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票
股票是最具魅力的理财工具。它是用以证明或设定某种权利为目的的凭证,它本身不是真实资本,经济学家把它看成是真实资本的“纸质副本”。邓小平曾经把“小飞乐”股票赠与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主席“凡尔特”先生,据说目前估价已经达到100万美元。朱镕基也曾经把“电真空”股票赠与国际朋友。可见股票藏品的级别。如今股票在收藏市场也已成为升幅最大的金融藏品之一。
二、银行存单
银行存单是我们最熟悉的理财工具。它具有风险低、存取方便灵活、手续简便、操作透明度高等优点,而受到广大老百姓的喜爱。正因为它广泛的群众基础,如今银行存单成为收藏爱好者的宠儿。
三、国库券
国库券代表国家信誉,因此信用等级高、市场风险小,加上收益略高于银行储蓄,在1980年起风靡一时,1990年退出百姓生活,成为收藏珍品。
四、外汇券
外汇券是70年代对我国人民发行的一种专用钱币。外汇券收藏讲究成套,这样价值会更高。由于当时禁止在国内市场上流通外币,因此特别发行了1979年和1988年两种年份版的外汇券。随着改革开放,1995年外汇券退出了历史舞台,退出了中国外汇商店,成为收藏品。
五、企业债券
企业债券通常资金流转期限较长,虽然收益略高于国债,但安全性也相对较差,尤其在市场流通中,变现额度变幻无常,也增加了投资人的风险。作为收藏品,刚刚被收藏者发掘出来,收藏前景广阔。如中国机电设备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司发行过100元和500元企业内部债券,就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六、金融卡
金融卡收藏在中国是1990年才兴起的。如今,金融卡收藏成为全球热门,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有一个叫沃尔特·卡瓦纳的,收藏了1196张银行信用卡,这些信用卡尽管面值分文不剩,却在收藏市场价值130万美元。
七、彩票
彩票成为收藏品只有短短20年的时间,不过在这短时间里,中国收藏界涌现了一大批彩迷,将这一新藏品价值充分发掘出来,如今彩票已成为金融收藏品中较为大众化的藏品。如果能从15世纪彩票的流行(包括当时政府的、私人发行的彩票)开始,一路走到中国当今的各种福利彩票、体育彩票收藏中来,那么藏品就显得不一般了。
八、金融凭条
金融凭条,又叫金融卡凭条,它是金融持卡人在金融机构所设的ATM自动取款机上进行存款、取款、查询业务时,自动取款机出示的一张收据。由于机器品牌不同,银行不同,导致金融凭条的形式多样。名称一般有客户凭条、客户凭据、客户收条、客户核对单等。中国银行于1980年使用的我国第一枚金融卡凭条,如今品相上佳的在市场上已不多见,几年前,每枚价格就在20元。
九、银行点钞券
又称银行练功券,是出纳点钞专用纸,是银行和金融学校为提髙员工和学员的专业技能而专门印刷的钞票代用品,在比赛时避免用人民币而带来的不便。银行点钞券的尺叶大小与人民币相仿,除了不具价值外,其他样样都一样。银行点钞券自1989年问世以来,品种已达千余种。从几角到几十元不等。
此外,还有印花税票、关金券、外币也值得收藏,印花税票最早产生于1624年的荷兰,我国在1912年曾开征印花税,新中国成立后也开征过,到1958年税制改革,将印花税并入了工商统一税,不再单独征收,1988年国家又重新开征印花税。关金券,即民国时期中央银行关金券,是“海关金单位兑换券”的简称,属缴纳进口关税专用的一种纸币。关金券收藏已成为旧中国银行纸币收藏的重要组成部分。除少量关金券难以收集外,多数容易得到,一般价格在十几元至几百元之间。
(摘自华龄出版社《钱币》 作者:沈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