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玉章,霍正浩,方建群,李 燕
(宁夏医科大学,宁夏 银川 750004)
目前正在实施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把专业设置、布局调整与专业认证确定为重要的建设内容,要求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出发设置、调整专业。本科专业设置、调整和布局中存在什么问题,应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专业设置、调整和布局,这是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而实际的问题。现以医学教育为例,在理论上进一步探析这些问题,在实践中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以主动适应新形势,优化本科专业布局,构建符合教育规律、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具有“大学科、跨学科”概念的新型复合型人才。
从临床医学专业划分出了精神医学专业,从口腔医学专业划分出了口腔修复工艺学专业,从药学专业划分出了应用药学专业,从医学技术专业划分出了医学美容技术专业等现象可以看出,专业划分过细大大缩小了本科专业面。据调查,“十一五”期间,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开设的本科专业总数增加到89个[1],而且名称随意、方向混乱,例如市场营销(医药方向)与市场营销(营销方向)、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信息技术与管理方向)与公共事业管理(医学与信息管理方向)、临床医学(检验方向)与医学检验(临床方向)等。
一方面,专业设置中,非医学学科专业剧增。一些医学院校除了设置医学类专业外,还设置了其他院校的非医学学科专业如保险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市场营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经济学、语言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公共事业管理等,混同医学相关学科专业来设置。2011年,国家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二稿)中,学科门类由原来的11个调设为12个,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新增)。目前,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开设的本科专业在这12个学科门类中已有9个学科门类。另一方面,专业设置积极、专业内涵建设缺乏、专业重点不突出。因办学经费、资源条件有限,新开设的非医学学科专业学校师资、经费投入有限,而属于医学院校本行的医学类专业的重点建设、优势特色却又发展不明显。
一些院校只顾眼前利益,看到市场上就业形势大好的专业就争着办,冷门专业立即关停,没有充分考虑高等教育的规律性和滞后性,结果有些专业供不应求,有些专业供大于求。一些院校缺乏长远的科学发展规划,一些事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以及学校定位的基础专业布点不足、力度不够。一些院校普遍缺乏人才需求科学预测机制;缺乏对高校自身办学条件的正确评价;缺乏对新兴交叉学科专业和国际化发展方向的敏感把握;缺乏进行专业调整跟踪评估与动态监测调控。
专业面越宽,就业面越广,就越能适应社会的需求。专业与职业有一定的对应性和关联性,即掌握某种专业知识和技能是从事相应职业的前提和准备,如掌握医学知识和技能是从事医生职业的前提,掌握教育知识和技能是从事教师职业的前提等。专业与职业有一定的对应性但不完全对等,学不同专业的人可能从事同一种职业,学同样专业的人可能从事不同的职业。据调查,所学专业与所从事工作对口的毕业生占被调查毕业生总数的29%,不对口的毕业生占31%,专业相关联的毕业生占40%。专业面越宽,寻求职业的空间就越大,职业和专业对口的比例就会越高[2]。
专业面越宽,根基越深厚,越有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世界名校的本科教育都采用通识教育,实行新生入学不按专业招生的办法。美国作为基础水平的本科生教育目标是培养为毕业后接受专科教育所必需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美国大学本科阶段强调通识教育与基础训练,研究生阶段才注重专业教育,才注重由宽向窄最终向高、精、尖方向的发展。“专业”一词在美国指的是“具有内在联系的、有特色的课程的有机组合”[3]。2001年,北京大学在调研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元培计划”,即在低年级实施通识教育,在高年级实施宽口径的专业教育。河北经贸大学按照“全校通修课程+学科通修课程+专业发展课程+开放选修课程”的新型模块化课程体系和专业流转机制,构建从学科大类基础培养到专业发展与特色培养的分层培养教育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4],均值得我们借鉴。
拓宽专业口径的同时,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是,引导不喜欢自己专业的学生及早改选专业。专业与大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匹配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将影响其整个大学学业成就乃至日后的事业发展。匹配程度越高,他们就会越喜欢所学的专业并为之而终身努力,反之亦然[5]。大学生入学前,对于职业的认识还比较模糊,他们多受家庭和社会的影响而填报志愿,并非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调查显示,近1/3 的大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不喜欢,如果可以重选专业,这些大学生表示将另选专业。这是一个非常值得高校关注的现实问题。大学生一进校门就应受到职业生涯教育,帮助新生尽快准确清晰地认识自我,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发地规划未来,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以最大限度挖掘自己的潜能。我国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等同于毕业前的短期就业指导,开设晚且内容尚无实质性帮助。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开展已久,且已成体系,它不是以统一的标准规范个体的发展,而是尊重大学生的个体差异,促使每个人都达到人尽其才[6]。勉强学习了自己并不感兴趣的专业,毕业后又改行,这不仅是个人的悲哀,也是教育资源的浪费,更是高校教学质量难以提高的重要内因。引导在校大学生进行专业再选择是“未病先防”的明智之举。
综合性大学的专业布局切忌舍本逐末。目前高教界热衷于办综合性大学,许多高校为综合性发展定位提高办学层次,追求学科门类齐全,这在很大程度上是高校逐利性行为的结果,原因之一在于政府评估政策的误导或是政策不完善造成的[7]。在我国现阶段,政府拨款的多少与学校规模和招生数量密切相关,学校规模越大、人数越多,获得的拨款也就越多。高校为获取更多的经费维系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就会迎合市场需求,受利益驱动设置一些市场需求热、办学成本低的专业进行规模扩张和综合化发展。普通高等医学院校也都定位于多学科综合发展,以医学学科为主,积极发展医学相关学科专业。实际工作中很多医学院校把非医学专业界定为医学相关学科专业,很多新开设的专业与医学专业关联性并不大,例如英语、电子商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及公共事业管理等。这种舍本逐末地设置无关联性的非医学专业来追求学科综合化的结果导致这些新增专业与相应专业院校相比没有竞争优势,因此早晚会被淘汰[8]。
相关交叉学科专业的综合化发展才是大学综合化的本质内涵。高校发展的综合性不是无关学科的简单相加,更不是低水平地扩大规模,而是应利用多学科之间的相关性、互补性,使多学科之间的知识对流、理论互鉴,从而促进新兴交叉学科专业的涌现和发展[9]。当代科技的发展呈现出多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高度综合以及系统化、整体化的趋势,并有着交叉综合性课题领先并带动学科发展的新趋势。现代社会的问题往往十分复杂,这些问题通常很难被简单地归入到某个单一的专业领域或学科,要想获得恰当的、整体性的解决方案,就必须借助于不同专业领域的方法来获得对问题的整体理解,跨学科合作的大学文化变得越来越重要[10]。学科的交叉应将重点放在前沿学科上,要有全球视野,立足于知识的国际交流,开展跨文化研究,在适应本国国情的基础上与国际接轨。课程整合是跨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基础,跨学科的课程整合才能培养出基础宽厚、知识面广、适应性强、素质全面的复合型创新人才。专业目标应由重知识掌握转向重提高思维能力与掌握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上,相应的课程内容也应具有弹性化和模块化,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较大的重组性,以便应对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
专业设置、布局调整不能凭感觉判断,而是要依据国家发展、科技进步、社会需求、高校自身的发展定位,根据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和学科优势、国际交流合作的要求进行科学论证。
第一,进行社会需求调研,科学论证,超前预测人才发展走向。专业布局要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对人才的社会需求以及毕业生的就业状况相适应。因为教育具有周期性和滞后性,在专业设置上必须首先摸清区域就业状况和社会需求的发展态势。这项工作单靠学校教育机构调研是无法全面完成的,应借助业界的力量以及政府协调共同完成。高校类型、地域、专业种类、性别、薪酬等因素对大学生就业存在影响,其中,专业种类的影响最大[11]。只有做出专业设置的适度超前性预测,才能保证毕业生能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二,专业设置需考虑高校自身办学条件、办学定位和学科优势。新专业需有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教学计划,需配备完成专业教学计划所必需的教师队伍及教学辅助人员,需以已设的相关专业为依托,具备必需的开办经费和教室、实验室及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实习场所等办学基本条件。医学院校设置非医学相关专业就会与医学院校主要发展医学学科的定位日渐偏远,分散了人力、物力和财力,不利于医学学科和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专业布局应与学科建设统一起来,依托高校自身优势学科形成学科群下的专业群。没有优势学科和市场需求支撑的专业是没有生命力的[12],在优势学科门类上多设一些专业,形成重点学科和优势专业群协调发展的平台。应遵循继承发展原则,保留符合教育规律的、成熟的、社会需求较大的既有专业,推陈出新。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重点投入,培育优势特色品牌专业,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赋予既有专业以新的内涵。有生命力的专业,其名称未变,而其课程体系要随学科发展而改变,课程名称未变而其内容要及时更新,只有这样,才能探索出专业发展新的制高点,长久形成优势专业,办出特色、形成品牌,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可替代的地位。优势和特色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特色发展是建立在优势发展之上的,没有优势也就没有特色,优势发展是为了更好地形成特色,没有特色就很难长期保持优势。
第三,专业设置调整需规范,需理顺本科专业目录与学科门类及研究生专业的关系。专业设置基本框架按学科门类、专业类、专业三级设置;学科门类的设置应与《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的学科门类一致,专业类的设置应与一级学科一致,专业应与二级学科一致;少量特殊情况可在三级学科基础上设置。大多数地方本科院校设置专业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1年修订二稿)。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学科门类12个,专业类94个,专业种数469 种,包括《基本目录》专业336 种和《专业名录》专业133 种。其中的医学学科门类设11个专业类,医学专业种数为36 种,包括基本目录21 种和专业名录15 种。根据2011年修订的专业目录,将医学本科专业目录调设情况加以整理,见表1。
表1 医学本科专业目录
地方本科院校专业设置应以“地方性、应用性”为导向。“地方性”就是指要为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应用性”就是指为一线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同时,利用高校自身的学科优势,面向企业和政府机关开展应用性研究,致力于科技创新、决策咨询和文化服务[13]。以宁夏医科大学为例,作为宁夏地区唯一的本科医学院校,要注重宁夏地方需求、学校校情和回族区域性设置调整专业布局。该校现设17个本科专业,开设12个医学专业(表1 中划“√”的),两个理学专业和3个管理学专业,现有临床医学、中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药学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近年来,该校对回医学的研究已经取得了相当瞩目的成就,并设有专门的回医研究院和回医医院。回医学既是区域优势学科又是地方特色专业。从表1 可以看出,具有区域优势特色的维医学、蒙医学、藏医学、壮医学等都早已列入了本科专业目录。通过对宁夏地区的省级、市级、县级3个级别的人民医院、中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院4个类别的66 家医疗卫生用人单位进行调查发现,未来5年90%的用人单位对临床医学、中医学、护理学的专业人才需求较大,56%的用人单位对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专业人才需求较大,38%的用人单位对药学的专业人才需求较大,9%的用人单位对眼视光学、康复治疗学的专业人才有需求愿望。因此,从社会需求出发,该校应进一步加强临床医学类优势专业群的形成,促进全科医生和卓越医师的培养;还可以考虑开设表1中的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在原有专业基础上逐步形成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优势专业群,逐步促进药学类优势专业群的形成;也可以考虑眼视光学、康复治疗学等专业的论证申办。
第四,专业设置在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同时,还应有一定的开放性。目前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专业设置相对滞后,应兼顾新兴交叉学科的专业设置,为新兴交叉学科的发展创造空间,形成传统专业和新兴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布局。医学院校在综合化发展的过程中,要在相关学科领域寻求交叉综合,例如医学与心理学的交叉融合;医学与生物科学的交叉融合;医学与食品工程的交叉融合;医学与动物医学的交叉融合;医学与社会学的交叉融合;医学与教育学的交叉融合等。在医疗卫生服务机制完善过程中,缓解医患关系的医学社会工作、医学司法鉴定等新型复合型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将增长。在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医学人才培养要顺应国际医学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专业设置也逐步呈现出国际化趋势,应建立开放的医学教育体系,培养基础厚、知识宽、能力强、具有“大医学”概念的医学与新兴学科及现代高新技术相结合的新型复合型医学人才。
第五,专业布局调整还需进行跟踪监测与动态调控。定期进行专业监测评估,分析专业运行中的绩效,及时反馈到学校相关部门加以论证,纠正专业布局中存在的问题,做好专业资源整合,推进新一轮的专业布局调整。一些不规范的、迎合就业市场的专业方向应并入大类;某些受利益驱动盲目设置的不相关专业需及早妥善处理、果断淘汰。随着就业市场需求的变化还应及早调整专业的招生规模,避免一些专业供不应求而又有一些专业供过于求的状况。
[1]雒保军.普通高等医学院校本科专业设置现状调查[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4):51-53.
[2]王默忠.海南大学本科生就业现状与专业设置的调查分析[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29(3):136-144.
[3]仇鸿伟,王报平.美国公立研究型高校学科专业设置与认证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1(7):156-158.
[4]海霞,周增慧.大类招生条件下本科专业分层培养教育体系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1(2):43-45.
[5]陈权,薛艳,刘伟.专业匹配性对大学生学业的影响及应对[J].现代教育管理,2010(7):59-62.
[6]曹瑞明,邵妍.发达国家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我国地方高校的启示[J].现代教育管理,2011(5):123-125.
[7]陈小娟,陈武林.对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11(1):56-61.
[8]张彤,唐金华,郭玉婷.对地方医学院校专业设置问题的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2009,8(6):669-671.
[9]李红兵,闫卫华.加快交叉学科建设 提升高校有效竞争力[J].中国高教研究,2007(1):44-46.
[10]孙进.德国应用科学大学专业设置的特点与启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32(4):98-103.
[11]马永霞,姜兴健.不同专业大学生就业的实证分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0(3):118-121.
[12]包镕.地方高校专业设置的原则与措施[J].中国高教研究,2008(1):54-55.
[13]杜才平.地方本科院校专业设置:现状、问题及结构调整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8):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