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学习任务设计的实践与探索

2013-03-15 07:33浙江省温州市温州中学325014李立人
地理教学 2013年11期
关键词:洋流高三内容

浙江省温州市温州中学(325014) 李立人

高三地理学习任务设计的实践与探索

浙江省温州市温州中学(325014) 李立人

随着课改的深化,课堂教学聚焦到高效轻负层面上来,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学生发展需要和学习内容是教学设计的两个基本点。据笔者多年观察和调查,高三地理课堂教学没有从学生实际出发去设计教学活动,教师缺乏“教学策略”的研究,教学设计未真正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移,还停留在以教师讲授为主,配以练习巩固的低效传统教学模式。因此,如何在高三地理课堂学习中做到高效,关键在于转变教学观念,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这就不仅要求教师对高三地理学习任务进行分析,进行学习内容的整理,更重要的是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的学习任务。基于这样的认识,本人根据多年教学实践就高三地理学习任务设计做些探索。

一、学习任务分析

学习任务的分析主要在于学习内容的整合和学生的分析。高三地理学习内容的整合是把握地理学科的知识框架,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高三学生分析是基于学生的学习实际包括起点知识、生活的感知来整合地理学习内容的过程。

图1 地理学科知识框架示意图

1. 学习内容整合

高三地理学习的内容主要是《文综说明》中规定的考试内容,它基本上是教科书章节和内容标题罗列,繁多、杂乱、抽象,必须对规定的学习内容进行梳理整合。

学习内容整合的要求:①准确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和《指导意见》要求;②审视和把握《考试说明》和教科书的内容之间的关系;③研究和明确文综地理命题的基本原则和历年文综地理试卷考点分布状况。

学习内容整合的方法:剪枝留主,删除无思维价值的描述性知识,保留地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保留可转化为能力的主干知识。对零乱发散在自然、人文和区域地理的主干知识进行有序的调整和归类,使知识内容有良好的时空系列,体现较好的系统性和层次性。

(1)宏观学科知识的整理

以必修地理(自然、人文和区域)的章节为基本框架、以世界和中国地理为载体、把选修地理的《旅游地理》和《环境保护》的内容融入必修地理之中来构建地理高度概括学科知识网络(如图1)。

(2)中观知识体系的整理

传统的高三地理学习,教师过于拘泥于教材内容和固有顺序,而缺乏对相关内容的优化和整合处理。从中观的角度处理和认识教材体系,就会使我们不局限于具体枝节内容,立足于更高的视野,比较宏观地把握高三地理的学习。以地壳运动为例,中观知识体系可整合如下图。

图2

(3)微观知识块、知识点的梳理

高三地理教学最终落实在知识点的学习上,对于知识点的整理主要根据课标要求整合成知识链和知识块。

图3

2. 学生的分析

根据多年高三地理课堂教学观察的经验,发现高三地理教学设计中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缺乏认识、了解和研究学生这一重要因素,对学生的研究和了解处于日常经验的水平,不研究学生,不从学生的基础和需要出发,而是从教师的一厢情愿出发处理教材和定位目标,这是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产生障碍的根源所在。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学习任务的设计方案需要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始终确保设计工作建立在对学生的分析基础上。基于学生发展需求的学生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的认知心理特征、个性差异、学习需求等方面。

(1)认知心理特征分析

分析学生的认知心理特征关键是学生学习起点和认知特点。学生的学习起点包括知识和能力储备,知识储备如学科知识、社会知识、学习与生活经验等,能力储备如阅读力、表达力、思维力和交往力等。

分析学生的知识、学习和生活经验,是教学的起点。高三地理学习学生的起点知识是高一、高二地理学科知识、学生的生活和社会经验知识,因此,学习任务的设计应建立在此基础上。知识只有与学生的已有经验结合起来并最终内化为经验才是有价值的。高三地理课堂学习中也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其实质上是要丰富和发展学生的学习经验。学生的发展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经验的不断拓展和提升。

(2)学生的个性差异分析

学生在生活经验、兴趣、智能倾向上的差异,表现为学习能力的差异,从逻辑上讲,差异可能导致两种状况:冲突与共享。学生之间可能会因为差异而形成冲突。但是如果引导得好,学生可以共享差异,在差异中丰富和拓展自已。因此,将差异看成资源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基于学生生理及智能特征,要承认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高度重视学生的个性,在教学设计中多一点精细教学。高三地理教学过程应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要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学习任务。

(3)学生的学习需求分析

学生的学习需求有显性的知识需求和隐性的方法和能力需求。要了解学生的显性的学习需求就要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疑点和难点,要充分考虑学生可能出现的学习疑难点并给予合理设计。在确定学习任务时,要了解学生的隐性学习方法和能力需求,在学习任务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能力起点,在学习过程中要及时指导。

只有经过学生分析确定的学习任务才是有效教学的基础,才能形成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

二、学习任务的设计

学习任务的设计是学习活动设计的要素之一,这里所谓学习任务就是给学生提供具体的、真实的、整体的任务,如让学生绘制与学习内容有关的概念图、让学生回答与学习内容有关的问题、让学生解决与学习内容有关的题目、让学生按要求向全班同学介绍所学习的材料、让学生做学习测验等,其目的是促进学生认知图式的建构,以及操作规则的自动化。高三地理学习任务的设计就是根据以上整理的学习内容和对学生的分析来确定学习任务的设计。

1. 地理学习任务目标标准的设计

任务的标准是与学习目标密切相关的,偏离目标的标准将有可能引导学生关注一些与教学计划无关的内容。高三地理教学的学习任务目标显然是促进学生地理知识的意义建构和能力的生成,检测学生是否完成意义建构的任务,可让学生绘制与学习内容有关的概念图、让学生回答与学习内容有关的问题、让学生解决与学习内容有关的题目等。

如复习考点“太阳辐射的影响因素及空间分布”可设计如下学习任务,检测学生是否达成意义建构的任务目标。

任务1 让学生绘制概念图:辐射——太阳辐射——天文辐射——达到地面的太阳辐射——有效辐射。

任务2 归纳影响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的因素:①纬度因素: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多。②地势高低:地势高,空气稀薄,透明度高,固体杂质、水汽少,晴天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③天气状况和日照时间:晴天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日照时间长,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多。

高三地理学习能力生成的任务目标可用高考能力要求目标检测。即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2. 地理教学问题及情景的设计

基于课标的解读,确定教学目标来设计教学问题和情景,其来源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学习目标与学习内容确定教学问题时,需要分析学生所需具备与解决问题相关的知识、技能、生活经验,以及在问题解决等方面的认知策略水平。问题的难易应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学生借助认知工具,在教师和同伴的支持下能够探索出问题的答案。

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高三地理学习要引导学生主动构建学科主干知识网络下学科基本问题的思考,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心理结构(图式),更好地掌握新知识,同时与原有知识建立联系。如复习洋流时,创设问题情景:模拟世界航海旅行线路,分析航速变化的原因。可设计基本问题:洋流是怎样形成的?按性质分几类?世界表层洋流是怎样分布的?洋流的分布有什么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有什么影响?设计复习主题问题:比较全球气压带分布图与洋流分布图,分析其内在联系。根据等温线怎样判断暖、寒流?自然环境中洋流是怎样进行物质流动和能量交换的?以上基本问题是复习洋流的具体知识,是必要的,但这些知识毕竟是形成能力的载体,学生在学习这些知识的过程中,比记住洋流分布规律本身更重要的是掌握背后蕴含的用地理模式图概括表达地理事物空间分布规律的方法即主题问题,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对洋流为何如此分布及洋流对地理环境带来重大影响等观念的深刻理解。

高三地理学习任务设计应选择合适的问题及其发生的情景,该问题需要学生应用目标知识与技能才能解决,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其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与经验。

3. 地理学习任务单的设计

地理学习任务单的设计应以具体问题为素材,综合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及迁移能力。如下例: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①比较图中山脉北部与南部城镇空间分布特征的差异及其自然原因。(8分)

②分析在兰州建立国家级新区的区位优势。(10分)

③指出若尔盖湿地主要的生态功能及其保护措施。(8分)

这样按照高考的能力要求进行的思维训练,提高了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达到高三地理学习任务设计的目的。

通过对高三地理学习内容整合、学生分析和学习任务目标、学习问题、学习任务单的设计,确立高三地理教学课堂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设计,为高效轻负的高三地理教学课堂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洋流高三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生生不息”的海洋循环运动——洋流
你认识洋流吗
跟踪导练(五)6
高三·共鸣篇
高三后期如何做到有效复习
一类洋流运动方程的显示行波解
主要内容
我把高三写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