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粒E层事件判读及分析

2013-03-12 05:23何绍红
电波科学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磁暴电波电离层

何绍红 徐 彤

(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 电波环境特性及模化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 青岛266107)

引 言

电离层垂直探测是目前电离层探测中最早、最常用的探测方法.垂直探测所获得的垂测电离图(频高图)包含了F2层峰值高度以下电离层临频、虚高等多种参数信息,是获取电离层状态特征的重要数据来源.

电离图度量是对电离层探测数据进行正确分析的基础.1972年出版的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URSI)电离图解释和度量手册[1]是度量人员广泛应用的一本最好的入门书籍.1986年7月日本无线电研究所Wakai等人以电离层参数为线索,编写了《电离层图度量手册(修正版)》.2008年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焦培南等人在Wakai等人工作的基础上编写了《电波传播基础知识电离图度量与解读观测技术与设备》,较为系统地介绍了电离层电波传播理论与度量规则.然而,电离层变化复杂,实际度量过程中常遇到某些疑难电离图,以致度量人员漏度或误度.

出现微粒E层(或称夜间E层)现象的电离图是最具代表性的疑难电离图之一.通常,E层受光化学过程控制,随太阳天顶角变化.日落后,由于太阳极紫外(EUV)辐射消失,加上电子的复合作用,致使E层消失[2].然而,某些时刻,我国多站能观测到微粒E层.何友文[3]曾对微粒E层事件的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之后我国地区微粒E层研究鲜有报道.由于目前微粒E层度量规则论述较少,度量人员对该现象认识不深,以致度量不统一,月报表数据不能正确体现该现象,研究人员无法有效利用数据开展微粒E层特征及机理研究.

2012年2月16日夜间,我国地区多个电波观测站垂测电离图出现微粒E层.本文借助该次典型的微粒E层事件,结合自身多年垂测电离图度量经验,对发生微粒E层事件判据及电离图微粒E层判读方法进行了讨论.希望藉此形成典型微粒E层判读方法,便于度量人员参考.同时,利用多站电离图数据,对该次事件进行分析,给出微粒E层变化特征,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初步讨论.

1 数据来源

覆盖我国的电离图数据源自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14个电离层电波观测站(见图1),各电波观测站地理及地磁位置信息见文献[4].地磁Dst、ap指数及行星际磁场Bz数据源自日本京都世界数据中心(WDC)(http://swdcbd.kugi.kyoto-u.ac.jp)及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的空间天气预测中心(http://swpc.noaa.gov).

图1 14个电波观测站分布

2 微粒E层电离图判读

2.1 微粒E层事件判据

日前微粒层的判据不统一,文献[1]、[3]、[5]认为夜间垂测电离图中,出现下述四种情况之一时,就可认为存在微粒E层:

1)出现微粒E层的寻常波或非常波描迹,或两描迹同时出现;

2)F层寻常波描迹的低频端出现明显时延;

3)至少三个国内站,同一夜间在F层非常波描迹的低频端出现明显时延,并且其最低频率对应的等离子体频率高于0.95MHz;

4)出现Es-h和Es-c的寻常波描迹或非常波描迹,或两描迹同时出现.

发生微粒E层事件,最直观的特征就是夜间垂测图上出现E层回波(如图2新乡站电离图),即判据1)情况;图2中兰州站电离图F层寻常波描迹出现明显时延,满足判据2);满洲里站电离图虽然没有出现E层回波,但是此时非常波低频端出现明显时延.反射回波时间延迟决定于反射点以下电子浓度的高度分布.当F层寻常波或非常波低端出现明显时延,说明此时在F层之下存在一个类似于白天E层的一个厚层,即微粒E层.F层回波低频端描迹的明显延迟是由微粒E层电子密度峰值附近高度梯度小造成的.此外,乌鲁木齐与北京站非常波低端亦出现明显的延迟,满足判据3).Es-c即尖角型Es,特点是适用于白天.Es-h即高型Es,特点是尖角不对称,h′Es高度明显大于h′E,亦仅用于白天.而微粒E层即k型Es,其特点是夜间可观测到的E层,所以判据4)并不合适.

图2 微粒E层事件期间垂测图回波描迹

本文认为微粒E层判读条件1)~4)是正确的,但4)值得商榷.通过对大量实例分析,作者认为是否存在微粒E层主要判据为1)~3),即满足其中一条便认为发生微粒E层事件,同时可增加如下3点作为参考,为便于描述,接续排号:

4)微粒E层出现前后或同时,经常出现Es-r(迟延型)、平型、a型Es,偶尔迭加在微粒E描迹上(图3(b)就是r、平型Es迭加在微粒E描迹上的实例.)

5)微粒E层显示出有比正规E层更高的虚高可在100~200km高度上出现,经常出现在120~180km之间;

6)微粒E层的临界频率foE要高于正规E层.

2.2 微粒E层电离图判读

出现微粒E层时用符号K表示.其中fmin、foEs的判读精度是0.1MHz,foE的判读精度是0.05MHz,判读时最后给出的值以省去小数点的表示给出,且foE度量值的末位数字总是零或5.如foEs 1.6MHz,foEs=16;foE 1.2MHz,foE=120.根据微粒E层六条判据对下面几个电离图实例判读.

实例1:出现微粒E层的寻常波或非常波描迹,或两描迹同时出现(图3(a)).此图是2012年2月16日01∶20(地方时)西安站(34.130°N,108.827°E)频高图,约在130km的高度观测到E层的非常波描迹,F层X波描迹低频出现明显时延,夜间常规Es类型Es-f一般高度在120km以下,并且粗而平,没有时延.而微粒E层显示出有比正规E层更高的虚高;且有比正规E层更高的临界频率(一般夜间E层频率小于1MHz).因此,推断认为这描迹在E区必然是微粒E层的非常波分量.foE=(fxE-fB/2)JK=120JK.由于干扰,观测不到1.1MHz以下的描迹.值得注意是,度量foE参数时,当说明符号K(微粒E层)与说明符号S(干扰)两个符号都适用时,K优先于S.

实例2:F层寻常波描迹的低频端出现明显时延(图3(b)).此图是2012年2月16日04∶30(地方时)昆明站(25.637°N,103.718°E)频高图,当 E区描迹的穿透频率超过F层描迹的最低频率即foEs>foE(微粒E)时,可以解释为微粒E层被r型Es所遮蔽,E区描迹应是r型Es.Es的型别放在K之前,接近fminF的时延代替了微粒E层基础部分的存在.foE=(fminF)UK=120UK,h’E=A.foEs=18JA.当夜间微粒E层出现时,则可像白天一样把平型Es列为l型,所以Es类型为r2k2l.

实例3:有事件发生但没有类型出现的频率图及参数度量值(见图3(c)).此图是2012年2月16日01∶45(地方时)北京站(40.110°N,116.276°E)频高图,虽然微粒E层存在的主要迹象是夜间电离图较高层描迹的低频端出现群时延,但是由于没有观测到Es类型,度量时可认为Es描迹短缺是干扰原因引起的.所以foEs=fbEs=fmin=(fmin)Es,Es类型无.

图3 微粒E层事件电离图及判读

3 微粒E层事件分析及讨论

通过详细判读各站电离图,发现2012年2月16日微粒E层事件主要发生在当地时间16日00∶00-05∶00.中纬度台站夜间微粒E层回波明显,容易判读.图4给出了西安、兰州、拉萨、苏州、重庆五站微粒E层临频及高度分布.其中,西安站微粒E层临频foEs-k在1.1~1.3MHz之间,高度在130~195km之间变化.04∶35及04∶55,微粒E层高度达到195km;兰州站微粒E层出现时间为00∶10-04∶40,foEs-k范围与西安站相近,高度稳定在120~130km;拉萨站微粒E层主要发生在00∶00-02∶00之间,其临频在1.1~1.3MHz之间变化,中值为1.2MHz,高度变化范围为125~140km;01∶00-02∶30,苏州站出现类似于北京站情况,非常波低频端出现明显时延,但是没有E层回波,即有事件无类型.E层回波主要出现在04∶0-05∶30之间,其临频为1.2~1.4MHz,高度范围为150~195km;重庆站微粒E层相对集中在04∶00-05∶00,微粒E层临频在1.1~1.7MHz之间变化,高度相对较高,大部分时间约160km.

纬度相对高的满洲里、乌鲁木齐及北京站,F层非常波低频端出现明显时延,但是没有出现E层回波,即有事件无类型;纬度较低的昆明、广州及海口站微粒E层回波出现时间段约为04∶00至日出前,持续时间较短,其中海口站微粒E层出现时间、临频及高度分布如图4所示.04∶45,有事件无类型.05∶15及05∶30,微粒E层临频为1.4MHz,高度分别为140km、130km.何友文[3]对1986年2月7日微粒E层事件分析发现,我国低纬度广州及海口站出现微粒E层现象,与本次事件较为吻合.

图4 部分站微粒E层临频及高度

我们同时考察了该次微粒E层事件发生前后地磁活动条件及各站电离层foF2变化,如图5所示.该次微粒E层事件出现在一次中等强度磁暴的主相期间.磁暴开始于2月14日北京时间约23∶00,此时行星际磁场Bz转为南向,Dst持续下降,最小值为-58nT,约在16日05∶00磁暴开始进入恢复相.纬度较高的台站,如满洲里、西安等电离层foF2没有显著变化.纬度较低的昆明与海口站,16日凌晨出现明显的正扰动,相对偏差超过60%.16日正午开始,两站出现显著的负扰动,foF2下降超过50%,负暴持续超过12小时,直至17日日出.电离层负暴是由磁暴期间热层循环改变中性成分,使得电子复合率增加造成的[6-7].

图5 2012年2月13-19日行星际磁场、地磁指数及电离层观测站foF2变化.竖间断线为磁暴开始时刻

该次微粒E层事件发生在磁暴主相期间,似乎说明微粒E层事件与磁暴有关.Hirao等[8]指出微粒E层由能量粒子沉降引起的,但是没有说明能量粒子的来源与种类.高能带电粒子沉积主要发生在磁暴(亚暴)期间的高纬地区,如极光现象.由于高能带电粒子受磁场束缚,沿地球磁力线运动,只能沉降到高纬地区.Lyons等人[9]认为微粒E层事件粒子来源于磁暴期间环电流,能量在1~100keV的中性原子.Bauske[10]在前人工作基础上,较为详细地论述了夜间微粒E层出现的原因:磁暴主相期间,大量来源于等离子体片的质子和其他带电粒子被地磁场捕获,在外辐射带形成西向环电流,地磁指数Dst持续下降.被捕获的高能粒子与H原子碰撞交换电荷,变成中性高能原子.此时这些中性高能粒子不再受磁场约束,如果运动方向指向地球,可以沉降到地球热层大气中,再次与中性成分(NO,O2等)碰撞而电离,使得E层电子产生率增大,该过程如图6所示.

图6 源于环电流中性高能粒子沉降示意图

然而,并不是每次磁暴都发生微粒E层事件.比如,三天后,即2012年2月19日发生中等磁暴,西向环电流显著增强,Dst最小值为-54nT.我国区域电离层没有出现明显扰动,各站亦没有观测到夜间微粒E层事件.电离层E层中性成分密度大,光化学过程(电离过程)是主要控制因素.因此,磁暴夜间E层电子密度显著增强,势必存在额外的电离源.大量观测表明,微粒E层事件与磁暴密切相关[11].卫星观测资料亦表明磁暴主相期间常发生环电流中性原子事件[12-14].但是磁暴期间中性高能粒子的注入机制(由太阳风注入磁层、内磁层注入环电流、环电流中性粒子注入热层中性大气等)复杂,需深入研究.此外,电离层暴时自身的输运等动力学过程是否对发生微粒E层有影响,还有待确认.

4 结 论

2012年2月16日凌晨,我国14个观测站观测到电离层微粒E层事件.借助该次事件,对微粒E层判据进行了讨论,结合自身判读经验,形成六条判据 .并通过图例,说明判读方法,希望为数据度量及科研人员提供参考.同时对该次事件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纬度较高的满洲里、乌鲁木齐及北京站非常波低频端时延增加显著,但没有E层回波,即有事件无类型;我国中纬度台站,如兰州、拉萨、重庆等站微粒E层回波清晰,且持续时间长;低纬海口、广州等站出现微粒E层回波,但持续时间较短.该次事件发生在磁暴主相期间.微粒E层现象与磁暴密切相关,可能是由环电流中性化的高能粒子注入热层引起,但是其注入机制需进一步研究.

需要指出的是,在判读时,观测不到1.1MHz以下回波.我们描述为是干扰造成的(说明符号S).然而高能粒子沉降能够电离低热层大气中性成分,使电波吸收增强.Nishino等[15]利用二维成像式宇宙噪声接收机监测2000年7月15-16日强磁暴期间电离层吸收.由于粒子沉降电离低热层中性大气,巴西地区电离层吸收增加0.5dB.然而本次事件缺乏中频段电离层吸收数据,无法确定微粒E层事件期间,夜间电离层干扰与吸收谁是主要因素.

[1]PIGGOTT W R,RAWER K.URSI Handbook of Ionogram Interpretation and Reduction[M].2nd ed.Amsterdam:Elsevier,1978.

[2]SOLOMON S C.Numerical models of the E-region ionosphere[J].Adv Space Res,2006,37(5):1031-1037.

[3]何友文.远东地区一次典型的微粒E层事件[J].地球物理学报,1989,32(2):135-142.HE Youwen.A typical event of the particle E at the far East[J].Chinese J Geophys,1989,32(2):135-142.(in Chinese)

[4]徐 彤,吴振森,吴 健,等.foF2月中值太阳循环变化及单站谱模型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08,51(1):1296-1303.XU Tong,WU Zhensen WU Jian,et al.Solar cycle variation and single-station model of the monthly median foF2[J].Chinese J Geophys,2008,51(1):1296-1303.(in Chinese)

[5]何友文,顾厚东.远东地区的微粒E层事件[J].空间科学学报,1990,10(1):42-49.He Youwen,GU Houdong.The events of the particle E in the far East[J].Chinese J Space Sci,1990,10(1):42-49.(in Chinese)

[6]LASTOVICKA J.Monitoring and forecasting of ionospheric space weather-effects of geomagnetic storms[J].J Atmos Solar-Terr Phys,2002,64(3/6):697-705.

[7]MANSILLA G A.Equatorial and low latitude ionosphere during intense geomagnetic storms[J].Adv Space Res,2006,68(18):2091-2010.

[8]HIRAO K,WAKAI N,SAWADA K,et al.Some evidences of the particle effects on the ionosphere at middles latitudes[J].Space Res,1965,5:1058-1062.

[9]LYONS L R,RICHMOND A D.Low-latitude E region ionization by energetic ring current particles[J].J Geophys Res,1978,83(A5):2201-2204.

[10]BAUSKE R,NOEL S,PROLSS G W.Ionospheric storm effects in the nighttime E region caused by neutralized ring current particles[J].Ann Geophys,1997,15(3):300-305.

[11]GORDIENKO G I,VODYANNIKOV V V,YAKOVETS A F,et al.Geomagnetic storm effects in the ionospheric E-and F-region[J].J Atmos Solar-Terr Phys,2011,73(3):1818-1830.

[12]POLLOCK C J,BRANDT P C,BURCH J L,et al.The role and contributions of energetic neutral atom(ENA)imaging in magnetospheric substorm research[J].Space Sci Rev,2003,109(1/4):155-182.

[13]MCCOMAS D J,FUNSTEN H O,FUSELIER S A,et al.IBX observations of heliospheric energetic neutral atoms:current understanding and future directions[J].Geophys Res Lett,2011,38:L18101.doi:10.1029/2011GL048763.

[14]CHEN Z Q,SHEN C,LU L,et al.Study on the earth ring current during magnetic storms based on energetic neutral atom flux data[J].Chinese Journal Geophysics,2012,55(3):727-737.

[15]NISHINO M,MAKITA K,YUMOTO K,et al.Energetic particle precipitation in the Brazilian geomagnetic anomaly during the“Bastille Day storm”of July 2000[J].Earth Planet Space,2006,58:607-616.

猜你喜欢
磁暴电波电离层
《从太阳风暴到行星磁暴》专刊(Ⅲ)寄语
永远的红色电波
一种电离层TEC格点预测模型
The Speed of Light
Kalman滤波估算电离层延迟的一种优化方法
冕洞特征参数与地磁暴强度及发生时间统计
磁暴期间中国中低纬电离层不规则体与扰动分析
磁暴恢复相后期超低频波观测分析
瞌睡电波
“电波卫士”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