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茂龙
(福清卫生学校,福建 福州 350313)
语文综合能力有一定的特殊性。相对于自然学科,语文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复杂多变,二是内部松散。有人曾打了个形象的比方:自然学科知识的陈列像一座整体安排的百货公司,各项商品分类明确,摆放有序,吃穿用玩,一层楼一大类,价格规范,一目了然。而语文综合能力就像一个个体户云集的市场,摊摊点点,稀奇古怪,每个摊位上都有某些商品,或有些特殊商品,要价也随行就市,讨价还价,五花八门。就学生学习途径来看,专业课教师是每天带着学生逛百货公司,让学生一个柜台一个柜台、一层货架一层货架地观察、认知、记忆、连贯,学生随着每天认知的累积,不断丰富、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逐步从整体上掌握该学科的知识。而语文教师却是每天带着学生去逛个体户的市场,每个摊点、每个摊位都作一番浏览,遇到每天都看到的东西就一带而过,碰到新奇的东西就随意说上一些。专业课教师一般是轻车熟路,按既定路径有条不紊地带着学生往前走,而语文教师可以在市场上随心所欲地把学生带到自己喜爱或熟悉的摊点长时间逗留,或者只将学生带进市场,让他们自由活动,各显神通。
当然,比喻都是有缺陷的,如果真正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倒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但学生在每天无目标、无程序的乱逛中,丧失兴趣者出现了,不肯思考者产生了,漫不经心者层出不穷,教师经常慨叹“教师讲得心力俱苦,学生听得索然寡味”。这就要求中职语文教师在学生知识掌握方面转变观念,下一番功夫,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方法,教给学生学习策略,提高语文教学效果。根据语文学科特点,结合语文综合能力结构化过程,笔者从当代心理学有关知识掌握和能力培养的理论中寻找有益的思路进行教学改革。现介绍如下。
当代心理学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特别是学生头脑中认知因素的作用,为我们解答了“如何促进发展”这个迫切需要解决的新时期教育面临的问题,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观念和技术。国外近30年对发展智力的呼声甚高,尽管注重实践能力培养是目前国内教改的主旋律,但基础知识教学工作不能因此被忽视。认知心理学的大量实验证明,基础知识在问题解决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在学习、工作的各个领域所遇到的问题,基本上都属于“知识丰富领域”的问题,这些领域问题的解决涉及大量专业知识的应用。实验还证明,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决于个人相关知识的多少及其性质和组织结构。同理,对中职生而言语文也是一门工具性学科,是用来解决工作和生活中各种问题的基础学科,基础知识的掌握是首要问题。在中职语文教学实践中,试图绕过语文知识的掌握去寻求语文综合能力高水平和高层次飞跃的情况几乎从未出现过,企图通过脱离语文知识的能力训练往往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只有将语文能力训练同语文知识掌握相结合,才能具备较强的语文综合能力。
中职语文教学更要重视讲练结合问题。当代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识重要,但不意味着头脑中的知识越多,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1]。如果人的头脑中储存的知识表征不当,组织得不好,那么应用时就无法提取,这就又给我们提出一个重要的问题:怎样掌握知识才有助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张庆林先生在《当代认知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一书中提到,知识的学习和表征,只有做到条件化、结构化、自动化、策略化,才能用来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语文教学中,首先,有必要使学生在大脑储存知识时,将所学知识与该知识应用的“触发”条件结合起来,形成条件化知识,即“描述-程序”结合模式中的程序性知识,在大脑里储存大量的“产生式”。其次,大量“产生式”还必须结合成一个系统,有必要对数以万计的知识组块再进行组织、抽象、概括、归类等,也就是要形成上一层与下一层次网络结构模式。当知识以层次网络方式表征时,一定要加强上层的知识节点(抽象知识)与下层的知识节点(相对具体的知识)之间的联结,使学生非常顺利地从具体到抽象和从抽象到具体的思维传动[2]。如在生活中,学生能够对对方意图有所把握,并还原到具体情境来解决,就能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高水平。如果语文能力的各个方面经过训练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并达到自动化程度,那么,语文知识就可以在头脑中表征为一个知识组块,这样的知识就能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有效地与问题发生联系,结合起来促成眼前问题的顿悟和解决。
要使学生头脑中储存关于语文如何学习、如何思维的策略性知识,并且在“执行的控制过程”中运用策略性知识去监控自己的学习和思维[3]。当代心理学越来越重视与学科知识相联系的思维策略,使学生根据问题本身所提供的线索和自己头脑中已有的认知结构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准确而迅速地调用相应的图式知识。总而言之,只有使知识在头脑中的储存(表征)做到条件化、结构化、自动化、策略化,才能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被有效提取和应用。
认知心理学对学生发展持乐观态度,强调认知属于心理过程的范畴,认为学生的可塑性很大。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不能一味抱怨学生基础差、学习能力差,应研究中职生在语文学习中掌握特定知识时的缺陷所在,即了解学生原有知识基础(认知结构)的欠缺,勇敢地承担起查缺补漏、教会学生学习方法的责任。学生是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学习新的思维加工模式,一旦能够熟练应用该模式,就可以用来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帮助学生完善语文综合能力结构还可以使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不断发展,反过来再促进语文学习,也就是说,学科知识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是双向的,互为作用的。人都有保持认知平衡的倾向,学生在发现某种新知识与自己的已有知识发生矛盾时,都会产生认知动机,并试图解决矛盾。当新知识引入时,已有知识能很快接受并溶解它,学生就会产生满足感,认知动机进一步加强;如果问题不能及时解决,时间一长,认知动机不断削弱,则易形成知识缺陷和认知动机缺失的恶性循环。
同样,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由于具备了良好的认知结构,学生的期望水平也会不断提升,反之,期望水平就会不断下降,从而影响学习成绩提高。另外,学生如果熟练地掌握了基础知识,在学习新知识和解决新问题时付出的脑力代价就会小得多,学习兴趣也会大得多[4],而学习兴趣的提高,反过来又促进学业水平的提高。同时,具备较高的语文综合能力,对学生人格适应水平也有重要作用,学生可凭借良好的能力基础来实现人格方面的高度自我整合,实现独立性,迈向成熟。
传统的语文教学已不能适应新时期各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著名认知心理学家诺曼曾说:“真奇怪,我们期望学生学习,然而却很少教他们如何学习。我们希望学生解决问题,却很少教他们解决问题的思维策略。类似地,我们有时要求学生记忆大量材料,却很少教他们记忆术。现在是弥补这一缺陷的时候了……”我们需要总结出关于怎样学习、怎样记忆、怎样解决问题的一般原则,然后设置一些传授这些一般原则的应用性课程,最后把这些一般性原则渗入到学生的各门课程中去[5]。在中职语文教改过程中,许多有识之士已经把指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提到一定的高度来研究,取得不少成绩,但深入研究还任重道远。我们认为要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语文学习方法说到底,就是如何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的方法。观察不同学习成绩的学生发现,成绩优秀的学生知识、能力结构合理而丰富;成绩差的学生知识基础有缺陷,因此,同样一个句子,成绩优秀的学生能很快地把字面表达的内容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使一个简单句更有意义、更能理解、更能和头脑里已有的观念取得联系,因而能更快地把握说话者的本来意图;而成绩差的学生缺少这种新旧知识的联系,往往在看到一个简单句时,加大了记忆的负担,回忆量相应也大为减少。
新旧知识联系的学习策略是一种有意义学习的策略。比喻法、比较法、联想法都可以用来进行新旧知识联系。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倡的“先行组织者”的学习策略对语文教学也有深刻的启发。如果在讲授新课前先呈现学生已有知识,使之成为同化新知识的熟悉的框架,那么,这个框架就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对新知识进行理解、记忆和组织,起到“组织者”的作用。
在学习方法指导时,还可以汲取当代认知心理学家提出的有关认知策略训练的原则。例如:(1)分解性原则。把完成一个任务的完整思维过程分解成几个阶段,然后制定出每个阶段的高效策略。如把作文训练分为审题、构思、行文、修改4个阶段,每次训练仅注重某一阶段的某一项知识,使其达到自动化程度。练习完一个“部件”后,及时进行“组装”;练习了“分解动作”后,结合已有的若干“动作组合”再训练“连贯动作”,一步步达到高质量完成全部任务的要求。(2)训练性原则。在采用传统训练方法(如诵读、抄写、做题、习作等)的基础上,运用一些创造性的训练方法进行有效训练,如复述、对话、演讲、辩论、研讨、评论、记录、专题报告等实践性较强的训练方法和模式。有意识地巩固某一知识或综合训练有关程序性、策略性、调控性(元认知)的知识。能力是有惰性的,如果不运用,很有可能在头脑中“僵化”。给学生提供一般策略时,一定要和语文学科的实例结合在一起,以引起广泛迁移。从课内到课外,适时进行迁移训练,以实现语文素养形成和提高的高效益。
语文综合能力是由多种复杂要素组合而成的综合体,个体语文综合能力的形成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语文综合能力结构中的各要素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当我们把某个现象称做“结构”时,我们就得承认一个事实:结构中的各要素间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与联系。结构中的各要素,绝非“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路人式关系,而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联姻式关系。我们把语文能力划分为听话能力、说话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只是为了研究的方便以及在培养时更具侧重性、更能针对其特点。而对某一特定语文情境作出的反应,则是一个人全部语文能力而非个别要素的显现。中职语文教学明显存在重“读、写”,轻“听、说”的现象,这是因为考试中只有“读、写”,没有“听、说”。不难看出,这是一种急功近利、投机取巧的做法。我们认为,这种做法既得不到功,也得不到利;既投不了机,也取不到巧。因为,结构中各要素的发展具有相对的平衡性,无视这种平衡性的客观存在,试图使结构中的某个要素单独发展,其结果必然是无功而返。也许有人会说,如何解释某某人说话木讷,却写得一手好文章的情况?我们说,社会科学中的每一条规律都有例外,它反映的是趋势,是众数而非每一个具体特例。我们承认确有语文能力结构中各要素发展极不均衡现象存在,但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其发展是均衡的,况且,如果我们培养的学生虽有内才,却说话木讷,这样的学生也是很难在职场上取得成功的。因此,在语文能力的培养上切不可有所偏废。
由于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承载整个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信息都需要用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来传递,因而在语文学习中就会遇到自然科学现象、社会科学现象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活现象。如缺乏这些知识背景,学生在接受这样的信息时就会十分困难,要想准确有效地传递这些信息就更难了。因此,语文能力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也有赖于综合素质的提高,仅仅就语文学语文,不可能达到上乘境界。只有学好各学科知识,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才能为语文综合能力构筑一个坚实的基础。这也是我们教改中必须重视的。
[1]廖策权.无目标习题训练与程序性知识的获得[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31-33.
[2]翟晓波.学生物理实践能力的形成与培养[J].中外教育研究,2009(2):29-32.
[3]梅周天.从“授受”到“内化”的转变——论素质教育中的“知识”教学[J].江西社会科学,2006(3):15-17.
[4]张新华.学习心理障碍的人本化对策[J].素质教育论坛,2007(4):35-38.
[5]张顺梅.大学英语教学中语言学习策略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2006(17):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