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将走向何方:从谭盾的多媒体交响音乐《地图》说起

2013-03-12 15:57罗天羽西华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四川南充637000
大众文艺 2013年7期
关键词:谭盾作曲家多媒体

罗天羽 (西华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四川南充 637000)

刚刚走过的20世纪是个多变的时代,音乐同美术、文学一样,发生着自诞生以来最为频繁的变迁,各种风格的呈现成为这一时期艺术的总体特征。作品表达内容的变化,带来的是表达方式的激进,这就是“先锋派”的诞生。

进入21世纪,我们比任何时代都更强有力地感受到音乐的现状和未来,流行音乐盛况空前,传统音乐在时尚的包装下越来越丧失自己的灵魂,古典音乐任然在延续20世纪的萧条,现代音乐的听众虽有所发展,但往往作品本身也深受人们诟病。相伴随的是,音乐的功能也得到前所未有的扩张,据说美军在围剿塔利班武装时,就在装甲车上随机播放摇滚乐,以此扰乱对方的作战心态。音乐与心理的愈发联系,逐渐地音乐与文化被嫁接起来,音乐治疗学也应运而生。

继之,音乐本体的改变是不言而喻的,正如荒诞派戏剧一样,一些极端的音乐作品,其荒诞之处比之更甚。当约翰·凯奇用行为艺术的方式造就了人类音乐史上最为荒诞的作品——4’33秒的时候,整个世界都惊呆了。这里还有音乐存在吗?甚至像《没有主人的锤子》(又名“无主之锤”)这样的象征派文学也被音乐所涉及,那种怪诞而刺激的音响就像洪水一样泛滥,人们的耳膜一再经受着冲击,老一辈音乐家似乎已不堪承受(如贺绿汀在听到“新潮音乐”作品时也不禁敲起拐杖),年青一代呢?他们能够承受吗?他们的欣赏习惯会随岁月而改变,直至适应和需要吗?这是美学家们值得关注的问题。

于是,我们不禁进一步追问:音乐将走向何方?正如,我们思考求证音乐的起源一样,音乐的未来虽然没有了远古神话的层层包裹,但音乐的非语意性仍然决定了它的不可琢磨,好比“一千个听众,就有了一千个汉斯力克”。然而,《地图》的出现似乎有望改变以往听赏交响乐的习惯。

这部作品,常常被冠之以“多媒体大型实地景观音乐”,作品中多媒体的音乐是作曲家事先录制好的,被安置在现场乐队的演奏过程中,它不同于久石让的动漫原声视听交响音乐会或MTV音乐,这里的多媒体音乐已经成为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之不可。

在这里,音乐被作为视觉和听觉结合欣赏的对象而存在,人们随音乐而起的思索在现场演奏与录制音乐中交互行走,追索着音乐在文化上的意义和沟通上的价值,这正是“听音寻路”的意趣之处。也许新奇的音乐演奏手法没有让你获得比之于古典音乐的纯美,但你确实被感动了,为石头老人的石乐,为苗族姑娘的歌声,为即将消失的民族文化而感怀忧叹。

思寻感动的缘起,我们不得不从美学价值上来探讨。在演出时谭盾说到“感恩”,说道“音乐从哪里出去又回到这里,就像落叶归根一样”,这也题旨出了作曲家创作思想中的两个核心观念:回归传统和寻根。这里的“回归传统”并不是指对传统作曲技法的回归,而是指对传统文化意识和原生态音乐风格的顾念。多媒体音乐部分以木叶、溜子、唢呐、对歌、芦笙等表现民族性格,充斥着山野的蛮荒气息,管弦乐队部分则置于对前者的“竞奏”和“对话”中,显然这是对传统协奏曲写作原则的贯穿,而高明之处就在于它意蕴了对消失文化的“追踪”和“寻回”,“又有强烈的时代特色和现代气息的美学目标”。

当然,技法上的回归传统,在新世纪同样是一种强有力的趋势。无论是上世纪斯特拉文斯基的后期创作还是被视为守旧的浪漫派代表的美国作曲家巴伯,还是本世纪加籍华人黄安伦的一系列作品,都极大地彰显出这一美学特征,不可小觑。

音乐将走向何方?谭盾的精神导师——约翰·凯奇的答案玄之又玄。“我们将走向何处?我们在做什么?我们存在于宇宙之中,存在于无序中的聚积。”萨尔兹曼在他的《20世纪音乐》中也说:“对于年轻作曲家和一些稍老的作曲家来说,所有的屏障都坍塌了,分类被破坏了,任何的状态都是可能的。”

总之,对于作曲家而言,音乐风格和语言的选择有了更大的自由。音乐创作领域的多样化倾向超过以往任何时期。对待谭盾,对待后现代观念艺术,与其说是为了给人‘听’,毋宁说是为了让接收者从中感悟作者的观念,所以卞祖善才说这是在“PLAY音乐”。

在2010世博会开幕晚会上,谭盾又玩起了他的拿手好戏“水乐”,作为整首作品《Better City Better Life》的组成部分,这里的“水乐”更具象征性价值,向世界人民昭示着我们中华文化“兼容并蓄”的开放姿态,值得称道。这种艺术的整合无疑是有存在的价值。独特乐器的加入扩展了音乐节奏的画面美感,无疑使老百姓更能贴近之,缩短了艺术与观众的距离。由之,我们能否承认:从文化层面对音乐作分析,已经成为阐释谭盾的有效途径。

乐由心生,音乐本来就是人类表达自己情感体验的一种方式,一切艺术的价值都必然地体现在真挚的情感上。但是情感总要受到理性的节制,再通过艺术的处理方式(包括一度创作和二度创作)表达出来才是正真可以为人们提供审美愉悦的对象的存在。

我们不是预言家,不能预测音乐的未来。但是通过对《地图》的分析,我们至少又印证了那句话:创作音乐的是人民,作曲家只不过将其编成了乐曲而已。

音乐将走向何方?这是谁也回答不了的问题。只是好的音乐依然会打动你我的心,这也就是音乐存在的价值所在。

猜你喜欢
谭盾作曲家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长大可当作曲家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多媒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王西麟的音乐道路
猫咪成长史
作曲家
浅谈HTML5的发展与应用趋势
拉琴人的不同选择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