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杰 ZHANG Jie 夏圣雪 XIA Shengxue华东理工大学,上海 200237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200237 Shanghai )
从古厝走向番仔楼的艺术形态演变的文化解析*
——以晋江市福全历史文化名村为例
张杰 ZHANG Jie 夏圣雪 XIA Shengxue
华东理工大学,上海 200237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200237 Shanghai )
闽南古村落中保存着大量的番仔楼,针对这些与传统古厝艺术风格迥异的番仔楼,由晋江福全历史文化名村入手,从地域自然环境、海外移民与侨汇、地域历史文化等方面剖析了福全番仔楼的形成与发展的原因以及空间艺术变异的过程,从而揭示出传统古厝是番仔楼空间艺术形态演变的原型,西洋式的造型与装饰是促使番仔楼形成独特形式的催化因素;其内在的精神空间成因则在于家族制度的需求、精神纽带的需求、地域社会价值观与群体精神的需求等,而这一切皆来源于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流。
闽南;番仔楼;传统古厝;叠楼
番仔楼亦称“楼仔厝”、“小洋楼”,是指具有欧洲住宅与热带建筑特色的所谓“殖民地外廊样式”建筑与福建古厝相结合的住宅建筑[1]。该类建筑在福建福全古村落内留存近10000m2①,约占民居建筑面积的1/5。福全古村落内的番仔楼,其门窗、外廊是该类建筑装饰的重点,样式繁多,有西方曲线的巴洛克山花,西式的狮子、鹰、地球、时钟等,也有传统的书卷式曲线,以及姓氏堂号(写某某衍派)、徽标、兴建年代、麒麟、蝙蝠、寿桃、花瓶等;更多的则是中式、西式的巧妙混搭(见图1)。
面对具有千年历史的福全古村落就要生发联想,为什么会出现这些与传统民居风格迥异的住宅建筑?其历史的渊源与文化的积淀在哪里?而如何解析其空间艺术形态的演变等问题则是十分值得探讨与研究的。
图1 福全古村落内现存的番仔楼
1.地域自然环境的影响——开启了文化交流之门
闽南地处我国东南沿海,东临台湾海峡,海岸线蜿蜒曲折,水深浪平,形成了大量的天然良港。如泉州港就是一个集群海港,素有“三湾十二港”之称,福全古村落属于其支港之一,是泉州港通往海外的必经之路,海上交通运输业发达。因此,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与相对发达的对外交通条件使得较为容易受到南洋、甚至西方文化的影响。
其次,闽南的气候使得该地区极容易接受外廊式的建筑形式。闽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雨量充沛。温暖湿润的气候,使闽南人特别喜欢与外界接触,但是,多雨与强光,又与闽南人喜好外出的天性与偏好相矛盾,而外廊所创造的“灰空间”却弥补了这种缺陷,提供了大量可以遮阳避雨,又能感受室外自然环境的场所[2]。
基于上述两种情况,其影响发展的结果,一方面,使得海外文化能够随着海上交通的发达快速传入民间,并从深层次的文化领域为本土民间建筑艺术形态变异开启了可能之门;另一方面,本土的需求使得外廊式成为了本土建筑变异的参照对象,为番仔楼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外部条件。
2.海外移民与侨汇经济的支持——促进了番仔楼的发展
(1)海外移民的发展。史籍记载,闽南人因经商出国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唐代,明清时期虽有海禁的闭关政策,仍有大量的闽南人出洋谋生或侨居海外。但是出国人数最多的时期是清末鸦片战争之后,华侨作为廉价劳工(契约劳工)大量地被诱拐到西方国家或者其殖民地,此为近代华侨出国的第一次高峰期。20世纪20~40年代,又形成了第二次出国的高峰期。
据闽南《泉州华侨志》记载:“有600多万祖籍泉州的华侨、华人分布在世界五大洲的110多个国家与地区,其中90%居住在东南亚各地。有归侨、侨眷300多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53.9%。”而晋江福全古村落的侨民分布绝大多数集中在东南亚,如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等国家以及中国的台湾、香港、澳门诸地区。村落内有海外关系的住宅建筑面积达34 264m2,占整个村落总建筑面积的22.33%(见图2)。并且其中不少的番仔楼保存完整(见图3)。
图2 村落海外关系示意图
图3 保存完整的番仔楼
(2)侨汇经济的支持。 海外移民形成了大量华侨及其侨眷,这极大的促使了侨汇经济的发展②。侨汇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作为赡养家属及其非投资性(公益事业)的费用;另一类是作为投资的款项(企业投资)。根据相关史料的解读,得知近代侨汇绝大部分流入农村,作为侨眷的生活费用[3];其次则是用于在家乡的住宅建设,住宅建设费用约占侨汇总数的15.94%。置言之,华侨汇款的大部分用于购置了田产和建造了房屋[4]。侨汇经济的发展有力地支持了番仔楼的发展:华侨归国回乡后,多修建大厝、购买田地以用于改善侨眷生活,及修祠堂、兴族学、造坟墓等以光宗耀祖。
(3)华侨与侨汇对番仔楼的影响。华侨及其侨汇的支持极大地促进了古村落的发展,一方面给村落发展及其诸如番仔楼的民居建设注入了相对雄厚的资金支持,极大地促进了古村落传统空间的变异,使得村落民居在保持本土特色的基础上趋于多元化,出现了大量的番仔楼、现代建筑等新的艺术造型。另外,主要来自东南亚的华侨汇款持续不断地输入到闽南侨乡,使古村落经济日益繁荣,逐渐形成了一种高度依赖海外侨汇的消费型社会,并使侨汇经济在村落中的影响日益凸现。经济上的对外依赖,必然影响古村落内传统审美取向的变异,而这一变异为风格迥异的番仔楼的兴起与发展创造了条件。
另一方面,海外移民所引发的主动吸纳引进国外的民居建筑先进经验,促使地域文化的主动转变,这一民间主动吸纳的方式与以“租界口岸的开埠”而引发的殖民扩张“楔入式”来促进地域建筑艺术及其文化的变异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番仔楼的出现并非“西式建筑”直接地异地移植与舶来,而是本土文化主动地吸纳并将其融入本土文化之中的过程。
3.地域历史文化渊源的追寻——形成了闽海文化与闽南精神
从历代行政区划的角度来看,闽南主要由泉州府和漳州府组成。而厦门大学的曹春平先生却认为,闽南在地理区域上是指福建省南部的泉州市、漳州市、厦门及其所辖的县市,面积约2.5万km2。
闽南区域文化的发展,从整体上看,其核心是中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区域来看,受其特定的地理环境的熏陶与外来文化的影响,经过交流、碰撞、融合,形成了自己的个性和特质。
战国时代,越王勾践后裔入闽,建立闽越国,逐步形成闽越文化。西晋末年的五胡乱华③,唐代的两次大规模北人南迁——人口大迁徙,以及宋、明两朝的数次人口迁徙,使得闽南汉人数量骤增,并逐渐居于社会的主要地位。随着大批汉人的入闽,中原文化逐步成为该地区的主流文化,并长期影响着闽南地区的生产生活,影响着民居的发展。因此,在具有大量西式装饰的番仔楼空间中,依旧保留着具有浓郁中原文化特色的场所空间,即一层或二层厅堂作为祭祀空间,正厅墙上都悬挂着祖先的照片,并设置神龛,摆放牌位等(见图4)。
图4 番仔楼正厅中的祭祀空间
从地理与历史来看,闽南属于中原文化的边缘区域,而文化的边缘地区大多具有多元文化共存、融合共生的特点。因此,闽南文化体现了中原文化的延伸性与边缘形态的变异性,融合了闽越地域文化。与此同时,由于地理自然环境的影响,也吸纳了海洋文化,完成了中原文化地域适应性转变,在中原文化、闽越文化、本土文化和海洋文化的多元交流及融合下形成了独特的闽海文化与独放异彩的闽南精神。
因此,以闽南精神为核心的闽海文化的主要特点是[5]:
(1)沿袭闽越土著文化特征,具有开拓、冒险精神和长期脱离国家政权中心而形成的自我意识,即海洋性与边缘性;
(2)传承自中原文化,具有多元文化包容性的基因,延续了儒家礼教思想和家族意识,即多元性、祖根性与族群性;这两种文化基因,形成了各方面的社会文化现象。如选择性地继承了传统儒家文化,在以海为田的港市社会中不再重农抑商,而形成了典型的崇商尚贾的精神;
(3)受海外文化的影响,形成具有中西合璧的宗教信仰和文化特色。中原文化与闽越土著文明两者融合之后形成的闽南本土文化,具有善于吸收和创造的特性。同时,闽南地区由于地理优势和历史机遇,融海外文化于本土文化之中,形成了新的闽海文化,培育了独特的闽南人精神。因此,基于闽海文化与闽南精神,形成了具有传统大厝的平面与西洋式的建筑造型及其相关装饰细部的番仔楼——闽海文化与闽南精神是造就番仔楼空间艺术场所精神的历史文化的内在渊源。
1.传统古厝
闽南传统官式大厝的空间布局主要是以单层建筑围合成院落,并向纵横方向平铺扩展。其空间形制一般为“三间张”或“五间张”,即顶落为三开间、五开间。住宅布局为:第一进是“下落”,门厅的所在;第二进为“顶落”,也称“上落”,为大厅及主要居住用房的所在;两厢称“榉头”。下落、顶落与榉头围合成天井,也称“深井”。下落的前方有石坪,称“埕”。住宅左右加建的长屋为“护厝”。
对于传统古厝的合院式布局形式,近代华侨也采用这种方式,如福全古村落南部的陈明安住宅,建于清末民国初年,建筑面积为388m2,是福全村落保存最为完整的传统院落式建筑,其院落型制为典型的五间张两落双护厝传统大厝,建筑入口塌寿处的顶堵、身堵、吊筒等雕刻精致,榉头间主体构建使用的是石材,顶厅檐口处的步通出榉、寮圆、步通以及厅内的方筒、柱础等雕刻精致,人文气息十分厚重(见图5、图6)。
图5 陈明安住宅
图6 陈明安住宅正立面、侧立面示意图
2.传统古厝中的局部洋楼
近代华侨在建造大量传统古厝的同时,也将外来的建筑艺术形式引入传统的合院之中,这种局部洋楼化的建造方式也被称为“叠楼”,可以认为这是传统古厝在近代局部的“楼化”与洋化。福全古村落内现存最早的这种局部洋化的案例就是翁氏祖厝。该住宅始建于明代,后毁于清初迁界,现存主体建筑建于清末,建筑面积173m2,为三间张榉头间止,西榉头间为两层洋楼,即“叠楼”,面积为42m2,为红墙红瓦,大退台栏杆采用绿釉花瓶,窗楣、门楣等装饰精美(见图7)。
叠楼与传统古厝相比较,屋顶形式高低错落,立体空间层次更加丰富。但“叠楼”在艺术形式上仍采用闽南传统式的楼房,其建筑艺术风格与其他部分是完全融合的,表现出向上发展、楼化的趋向,在住宅内的局部地面采用色彩艳丽的南洋水泥印花地砖,外廊空间以及西式的装饰构件特征体现得却不明确。
图7 翁氏祖厝
因此,这种以传统古厝为基础的添加西式元素的洋化过程并没有真实反映出外来文化的强势影响,却只是一个局部的渐进的西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当地民众是将外来建筑文化融入传统固有的空间秩序之中,是将传统民居的局部“置换”成西式洋楼,但是这种置换却受到了传统民居型制的严格制约。所以,从该层面上进行分析,这种含蓄的置换模式,成为了从传统古厝局部洋楼转变成单栋式洋楼的必然过程,表现了外来建筑从吸纳到融入的渐进的发展过程。
3.独立式番仔楼
随着传统古厝叠楼的出现与逐步发展、完善,使得传统古厝楼化,从原先的单层向多层空间转变,楼梯设置、深井空间、平面功能等都出现了与传统古厝不相同的新特点[6]:
(1)内部的传统生活伦理空间与外部的南洋殖民地外廊布局的拼贴与并置;
(2)传统民居合院的“深井”在楼化后缩小或消失,由此导致了采光通风条件、空间尺度远逊于传统古厝的现象,其“内向围合”的生活空间逐渐被“外向开敞”的外廊所取代;
(3)祖厅从一层移至二层,增大了底层的日常起居空间,大面积的开窗使主要居室的通风采光得到明显的改善,同时,外廊成为日常生活的主要休闲场所;
(4)由单层转变成二层或者多层,于是,楼梯的设置成为番仔楼平面的重点。从梯段形式看,主要以直跑楼梯、双跑楼梯为主。楼梯一般选择在不影响厅堂等主要用房使用功能的位置,并且一般隐藏在不显眼的地方,而其位置大多与主体空间的对称布局相一致。顶落部分的后轩、巷廊两侧,以及榉头间都是楼梯的所在的主要位置,另外,两侧及后部的外廊上也经常设置楼梯,这些都显示了殖民地外廊建筑的特点。
福全古村落内较为典型的独立式番仔楼有陈连约住宅、陈贻钦住宅(见图8)、许瑞安住宅。其中,陈连约住宅建于民国时期,二层,朝东布局,占地241m2,建筑面积482m2。平面布局简洁规整,以中央厅堂为核心呈对称布置,厅堂居室宽敞,结构形式采用传统的砖木梁柱形式,一层地面铺设南洋水泥印花地砖;二层地面为木地板,正厅设置为祭祀空间,深井狭小,且加盖天窗,室内光线昏暗;楼梯布置在两侧,室内雕刻均为传统形式。建筑入口处的山花精美,为典型的西方巴洛克装饰风格;檐口为西方简化的陶立克柱式;门楣、窗眉处以传统雕刻为装饰,二层布置有带外廊式的拱门窗,绿釉花瓶栏杆,传统直棂门窗;两护厝山墙装饰为典型的传统式样。整栋建筑体现出比较典型的中西融合的艺术特色(见图9)。
图8 陈贻钦住宅,正立面、侧立面示意图
4.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
对于习惯用砖、石和木结构建造民居的闽南而言,钢筋、水泥、瓷砖代表了先进的材料与技术。在福全番仔楼的建造过程中,水泥、瓷砖是普遍使用的先进材料与技术,是村民及其福全籍华侨通过各种途径获取而合理使用的,或者是以地方性的材料替代而与新的材料相结合,如用碎花岗岩、海砂、碎红砖、贝壳等代替碎石与水泥合成混凝土,或者用牡蛎壳灰替代洋灰,以杉木一类的木料代替钢梁的做法。
图9 陈连约住宅
其中,闽南彩瓷面砖,也称“马约利卡瓷砖”,20cm见方,白底釉彩图案,大部分产自日本[7]。彩瓷面砖的运用,替代了闽南墙面的红砖装饰,甚至取代了地面红砖。在番仔楼的门窗、粱架中,引入了钢铁构件。水泥或牡蛎壳灰一般用于番仔楼的装饰部位,如弯拱、山花、柱头或栏杆;或者是楼身用红砖、白石构筑,而外廊使用水泥。
5.中西合并的立面装饰艺术
一般番仔楼的屋顶结合屋顶平台或压檐栏杆,以两坡为主,也称之为“双导水”,亦有用歇山顶或结合老虎窗的阁楼顶,而能增加建筑的体量感。番仔楼的屋顶山墙面和前檐口上方的山头,都是视觉焦点。一般而言,山头的装饰样式繁复,有希腊式、巴洛克式、古典式甚至中西合并混合式。
栏杆和西洋柱式的运用也是番仔楼外廊的特色。这也是民间加高楼层的结果。柱结构从墙内被解放出来,成为立面构图要素,而外廊的灰空间打破了闽南古厝立面的封闭性,柱廊、栏杆、弯拱等为建筑立面增加了新的表现层次。栏杆主要有绿釉花瓶、灰塑花瓶及铁铸栏杆等数种。一般本地生产的蓝绿色琉璃瓶密排最多。番仔楼建筑的窗,有欧式、美式、东洋式,甚至一栋楼的窗有尖拱形、圆拱形等多种形状。通过窗户借以表达中西混合式等形式,使得楼建筑更增添了一份西洋艺术的魅力。
6.从传统古厝到番仔楼的空间艺术变迁轨迹
福全番仔楼的出现,经历了从传统古厝、到古厝内局部叠楼洋化、再到独立式番仔楼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传统古厝是番仔楼兴起与发展的基础,其平面布局多保留着传统古厝的核心部分——厅堂的“顶落”空间,并以“四房一厅”格局最为普遍,即中为厅堂、后轩,两侧为四间房,房间门朝向厅堂。因此,传统古厝是番仔楼空间演变的原型。
华侨从海外带回来的西式造型与装饰只是促使其“原型”变异的外在因素,是导致番仔楼形成独特形式的催化因素,始终没能像其他城镇那样成为主宰空间的核心要素。但是,从福全古村落的番仔楼依旧可以窥视得出,闽南近代独立式洋楼是在传统民居的平面空间布局的基础上进行垂直扩增,即楼化,并以殖民地样式的外廊及装饰语汇作为建筑门面以塑造风格迥异的造型的。因此,在这一过程中,竖向楼化与外部洋化这两个因素是番仔楼发展的主要特征。
从传统古厝、到古厝叠楼、再到番仔楼的形成,这一过程体现了基于传统民居平面格局的调整,而非“西式建筑”直接的异地移植。这一特殊的历程与闽南近代侨乡社会维持家族发展和延续有紧密的关系。而厅堂是其最佳的例证。对于福建家族制度与民居形制的关系,陈支平先生认为:“福建民居宅院之所以刻意突出厅堂的地位,显然是为了适应家族制度的需要”[8]。厅堂不仅是家族及家庭敬神祭祖、接待宾客、举行婚丧仪礼的场所,也是家族及家庭进行内部管理的中心,体现出极强的权威和尊严,特别是一些将祠堂与祖厝合一,更使得以祭祀为主要功能的厅堂的中心地位更显突出。因此,福全番仔楼乃至闽南洋楼的空间变异,都难以逃离“以宽敞明亮厅堂作为平面布局的核心”的精神需求,这种精神需求是奉祀祖先和神明的场所,是维系海外华侨与国内家族血缘关系的“根”[6]91。因此,这个“根”并不会因为西式生活方式的引入而予改变。
重要的是,正因为上述精神需求的存在,使得它成为了联系海内外血缘关系的纽带,从而更进一步地促进了传统古厝的洋化——番仔楼的发展。从近代一直到现今,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并没有导致地方传统文化的消失,反而为地方传统文化的复兴提供了有利条件。闽南侨乡地方文化传统在近代并没有瓦解,反而作为海外华侨联系家乡的社会、经济、文化的纽带得到了巩固,每年隆重的祭祖、节庆、宗教等活动在海外定期举行,采用的仪式也与家乡一样,强调祖先神灵在故乡的根的意义[9]。这是“侨移文化”对母根文化的心理认同和依恋的外在投射,甚至是放大扩展。
从上文地域历史文化的论述之中,可以进一步剖析番仔楼这一“中骨西皮”建筑的兴起与发展的精神空间的内涵,即华侨出洋富裕后的炫耀心理、家庭关系强化作用以及传统风水观念等多种因素整合在番仔楼的空间营造上。因此,番仔楼的精神空间就在于它是一种整个社会普遍存在的价值观念,是近代侨乡社会文化环境下的群体精神需求的所在。
注释
①福全古村落位于福建省晋江市金井镇的南部,与金门岛仅5.6㎞。全村现有人口1 500多人,旅居国外以及港澳台等地的就有1 000多人,是比较典型的侨乡。因该村具有千年的历史,2007年而被国家住建部授予“国家历史文化名村”.
②华侨汇款,简称“侨汇”,是华侨在海外将从事各种职业所得收入汇寄国内家乡,主要用于赡养亲属的汇款.
③《晋江县志》:“晋永嘉二年(308)中州板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所谓林、黄、陈、郑、詹、丘、何、胡是也”。由于大量晋人南迁,沿江而居,“晋江”因此而得名.
[1]陈志宏.闽南近代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16.
[2]杨思声.近代外廊式建筑在闽南侨乡大量形成的原因分析[M]//.张复合.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六).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609.
[3]林金枝,庄为玑.近代华侨投资国内企业史资料选辑(福建卷)[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28-29.
[4]陈达.南洋华侨与闽粤社会[M].长沙:商务印书馆,1938:120.
[5]戴志坚.闽海系文化探源[M]//.高介华.建筑与文化论集:第五卷,第六卷.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77.
[6]陈志宏.闽南侨乡近代地域性建筑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5:78.
[7]曹春平.闽南传统建筑[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105-107.
[8]陈支平.近500年来福建的家族社会与文化[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241.
[9]王铭铭.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闽台三村五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135.
Cultural Analysis on Morphological Evolvement of Arts from Traditional Residence Architecture in Fujian to Western-style Building: A Case Study on Fuquan Ancient Village in Jinjiang
The ancient villages in Minnan keep a large number of western-style buildings. By referring to these buildings which are different from traditional residence architectures in style of arts, this paper takes Fuquan Ancient Village in Jinjiang as an example, analyzing the causes for its western-style building’s advent and development from the natural setting, Chinese emigration and remittance, regional historical culture and the process of the variation of art, revealing the fact: the traditional residence architecture is the prototype of the western-style building on spatial morphological evolvement of arts, and the western model and decoration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the unique form. Meanwhile, the immaterial appreciation of the building derives from the need of the family system, the spirit link, the geographical social culture and the group spirit. All of these come from the exchange of different cultures.
Minnan;the Western-style Building;Traditional Residence Architecture;Laminated Floor
J023
A
10.3963/j.issn.2095-0705.2013.02.016(0072-09)
2013-03-20
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11YJCZH229);国家社科青年基金项目(12CGJ11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WZ1122002)。
张杰,博士,华东理工大学风景园林系副教授;夏圣雪,华东理工大学风景园林系学生。