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同仁堂杯”中药传统技能比赛的回顾与反思

2013-03-19 02:25:51付兴锋
卫生职业教育 2013年6期
关键词:调剂炮制大赛

杨 扬,付兴锋

(甘肃省中医学校,甘肃 兰州 730000)

2012年6月14日下午,由国家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主办的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同仁堂杯”中药传统技能大赛在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圆满结束。中药传统技能大赛是今年首次纳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的,分中职组和高职组两个组别,设中药性状鉴别、中药真伪鉴别、中药调剂与中药炮制4个项目。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等4所院校获得高职组团体总分一等奖,亳州中药科技学校等3所学校获得中职组团体总分一等奖。我校代表我省参加中职队的比赛,以两分之差未能入围。笔者从大赛指导教师的视角回顾比赛,反思得失,并通过与其他参赛单位对比,理性分析,总结教训,探讨行之有效的选拔和培训模式,以期在今后的比赛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1 回顾

鉴于我校的专业特点以及以往参加过多次中药大赛的经历及成绩,故直接被指定为代表全省的中职院校参赛队入赛。

接到通知后,我校开始在报名学生中进行考核选拔,同时在认真研究大赛相关的比赛内容和评分标准、深入了解选手特点和学习水平后,制订了培训计划。从2012年5月2日起重点在模拟中药房开始集中训练。5月2日至5月20日,主要培训中药性能鉴定、中药真伪鉴定以及调剂内容,对300 余种药材和饮片进行了鉴定培训,对调剂进行了逐项示教,引导选手熟悉操作规范和评分标准,指导学生反复记忆和练习;5月21日至6月3日,在炮制实验室进行炮制培训,对28 种中药饮片逐一进行了反复炮制演练,并请来了安泰堂的老药工进行点评及具体指导;在培训期间对难点进行了分步强化练习,对操作进行了提示和纠偏,对药物特征、鉴别要点以及功效进行了巩固记忆。为锻炼选手的心理素质并检验培训效果,我校于6月4日、5日、6日3天,分别为学校领导、低年级的两个中药班学生进行了模拟考试表演,并逐人逐项进行了点评和针对性辅导。6月7日休整,8日出发应考。

2 反思

本次比赛的结果与参赛前的预期目标及期望值相差甚远,回顾整个过程,每个环节均存在问题,总结如下。

2.1 选拔范围过于偏小

本次参赛选手的报名仅限在一个中药班中进行,报名人数总共18人,经过3次筛选后选出了两名选手代表我省中职组参赛。而这两名选手培训前一年的顶岗实习,一名在广东普宁利泰药厂实习,一名在兰州惠仁堂的医疗器械部实习。由于长期没有与中药直接接触,导致他们业务生疏、专业基础知识遗忘,从而影响了比赛成绩。

2.2 选拔标准过于单一,选拔过程过于仓促

第一、二次选拔分别是18 进9,9 进5,均是以鉴定药物和口试理论形式进行,未能全面掌握学生文化知识和业务水平的功底;第三次选拔是5 进2,理论笔试与技能考核同时进行,由于有3名学生答题思路及方式有误,导致严重超时,影响了成绩,故这3名学生未被选录。而被淘汰的学生中有两名学生顶岗实习期间一直从事着调剂工作,对于药物的性状及真伪鉴定,有一定的识别能力。

好成绩的取得有赖于技能水平、文化基础知识、变通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等综合素质。其中技能水平可通过训练有所提高,但其他素质是选手固有的稳定素质,不能通过短期培训得以提高。本次选拔只注重了技能水平,却忽视了对其他素质的评估,对于干扰因素未考虑周到,未经集体讨论商议,仅靠考核分数仓促确定选手,严重影响了比赛成绩。

2.3 培训时间安排欠合理

参赛选手住在校外,中午不能得到很好的休息,精力不集中,从而影响训练。带教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周课时(不包括周六)均在18 节以上,周六还得循环上课,且事务繁杂,精力不够。从而使得每天课后及晚上培训的有效率偏低,亦严重影响了培训的质量。

2.4 培训方法单一,无针对性

本次培训的形式主要是集中培训,对于两名情况不同的选手虽然具体分析了各自的弱项,但个体化的专项辅导做得不够,针对性不强,查漏补缺方面有缺憾,没有及时地纠偏纠错,这些也是影响培训质量的因素之一。

2.5 对选手的心理素质、应变能力训练不足

心理素质对于选手操作技能的发挥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培训过程中学生是面对熟悉的教师、环境、物品进行操作,能顺利地、较好地完成。当正式比赛时,面对的一切都变得陌生,由于心理素质的缺陷,导致选手情绪紧张,失误频发,严重超时,如出现了调剂药物撒漏、炮制清场不彻底、鉴定书写错误等诸多失误。

比赛需要选手有良好的应变能力。培训中使用的药物来自安泰堂,学生熟悉的药品多是产于西北且常用于西北的药材,而此次比赛在山东,所用的药物来自同仁堂。由于同一药物东西地区品种差异很大,不同地区炮制加工方法也有所不同,学生面对见过的药品能认识,而面对有了变化的药品则不能认出。如清炒王不留行时,对于陌生的新锅、新炉,未能严格控制火候、未能及时并迅速出锅,导致发生药物严重碳化的异常现象,这些都是选手思维呆板,不能灵活对待事物,应变能力较差的表现。

2.6 其他客观因素

选手在陌生的环境下,出现了一时性的思维混乱,发生了不可预料的错误。如药物鉴定时,一时忘却了药物名称及功效,混淆了药物的正名和异名,书写潦草、难以辨认;调剂审方时判断失衡,妄自否定,未按规定要求完成,多改错改正确内容;炮制中疏忽了器具的清洗、现场的清理以及忘记了操作完成后药屑的除净及药物的归类放置。诸多错误的发生,均是造成比赛失败的因素。

3 建议

3.1 优化选拔方式

(1)选拔选手应综合考虑各方面。选拔选手时不仅要参照技能成绩,还要注重选手的基础知识、实践经验、动手能力以及评判性思维能力等。根据各项素质在比赛中的权重与在比赛中的可塑性来确定各因素的比例。重视评判性思维能力,突破学业评定思维定势,制订综合评分标准,有效避免流失优秀选手的现象。

(2)选拔选手应扩大筛选范围。由于中医学校其他专业的学生有来自于中医个体诊所、药店、药农、药材生意家庭的,他们经常接触中药,对调剂、鉴定等有一定的基础。选拔选手时应在全校范围内海选,逐层筛录,优胜劣汰,不仅练就了选手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提高了选手的操作技术水平和能力,同时也形成了一种人人参与的氛围,使选手在练习时存在强烈的危机感和竞争意识。

3.2 改变培训方法

(1)制订科学的培训计划。根据教学经验,并且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将培训的进度、内容进行具体部署。将集中培训与针对性辅导相结合,整体操作与分解练习相交替,力求培训工作高速而有效。

(2)加强技能操作的细节指导。细节决定着成败,调剂、炮制的每项操作细节均影响到比赛的得分。因此教师示教时要将细节重点讲解,如调剂中如何审方、验戥;如何逐剂复戥、单味分剂、注明;如何复核、交待、清场;教师在指导学生练习时应反复强调,促使学生掌握规范的操作要点,以便学生在练习、考核、比赛中自觉形成注重细节的良好习惯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3)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改变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为“自觉主动式的学习方式”,教师通过演示调剂、炮制步骤,强化性状鉴定、真伪鉴定的知识要点,花大量时间让学生温习巩固,强化掌握;同时还要有意识地制造一些错误、障碍情景,迫使学生具体分析,灵活处理,主动纠偏,以提高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4)及时反馈评价,保证质量稳步提高。及时反馈不仅能够肯定并巩固成绩,而且能对以往的不足进行更正和强化,对于提高培训质量有所裨益。方式有3 种:第一,通过自我、教师分别从内部和外部进行反馈评价;第二,通过给专家、领导、相关教师以及药学专业的学生,甚至全校师生进行演示,听取意见和建议,使选手在技能上积极改进,心理素质上经受锻炼;第三,通过录像让选手自己观察比对,进行总结,查缺补漏,纠正偏差。

(5)有效地进行激励。长期重复训练,容易使学生出现疲劳厌倦等消极情绪,严重影响培训质量。教师应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密切观察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鼓励并予以帮助,排除选手心理障碍,使选手不畏艰险,苦练技能,努力拼搏。

3.3 立足长远,提高选手的总体水平

(1)尽快编写实训课教材和技能达标实训手册,加大技能训练和考前辅导力度,平时严格按照标准进行考核,促使每名学生都能熟练掌握教学中所规定的各项操作技能。

(2)开放实验室,增加实验课,加强技能操作训练,避免学生练习受时间因素限制。只有让每名学生都有实践机会并得到个性化的指导,才能使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技能水平得到相应的提高。

(3)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竞赛展示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了其专业意识,提高了其实践操作能力,同时也使实践教学成果在展示中得到了检验。■

猜你喜欢
调剂炮制大赛
“鸟人”大赛
环球时报(2023-03-13)2023-03-13 17:18:39
插秧大赛
环球时报(2023-02-16)2023-02-16 15:18:41
新国标颁布 肥料检出植调剂按假农药处理
今日农业(2019年15期)2019-09-03 01:08:50
炮制专家王琦论现代中药炮制研究的“2个时期3个阶段”
中成药(2018年12期)2018-12-29 12:25:50
3种姜汁炮制后厚朴对大鼠胃黏膜损伤的抑制作用
中成药(2018年9期)2018-10-09 07:18:58
清半夏炮制工艺的优化
中成药(2018年9期)2018-10-09 07:18:38
中药调剂常见差错及相应措施探讨
探讨常用藏药材的炮制方法
西藏科技(2016年5期)2016-09-26 12:16:40
中药饮片调剂中审方作用及改进策略分析
说谎大赛
小说月刊(2014年9期)2014-04-20 08:5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