人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在消费问题上,如果任由过多的、无止境的欲望横行,必然导致主体的自我烦恼和痛苦,并伴随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人与社会关系的疏远、人与人关系的淡化。因此,作为主体的人必须重归理性,用理性驾驭欲望,在理性的指引下合理消费、科学消费、文明消费。
任何一种消费方式都涉及到三个有关联的问题即“消费什么”、“为何消费”、“如何消费”。人们消费什么、为何消费、怎样消费既取决于生产什么、为何生产、生产多少,又取决于人们需要什么、为何需要、需要多少。人的需要是不断变化的,因此,消费方式也是不断变化的,而不断变化的消费方式应该置于道德批评的视域才能保持健康积极的方向。
(一)我们到底应该消费什么
消费既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又是人类特有的活动方式。人们在消费时,首先面临的是“消费什么”的问题。所谓“消费什么”,意指消费的对象和指向,如作为产品的物品,或作为商品的物品;作为商品的使用价值,或作为商品的符号价值、象征价值;是以物质性消费的追求为重,还是以精神文化消费的追求为重;是青睐绿色产品的低碳消费,还是传统产品的高碳消费。在异化消费方式中,奢侈型消费更多地是注重商品的符号价值和象征价值,而忽视商品的使用价值;攀比型消费以追求物质消费为主,忽视精神文化消费;无力型消费作为一种无选择的消费,无论是物质消费还是精神消费,均没有满足人的基本需要。
在生产力落后、产品匮乏的年代,人们过着食不满腹、衣不裹体、居无定所的生活,“消费什么”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那时,可供人们消费的产品有限,人们为了基本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在消费时追问得更多的是“我们能消费什么”。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可供我们消费的产品越来越多,人们在消费时无须再受制于“我们能消费什么”。当下,各大商场的商品琳琅满目,只要人们想消费的东西几乎都能买到,甚至许多没有想到的东西也有卖。在消费主义大潮的影响下,想消费什么就消费什么成了某些人的嗜好。
据媒体公开报道,近来广东不少富人流行“成人喝人奶”,“甚至可以直接对着奶头喝奶”,这一“新兴事物”在网络上引起了热议,有的赞成,有的反对。赞成者认为消费是个人的私事,消费无禁区,只要有能力想消费什么就可以消费什么;反对者认为这种奇特的消费方式有违社会伦理道德,消费有禁区,并非想消费什么就能消费什么。上述两种观点争论的实质聚焦在消费的对象到底有无界限的争论上。
事实上,消费既是个人行为,也是社会活动,它不仅从特定的角度展现着人的内在本质,而且承载着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多重意蕴,内含着一定的伦理向度和价值抉择。在产品极大丰富的今天,人们在摆脱“我们能消费什么”束缚的同时,“我们应该消费什么”便成为消费者需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对于消费者而言,消费对象不是毫无界限的,不是想消费什么就能消费什么。总的来看,对“我们应该消费什么”的思考和判断需要符合以下原则:一是符合社会伦理道德规范,我们所追求的消费对象应该是当下绝大多数人能够认可和接受的,是社会伦理道德许可的;二是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我们所追求的消费对象应该符合子孙后代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能源资源环境许可的;三是普遍正义原则,我们所追求的消费对象不能损害他人的利益,是他人正当消费许可的。
(二)我们消费究竟为了什么
消费究竟为了什么,即为何消费,追问的是消费的目的和意义。所谓“为何消费”,是指消费的理由和意义,如:是为满足需要而消费,还是为满足欲望而消费;是为满足生存等基本需要而消费,还是为满足享受需要而消费;是为满足自己的需要而消费,还是为满足市场的需要而消费。
在异化消费方式中,奢侈型消费以满足心理需要为主,远远超出了满足基本生理需要的范畴,更多地是为了满足个人无休止的心理欲望,其结果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消费,而是为了满足市场的需要而消费。攀比型消费既满足生理需要也满足心理需要,但常表现为以满足虚荣心为主的心理需要,消费的目的既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消费,也是为了赶时髦而消费。无力型消费首先是满足自身的生理需要的消费,其目的在于追求生存的最低层次需要。
消费既是人的生理需要,也是人的心理需要;生理需要是满足自身生存的最基本需要,心理需要是建立在生存需要基础之上的更高层次的自我需要;生理需要维系人的生命,心理需要彰显人的价值。对于任何一个消费者而言,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二者缺一不可。那么,在消费问题上该如何平衡生理需要与心理需要?消费究竟是为了生理需要还是为了心理需要?消费需要的满足与个体的消费能力、社会的消费环境息息相关,只有当个体具备一定的消费能力,特定的消费需要才有可能得到满足;只有当个体具备消费能力且社会消费环境允许时,某些消费行为才有可能被认可和接受。就奢侈型消费而言,个体虽具备较高的消费能力,但当下的社会消费环境不允许个体毫无顾忌地奢侈浪费,因而得不到社会的普遍认可和接受,常被推向舆论和公众批判谴责的风口浪尖。就攀比型消费而言,由于个体不具备相应的消费能力,只是出于满足虚荣心的需要而盲目消费、超前消费,这种消费需要的满足实质上是一种“虚假满足”,当下的社会消费环境对此也是不提倡、不鼓励的,因而也是普遍受质疑的。就无力型消费而言,个体因不具备相应的消费能力而缺乏必要的消费欲望,即使有某些消费欲望也常因无力消费而导致心理恐惧,这种异化消费方式既不利于社会的进步,也不利于个体的发展。
(三)我们应该如何消费
所谓“如何消费”,是指消费的手段和方法,它取决于对为何消费的理解。例如,是消耗商品的使用价值还是其社会价值,是消费服务的内在价值还是展示其外在价值。由于个体的消费行为受自身消费能力、消费心理、消费取向以及社会资源环境、消费政策、消费导向等的影响,因此,个体在消费抉择时,既要考虑自身因素,也要考虑社会因素,坚持个人需要与社会许可的统一。就当下中国而言,消费者要摒弃奢侈型、攀比型等异化消费方式,追求适度型、绿色型、文明型等科学消费方式,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适度型消费方式是就消费的数量而言,与之相对应的是奢侈浪费型的消费方式。消费数量的多少不仅直接影响消费者需要的满足程度,而且影响生态环境,关系子孙后代的长远发展。法国经济学家萨伊曾经指出:“把消费限定在一个过于狭窄的范围,就会使人得不到他的资产所允许的满足;相反,过多的豪爽的消费则会侵蚀到不应该滥用的财富。”[11]所谓适度型消费方式,是指消费的数量和质量既符合消费者自身的消费能力,又符合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伦理道德规范。在生态文明时代,大力倡导适度型消费方式,在经济、环境、道德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在经济方面,适度型消费方式是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消费方式,有助于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在环境方面,适度型消费方式依据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进行消费,较好地处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有助于发挥消费在自然生态系统循环中的调和作用;在道德方面,适度型消费方式既吸收了“崇尚节俭”等传统伦理智慧,又契合了“反对浪费”等当代道德要求,有助于发挥消费在道德传承中的桥梁作用。
绿色消费是基于消费主义引发的资源环境问题而提出的。所谓绿色型消费方式,就是要求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回收、处理等消费全过程要充分考虑资源环境的因素;购买时,要购买符合环境标准的“绿色产品”;使用时,要尽量不造成或少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要尽可能回收、再利用使用过的产品,减少一次性使用;要选择环保的废弃物处理方式,尽量减少对空气、水、土壤等的污染和破坏。作为一种新的消费方式,绿色消费对消费者个人和生态环境都是有益的,体现了人的价值维度和自然的生态维度的统一。一方面,绿色消费以满足需要、保持健康为目的,倡导过健康、简朴、丰富的生活,坚持了人的主体性,彰显了人的价值;另一方面,绿色消费秉持高度的环境保护责任意识,自觉地将自身的消费行为纳入自然生态系统之中,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
文明消费是针对奢靡消费、愚昧消费、不道德消费等不文明消费而言的,重在突出消费的价值取向和道德倾向。消费既是一种经济行为,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也是一种道德行为,是伦理学需要关注的重要领域。近年来,在消费领域出现的“人乳宴”、“胎盘宴”、“裸体宴”等不道德、反道德消费倾向,不仅玷污了神圣的人性、良知,而且腐蚀了人类的文明大厦。文明消费要求消费者要有强烈的消费伦理意识,正确认识自身的消费行为可能对社会和他人造成的影响,在社会伦理道德许可的条件下合理选择消费方式,既追求必要的物质消费以维系生命、健全体魄,又以高尚的精神消费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正如美国学者艾伦·杜宁所言:“当大多数人看到一辆豪华汽车首先想到它导致空气污染而不是它所象征的社会地位的时候,环境道德就到来了。同样,当大多数人看到过度的包装,一次性产品或者一个新的购物中心而认为这些是对他们子孙犯罪而愤怒的时候,消费主义就处于衰退之中了。”[9]102-103奢靡消费、愚昧消费、攀比消费、一次性消费等不合理、不文明的异化消费方式衰退之时,正是适度消费、绿色消费、文明消费等科学消费方式兴起之时。只有当适度消费、绿色消费、文明消费等科学消费方式不断兴盛,“美丽中国”才有可能真正实现。
[1] [德]维尔纳·桑巴特.奢侈与资本主义[M].王燕平,侯小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79-81.
[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85.
[3] [瑞士]西斯蒙第.政治经济学研究[M].胡尧步,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序言.
[4]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18.
[5]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59.
[6] [美]艾里希·弗洛姆.健全的社会[M].欧阳谦,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135~136.
[7]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59.
[8] [美]马尔库塞.单面人[M].左晓斯,等,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6.
[9] [美]艾伦·杜宁.多少算够——消费社会与地球未来[M].毕聿,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5.
[10] 高文武,关胜侠.消费主义与消费生态化[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91.
[11] [法]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M].陈福生,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567.
(责任编辑:张群喜)
Ethical Interpretation of Foreignization of Consumption Ways
ZENG Jian-ping1,YANG Xue-long2
(1.Jinggangshan University,Ji'an 343009,China;2.College of Politics and Laws,Yichun University,Yichun 33600,China)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ra makes a new and higher demand for human's consumption ways and requires us to make a deep reflection of the various unreasonable consumption ways and change them.At present,there are mainly three foreignizing consumption ways in China:luxury type,comparison type and inability type.In the perspective of ethics,these foreignizing consumption ways are the results of conflict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reverse of subject and object,separation of means and goal,conflict between desire and rationality.In consumption,lack of morality critique will surely lead to tense human-nature relationship,isolation between human and society,weakening of human relationship.Therefore,human must look at the constant changing consumption ways in the perspective of morality critique to keep positive and healthy direction,making reasonable consumption,scientific consumption and civilized consumption.
consumption ways;foreignization;morality critique;ethical interpretation
B82-053
A
1674-9014(2013)05-0001-07
2013-07-22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消费—生态'悖论的伦理学研究”(11AZX01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伦理学视野下的‘消费—生态'悖论研究”(10YJA720005)。
曾建平,男,江西新干人,井冈山大学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研究方向为伦理学;
杨学龙,男,江西樟树人,宜春学院政法学院讲师,江西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