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微博1月8日晚发布的一则微博,向网友征集“你最反感的官话套话”。
从网友的热情回应中可以发现太多熟悉的官话、套话,比如:“要求严格事故问责,加紧事故调查,无论涉及到哪一层、涉及到什么人,只要有违法违纪违规行为,都要严肃追究责任,坚决遏制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XX家属情绪稳定,社会秩序工农业生产未受到影响。”此外还有充分肯定、高度评价、圆满完成、正确领导、大力支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政治高度等等,这些官话套话,让人们听得耳朵都起茧了。
摒弃假、大、空的官话、套话,转向短、实、新的文风,意义无需多言。最近,中央正在整治文风、会风,转作风,就更有必要去除官话、套话。
征集官话、套话不难,难的是如何去除官话、套话。2009年9月,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强改进新形势下党建重大问题决定》,就已提出“从领导机关做起,大力整治文风会风”。而在2010年9月的中央党校春季学员开学典礼上,习近平就强调反对长、空、假,提倡短、实、新的文风。可见,中央是多么重视改文风、转作风,也可见改文风、转作风多么不易,需要大刀阔斧的魄力,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还需要严格有效的约束力。
一些官员之所以热衷于说官话、套话,不外乎3种原因:一是经常说官话套话已经形成了路径依赖,不会说真话、实话了;二是出于种种顾虑,不敢说真话实话,只能说一些不痛不痒的官话、套话;三是由于缺乏深入钻研、实地调查和独立思想,说不好真话、实话。简言之,官话、套话的背后往往是官僚化的思维,是僵化的作风,是高高在上的权力惰性,因此,如果官员不转变作风,不重新审视权力伦理,就无法真正做到不说官话套话。
征集最反感的官话、套话,有意思;如果官员都不说官话、套话了,就不仅有意思,还很有意义。
(摘自《燕赵都市报》 作者: 秦淮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