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特殊教育激励机制探究

2013-03-18 20:27马国芸
卫生职业教育 2013年19期
关键词:残疾激励机制目标

马国芸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甘肃 兰州 730030)

1 我国高等特殊教育现状

随着世界各国对残疾人人权保障的重视,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得以提升。我国对残疾人义务教育的范围和力度在逐步加大,残疾人接受普通高中、中职教育的人数也在逐年增加,接受高等特殊教育的需求越来越突出。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高等特殊教育稳步发展,截至2011年底,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高等特殊教育院校有18所,自2002年开始,教育部成人高考、中央电大残疾人学院、全国各电大分校也开始面向成人残疾人员招生,如何将这些学生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高素质人才成了高等特殊教育的重要任务,而有效的激励措施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是残疾学生的迫切需求。

2 实行高等特殊教育激励机制的必要性

2.1 激励是提高高等特殊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

在高等特殊教育领域师资严重缺乏的情况下,只有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提高整体教育质量,而促进教师和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主要手段是激励。所谓激励就是激发、鼓励个体以维持动机,从而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奋勇前进的心理过程[1],所以,激励成为实现教育目标的必要手段。

2.2 激励是特殊学生群体的迫切需求

残疾学生由于生理上的缺陷以及从小处在一个相对独立和封闭的学习环境,加之知识的拓展性不够导致其对知识理解的准确性和正确性总体不如正常学生,知识的积累较慢,记得慢、忘得快是一个突出特点。所以,多数学生往往表现得自卑、没有自信心,缺乏客观的自我评价,不容易发现自己的潜力。如何实施有效的激励措施激发残疾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其发现自己的优势和潜力,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成为高等特殊教育的迫切需求。

3 我国高等特殊教育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3.1 激励方式单一,无法满足师生需求

目前,开展高等特殊教育的学校多沿用普通高校以物质激励为主要手段的激励机制,方式单一(教师激励用奖金,学生激励为奖学金),没有从高等特殊教育师生的实际需求出发,无法满足残疾学生及教师的真正需要。从激励的效果来看,奖学金只能从经济方面满足学生需要,但残疾学生更需要自立自强的精神鼓励;对于从事高等特殊教育的教师来说,物质奖励只能满足其基本需求,并不能满足其自我发展的需要。所以,这种单一的激励机制无法激发师生的内在动力,不能对教师的工作及学生的学习过程给予有效激励。

3.2 重中间、轻两头,无法体现激励的过程性

目前开展高等特殊教育的学校多采用重中间、轻两头的激励机制,对学生的激励往往只注重对学习过程或结果的激励,忽视对学生入学及毕业环节的激励,缺乏系统的、专业的特殊教育激励机制,使学生无法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不能深刻理解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对于教师来说,“轻两头”的激励机制会使新教师降低工作热情,失去积极性,导致其适应期或转型期过长,影响工作效率。

3.3 重视学生激励,忽视教师激励

开展高等特殊教育的院校多采用重学生、轻教师的激励机制,但是从事高等特殊教育的教师队伍主要是一些普通高校或成人院校的教师,存在由非特殊教育教师向特殊教育教师转型的过程,这些教师往往缺乏对特殊教育的正确认识。并且社会上存在的歧视残疾人的现象导致了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感觉社会地位不高、工作强度大、心理压力较大,这使得很多教师在工作中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影响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4 我国高等特殊教育激励机制探索

任何形式的激励机制都应建立在“以人为本”的理论基础上,只有给予激励对象充分的信任和尊重,以他们为中心,最大限度地激发其潜能和动机,才能找到激励的契合点,达到有效激励的目的。

4.1 针对学生的有效激励机制

4.1.1 个人目标与教育目标有效结合 目标对行为具有指向和驱动作用,激励目标除了具有目标的一般作用外,还从正反两方面对人的行为产生规范和修正作用。确立科学的激励目标,不仅决定激励工作的方向,同时也向人们展示管理者的期望和要求。根据目标设置理论,如果人的能力与目标的可接受性是一致的,具有一定挑战性的目标会产生更强激励[2]。高等特殊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能力的社会用得上的人才,学习者的目标是成为一个对社会有所贡献的高素质的人才,在激励过程中只有将二者的目标有效结合,才能使激励目标更为有效。所以,高等特殊教育的激励机制不仅要树立激励目标,更要找到与教育目标一致的契合点,从而达到激励的效果。

4.1.2 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紧密结合 激励的目的是满足需要,当一个需要满足了就会产生新的需要,所以,激励是不断满足需要的过程,而不是阶段性的活动。物质激励不能使激励的效果一直存在,而且在高等特殊教育中,精神激励往往表现出更强的激发动力。比如残疾学生更需要师生间、学生间的相互关爱,语言与非语言、情感方面的激励更能发挥作用;教师的期望、教师的正确评价和引导可以转化为残疾学生的内在动力,使其发挥潜能;小组合作学习时的高度依存关系、面对面的交流可以加强残疾学生的人际交往技能。

4.1.3 个性化激励与常规激励深度融合 对于高等特殊教育来说,做好残疾学生的分类工作是深入了解学生及其需求的基础,也是关爱学生的起点。只有深入了解激励对象的需求,才能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激励方案,使激励更加有效。但是,由于激励对象的差异性,如不同的残疾原因、成长经历、家庭、社会生活环境等使其思维方式和情感需求也不同,根据学生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激励方案,选择能够满足学生身心特点、情感、生活等各方面需求的个性化激励模式,使常规激励与个性化激励深度融合,才能从根本上满足残疾学生的需要,达到有效激励的目的。

4.2 针对教师的有效激励机制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需要是人类行为的积极的动因和源泉”,当某种需要被满足时,就会产生一种内驱力[3]。特殊教育的教师需要耐心、爱心和细心,只有利用教师心理动机,用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激发其潜能,满足其自我价值需要才能产生内驱力,从而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

4.2.1 创新薪酬制度,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 薪酬包括薪水、津贴和福利待遇,是保障教师生存的必要条件,但目前多数高校的薪酬主要采用以技术职称、行政级别设定的薪酬体系。高等特殊教育一线教师多为非特殊教育教师转型而来,其在转型过程中会感觉工作强度大,若教育对象在素质发展方面的进步不明显,就会使教师的工作热情下降,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足。如果创新薪酬激励机制,实行绩效工资制,薪酬设定向一线教师倾斜,则会调动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在提高教师福利待遇的同时让教师感受到社会地位的提高,从而使其在行为上表现出更多的专注。

4.2.2 加大培训力度,满足教师专业发展需要 教师专业化是高等特殊教育师资建设最为薄弱的方面,因为从事高等特殊教育的教师不仅需要具备一般教师所具有的基本条件和学历标准,也需要具备特殊教育理念、专业知识结构、教育教学能力和职业道德。但是由于从事高等特殊教育的教师多由普通高校教师转型而来,其特殊教育能力和职业认同有较大差异。因此,要加大培训力度,实行多样化、个性化的培训,比如对刚入职的教师进行岗前培训、入职培训等,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化程度。

4.2.3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教师的职业认同感 高校校园文化对于师生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是教师个人发展的内在激励因素。

职业认同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是个体对从事职业的肯定性评价,是从业者对职业的认可程度及物质和心理的满足程度。教师职业认同是教师对自己从事职业的认知及对自己职业技能的感知;是教师从心底接受这个职业,并能对此做出积极的感知和良性的评价;教师职业认同不是天生存在的,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仅能够激发教师奋发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更能培养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所以只有建立“以人为本”、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创建和谐校园,才能真正缓解高等特殊教育教师的压力,帮其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培养教师对高等特殊教育工作的奉献精神,从而促进高等特殊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出真正有用的高等特殊教育人才。

[1]王蕴,孙静.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甘华鸣,贾萌.人力资源管理操作规范[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4.

[3]谌新明.人力资源管理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残疾激励机制目标
湿地恢复激励机制的国际立法及启示
激励机制助推节能减排
山西票号的激励机制及其现代启示
浅议中小企业激励机制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多方联手为残疾青年办实事
一个倾情帮教的残疾老人
四位老人与一个残疾少年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